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联军内部自有纷争,谁留下谁前去捞好处一直定不下来,大家互相监督就是想悄悄溜号都难。
没想到法国公使如此卑鄙无耻,竟然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提出如此让人气愤的建议,想要独得好处没门!
刚刚还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的联军军官们也不说话了,只是一个个眼神不善的盯着可恶的法国公使,其中竟还有好几位刚才过于热血冲动的法军军官。
接下来自然又是好一番争吵,这样的争吵在这几天已经进行过好几次,但每次都是不欢而散这次也不能例外。
开什么玩笑,清国皇家园林谁都想去,可是京城外的阵地也不能随意放弃。
随着时间拖延日久,清军各地援军逐渐赶来,联军高层也感受到了不小压力。
又有清国皇家园林这档子事,清国首都一时半会也没指望能打下,所以那那面就有些心思浮动。
额尔金等联军高层其实心中明白,没能一鼓作气拿下清国首都,他们以后的机会已经非常渺茫,联军什么时候撤退就看形势的近一步变化。
没想到清国首都清军突然像是发了狂似的,不顾伤亡猛冲猛打一路前行,竟在短短一日时间内便将联军前沿阵地,也就是当初清军布置的连环战壕工事夺了去,而且看那架势还不满意有连夜血战的劲头。
放在以前的话,联军上下哪肯吃这样的亏,还不直接反击了回去,起码要让冲过清国首都护城河的清军全部留在战场上。
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有清国皇家园林里那让人垂涎的奇珍异宝在那,联军上下心思浮动全都想着如何大捞好处,自然要保住有用之身带着丰厚财富回国享受,哪还能像初来时那般拼命?
这几天的战斗情况便可见一斑,联军战士虽然依旧卖力,但是自保之意也甚为明显,联军高层自有熟悉军务之辈看得清楚,由此也心生忧虑知晓战事不可持久,否则必生大患。
不然的话,任凭清军再是拼命,想要在一天时间内不仅上千人马成功过河,而且还一举收复之前阵地哪那么简单?
只是利益动人心,在清国皇家园林里那数不清的金银财宝的诱惑下,联军高层早就面和心不和,为了能赶去分一杯羹可是没少暗中争斗。
眼下清军攻得甚急还没什么,只怕时间拖得越久联军高层之间的分歧越大,倒时候想不匆匆撤退都不行。
果然,因为圆明园的事儿,联军上下再次展开了激烈讨论和争斗,谁都希望自己能亲自跑去清国的皇家园林里捞上一笔,至于清国首都郊外的阵地得失,谁还有心情理会这些玩意?
也就在联军上下分心它顾之时,京城清军的攻势却是越发猛烈起来,每日从早到晚都打得惊天动地,直到夜幕降临才肯稍稍歇上一歇。
这样的攻击强度和烈度,不要说心不在焉的列强联军官兵叫苦连天了,就是清军本身也是怨声载道内部不稳,没办法伤亡实在太大。
自从那日重新夺回了护城河外的联欢战壕工事后,京城清军上下无不士气大振精神抖擞,对于吴可要求他们一味强攻的决定也没啥抵触情绪。
不要说成功打开突破口的两江清军,就是一贯只能在城楼堡垒中作战的京营清军,这时候为了战功也是踊跃之极,一个个清军将官更是求战心切,好象对面的近万列强联军是纸糊似的一击就倒。
之后几天战事自不必多说,战斗进行得十分惨烈,清军每前进一步都是拿命在填,短短三天时间竟猛添八千伤亡。
如此恐怖的伤亡数字,让一干头脑发热的清军将领冷静过来,尤其是那些手下弟兄战损高达无成以上者,更是欲哭无泪士气低迷,只恨自己被猪油蒙了心做下这等蠢事。
就是吴可也被这些将领给恨上了,认为要不是他的一味强攻哪会出这档子事,心中存了怨念做起事来难免阳奉阴违让人不喜。
“梦臣,是不是歇一歇伤亡太惨重拉!”
那些自觉受了委屈的京营将官可不是好招惹的,回去之后不免到各自大佬跟前念叨几句,说得多了便引来一干京中大佬关注。
这不,感觉吴可好象用力过猛的京中大佬私下里一商量,推举了桂良过来劝一劝吴可不要这么急噪,眼下以守护京城安安为第一要务。
以桂良跟吴可的关系,说起话来自然不必藏着掩着直接道明来意。
“中堂你可别只看咱们伤亡了多少多少,城外的洋人表现难道就没什么问题么?”待桂良在临时衙门后堂安坐,旁边小厮上了茶水退下,吴可这才在主位落座不答反问道。
“咦,你不说我还真没反应过来!”
桂良连茶水都来不及喝上一口,立即打起精神问明其中缘故。
不是吴可提醒,他真没发现短短三天时间,依托之前收复的联欢战壕工事,清军又向列强联军临时大营方向生生推进了将近五里!
