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在座京中大佬不少也露出关注神态,他忍不住以手抚额没好气解释道:“桂大中堂,你说是京城重要还是郊外的园子重要?”
“这不废话么?”
桂良一翻白眼撇了撇嘴,很不客气说道:“自然是京城重要,只要京城没有问题就算洋人有再大战果,能够要挟咱们的地方也有限得很!”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不给城外洋人极大压力,让他们意识到京城难下,我怕他们一时半会也下不了决心!”吴可双手一摊轻笑道。
“原来你这家伙打的这主意啊,不错不错正是这个理!”
桂良顿时恍然大悟,拍着吴可的肩膀一副‘我理解’的傻样。
不仅是桂良,在座其他京中大佬也反应过来,确实是这个理!
相比圆明园里数不尽的金银财宝,京城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方面都更为要紧。城外洋人军队如果又拿下京城机会的话,以他们想来就算圆明园里拥有再多财宝,城外洋人虽会心动但想他们撤军却是万万不能。
吴可轻笑出声,直接说出在座京中大佬们的想法:“所以咱们必须打,还得狠狠的打,打到城外洋人没心思多作思考,打到他们失去继续下去的信心,那样京城的危局将彻底解除!”
一番斩钉截铁的话,说得在座京中大佬好不心潮澎湃,一个个激动兴奋难抑,真要是如此的话什么圆明园都可抛在一边。
虽说守护京城的功劳大头肯定都是吴可这家伙的,可他们作为留守京城大佬也没少从旁辅助,怎么说也能喝点汤水吧?
当然,在座一干京中大佬中只有恭亲王最为尴尬,守住京城是他这位留守情网的本分,保护圆明园等皇家园林不受祸害也是他这位亲王的责任。
心中愤恨难平,可此时他也不好说什么扰了大家的兴致,只得郁郁不乐的同一干京中大佬告辞离开。
吴可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既然做出了决心就立即执行。
待送走了一干心满意足的京中大佬后,他立即发下道道命令。
先派出传令兵,紧急赶赴天津城外的牛庄,急调刘铭传部人马,会同两千收拢的蒙古铁骑支援圆明园方向。
说起这些在八里桥之战中被打散,而后又被进京两江清军收拢的蒙古铁骑还有一桩官司好打。
也不知道八里桥战败后,跑去承德行宫与跑路皇帝咸丰做伴的僧王哪得到的消息,听闻手下八打散了的蒙古铁骑竟然有三千被进京的两江清军收拢,顿时大喜过望立即派出心腹前来接收。
这哪成?
都不用吴可出面,恭亲王和桂良便立即跳出来阻止。
在八里桥之战中,上万蒙古铁骑在僧王的指挥下表现得不能在糟糕,完全就是给洋人军队送战功的货色。可是吴可才收拢了三千散落蒙古铁骑,又只一千跟随进京作战,那发挥出来的战力一干京中大佬又不是瞎子哪看不见?
在吴可的得当指挥下,这一千蒙古铁骑将他们娴熟的骑射本领尽数发挥出来,每每出战都能给列强联军制造不少麻烦,起码能牵制两千列强联军的注意,如此强大战力恭亲王和桂良他们又岂会轻易拱手相让。
僧王也不是善茬,蒙古铁骑关系到他在朝廷的地位和权势,怎么可能眼睁睁让给外人领了去?
结果两方就闹腾起来,最后事情闹大更是闹到了咸丰帝那儿,跑路皇帝虽然很想帮心腹爱将一把,可惜时局如此可容不得他再自削脸面,这事到了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总之一句话,在列强联军没撤离京城之前,僧王也不用指望能招回那三千蒙古铁骑。而京中大佬也做下保证,等战事一完全数归还效力的蒙古铁骑。
可就是如此,吴可也从来没有出过面,却依旧感觉与僧王之间有了嫌隙,以后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麻烦呢。
当然吴可也不会怕了谁去,僧王名头虽然响亮,可要论真实实力还差了他不少,真要斗起来还不知道谁输谁赢。
再说了,僧王想要找他麻烦,首先得先把恭亲王和桂良搞倒,不然有得他好受的。以吴可从后世带来的模糊记忆,只听过恭亲王在晚清政局里的赫赫威名,至于僧王是谁还不知道窝哪个角落里去了。
吴可发下命令,同时又被刘铭传去了一封密信,要他带人增援过去后,如果不能第一时间冲进圆明园的话,就先紧着临近的长春园和万春园,千万不要让洋人再祸害了这两座园子。
有些话在外人跟前不好说,跟自己人就没那个必要藏着掩着了。反正圆明园已经落入洋人之手,不知道被祸害成什么样子,清军又不能第一时间将洋人赶走的话,也就只能先紧着另外两处园子,免得出了差错罪过更大。
吩咐完了给刘铭传派下的命令,吴可又招来手下几位信服干将,又商讨了一会针对城外列强联军的作战布置,直到将各营人马的出战次序全部排定下来,这才算松了口气清闲下来。
作为后世穿越之人,除了刚开始起家之时他事必躬亲之外,等到地位上来了他便将手头事务分片给手下得力干将们。
而眼下他更是贵为两江总督,手下文武齐备更不需他亲自处理实务,只需掌总拿大就好,他倒也乐得轻松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会客访友。
好不容易忙完了这些,任务都分派下去,接下来他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各处消息传来,或是清军进展顺利再派后援加把劲,或是进展不顺调整计划再做其它安排等等不一而足。
他刚刚消停下来本想松口气,谁想这时身边幕僚突然出声提醒,言道刚才恭亲王的表现很不对劲,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最好能弄个清楚明白,不然无意中得罪了这位可不好。
经过幕僚一提醒吴可立即反应过来,难怪刚才老是觉得哪里不对,现在一回想却不正是恭亲王的表现不正常么?
