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gl]凰涅天下 番外完结 (君朝西)


  
  时下品茶以点茶为上,煎茶为次,而泡茶为最下品,俗称为快茶,因冲泡便宜而得名,平日衙署上班即冲即饮倒无谓,但用来正式待客就有怠慢之意了。
  
  沈元笑了声,拿茶盖子轻拨尚浮的几片叶芽,啜茶入口,清香、鲜雅,待茶香尽入肺腑后说道:“这种绿芽散茶因清嫩味薄,适冲泡不宜煎煮,而团茶味重醇厚,当煎煮方得其味,正是各有所宜。”
  
  “正是这个道理。”卫希颜微笑。
  
  两人似乎是在说茶,又似乎不仅仅是在说茶。
  
  不一会,头酌茶饮尽。
  
  卫希颜斜在藤椅上拿着酒杯,姿态闲适松散,仿佛是漫不经意地道:“赵官家心急了?”
  
  这话没头没尾,沈元那声“是”却应得自然。
  
  “敢情是让你来探探我的想法。”
  
  “是。”沈元脸上泛出笑意,“陛下听说易安居士从江宁府移居京城,暂住国师府,登门造访的文人和官宦才眷络绎不绝,让臣亦来凑个热闹……”
  
  卫希颜手中转着碧玉杯,半眯着眸子一笑,“火器作不是不可以给,但天下没有白拿的便宜,想要总得付出代价。”
  
  沈元神色吃惊,不由坐直身子,“您的意思是……?”
  
  卫希颜目光穿过水榭窗户看着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慢慢道:“有时候,退一步,反而是进。”
  
  沈元拧着眉没想明白,但宗主和国师既然这么决断,必有其道理。
  
  卫希颜挥手退下水榭内的侍女,斜睨着眼问:“皇帝最近许了你甚么?”
  
  沈元应道:“军器监少监。”
  
  “想来亦是这个位置。”她道,“程瑀有些迂直,处事尚算公正,不是个妒贤嫉能的,军器监在他手中比前面的谭广强多了,你在他任下应该不会受限太多。”
  
  “是。”沈元在京中这几月和程瑀来往颇密,对这位军器监大监的为人处事也有五六分了解,闻言表示赞同。
  
  卫希颜执起梅花银提给碧玉酒杯斟上酒,微微笑道:“以你的才干,只在火器作是屈就了。军器监,帝国军械研究的总司,这才是你施展拳脚的地方。”
  
  沈元目光炯炯,掌持整个国家的军械兵器研制,要说不为之心动那是假话,但良好的自制力使他显露于外的喜悦并没有忘形。
  
  卫希颜语意一转,道:“但这个地方,亦是一块烂地,虽然随着谭广的倒台揪出了一伙蛀虫,程瑀上任后亦严治下属的贪腐之弊,但这只是解决了属吏廉治的问题,而国家军械研制的体系弊端却没有触及。”
  
  她侧头看了眼沈元,目光透着锐利。
  
  沈元身子直了下,心中已霎然明白,国师这是借火器作之争推进军器监的体系变革,他肩负的任务就是要推进这场变革。
  
  卫希颜道:“你这两月出入军器监,对军器制造的程序当是了然了?”
  
  “是,大致已知晓。”沈元谦虚了一句,说道,“军器监之下有京中直属作坊和州郡作院,这些作院多设在产材之地,或兵力集结防御要地,或交通要会之地,以便资源利用和军器便利供应。职属上,京中作坊主要研制新器,再下发诸路作院按样式制造。作院若研有新器,须上军器监检阅,合格的才可颁发诸院制造。总起来讲,京坊主研,作院主造。是以,军中武备多出作院,按质量分为三等,视其质量良窳而黜陟当职官吏。质良质窳,赖于作院按制式严格执行,以及监吏的督察。”
  
  他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润喉,又续道:“当年神宗皇帝内置军器监,外创都作院,治兵制器,堪称宪度详谨,兵器、甲胄等都颇精良;但道宗大观之后,武备宪度败坏,不仅兵衣军帐做工粗糙,甲胄变薄,更甚者刀剑弓箭等兵器亦有偷工减料的。国师当年兵改时,曾借兵器质劣发作了几个劣造典型的都作院,这才杀鸡儆猴让他们收敛了些。但是,军器制造费用和制造质量仍然是困扰军器监的两大弊端。”
  
  他思量着火器作的运作方式,道:“宗主说,为政之道在于制衡,无论治宗派还是治商事,都是这个道理。譬如商行,管采办的,就不能管仓库。譬如火器作,物料坊掌原料,技研坊掌研究,造作坊掌制造,检炮坊掌质量,司帐坊掌成本,五坊各司其职,互不统属,有各自的业绩考核,如此既有利于保证质量,又可减少制造中的浪费。所以,某以为,军器监的根弊即在于失去了制衡,既负责军器制造,又负责监管考核,怎么能起到作用呢?”
  