虽然隔着联军临时军营还有段距离,但清军能一路顺风顺水打到这里,就桂良本身的观感而言,便觉得很有些不可思议。
记得前段时间清军被城外列强联军打得那叫一个惨,大部只敢龟缩于京城厚实坚固的城墙之后,无论炮仗还是对攻都落于绝对下风。
可怎么短短几天时间不见,城外洋人军队的变化就如此之大,竟然在清军的如潮攻势下连连败退,真真让人捉摸不透。
吴可却是微笑着解释这是洋人内部出了问题,没见联军战士早没了之前的劲头,只一味保存势力显然被什么事情分了精力。
综合列强联军这段时间的表现,不难猜出与失陷的圆明园有关。
桂良却是不怎么相信,难道洋人为了所谓的钱财,就能将大好局势拱手相让?
吴可对此却是坚信不疑,不仅强调了自己的看法正确,而且还肯定的猜测过不了几天,城外的列强联军将做出决定,估计差不多到了他们撤离的时候了。
桂良虽然依旧满腹疑惑,但还是高高兴兴的接收了吴可的说法,回去跟京中一干大佬琢磨去也……
第521章撤围
正如吴可猜测的那般,因为清军不顾伤亡的强硬猛攻,步步紧逼之下列强联军竟有些进退失据的摸样,高层内部的分歧也是越来越严重。
因着谁去圆明园支援谁不去的缘故,联军内部已经吵成了一锅粥,高层军官闹得很不愉快下面的战士自然也起了别样心思,表现在战斗中好象变了个人似的,再没之前的勇猛善战而是一味保存‘有用之身’。
额尔金等联军高层也急得不行,知道如此下去可能要坏事。
可他们自身都没能从争权夺利中解脱出来,哪有心思和闲功夫理会下面官兵的想法,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不做理会,直到下头闹得不像话才出面整治一番。
如此一来,联军不说军纪松散,但是凝聚力和士气却是缓慢流失,在战斗中的表现自然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清军却又不给喘气之机,发起的攻势更是一日猛过一日。
雪上加霜的是,京畿一带局势还在不断恶化之中。
先说刘铭传接到吴可命令,急忙收拢分散出去打游击的近千两江轻骑,又会同从廊坊赶按理的两千蒙古铁骑,马不停蹄赶到圆明三园之二的长春园和万春园。
园中留守宦官和侍卫自然大喜过望,忙不迭将两园防务拱手相让。
有了三千骑兵支援,加上本就在圆明园外耗着的近两千骑兵,统共近五千骑一亮出来便吓住了占据圆明园的数千联军人马。
这数千在圆明园内大肆抢掠一通,各个收获不小的联军官兵,此时哪还有争斗之心根本就不与清军骑兵作对,只牢牢守住圆明园各处要点不让清军进入。
反正圆明园中也有足够存粮,足够数千联军战士消耗好些天的,要紧的还是他们抢掠的财物,当然少不了向联军主力求援。
额尔金等联军高层一听吃了一惊,哪还顾得上内斗不内斗的,先保住分出部队手里价值连城的财宝再说。
还有向荣部山东清军汇合收拢的近万京畿清军,在向导的指引下对天津城防发动猛烈攻击,虽然留守列强联军拥有数千人马,依托城墙防御很轻松便打退了清军的进攻,但被上万清军时刻威胁总不是什么好事。
通州的情况也是如此,五千清军围城足够留守的上千联军战士头疼的。虽说通州城里的留守联军有重炮在手不怕清军硬攻,可是五千清军堵在城外也不是那么好消受的,除了紧闭门户自守外也无其它办法。
如此以来,清军虽是没法攻破两处城防,可是联军的后勤供应也算是被彻底断绝,别想从后方得到一星半点支援。
这样的局势让联军高层很是不安,而且京畿周围的地方清军正源源不断赶来,真等清国数省援军大军云集之时,再想什么后招就彻底迟了。
因着这种种原由,额尔金等联军高层难得心平气和的商讨了一整天对策,在得知清国首都清军又狂攻了一天整整向前推进一里半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彻底从清国京城撤围!
当然,说是撤围却不代表他们愿意灰溜溜离开。
别的不说,他们这一次气势汹汹杀奔清国首都,单是军舰海船的油耗,还有子弹炮弹以及后勤物资的消耗就不是个小树木,怎么也得想个法子赚回本才是。
相似小说推荐
-
最秦 (郝赵) 起点VIP2016-10-24 秦汉三国赳赳老秦,舍我其谁? 他还是胡亥,只不过不是那个教着历史课,没事儿上上网的闲散老师,...
-
北美大唐 (白面黑厮) 起点VIP2016-10-16 架空历史一支21世纪援助非洲、携带着中国维和战士和外派援建的工人们的特别船队。 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