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病美人丞相他重生了(默潜)


沈原殷语气淡然道:“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敌国虎视眈眈,这种关头,实在是不适合劳财伤民。”
“况且,”沈原殷轻轻一笑,意味深长地道,“渠州的黄金案抓了不少人,也收回来了不少金子,但和矿脉一对比,却发现大头都还没有找回,这不也说明了……”
“……大萧内里的蛀虫还没彻底根除么?”
说罢,沈原殷眼角含笑,有意无意地暼了德妃一眼。
德妃跟沈原殷对视了一刹那,她面上不显,心里却慌极了。
渠州的事情崔邵祺不仅没有瞒着她,反而她还在其中出了不少主意。
再加上前段时日崔邵祺说沈原殷已经查到了榕江口,这让她更加慌了。
这两件事情任何一件事情被举报,他们和背后的家族,一个都逃不了。
而且她也知道这次春季狩猎要刺杀沈原殷,让沈原殷有来无回,心里更是心脏猛跳。
德妃低下头,以此隐瞒自己眼中的狠戾。
只要她儿子登上那个位子,她就是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到时候她就再也不用去贴太后这个老不死的冷脸了。
听了沈原殷的话后,太后道:“那是皇帝交给你的任务,哀家只想在城郊的白鸟湖旁建一个九层塔,用不了多少钱。”
沈原殷只是摇头。
太后语气不爽道:“沈丞相,这大萧毕竟还是姓‘崔’。”
太后这话的意思是沈原殷以下犯上,意欲不善。
沈原殷身边跟着的随从立马下跪,只有沈原殷还不卑不亢地站着。
他直接不顾规矩抬眼望向太后,淡然道:“太后建造这九层塔是想做什么?”
太后与沈原殷眼神碰撞,顿了一下才说道:“自然是供奉佛祖,以求善缘。”
沈原殷重复道:“供奉佛祖,以求善缘?”
太后深吸一口气,开口道:“其他人都下去,阿曼留下。”
周围的人都离开了,只剩德妃还有点茫然地待在原地。
太后也盯着沈原殷,目不斜视道:“德妃,你该走了。”
阿曼就是刚刚去请沈原殷的嬷嬷,听见太后的话,立马做手势让德妃离开。
德妃无法,只能走,她几步就回头,心里疑虑极了。
太后年龄不小了,头发也有了不少的白发,但因为地位尊贵保养得很不错,脸上的皱纹不多,很容易就看得出当年的貌美。
沈原殷的眼睛太平静,又太深邃。
太后回避了他的眼神,终于不再强势,只是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明明知道九层塔建来是做什么的,还有什么问的必要呢?”
沈原殷垂眸道:“正是因为臣知道,所以才不通过九层塔的审批。”
“哀家这辈子活了这么多年了,从来就没有因义气做事,从来没有做过什么离经叛道的事情,年老了人也快死了,就想做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太后抬起手腕,阿曼立刻搀扶着她站起来,向后走了几步,转身背对着沈原殷。
沈原殷无动于衷。
太后感叹道:“阿曼,几年了?”
阿曼回答道:“娘娘,快四年了。”
“四年……”太后眼中漫起水光,“他死了快四年了……”
她猛然转身,道:“他死了四年,他说不用大办丧事你们就还真的一切从简!”
