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难择路 (搞笑的我来了)



“这小子事儿真多,他不要紧吧?俺这里有一粒草还丹,他要是病重了,你再给他吃下去。若是小病,就不必吃。”李得一进到屋里,拿出一粒纸包的草还丹,递给刘安。

李长乐不过是个和合境,身体与普通人差不了多少,稍微有个头疼脑热,一旦不注意,就会发展成大病。这年头,热伤风都能要了普通人的命。最近天越来越热,这种病又渐渐开始出现。李得一这也是担忧这个七皇子真的病重。

刘安连忙替自家殿下道谢。

转过头来,李得一看着朱标,感慨道:“都是帝王家的儿子,差距怎么这么大?你还不能修原气,看着比李老二的这个小儿子可是强出一大截。”

朱标嫩脸一红,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被人这么直接的夸赞。他爹朱禄臣,师父宋连可都从没这么夸奖过他。

他爹朱禄臣是个标准的枭雄,生下来就是个穷光蛋,为了吃饱肚子啥都干过。后来遇上‘乱’世,为了活命干脆把脑袋别在‘裤’腰带里,抄家伙砍人‘混’口饭吃。

哪知道,他爹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料!一不小心买卖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终于随着买卖做大,他爹朱禄臣也被人慧眼看中,把闺‘女’马氏嫁给了他,此时朱禄臣已经算是标准的大龄光棍。朱标出生时,朱禄臣已经二十八。二十八岁才有一个儿子,这事儿就是搁到现在,也得算晚婚晚育。

朱标出生时,他爹正带队埋伏在山上,准备给山下过路的陈禄友兵马一个惊喜。结果惊喜没送出去,自己的惊喜到先来了。

“将军,将军!夫人生了!生了个大胖小子!”送信的家丁一路疯跑过来,报上这件大喜事。

朱禄臣闻言大喜,顾不得打埋伏,仰天大笑三声,‘抽’出刀来,在山石上刻下一行八个大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从这行字就能看出来,朱禄臣当时盼儿子盼到了一定程度。

打从有了朱标开始,朱禄臣这就算是开了胡,儿子一个接一个,噼哩噗噜往外蹦。

朱禄臣儿子现在虽然有几个,但对这个长子,还是最为重视。朱禄臣是个有脑子的枭雄人物,不是那种溺爱儿子的富家翁。他对自己这个长子重视的方法,就是严加管教,请名师教导。

因此对朱标来说,父亲朱禄臣是个标准的严父,让他又孺慕,又不敢过于接近。

朱标虽然打小就是个好孩子,长大了也是个好学生,可也从未听过父亲当面夸赞自己一句,最多就是一句:“不。”

他的第一个老师宋连,是标准的儒士,讲究喜怒哀乐,皆发于中。更不会这么直白地夸奖朱标。

因此现在被师父当面这么夸赞,朱标还真有些不大好意思。

“俺今天先把定北守备团的军规挑些重要的‘交’给你,免得你将来跟俺去了定北守备团,再触犯军规受罚。”李得一带着朱标进屋,拿过纸笔,开始一条条写。

写了几条,看到自己那惨不忍睹的一笔烂字,李得一扭头把硬炭笔递给朱标,道:“你来写。”

朱标为表示郑重,问李得一,能不能用‘毛’笔。李得一点头同意。

磨墨,朱标开始一条条把李得一口述的定北守备团军规写了下来。

“嘿!这字,真漂亮。好,好!”李得一对朱标的一笔字赞不绝口。

朱标谦虚道:“老师曾说我笔力尚有不足,只能算秀气,算不得好字。”

李得一嘴一撇:“你才十二岁,又没修原气,当然没啥劲儿,哪来的笔力。以后你修了原气,腕力足够,自然能写出好字。”

朱标听到面前这位自己尚未正式拜师的师父,几次三番提起自己将来能修原气,心中不禁也有些向往。

他抬起头,看着李得一,认真问道:“李副团长,我真的能修原气?许多名师都不肯给我开第三次‘蒙’,他们都说希望渺茫。”

李得一拿起朱标写好的一张,用嘴吹干墨迹,道:“你听他们胡说,那些名师,不过是些靠着名望‘混’饭吃的庸俗之辈。他们这种人,向来爱惜羽翼,明哲保身。本事自然高不到哪里去。”

朱标听到自己的师父如此大肆讪谤那些名师,根本不敢接话,也不敢堵着耳朵,只能老实听着。

李得一把这张写满守备团军规的纸检查一遍,发现没有漏之后,递给朱标。“拿去,三天时间,背下来。到时候俺要检查。”

