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择路 (搞笑的我来了)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搞笑的我来了
- 入库:04.13
他俩觉得这一万选出来的平唐国精锐兵士每天能吃一点肉,已经是很了不得。却没想到,原来定北守备团的兵士,顿顿有肉吃!就连人家的二等战兵,一天都能吃一顿肉。
“怪不得守备团的步卒这么能打,以步战骑,还能战而胜之。瞅瞅人家兵士这生活水准,吃得这么好,那兵士身体能不强壮么?”李药师恍然大悟,感觉自己找到了练出精兵的一个关键窍门,但随即,他就陷入了愁苦当中。
因为据他所知,这天下的兵马,敢在兵士身上这么花钱的,也就定北守备团一家而已。
平唐国,比定北县不知富庶多少倍,普通兵士的一般伙食,也就是些面,菜,豆,粟,冬天还有咸菜吃,根本没有肉。
但平唐国兵士每月发下的饷银里,却会额外多几十枚铜钱,叫做“食钱”,专门让兵士自行购买肉菜吃。可这个“食钱”说得好听,就很少有全额发下来的时候,基本都被各级将领层层克扣,等发到一般兵士手里,能省下五个枚铜钱,都算好的。
这么点钱,哪里够买肉吃。饷银同样会被克扣,到手那点儿饷银,兵士哪里舍得花,都攒着等着将来置地取媳妇呢。
这天下,除了定北守备团,其他的英雄豪杰,都只把手里的兵当做自己争霸天下的工具,从未当成人来看待。
比如平唐国,兵士的粮食就是粟,豆,咸菜,死面饼子,最多能有碗醋汤喝喝,这就算改善生活。但就这种兵士生活水准,为将者也能轻易获得爱兵如子的美名。
许多兵士发到手里的饷银,并不够数,都会被将领雁过拔毛,抽调一成常例。各级将领一层层毛薅下来,最后发到兵士手里的饷银,能有当初许诺的一半,就算足额。
平唐国的兵士,说起为什么当兵卒,都是一句话,当兵吃饷。而且老百姓都知道好男不当兵,凡是当兵的,要么是被强拉丁壮,要么就是家里太穷,实在混不下去,为了能吃口饱饭,这才被迫当了卒子。
但是在定北守备团,情况却截然相反。由于李得一常年宣传,再加上各种红利刺激,在定北县,真是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只要家中有人在定北守备团服役,这一家人,立即就能获得种种社会福利待遇。逢年过节的肉菜送到门口,凡是守备团雇工丁壮干活,这些军属也是优先招募对象。
定北守备团每次作战回来,还要发下巨额战争红利,最近一次,最高的人家更是一次就获得五百枚银钱。
在定北守备团,你要是能荣升一等战兵,那更了不得,不光自己有机会能够修原气,要是生了儿子,儿子五六岁就会直接被招入定北军官学堂少年班,从小就接受培养,稍大一点就由副团长给亲自开蒙。即便开蒙失败,也会在学堂学会认字,同样受益匪浅。
定北守备团不光给军属待遇优厚,对兵士更是照顾周到。平日里的吃食不必多说,绝对超过一般人家,军饷更是从不拖欠,不光不拖欠,还有丰厚的年终奖。一等战兵按照战功,在年终时,最高可以领到三千枚银钱,而且一领就能领三年!
在定北守备团接受训练这段时间,李药师和徐世绩曾亲眼目睹过一次定北守备团发饷。当时,定北守备团兵士手拿一块木牌,在后勤营排队领饷。轮到自己,报上名字,然后那人会念出木牌上的一个数字,比如“9527”,再在一个账本上记上一笔,这饷银就算发放完毕。
二将看到这一幕,更是傻了眼。他俩在定北守备团这一个月,已经把一辈子的傻眼次数全部用完。
四百二十九章 这样的定北守备团也能打胜仗?
初次见到定北守备团如此发饷,李药师还大为惊异。
这饷银不实实在在得把枚银钱发到兵士手中,就这么凭空在纸上记一下,就算发过兵饷。长此以往,兵士能有战心?当兵就为吃饷银,但这定北守备团的饷银却不见枚银钱,仅仅是纸上的记录,这样兵士如何能心中服气?