“哀家不过是想建一座九层塔,在最高层供奉他,甚至都不会用他的石像人身和名字,只是放一点他曾经的衣物而已。”
沈原殷波澜不惊道:“京城外有百姓自主为父亲建造的庙,香火不算多,却也不少。”
太后摇头轻声道:“那不够,他为了大萧做了那么多事,哀家只想让他能够有更多的香火。”
沈原殷道:“父亲一生都为民为国,想方设法地保障平民的利益,他不是为了要有很多人记得他,他只求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百姓。”
“他已经做到了,”沈原殷又抬眼看向太后,语气放柔,“娘娘,修建九层塔需要人力财力,样样都不少,父亲他不会想要这样的。”
太后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来。
沈原殷明白太后这是已经放弃了这个念头,于是便行礼告退。
“阿曼,”太后唤道,“哀家不知道当年有没有做错决定了。”
她和顾松年少相识,少男少女心中春意萌动,碍于脸面都未曾明说过。
等两人都要开始为自家儿女找亲事的时候,顾松跟他家里人说过她家,本来都要快上门提亲了,结果这个时候宫里要进人。
她家里条件以及自身的年龄都适合,顺理成章的被当时的太后看上,进宫做了皇后。
她成了皇后,能给家里带来不少好处,于是自然而然地,他们两人断了联系,后来顾松官拜丞相,她生了嫡长子,他们自进宫前一别再未相见过。
皇子们都在争权夺势,他们两人没有言语,却默契地达成一致。
她在后宫,他在前朝。
都想方设法为她的嫡长子巩固势力,最终将人推上帝位。
太后回过神,阿曼没有回答,知道太后只是在自言自语。
一滴泪终于落在了地上,很快消失不见。
沈原殷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又处理了些事情,不知不觉就已经天黑了。
简然盯着他用完膳,又喝了药。
才说道:“榕江口和大皇子府的守卫撤了一些走。”
沈原殷看见简然说着话,又递过来糖,有些无奈道:“你是谁的下属?”
简然眨眨眼睛道:“属下想着,反正都堆了几大盒了,继续堆积着也不是不行。”
见沈原殷不再说话,简然将糖放进新的木盒子里,然后接着说道:“关于四殿下身边的那个阿杜,梅阁有新的发现。”
梅阁是顾松留给他的信息网,但是上一世因为阁主中毒已久,去世后梅阁也就解散了。
简然道:“因为阿杜早已与家人断绝了关系,那家人的信息有点难查,时间久远宫里的资料也已经遗失,但梅阁找到了当年的牙人,顺藤摸瓜找到了那家人,只剩下阿杜的妹妹一家,查了一番结果却发现有人一直在暗中接济他们一家人。”
“最后查出来是皇后的人。”
皇后的人?
沈原殷微微阖眼。
上一世,最后一只跳梁小丑就是皇后和已经成为太子的二皇子。
皇后必然是要用阿杜,不然没不要给阿杜妹妹家送钱。
再一联想到上一世那个没抓到的奸细,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看起来忠心耿耿的阿杜,竟然叛主了么。
夜色已晚,沈原殷没再想这些事,早早上塌歇息了。
月上枝头,云朵又渐渐遮住月亮。
他已经很少做过关于小时候的梦了,明明记忆是模糊的,但梦境却异常清晰。
白日里他口中的父亲正是大萧的前丞相,顾松。
十几年前,大萧蜀地一带曾经发生过一起瘟疫,沈原殷的娘亲不幸感染,那时没有痊愈的办法,一旦感染瘟疫就只有等死的份。
而为了防止瘟疫扩散,官府早已不允许有人出城。
他的爹爹没有感染,但不愿抛弃妻子,又不想让当时年仅四岁的沈原殷就这样被感染而死,于是在听说丞相顾松和京城来的队伍在来灾区的路上后,一咬牙决定带着沈原殷先逃出城。
他们一家虽然住在城中,但他爹爹是一名猎户,经常半夜回来,过了时间城门关闭,所以知道一处秘密的地方可以进出城。
他爹爹带着他和家里的全部积蓄出城去了官道。
他爹爹将他藏在官道旁,眼中含泪叮嘱他道:“听着,等看见有很多人而且又有马车又有马儿的队伍时,你就闯出去拦住他们,明白么?”
幼时的他懵懵懂懂地点头。
又被爹爹塞过来一个包袱,道:“如果那些人愿意带你走,就把这个给他们。”
他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但却从心底漫上恐慌。
他问:“娘亲呢?”