给朱标布置好作业,李得一又带着李无敌俩人应邀去李大人府上参加宴席。

当天晚上李得一回来,发现长乐屋里的灯亮着,刘安正忙进忙出。

“怎么回事?长乐病情不好?”李得一语带关切地问道。

刘安被李得一突如其来的一声吓了一跳,慌忙道:“已经没有大碍,只是还需静养两日。”

“不行就找个大夫来看看,可别自己胡‘乱’治。”

刘安脸一红,拎着壶热水匆匆进了屋,不忘把‘门’关牢。

李长乐自然听到了外面李得一这几句话,自言自语道:“他还‘挺’会关心人。”

刘安拖长了声音:“殿下,您快起身把,婢子给您换换‘床’单。”

“记着,连前面那些,全都用火烧掉!”长乐俏脸通红,低声吩咐道。

“放心吧,婢子省得。”

当天晚上,朱标来到李得一面前,说自己已经把这张纸上的军规全都背诵下来。

u




四百六十八章 神童汇聚,共商登基大典

李得一大为惊讶,连连摇头不肯相信。当年他学会识字之后,背这军规,可是前后用了八天,才磕磕巴巴全部背诵出来。当初他师哥还叫小刘医官,为了教会这个笨蛋师弟,可没少费时间。

“这才一天而已,难不成你小子是个神童?来来,俺检查检查!”李得一当然不肯相信。

说背就背,朱标不落一个字,不打一个岔,顺利地背诵一遍。

“嘿!你这脑子,真行!”李得一可是高兴坏了,他还是头次见这么聪明的学生。他先前收的那五十三个孩子,就没一个有朱标这么聪明的。更别提后来那帮开蒙的精锐战兵,学习起来,个顶个笨得要死。

你还有脸说别人,你当年不也笨得要死。

其实李得一得感谢宋连给朱标打下的好基础。

朱标从学习认字开始,每天就要背诵大量生字,后来能通读文章,就开始整篇背诵文章。虽然这么学习起来很死板,若是一直使用这种死板的学习方法,很容易学成书呆子。但不可否认,这种方法确实能极大提高记忆力,记忆力强,以后不管学什么,都很有帮助。

第二天,李得一继续带着朱标晨练,只是今天没再去那个馄炖摊打扰。李得一带着朱标换了一家卖小笼汤包的早点摊子。

这天刚吃完早饭回到府中,刘基就派人来请李得一。

刘基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自幼博闻强记,看书一目十行,而且过目成诵,与宋连一样,也有“神童”之称。而且刘基不似一般人,幼时常有出人意料之举。

神童这种光环,可不是那么容易顶在头上。要知道这个“神童”的称号,可是读书人给的。此时天下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有幸读书认字,这些读书人大多颇为聪明,兼之文人相轻的行业臭毛病。能得同行读书人这么赞叹,可是了不得,没有几分真本事,是绝对不会得到这个称呼。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朱禄臣能够网罗如此多的神童到他麾下效命,可见他确实有几分帝王气运在身。

刘基少年求学时,有一次路过一山形似倒扣的小舟,他进山之后在机缘巧合下,居然得异人传授《六甲天书》,由此刘基还掌握了南传的《奇门遁甲》之术。

这本《六甲天书》,与孙老医官所掌握的《星辰推衍图》,一南一北并称天下两大奇门秘术。孙老医官的《星辰推衍图》,能够测算天下大势,推衍世间万事的发展演变。而这《奇门遁甲》之术,则是擅长揣摩人心,测人的吉凶祸福,知人前因后果。

两门秘术另还各有许多种不同妙用,而且每逢乱世,这两门秘术必会显耀于世间。

关于这两门秘术,天下至今没人知其来历,但却一直代代秘密相传,一直在天下流传不息。据《山海异闻录》这本不知作者的书中记述,在极北之地,乃是冰雪覆盖的一片荒凉大地,那儿有一处不可知之地,从未有人去过。据这书中记载,《星辰推衍图》就是从这极北那处不可知之地流出,而那《六甲天书》则是从南面不可知之地流传出来。

李得一曾经问过师父孙老医官,师父的师父是谁?但孙老医官每次说到这儿,都是语焉不详。不是孙老医官故意瞒着李得一,而是孙老医官赫然发现,自己居然已经记不得授业恩师的面庞,就连当年随着师父学习的点点滴滴事迹,都在渐渐淡去。

这两门秘术,都是代代单传,全部本事只传一位徒弟。比如孙老医官,他虽然收了两个徒弟,但小刘团长得了他全部真传,李得一则只学了些《星辰推演图》的皮毛。不是孙老医官不教,而是师门规矩如此,而且师门当中一直流传着这么一番话:“二徒并教,龙争虎斗,一死一伤。三徒同收,师父绝寿。再若多贪,天谴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