在李药师的印象当中关于兵饷这事,平塘国的兵马,和他见过的天下其他豪强兵马,并没有什么两样。克扣兵饷这种事,天下皆然,就是突辽国,不发军饷,以战利品替代。但突辽国的战利品,也是突辽阿史那贵人拿走最多最好的,普通兵士仅仅能到手很少一部分。
兵饷克扣这种事,在整个天下各路兵马中司空见惯,甚至不少将军就靠着这个发家致富。
虽然李药师自己从来不喝兵血,但他也管不住底下各级军官从中揩油,毕竟他不能把下级军官全部撤换,不然谁还肯替他卖命。
李药师给自己军中兵士发饷银,也只能保证兵士拿到手一半。但就这样,兵士们对他还都发自肺腑敬佩,称其仁爱兵卒。因此,李药师麾下的兵马,在平唐国诸军当中,最有战心,打起来也最为勇敢。
原本,李药师以为,这天下兵马,也就这样了,可在定北守备团!无!! .. ,他的见识一次次被冲击。他觉得原本符合常理的事情,一次次被定北守备团无情颠覆。
要说一般的事情,比如在兵士训练方法上,定北守备团有独到之处,李药师也就认了。可是,可是,定北守备团居然在发军饷这种最能影响军心士气的事情上头,也如此别出心裁,独一无二。
定北守备团给兵卒发饷,居然一个枚银钱都不给,只在纸上做个记录。这这,定北守备团这样克扣军饷,兵士凭什么还那么奋勇作战?这说不通,这绝对说不通。
可事实摆在李药师眼前,定北守备团兵士排队“领饷”,在纸上做过记录,就高高兴兴继续该干嘛干嘛去了,丝毫看不出有任何不满。
以李药师的见识,他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李药师也不愿意自降身份去问定北守备团的兵士。在他的意识中,兵士都是下等人,先贤说“礼贤下士”,那也是对“士”这个阶层说的,最不济,也得是寒门士子,兵卒绝对不在此列。
再者说了,定北守备团的兵卒,也太过傲气,好似根本不把他这个堂堂平唐国正三品冠军大将军放在眼里一般。平时李药师在守备团内营行走,四下观看时,遇到这些守备团兵士,最多就跟他行个军礼,好像与他这三品将军平起平坐一般。
对于这点,李药师非常不满意,但又不敢说什么。因为他仔细观察过,定北守备团的兵士,对着团长和副团长也都是这样,根本没有下位者那种低三下四的模样。
平唐国的兵士看到自己,哪个不是诚惶诚恐,唯恐有一点点差,自己随便皱皱眉头,兵卒就要跪下磕头求饶。
可这定北守备团,兵不兵,将不将。平日里兵卒一个个傲气冲天,见到自家将军都毫不客气,他们是怎么做到上了战场令行禁止,绝不违命的?
在自己军中,这种刺头一般的兵卒,上了战场,往往就是最先抗命不遵的那一批。
这样的定北守备团,是如何打胜仗的,如何大败强大的金狼骑兵?李药师想不明白。
最终,李药师只能奓着胆子向李得一提出问题。别看小刘团长待人和气,但李药师还是本能地从骨子里敬畏这位驸马爷,有事儿多喜欢问李得一,尽管李得一说话粗俗,好不知礼。
听李药师问起这个,李得一根本没觉着这是多大的事儿,直接道:“行军打仗还得带着大量枚银钱给兵士发下去,忙不过来,打仗时就先记着,等回了家,到时候一起发放。俺定北守备团一等战兵身份超绝,对营中大小事务均有发言权,见到俺这个副团长,打个招呼就行了。上战场怎么办?上了战场,他们当然得遵守命令,俺定北守备团的军纪可不是吃素的。”
“副团长难道不怕兵士心中不满,就此失去战心?”李药师一脸惊讶。
“俺定北守备团自打成立那天起,就是这样,俺又不拖欠他们的饷银,也不克扣,弟兄们谁会不满?这都是当年狄大帅传下来的规矩,俺守备团不过是照着做而已。”李得一还奇怪李药师为何多次一问。
定北守备团如今能这么给兵士发饷银,那是长久以来积累起来的信用。自从成立那天起,定北守备团从不拖任何一次欠饷银,不光不拖欠,还经常给发各种补助。积年累月下来,这信用自然一点点在兵士心中积累起来。
反观平唐国,这种事就绝对难以想象。兵士每个月的饷银都要被克扣一半,部分心黑手狠的将军,甚至只给兵士发三成饷银。
在这种情况下,兵士对于将军的信用,可以说是零。所以平唐国的各支兵马,一旦超过两月不把沉甸甸的枚银钱发到兵士手中,很容易就会引起兵士哗变,炸营。
李得一虽然说了几句,但李药师很难理解信用这种事,因为平唐国将军根本不把下面兵士当人看。
虽然李药师知道为将者,有“智、信、仁、勇、严”这五种将德。但这五种,前四种都是对将军的要求,那个信,意思是将军要说到做到,不能随意朝令夕改,戏耍下属。最后那个“严”字,才勉强与兵士挂钩,说的是为将者应该严格要求下属偏将与兵士。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时代1958 (青山铁杉) 起点VIP2017-05-23 外国历史“有些西方工人认为他们生活的还不错,这不是资本家良心发现!这只是因为苏联...
-
吾乃大官人 (冷氏子兴) 起点VIP2017-03-19 架空历史三皇官社稷,五帝家天下。盛世之朝,游戏红楼,一怒为红颜,不问西北几时春。盛世不再,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