爹爹抱住他,手臂颤抖,声音嘶哑着泪流满面:“娘亲感染瘟疫了,她活不成了,娘亲一个人会害怕,爹爹回去陪她。”
“你要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
作者有话说:
----------------------
今天是存稿君,我也是有存稿的人啦哈哈哈[猫爪]

爹爹用粗糙的手掌轻轻地抚摸他的脸颊,怜爱地看着他。
这个孩子自打生下来就体弱多病,时常生病发热,不少大夫都说这孩子活不长,可他们夫妻不信,硬生生地把人拉扯到了四岁。
却不想,先一步离去的,却是他们。
爹爹闭上眼,有点不忍心,但最终一咬牙,松开了怀抱,毅然地离去。
幼时的他察觉暖意慢慢消失,他靠在一棵大树边,看着爹爹远去。
他蜷缩在树下,那时是秋季,蜀地的秋天闷热但又时常刮风,他身上裹了三件衣裳,头顶也有帽子遮着。
倒是不冷,但天渐渐变黑,野外的环境让他害怕。
尽管已经有点困意,但一双眼睛睁得特别大,生怕错过了官道上的队伍。
不知过了多久,在他的头开始一下一下往下打瞌睡的时候,一阵马蹄声惊醒了他。
他立马站起来,却又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缓了一会儿后,他趴在树后,小心翼翼地观察。
有马车,有马儿,还有爹爹说的很多很多的人。
于是他抓着包袱,猛地一下冲出去,拦在道理中央。
前面的护卫被吓了一大跳,拔剑就对着他。
他抬着头,看着面前的众人。
他突然听见了一个很好听的声音。
那个声音从后面传来:“怎么了?”
护卫回道:“丞相,是一个小孩,突然冲出来了。”
一阵马蹄声,他看见一匹白马慢慢过来,在走到队伍最前方的时候,马上的人下来,走到他的面前。
那个男人看着温文儒雅,半蹲下来,温和地问道:“小朋友,你父母呢?”
他道:“城里,娘亲染了病,爹爹把我送出来又回去了。”
他虽然才四岁,但却比同龄人要聪明上许多。
他明白爹爹的用意,在看到那个男人起身后,他“吧嗒”一下,抱住了那个男人的大腿。
抬起头,大眼睛看着那个男人,道:“叔叔,我害怕一个人。”
于是他成功地留下来了。
而那个男人,就是当时的大萧丞相,顾松。
顾松带着他在城外扎营,在做好防护后,就进了城,临走前顾松跟他说要去帮他找他爹娘。
应该是没有找到的,或者说,只找到了尸体。
他看见顾松一脸疲倦地回来,噔噔跑过去,想要帮他按肩膀。
顾松一顿,苦笑道:“对不起啊,我……没有找到你的爹娘。”
顾松感受到身后没有力气的按摩,虽然力气小没有用,但却意料之外的,心里感到一阵暖流流过,舒服极了。
于是顾松开口道:“你以后跟着我,我养你,怎么样?”
反正这辈子都不打算娶妻生子了,顾松见这小孩投缘,年纪小小又丧父丧母,不如认做干儿子。
于是顾松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他说:“没有大名,身体不好娘亲只取了小名,叫元元。”
顾松把人拉到面前,又问道:“要不要跟着我?”
他点头。
“元元……那我给你取个大名吧,”顾松思索道,“就叫你,沈原殷罢。”
顾松拿了纸笔写给他看。
一笔一划构成了“沈原殷”这三个字。
他看得仔细。
“沈、原、殷……”
沈原殷。
从梦中醒来,沈原殷裹好衣裳,打开窗子。
外面天只微微亮,天空中还可以看见细碎又明亮的星空。
星星密集繁多,一闪一闪地发光。
他闲来无事,又没了困意,沈原殷遣退了随从,只留下了竹木在身边,打算去往外面随便走走逛逛。
顺着小路不知道走了多久,忽然听见了旁边院子里传来的刀鸣声。
见沈原殷驻足,竹木瞧了一眼院子,然后小声道:“这是四殿下的院子。”
沈原殷闻言正准备走,但习武之人耳力尖,崔肆归已经听出了院外竹木的声音,知道能让竹木跟着的人只能是沈原殷。
于是崔肆归走出来,刚好和沈原殷碰上。
崔肆归左手拿着弓,右手将院门推开,与沈原殷对视上。
沈原殷视线往上移,看见崔肆归的右手手掌搭在门上,院门边上挂着灯笼,隐隐约约能透过光看见崔肆归右手上的茧。
指根上的茧特别明显,虎口上的茧也比之前要厚上许多。
看见沈原殷,崔肆归眉眼带笑,轻快地道:“沈大人。”
崔肆归许久未见沈原殷,心里倒是一直想着念着,但是他知道沈原殷这段时间忙于一些事情,而且他也常待在狼牙营没怎么回京,于是就没再去丞相府。
见不到沈原殷的人,崔肆归就拿着在渠州时沈原殷丢给他的手帕睹物思人。
当日沈原殷将那根手帕给他让他包扎伤口,但他没舍得,反而将手帕藏好,一直保存到现在。
手帕刚开始还留有沈原殷身上同样的香味,带点栀子花的味道,清香醇厚,又浸入了几分茶的苦香,两者互相融合,形成了一股独特的味道,从手帕上散发开来。
但几个月过去,香味早已消失,只是在鼻尖轻触手帕时,仍然能够幻想到曾经的味道。
今日突然就见到了心心念念的人,喜悦直接从心底冒出,脸上不由自主的带着笑意看着沈原殷。
沈原殷的视线下移,落在崔肆归的虎牙上,盯着看了一会儿才移开视线。
崔肆归抬头看了眼天空,而后道:“离出发去猎场还有一段时间,沈大人这么早就醒了?”
