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十国千娇 (西风紧)


  总之,这种大规模战争准备,邻国完全是没法掩藏的事。晋阳朝廷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中。
  ……晋阳有一件小事,杨业用坐骑换美人的事儿,作为逸闻在武将圈子里当作趣事儿传出来了。因为杨业是北汉名人,容易引起关注。
  只不过是买个小妾,买的过程有意思点而已,杨业也不在意。
  但有一天他奉旨巡视晋阳城防工事的路上,遇到了赵匡胤,赵匡胤却当面提起了那事儿。
  赵匡胤和杨业是没有间隙的,虽然杨业的兄弟在周国做武将,但周国内部孰是孰非杨业并不在意;自然也对赵匡胤没什么看法,甚至因为赵匡胤也是名将,比较谈得来。(赵匡胤在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等战阵上几次立功,用兵传为美谈,特别是在淮南攻滁州单枪匹马生擒南唐大将的事儿比较有名。)
  赵匡胤先提起那个逸闻,忽然语气一变,正色道:“末将有一言相劝,妇人不可轻信。”
  杨业觉得这话蹊跷,随口问道:“赵兄此话何意?”
  赵匡胤欲言又止,沉吟半晌道:“末将只是有此一叹,特别是那些来历不明的妇人,可得留心。”
  他的话说得云里雾里。杨业倒是品出味儿来,因为起初俩人谈的是买小妾的事,后来忽然提到来历不明的妇人不可轻信云云,杨业猜测赵匡胤意指他买的那个小妾有问题。
  但赵匡胤此时的处境毕竟相当于寄人篱下,那女子又是杨业房中之人,赵匡胤可能也明白不好把话说得太难听,也便没有继续了。杨业也没多问。
  杨业巡视了半天城防,下午暂且回家,习惯地去了红莺的房中。他此时已有三房小妾,红莺便是其中之一……这女子显然比另外两个小妾要有姿色得多,也很会侍候人,杨业比较爱到这里来。
  看着红莺殷勤温柔的样子,杨业又想起了赵匡胤的话。便不动声色地详细问了卖她的商人什么底细,在什么地方。红莺对答如流,脸上的笑容十分干净,丝毫没有心计的样子。
  她只是有点委屈地说:“我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又是残疾,可您看我像个坏人么?”
  杨业想起几个月来的相处,摇摇头。这世道识字的妇人都不多,这妇人琴棋书画样样都会,要说沦落过风尘倒也可能,若是坏人……一个年轻女子能干什么坏事?
  红莺柔声道:“恩公钱也花出去了,就莫要嫌弃妾身。妾身在杨府什么都不算,只是全凭恩公处置的一个奴儿,且连走路都困难,还能做什么?”
  杨业听到这里一想便放心了,其实她说得很对。能影响他的妇人,只有妻子,小妾或奴婢就和一件东西一样,没什么好嫌的。他娶妻才会比较慎重。
  不过因为赵匡胤的话,杨业还是找来了一个多年的老奴,让他照着来历去打听确认一番红莺的说辞。
  那奴仆坐了一辆马车出去,傍晚时分就回来了。他去打听过,卖掉红莺的商贾家确实存在,也承认卖掉过一个从欠债者家得来的残疾小娘。而且那家商铺在晋阳已经很多年了,伙计多是晋阳人,周围的人也如此说,没什么蹊跷。
  杨业得到回禀,便不再怀疑。因为他实在想不出红莺以一个小妾的身份能从自己身上得到什么,这么几个月朝夕相处下来,他觉得红莺品行不错,从来没要求过额外的赏赐,送她东西她也很谦让。
  时间一长,杨业对红莺也产生了一些情分。正如他偶然所言,就是一块石头在怀里捂久了也能热乎不是。


第五百四十六章 拨雾云开
  东京金祥殿内,灯火摇曳,窗外却一片漆黑。此时此景很容易叫人产生正在也半夜的错觉,但确实是早上;人们起得早,而且时节进入冬季后,昼短夜长,天亮得更晚了。
  “禀陛下,大臣们已到。”一个宦官的声音道。
  郭绍转头看了一眼,今日当值的宦官是王忠,那个白白胖胖的宦官。郭绍从个人喜恶上,从来没喜欢过这个宦官,最起初见面是在淮南,王忠是先帝柴荣身边的心腹,与郭绍有点过不去,先入为主的印象就不好……然后王忠说话的声音在郭绍听来太阴柔,还似乎带着点嗲;毕竟不是个美女,这种口气声音听起来就难受了点。
  但郭绍依旧让他身居内侍省高位。因为王忠在宦官中比起来,有阅历经验有能力;所作所为也证实了他比较靠得住,而且算起来早早意欲投奔是有功的。
