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难择路 (搞笑的我来了)



李药师从不知道,为将的人,还必须在兵士心中树立起诚信度这个说法。所以李药师此刻就很难理解李得一所说的答案,下意识的,他又想给自己心中的见识找个理由,好让自己能够理解李得一到底在说什么。

“敢问定北守备团饷银几何?”李药师以为,定北守备团必然是给兵士发下的饷银足够多,这才能保证兵士奋勇酣战。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一等战兵每月一百枚银钱。俺还给他们家属发四季衣裳,吃食,夏冰,冬炭等等。怎么着?你想学?”李得一浑不在意,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军事机密。

等李得一说完,李药师又傻了,“什么?!一等战兵每月一百枚银钱!平唐国四品官,每月才一五十枚银钱的俸禄。我这个冠军大将军,正三品的军职,每月也不过五百枚银钱。你守备团区区一个普通兵士,每月就有一百枚银钱?!”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李药师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再没了问题。

总算把二将打发了。

魏直言抓紧机会,与李得一展开了激烈的讨价还价。魏直言说皇帝要阅兵,李得一眼珠子一转,狮子大开口。

现在魏直言也摸着了这位土匪般的副团长一些脾气。这位副团长别看动辄就要勒索,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很讲道理的,而且他似乎是盗亦有道,只要收了你的钱,就会把事儿给你办好,绝不打折扣。

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绝不卖水货。

魏直言这回跟李得一打交道,直接摒弃了他身为人臣的节操,眼看跟李得一不能谈拢,魏直言直接伸出一个手指头:“十万枚银钱!答应这次阅兵!”

李得一摇摇头,扭头就要去训练兵士。

魏直言咬咬牙,快步追上,又伸出一个手指道:“二十万!”

李得一直接怒了,高声道:“少废话,一口价五十万,别跟俺讨价还价,不然俺直接去找李老二要!俺现在要忙着训练兵士,没这么些闲工夫跟你废话。”

这一天,魏直言就跟在李得一身边,锲而不舍。

晚上,赶在太阳落山之前,李势銮站在太极宫的宮墙上,翘首以盼,终于在把魏直言给等了回来。

“事情如何?”

魏直言道:“恭喜陛下,定北守备团答应了,三天后阅兵,就在洛都城北门外。”

李势銮闻言大喜,高兴道:“好好!魏爱卿辛苦,且回去歇息,朕日后定有重赏!”

听了这话,魏直言菊花一紧,“陛下,那守备团副团长开口索要五十万枚银钱。”

李势銮顿时愣住,没过会儿,就毫不在意地挥挥手:“朕明日就让人送到他营中。这些枚银钱,换来这一万天下精锐,朕还分得清哪个轻,哪个重。”

魏直言高呼:“圣明无过陛下。”随即告退。

第二天,五十万枚银钱准时运到定北守备团。

李势銮现在可不敢赖账,拖欠,或者搞什么头款尾款支付,直接爽快地一次性付清。他知道,跟李得一这种打打不过,骂骂不过的土匪打交道,最好是痛快点,少拿对付自己臣子那套,来对付他。不然,他可会当场让自己这皇帝下不来台。

李得一拿到这笔钱时,小李团长正在旁边,惊讶道:“你又要了一笔钱来?什么时候的事儿?我咋不知道?”

李得一小脸一红,低声道:“不多,就五十万,俺昨天跟李老二要的。”

小刘团长点点头,训斥道:“是不多,可下次不许了。”

瓦擦,你这也叫训斥?还不多?还下次?!