  “嗯,继续。”卫希颜微笑着举了下杯。
  
  沈元端起茶碗相应,啜了口茶,说道:“故军器监之事,某以为当先分权。”
  
  “哦?怎么个分权法?”
  
  沈元道:“这要看小分权法,还是大分权法。若是小分权法,则在军器监内分出技研、原料、制造、督检、司帐五个不同的司署,各有主事官,大监管技研、督检二署,少监管原料、制造、司帐三署。这样,既有司署分权,又有长贰监制衡,便能减少懈怠和舞弊可能。不过,这样分权还是有弊,因大监是少监顶头上司,制衡的作用未必能够尽到。”
  
  他顿了一下,说道:“若往大分权,索性将都作院、作院这一块分出去,若留兵部,或给工部,军器监便管军器的研究、形制标准和作院的质量监核。这样,制造和监督的职司分属两部,勾结怠职的可能性便可大为降低。”
  
  他见卫希颜脸上泛起微微笑意,心头大定,往下便说得越来越顺,“还有,火器作许多行之有效的规制可以推广开去。譬如,标准化制造,一是军器监定出统一的尺寸规格颁发诸作院按标准制造,二是制造工序标准化,这样既可提高效率,又便于兵器的互换修理,还有利于快速培养技徒工。又如,成品质量责任制,要让所有作院造出的兵器和火炮一样,刻有制造主匠、主监工和主验工三者的姓名,若出现问题,就是三者同担责任,看谁还敢粗制滥造、懈怠责任!”
  
  这最后一句极是铿锵有力,作为当世最出色的机械制造学家,沈元对于制造军器的不负责任做法深恶痛绝,想起少府监在陆宸掌持下的变化,冶铁、炼钢的章程都如火器作般标准化、工序化、工匠责任制化,不由得憧憬起军器监的前景,端起茶碗一饮而尽。
  
  卫希颜微笑问他:“如此,州郡作院划给兵部合适,还是工部?”
  
  沈元狡猾地笑了下,“何不两部都各有份子?至于具体的划分归属,需在枢府监督下,由军器监、兵部、工部三方协商定出个章程来。”
  
  卫希颜哈哈笑了声,击掌道:“果然是个好主意。”
  
  沈元宛尔一笑,拱手道:“国师早有定见。”
  
  卫希颜起身走到槅窗边,望着一池碧莲中的粉白荷花,补充沈元的话道:“还有一桩,譬如军衣、军被、军帐、行军水壶之类的军用品,军器监定好规格标准和质量要求,可以放给民间商家去做,选择那些背景清白、声誉良好、资金雄厚的大商家。”
  
  沈元吃惊地睁眼,“这些是军品,放给商家做?”
  
  “不错。给一些定单出去,让官制品和民制品有个竞争比较,看谁做得更好。谁做得好,谁就多给单。”
  
  卫希颜望着莲叶田田,说道:“官制品未必比民制品强,你在名花流这么多年,难道还没看清楚?”
  
  沈元想起名花流的造船坊、制瓷坊、织造坊、印作坊、玻璃坊等等,不由释然一笑,“某着相了。”说完又皱眉,“只怕这些改革措施未必能在朝堂通过。”
  
  卫希颜却道:“此事看似难,其实不然——政治无非是利益的博弈,军器监失去军器制造利益却得火器作,而工部平白得了好处焉能不支持?兵部看似损失最大,但军器监独立出去是必然,但实施这项变革却还能保有一半的作院、都作院,周望虽不具大才干,于利益得失却是精明,何况还有个见事明白的兵部侍郎。”
  
  她冷冷笑着挑了挑眉,重复了先头那句话:“想要火器作,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269

269、易安清照 ...

丝竹之音飘扬,夹着隐隐的欢声笑语,从水榭东面传来,视线穿过日照下波光闪耀的湖水,遥遥可见百丈外东面临湖一座双层碧瓦水阁,半敞的轩窗内人影幢幢,不时有侍女仆厮端着漆盘酒壶果子等物穿梭其间。

卫希颜收回目光,抬步往外走,对沈元道:“皇帝既然叫你来凑热闹,自然得去凑一凑。今日文宴上有不少京朝官里的诗词名家,京中词家之首叶梦得、诗家之首韩驹皆在,礼部侍郎宋藻、兵科给事中汪藻、中书舍人陈与义等人亦都在座,其中两人你需得注意——兵部郎中李甲和工部郎中蔡伸……”她微微一笑,“日后,你少不得要和他们交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