  宦官早已不是唐朝那种可以废立皇帝的局面,现今的皇帝大多都是武夫,比宦官狠多了……此时的宦官在军政上没权力,地位不是看他有什么职务,是看能不能出现在皇帝面前;因为他们的生死、权势全靠皇帝一句话。王忠能在金祥殿皇帝跟前当值侍候,便是郭绍对他的重用。郭绍用人干正事,基本不会考虑自己的好恶;如果只考虑喜好,他身边应该全是美女。
  “我知道了。”郭绍吭了一声。
  王忠便弯腰从门口退开,不再多言。
  郭绍不是拿架子、故意让大臣等,他在去见大臣前,再次清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这种聚在一起的议事,多半不是真的商量什么事儿,而是沟通和决策;真正的考虑、权衡大多都是在私底下准备好。
  墙壁上贴着各种新的纸条、写着很多人名;桌案上凌乱的卷宗和纸张,上面写着字,画着潦草的圈圈和线条。郭绍揉了揉太阳穴,今日的议事不能拖太久了。
  郭绍站了起来,走出密档房,宦官王忠不动声色地拿锁将门锁上了。
  此时天色还没有亮,风也很小,冬季没有蚊虫鸣叫,周围笼罩在一种沉寂之中。但这种寂静,并非宁静,仿佛在急躁地等待着风起云涌的到来。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一众人伏拜在地,声音十分整齐。立刻给无序而寂静的气氛带来了改变。
  “诸位平身,各自坐下说罢。”郭绍走到上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众人也纷纷起身回到自己坐的地方,然后一个个沉默不语,都很沉得住气不愿意先开口。这时候郭绍便知道该自己说几句了。
  他说道:“枢密院可下令符昭序停止对北汉国境的袭扰。而今眼看要到腊月了,一进腊月节日很多;过年过节,咱们还去袭扰北汉各地,容易失河东民心。我以为,该消停消停。”
  文武十余人纷纷附和。最前面的王朴、李处耘等人虽表情各异,但若有所思。过节就不打仗?这个理由确实有点儿戏,但没人和皇帝抬杠,只是在捉摸其中的玄虚。
  郭绍首先考虑的是,对已经完成差遣的符昭序的安排。他便继续道:“符昭序此番迎敌,屡树战功,枢密院可把他召回来论功封赏。我看符昭序识大体、为人沉稳,明年初我御驾亲征时,符昭序可为东京留守,你们觉得如何?”
  “臣等附议。”所有人都不会轻易反对皇帝主动说出来的旨意。
  郭绍又道:“符昭序走了之后,张光翰(龙捷军左厢厢都指挥使)和刘仁瞻、林仁肇等人不一定能同心协力。枢密院同时下达军令,命令张光翰部驻守辽州;刘仁瞻部回师潞州驻扎,等候调令……对北汉的战事,就此平息一阵子。”
  王朴道:“老臣遵旨。”
  纷乱的分析和策划,脑子里如麻的部署思路仿佛已经沉淀。此刻郭绍终于找到了战争的节奏,心境渐渐薄雾云开。
  他最喜欢打的仗的是主动进攻……掌握主动权,才能由自己这边把控快慢高低,他的心境渐渐冷静而镇定下来了。
  这时魏仁浦起身拜道:“禀陛下,枢密院草拟了一份用兵方略,正要进献陛下。”
  郭绍当下便道:“这里都是朝廷重臣,魏副使与大伙儿说一说,以供诸位参详。”
  “喏。”魏仁浦走上前来,拿出一张线条又粗又显眼的图挂在侧首的木架上,这才向上下各一拜。
  魏仁浦站直了身体,一脸淡定道:“北汉国已不被容许存之于世,更无博弈议和的必要。此战之谋,便是抹去北汉国,并入大周。”
  众人立刻转头注视着魏仁浦。郭绍也很喜欢听他谈军国之事,魏仁浦总能展示出一种力量强盛的气度来。
  魏仁浦伸出袍袖里的大手,指着图上道:“欲灭北汉,只要一个地方:晋阳。
  北汉国保晋阳的屏障有几处:其一,晋阳城本身经历代藩镇军阀的经营,已是世上屈指可数的雄城之一。且河东民风彪悍好斗,将士久经战阵。故此城难以速图。
  其二,入晋阳的道路在北汉军威胁之下。河东地形是‘川’形,最好走的道路无非是山脉间的平坦走廊,一条是从晋州(临汾)沿汾水;一条是走潞州(长平附近)走廊。北汉早有部署,沁州在太岳山中,出谷道可以东西两路威胁粮道;汾州威胁汾水水陆道路;隆州威胁东西两路。
  其三,辽军外援。辽军可能有两路,自北面草原来的,走忻、代盆地,这条路最好走;幽州军自东北面南下。
  但北汉国的弱点也很明显,有两处:第一,兵力单薄,要全力守晋阳,便造成别处兵力不足,难以主动进攻袭扰。第二,辽军援救道路太远,粮草不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