这厮表现得太过焦虑了些,从过来再到离开眉头一直紧锁,显然心中担着什么心事才让他如此表情。
吴可跟几位幕僚仔细商议了一阵,可就是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恭亲王担的哪门子心?
他自问没表现出什么过火地方,肯定没有得罪了这位恭六王爷。可是人家的表现又摆在那儿,他又不愿意因为粗心大意得罪了人去,只好找个知情人士指点迷津。
于是,刚刚离开没有多久的桂良桂大中堂,在半路上便被吴可派来的亲兵截住,又被请到了刚刚才离开的临时城防指挥所。
“哎,我还当出了什么麻烦呢,原来是这事儿啊,这个我倒是清楚!”
桂良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见吴可如此行为难免有些担忧,谁知道听了吴可的解释后忍不住笑出声来,一脸轻松的调侃道。
“哦,愿闻其详!”
吴可眉头轻轻一挑,倒是来了点兴趣想知道具体原因……
第517章心病
男人也是很八卦的。
尤其在没有啥娱乐活动的清代,除了正经的工作之外,空闲时间里的娱乐活动真的少到贫乏。
吴可前世就是在场子上混灰道的,自然对对赌博玩国粹之类的一点兴趣都无。
他这么‘严于律己’,搞得手下一帮大小官员上行下效没几个敢沉迷牌桌的,就是私下里玩玩都非常有节制,除非不想要头顶的官帽子了倒是可以无所谓。
如此一来,倒是让江苏和淮北官场颇有那么点清净味道。
吴可平日里没事也喜欢听鞋八卦传闻,尤其是涉及到那些高官显贵的八卦,他从来都不嫌多,只要能打探到的他就愿意听。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现代灵魂,说老实话对与清代的很多风俗和习惯都不怎么了解。从这些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八卦中,除了换来开心一笑之外,自然少不得琢磨一番其中透露出来的官场和民俗风情,收获虽说不大但也不可小觑。
谁曾想,他为了以防万一不小心招惹了恭亲王,这才派人半路截来了桂良,竟从这厮口中得了一段宫闱秘闻。
他俩关系真的不错,桂良见吴可一直在外任官,也怕他不明京中情况,一不小心犯了忌讳得罪了皇帝就不好了。
有吴可这位封疆大吏在外为援,他这个中堂才能坐得安稳坐得顺当,而且还有份战友情在想不亲近都难。
此时既然吴可问到了他也不会什么都不说,虽然都是宫闱秘事但这些年民间也没少流传,很多传言可都是货真价实的事儿,只要说得隐晦些也不怕出螺丝帽乱子。
“这是真的么,这些都是真的么?”
吴可也震惊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后世影视小说中的情节竟然都是真的。
原来前世在电视上看到的‘南菀春狩’,还有“御前奏对”都是真实存在的啊,啧啧啧,咸丰帝真真拜了个好老师,竟是将道光帝的心思猜得八,九不离十。
也难怪恭亲王与当今的关系如此微妙,皇位竞争者的身份足够让咸丰帝警惕一世。而且说老实话,咸丰作为一个身有残疾的皇帝,而且身体也不怎么样,治政的手段还一般般得很,比起善骑射的恭亲王还真有些差距。
按说如此争斗应该还不至于让咸丰帝致恭亲王于死地,毕竟他早早的就得了皇太子之位,登上皇位也是顺顺当当没出什么波折,正好拿失败者恭亲王来表现宽容大度。
相似小说推荐
-
最秦 (郝赵) 起点VIP2016-10-24 秦汉三国赳赳老秦,舍我其谁? 他还是胡亥,只不过不是那个教着历史课,没事儿上上网的闲散老师,...
-
北美大唐 (白面黑厮) 起点VIP2016-10-16 架空历史一支21世纪援助非洲、携带着中国维和战士和外派援建的工人们的特别船队。 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