小刘团长这两年可是见过金山银海,这次打仗临走之前,李得一搞得那个盐业生意,头一笔买卖,就是八百万枚银钱。五十万,对现在的小刘团长来说,不过是洒洒水,毛毛雨啦。

李得一嫩脸一红,趴到师哥耳边低声说了一番话,小刘团长顿时一惊。

四百三十章 定北守备团服务到家

“行,只要你舍得,我对这些钱财向来不在意。”小刘团长随意说道。

“那师哥俺先去忙活去了。”李得一带着身后十辆大车装载的枚银钱,还有一些酒肉,吱吱呀呀往校场走去。

“去吧,去吧。”小刘团长把师弟送走,自己也去忙活另一摊事情。

不一时,集合哨声响起。上一刻校场上还在忙着训练的一万平唐国精锐,听到这哨声,立即停止动作,跟着各自的什长,迅速分小队整队集合。

不过片刻功夫,整整一万平唐国精锐,全都整队完毕,整齐列队站在校场上一动不动,等待下一步军令指示。站在最前面的,是李药师与徐世绩二将。

一个月工夫,能把平唐国这些散兵游勇训练到这个程度,小刘团长可是煞费苦心。

为了方便训练,这一万兵士在正式开始训练之前,就按照小刘团长的要求,打散编制,化整为零。并且按照平唐国兵制,仅仅保留什长这一级低级军官职务。

因此“什长”目前就是这支兵马的最高长官,每个什长各领十丁,暂称为队长。就连李药师,徐世绩两将,也各自统领十人,当了两名什长。

把平唐国兵马彻底打散重新编制,这么做,也是因为平唐国兵;无;; ..<马中,弊病太多,其中尤以派系林立为祸最重。

因为平唐国兵马施行府兵制,再加上洛都城设立的天子十六卫兵马,导致平唐各路兵马中派系林。兵士最讲究派系,同乡,同属某位将军麾下,等等。

平时平唐国各处兵马之中,各系兵士互相抱团,防止自己被欺负,还可以顺便欺负人。比如,上晋有个地方叫斗乌,这个地方的兵卒非常团结,作战勇敢,因此各级将军就不敢过分克扣他们的饷银,只能按例抽走三成。

除了军饷,平唐国兵卒吃饭,也不像定北守备团一样,兵士排队领饭,头一个和最后一个,保证谁都能吃得饱。平唐国兵卒全军按照“伙”分配,每伙一个灶头,兵卒们一哄而上,来晚了就只能挨饿,吃得慢就只能吃个半饱。

甚至平唐国兵士私下间,还流传一种如何吃得多,吃得饱的诀窍。

上来就给自己盛一大碗的,都是新兵,老兵们都是先盛小半碗菜饭,拿一个小饼子,快速吃完。这样一来,头一小碗饭吃完,大锅里的菜,簸箕里的饼子都还剩下不少,此时,就可以从容盛满满一碗菜,再抓三五个死面饼子在手里,慢慢吃。

由于菜里没有油水,别看盛满满一大碗,其实根本吃不饱。等新兵把碗里冒尖的一大碗菜吃完,觉得不饱,再去盛时,大锅里早就什么都没了。而老兵们,正端着第二碗满满的饭菜,吃得喷香。

平唐国的兵士,平时为了吃饱饭,都得跟袍泽同僚斗智斗勇。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军中过于恶劣,个体的力量就不足以支撑兵士顺利熬过一场场恶战。为此,兵士们不得不抱团取暖,挣扎求活。于是,各种老乡,乡党,同一府兵,等等派系就开始出现。

李药师与徐世绩二将对军中这些事当然很清楚,但他们并未下大力气整改,只是加以利用。他们二将对那些作战勇敢的兵士团体加以褒奖,培养,最终选出最精锐的兵卒,组成自己的亲卫。

这种亲卫,平唐国每个将军都有,天下各路豪强也是如此,唯独定北守备团没有。

李药师作战时,他身边的三千亲卫,就是他最强一击,只有在战局到了关键时刻,一击定胜负的时候,李药师才会把这支亲卫压上去。

军中这些事情,对李药师与徐世绩二将来说,司空见惯,根本不足为奇。

但是到了定北守备团,这些全都行不通,必须彻底整改。

因为这些因素极其不利于训练。为此,小刘团长并未训练平唐国自选出来的一万精锐,因为这些精锐都是各级将领的亲兵护卫。

在平唐国将领眼中,这些亲兵护卫就是最精锐,最能打的兵马。但在定北守备团眼中,这些所谓精锐不过都是些老兵油子,已经定型,再也无法训练成真正的精兵悍卒。

小刘团长亲自出马,从其余九万平唐国兵马中,从新选出来一万精锐。其实这个比例已经很高,很多兵士挑到最后,若是按照定北守备团征兵标准,根本就不合格。

小刘团长把这一万即将受训的兵士挑选出来,李药师与徐世绩二将直接就傻了眼。

其中多半是刚入伍不足二年的新兵,拿刀的时候,手都还在打哆嗦。这一万兵卒,全体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胆小怕事,在平唐国营中,都是受气包,出气筒,被其他兵士欺负了,就只会老实忍着,绝不敢争吵拼斗。

李药师看到小刘团长尽挑这些软蛋怂包,把自己精心挑选出来一万悍勇敢战的亲兵精锐全部刷下来,心中疑惑简直无以复加。他再是想不到,自己与定北守备团团长挑选兵士,居然会是天壤之别。

若是换个人这么挑兵,李药师非得与他争个长短,但对上守备团团长,他是真不敢,也没那个底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