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十国千娇 (西风紧)


  “反正拿火器的会射箭也没用。”郭绍随口道。便策马上前观看,昝居润劝诫郭绍远离五十步,怕误伤了……因为这种火铳的有效射程只有四十步,对于披甲者的杀伤甚至只有二十步。
  一个都百人,分三列,一看他们战术就是三段击轮流齐射,这个在郭绍还没火器的时候,用弩就使用的战术了。一个都的建制也根据战术变化了,一都只有三个队,每个十将下面管三十余人(原本的一队是二十几人)。
  那些士卒个个穿的是板甲四件:头盔、肩甲、胸甲、臂甲。因为这些部位都是可以在造甲坊批量锻造的东西,比锁子甲省人力。除了要害部位,其它地方的防护就只有皮甲了。
  他们身上还挂着很多绳子系着的小竹筒,这时侧面的一个武将举起手来吆喝道:“第一步!检查火罐。”
  所有的士卒都从腰袋里拔出一个铁罐来,那铁罐周身缠着湿布;大伙儿拔开有出气眼的木盖子,看里面的木炭。有的熄灭了,就赶紧抬起手示意,排首的副将和十将就赶紧提着一个陶瓷容器过去,拿火钳夹木炭给士卒换上烧红的木炭。
  接着那武将又吆喝道:“第二步!装弹药”大伙儿便从身上斜挂着的竹筒串里扯下来一枚竹筒,然后忙乎着把堵在竹筒口的草纸拔掉,将火药全数从粗短的青铜铳口倒了进去;竹筒并不扔掉,而是塞进腰间的布袋里。顺手又从布袋里摸出一枚裹着草纸或破布的铅丸,从铳口塞了进去。
  “第三步!用木条。”士卒们从腰间抽出一根木条,把裹着纸的铅丸捅进去,小心压实。这些步骤是郭绍授意军器监设计的,他们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改动,但郭绍知道为什么要那么做……铅丸裹着纸就比较大,需要木条捅进去;却能比较紧地填在火铳底部,火药和弹丸都不会轻易被倒出来。
  “第一排做第四步!”大伙儿拿出引线来塞进了后面的小孔里。
  发号施令的武将这时拔出腰刀来,大喊道:“准备!”
  这时的场面就十分怪异了,第一排三十几个人把狼牙棒一样的青铜棒子平拿起来,齐腰位置。那“狼牙棒”后面有一根木柄,大伙儿就用右边肘部夹住木柄,右手手心向上握住木柄顶部,稳定火铳。
  然后左手拔出腰袋里的火罐,用牙把塞子咬开。左手拿着装着火炭的罐子举着。
  武将看了一番,挥起刀指着前方的箭靶,喊道:“放!”
  三十几个人用火罐里的炭点燃了引线,便听得“噼里啪啦”一通爆响,一排白色的硝烟弥漫到空中。
  武将完全不管打没打中,径直喊道:“换队!第一排到最后去,记得先塞好火罐,别走火了!第二排准备!”
  等到三排都打完了,武将便大喝一声:“杀!”,众人提着狼牙棒似的青铜铳,跟着提刀的武将呐喊着向前猛冲,到了一些土堆面前,一群人便争先恐后地双手举着狼牙棒猛揍那些土堆。
  郭绍看罢,脸上阴晴不定,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难怪李处耘看了之后就派些新兵和杂兵过来,这火枪似乎挺不好使。
  看起来非常麻烦,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用。至少什么武艺都不会的人只要训练好了,还能当远程兵种用,起码能打二十步都四十步远,长枪还没见过有几十米长的……还有一个优点,虽然看起来步骤繁多,不过每一个步骤都是简单不需要技艺的,而且不怎么费体力。
  但是可以想象,这种兵遇到骑兵冲近了,或者就算步兵短兵相接了,战斗力恐怕非常之差……狼牙棒是早就被战争淘汰的古董兵器,不太好用。
  郭绍一时间还不想装备太多的“火枪”兵,就一个都的兵力拿来实战演练好了。


第五百四十五章 厉兵秣马
  枢密院奉旨组织“河东前营军府”,大周与北汉的大规模战争已成定局、势不可免。王朴仍为军府总管,便是御驾亲征的迹象。军府照南唐之战时的幕府一样调集官吏分建各司,为中军整理军情、功过,并提供建议,另有成套的军令下达体系;除此之外,准备下派到诸部各级军队收集整理和协助武将下达书面军令的官吏人数最多。
  李谷受命掌管军需筹备和调动。
  主要是粮草从各地调往晋州、辽州、潞州等地囤积。另外征召工匠壮丁在这些州县附近开采石场,制作圆形石弹。