沈原殷一开始没打算跟崔肆归搭话,本欲离开了,却在即将抬脚时想到梅阁的情报。
上一世崔肆归查淑妃之死时,最终查出来是皇后所为,虽仍有些疑点,但所有的证据好像都在指向皇后。
如果阿杜真的是皇后的人,那当年淑妃的事情,阿杜很可能也参与过。
他眼眸转了转,道:“你在查当年淑妃的事情?”
崔肆归听见“淑妃”这两个字时笑容一顿,他并不意外沈原殷知道这件事,当初自己进丞相府的时候,沈原殷必定会把自己彻查一遍。
“嗯,只是没查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沈原殷双手抱胸,右手手指轻轻地敲着左臂,眼尾狭长,眉眼轻挑,看向崔肆归身后的院内,换了个话题道:“你这次随从带了谁?”
崔肆归愣了一下,不理解这个问题,但还是回答道:“阿杜和阿祝,我身边就他们两人。”
沈原殷问道:“都是淑妃留给你的人?”
崔肆归点头,明白了沈原殷的意思,他略微迟疑了一下,放轻声音道:“我舅舅查过他们,没问题。”
沈原殷盯着他,语气平静道:“就算狄家曾经扎根于京城,但狄将军常年不在京城,势力大多都跟随狄将军迁移集中在了两国边界,京城势力变幻莫测,多年前的事情,哪那么容易就能够查清楚。”
“假设你身边的人真的有问题,当年在淑妃的事情上做了手脚,然后一直蛰伏在你身边忠心耿耿,这么多年从小到大的忠诚再加上藏的很深,就不会让你怀疑到他,等到背后之人要用的时候再出手,就不会被怀疑,不是么?”
崔肆归闻言不自主地皱起眉,还不等他再说话,沈原殷已经转身往回走了。
崔肆归本想要追过去,但心里又因为刚刚沈原殷的话一直纠结,身后也传来熟悉的声音。
“殿下,离出发去猎场不久了,您可以沐浴准备了。”
阿杜小跑过来,昏暗的光线让他看不清远处离开的人是谁,但隐隐约约听见了方才的交谈声,于是问道:“殿下,刚刚是哪位大人么?”
崔肆归看向阿杜。
阿杜身形臃肿,发间黑白发穿插,脸上有些麻子和皱纹。
这个人从十岁开始在淑妃宫里伺候,淑妃刚开始很得宠,宫里伺候的人不少,但淑妃最信任的就是阿杜和阿祝,在被贬入冷宫的时候,也只有这两个人也忠心地跟了去。
淑妃去世后,崔肆归在宫里的日子不好过,在皇帝刻意地无视下,皇后也没同样当宫里没有这个人。
主子被这样对待,下面的奴才自会更加日子难过。
即便这样,阿杜和阿祝仍然没有离开,反而一直守在他身边。
但是沈原殷的话却一直在他耳边回旋。
崔肆归听狄珲说过,前丞相顾松曾经和狄珲的父亲交集很深,顾松手下是有专门的人手去查探很多消息。
而顾松去世后,这派人手不知道有没有消失,如果没有消失的话,那就应该是由沈原殷接手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