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 完结+番外 (冰莲清妍)


  “我进的是制衣厂,做技术指导?这有些难,那些技术指导都是会裁剪衣服的,我只会用缝纫机。”
  “堂姐,只要你想,这些都是可以学习,裁剪衣服也可以上培训班。”
  “看来,文芳这一年来学到了很多东西,连这些都知道。”曾文秀也听说过培训班,因为厂长的妹妹如今就是在上培训班,可是,她自己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姐妹俩边走边谈,天色渐晚,才回到家中。曾文芳不知道自己这些话对这位大堂姐有没有帮助,但她已尽力,至于以后大堂姐会过怎么样的生活,那就不是她的责任了。


第八十六章 新年新开始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指缝太宽,时光太瘦,眨眨眼就从指缝间溜走了。”自重生回来后,曾文芳发觉时间过得很快,恨不能把一分钟掰成两分来用。
  寒假过去,新学期开学,曾文芳姐弟,包括曾文兰与曾文波都投入到卖文具的行列中。赚钱不多,但这钱来得轻松、来得快。
  下午报过名后,陈文干、汪志坚与陈猛围在曾文芳那里买文具。
  “多选几样,免得学期中间又要买。”陈文干边挑边对两人道。
  “嗯,趁现在口袋里有钱,一次性全买了。”陈猛点头应着,然后又想起什么,顺口问道:“师弟,按理说,你不是应该在市区买文具吗?市里的文具店什么没有?”
  汪志坚斜睨了一眼一脸沉静的表弟,心情有些复杂。春节他逼问表弟,表弟虽然没有承认,但他还是隐约感觉,他这个表弟只要对上曾文芳,脸上的冷凝清高就会消散。
  上个学期,发生了不少事,但表弟好像除了体育委员的本职工作,关心的事情并不多,当然,除了与曾文芳有关的事。以前,或许他是把曾文芳当对手,但是现在,一个学期过后,还是这样吗?
  “过年没空去逛街,反正校门口就有买,何必多此一举?”
  汪志坚见他左手提着一袋子的作业本与各色文具,右手习惯性地摸了摸鼻子,一副风轻云谈的模样。
  汪志坚早发现表弟的小细节,就是心虚时总喜欢摸鼻子。他撇撇嘴,腹诽:“心虚了吧,你就装吧!新衣服、新鞋子、新篮球是哪里来的?难不成是商店的售货员送到家的?”
  不过,鉴于这个表弟不好惹,汪志坚并没有揭穿他这一谎言。
  这个学期,曾文芳以多给其他同学一个锻炼机会的理由退出了广播站,但向负责老师保证每天提供一篇稿件。
  她要做的事情太多,感觉时间不够用。上一世想做却又没有做成的事情,她都想尝试尝试。她要把自己的人生过精彩,可是,当务之急还是要把生活质量提上去。
  租下镇府的三间店铺,把批发部开起来,无疑是现在最重要的事。
  开学后,曾文芳提着年礼去了刘小玲家。这次她找的不是小玲,而是小玲的父亲刘东升。她要向刘东升打听镇府对面那几间门店出租的事情。
  刘东升很快打听到了消息,告诉曾文芳:“那几间铺子,镇府确实想出租,元宵节后,就会贴出招租告示。但是镇府不想麻烦,想三间全部租给一个人,并且要先预付半年租金。租金以后都是半年一收,合同一签三至五年。文芳,这可是大事,你能一下子全部租下吗?这么多间铺子,租金可不便宜。”
  曾文芳这才知道,上一世为什么这几间店会被那对兴文小夫妻租下。青山镇人以农耕为主,没有多少人有这种一下子租下三间铺子的大气与胆识。
  其实这个位置真的很不错,近车站、近街镇,又是全镇的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用来做批发部再好不过。大家只是一时没有想通,往后看到别人把店开起来了,后悔也就迟了。
  “刘叔,我就是想把三间都租下来。不过,如果可以,我想延长租期,您帮我问问可不可以。”
  刘东升有些讶异,但见曾文芳一副认真谈事的模样,也没说什么就应下了。
  负责这事的工作人员是位年轻人,看在刘东升的面子上,爽快地把五年的合同改成了七年,并写明,续租的话会优先曾文芳。
  曾文芳暗自开心,没想到这么顺利就租下了店铺。对那对兴文小夫妻有些不好意思,在心里作了个揖,念了句:“温姨温叔,对不起了,你们去别的镇做生意吧。”