  呼啸炮则预定于明年开春后才调动北上……朝廷选择的大军出动时间是明年年初。因为考虑辽军的援兵;辽军骑兵的马,秋季最肥壮。草原上的草在秋天结籽,能养膘,这个时候草原战马是最有马力的时候,也是游牧军队最强之时,因此历代都有“秋防”之说。大周朝廷主动进攻,主动选择时机当然不选秋天,因中原战马主要靠粮食养膘,几乎没有季节性。
  还有火药的筹备,呼啸炮威力远超周军之前使用的抛石车,但利用火药的效率不高,需要消耗大量火药。木炭不成问题;李谷督促昝居润派人监管了河北、河东、山东等地的硫磺矿,另外郭绍也派人送信给陈佳丽,让她们商帮从大理购买硫磺回来储备……内地开采的硫磺大多不纯、品质不高,只能凑合用。此时最好的硫磺是海商从日本国少量进口。
  唯有硝石矿比较紧缺,产量高的露天矿只有汉中才有,另外西域也有但不在大周控制范围内。
  李谷先从汉中及各地收集调动硝石,储备上采用的法子是:用粪堆硝。他先在东京城郊的官田庄园里设了堆硝缸,城内出来的粪车会有一部分运送到此处。
  李谷采用炼金术的方法,先做一个大瓦缸,用稻草覆盖,然后再把粪便堆积到缸内,混以腐烂的动植物,矿渣、石灰、草木灰,上面再盖稻草。之后每填用尿和水浇灌发酵,稻草上就能刮出一些硝霜。
  然后采用郭绍创制的提纯法,把有杂质的硝霜融水,烹煮,晾晒,用筛子筛选,就能得到结晶比较纯的硝石。
  ……诸事都在准备,郭绍虽然没有亲自操办,但是一直在仔细关注各项事宜的进展。连驻扎在辽州的符昭序做了些什么,和诸将怎么相处的,都有随军客省使的文官密奏上来。
  郭绍放下手里的纸,便起身走到墙边去看地图。
  这里是蓄恩殿,皇宫西边一处小院子。郭绍对这里不是很满意,因为总觉得周围全是宫殿建筑,在这里很封闭发闷,但他还是选择这里作为经常休息就寝的地方。
  因为万岁殿那种大宫殿,郭绍总有一种“公众场合”的感觉。实际上那里的宫女宦官确实就当各处大殿为上值工作的地方,他们的工作是管理宫殿的财物、清洁,服侍皇帝起居。
  所以郭绍选择了蓄恩殿,这小院子最起码还像个私人空间。郭绍忙活一天后,想要回到能够在精神状态上放松的地方。
  这时玉莲走了过来,去收拾刚刚郭绍翻动的乱糟糟的桌案。郭绍回头道:“那些东西是有关公事的,明早你交给来接我的宦官,让他送到金祥殿书房密存。”
  玉莲“嗯”地应了一声。郭绍住在这里时,一般都让玉莲照顾起居,哪怕不该她侍寝的时候。玉莲识字不多,她不会管郭绍究竟在做什么,特别对国事政务也不太懂……这让郭绍很轻松。而且玉莲是很让他信任的人,一些私人物品也让她保管。
  玉莲也不会干扰他做自己的事,她收拾完东西,便拿起茶杯给他换冷掉的茶水。若是有一个人在郭绍面前晃,也不会影响他,那便是玉莲……并非无视她,而是太熟悉、亲近。
  郭绍站在书房墙壁上的一副地图前,看着上面的地盘,他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拥有了什么。
  此时他的心情,主要不是贪婪,想要更多,而是想要保有、担心失去。他夺得了大周江山,但是江山远远没到稳固安全的时候,他还不放心手里的东西。
  比如,河东这块地。自古就没有一个国防安稳的王朝,首都头上悬着一个敌对势力的……从河东长驱南下就到黄河,黄河是唯一的脆弱的天然屏障,何况北汉后面还有辽国撑腰。
  郭绍明白,就算自己想享乐太平,现在也不是时候,除非昏庸到一定程度的人才没有危机感。
  他的手指在河东那个位置敲了两天,便把手放下来背在身后,在屋子里来回踱了几步。
  ……
  直至十月,东京来了一群操着河东口音的士人和百姓,他们被放进了内城,在御街上聚集请旨,说是无法忍受辽军劫掠,更不满北汉朝廷勾结辽国鱼肉百姓,请皇帝出兵收复失地。
  古代的百姓不能随便聚拢在一起,所以一般没有请愿之说(怕聚在一起造反),更何况这些人竟然进了内城……不过他们骂得是北汉,对大周皇帝称圣人,所以并没有被武力驱赶。
  当时是,大周和北汉本是敌国又关系紧张,边境甚至一直都有游骑袭扰和小规模战役。北汉派遣了大量斥候细作到大周境内打探消息,虽然不是间谍,却对一些很明显的事儿打探得清楚;各地官府虽抓获了一些,但根本防不住这种细作。
  周军频繁调动大批粮草,各镇要动员镇兵参战,迹象也非常明显;而还有一些石场开采打造圆石等也像是用来攻城的东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