  三间店铺,半年的租金是五百元,曾文芳眼也不眨地一次性付了。曾文芳让小舅准备木料做各种货柜,大约花去了一百元,还让小舅做了一块牌匾,请黄老师写了 “国生杂货批发部” 几个大字。
  当然,进货渠道曾文芳上一世就知道了。一切筹备好后,曾文芳年前卖服装赚的钱全部砸进去了,还欠下了好几百元货款。
  曾国生夫妻见女儿的手笔这么大,有些担心。
  曾文芳安慰道:“爸,妈,你们别担心,我们这个生意其实付出的本钱并不多,就是租金与货柜而已,其他的,只是把钱换成了货。你们看,这么多货在这儿呢,这些都是钱,卖出去了,不就能换回钱了吗?”
  王娟英还是一副担忧之色,道:“可是,这货也太多了,万一没有人来我们这里买怎么办?”
  曾文芳笑了:“我们青山镇,有十六七个自然村呢,每个自然村都有小卖部。这些小卖部以前都要去县城进货。如今,我们把批发部从县城搬到了镇里,他们省下人工、运费,拿货又方便。一样的产品,一样的进货价,谁会舍近求远?”
  其实,曾国生夫妻也做了近半年生意,对这些略懂一些。只是见店里堆满的货物,手里又没有了钱,心里有些着慌罢了。
  曾国生问:“我们这里是批发,如果别人来买少量的东西,我们是按批发价卖吗?”
  曾文芳道:“不是,要量大才按批发价。比如说盐,如果人家一次性拿十包,无论他家有没有小卖部,我们都可以按批发价销售。当然,有些相熟的小卖部老板,即使拿货不多,也要按批发价给他。”
  “还有,大伯他们来买东西,我们按零售价卖,但可以给他们送些合用的物品。不要让他们知道每样货品的批发价,免得他们逢人就说,弄乱价格,又去猜测我们家的收入。”
  曾文芳一一交代好父母。三间店铺的后面,还有一间小厨房,一个卫生间。曾国生砌了个简易灶台,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三间铺子中有两间都是做仓库的,只不过有一间放置了一张木板床。小舅子还体贴地给他们做了一个简易衣柜,让他们放置衣物。
  租下店铺不到半个月,“国生杂货批发部”便正式开始营业。就如曾文芳所预料的那样。各家小卖部老板看了货物质量,又问过批发价后,根本没有犹豫,直接就在这里拿了货。
  没多久,就连离青山镇较近的其他乡镇的小卖部老板,也来这里批发。
  批发部大部分时间,有一个人看着就可。至于“谁看店”、“谁忙家里的事”这个问题,曾文芳让父母自己商量着办。
  “我在家里,农闲的时候就来店里帮你。”王娟英担心曾国生照顾不好家里,直接说自己要留在家里。
  曾国生不同意:“看店的活轻松些,阿娟,还是你看店,我在家里干活吧?”
  两人争执不下,这个问题又抛回给了曾文芳。见父母这么恩爱,曾文芳心里乐开了花。
  她想了想,道:“同年爷不是说要去县城买电视机吗?爸,我们买部自行车吧。”
  “自行车?不行,那玩意可贵了。”王娟英立刻摆手反对。
  曾文芳挽着母亲的手,撒娇道:“妈,您不是常说‘贵前不贵后’这句话吗?买自行车也是如此,有了自行车,您和爸爸可以换着看店。农忙的时候,就您看店,爸力气大,去挑谷子正合适。农闲的时候,就换爸看店,您呀,就回家给我们姐弟三人做饭。骑自行车回家,不到半小时就到家了,您说是不是很方便?”
  “你呀,倒是会算账。”王娟英嗔怪女儿,又偷偷看了一眼丈夫,见曾国生一脸乐呵呵的样子,丝毫没有觉得女儿哪儿说得不对,心里有些动容。
  曾文芳见母亲意动,又道:“还有,有了自行车,您和爸爸上街买菜、回家摘菜,您在家里做了好吃的,可以给爸爸送到店里。还有,自行车轻巧,去看外婆、去同年家里商量事情、去田里看庄稼都方便得很。”
  曾国生看着妻子,笑着拍板:“听女儿的,我们就买一部自行车。今天下午,我就去一趟同年家,看他什么时候去县城。”
  这事就这样定了下来。再说罗明友本来就想着近期跑一趟县城,买部电视机。他眼馋电视机好久了,但年前一直忙,没时间去买,这次听说好友要买自行车,立刻约好第二天一起去县城买。


第八十七章 自行车(1)
  这段时间,曾家看似平静,其实内里还是风起云涌。曾文芳隐隐觉得爷爷奶奶似乎积着一肚子气,只要有根导火钱,就会引爆。
  外出打工的人陆续离开了家,曾昌安夫妻俩给外出的儿孙都封了利是,祝愿他们事事顺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