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楚怀王 (腊月青梅子)


  所以,世人乃至秦国自己都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秦国的“一”就是上阵杀敌一般。
  而现在,寡人却要说,其实秦国找到的那个“一”就是爵位。”
  唐昧眼前一亮,他已经明白楚王所说的究竟是什么了,不禁有些兴奋的道:“大王是说,只要给百姓晋爵之路,然后只要获取爵位就可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一切,那么百姓就会拼命的想要提升自己的爵位。
  而我们想要调动举国之力,只需确定爵位的晋升方式便好。”
  “哈哈哈···”熊槐哈哈大笑道:“不错,就是这个道理,关键就在于晋爵的方式,而且还需要简单明了,能让所有的百姓都能看到自己的晋爵之路。”
  说着,熊槐伸出一根手指,举例道:“就好比现在,天下以战事为主,寡人若是告诉百姓,一户百姓,百亩之地,连续三年只要超过当地平均亩产的两成,或者连续十年达到当地平均亩产,就可以晋爵一级,并获得爵位的种种的好处,那百姓会怎么做?”
  唐昧理所当然的应道:“那百姓肯定会卖力的耕种土地,获得更多的粮食,而不是现在这样,许多百姓在地上撒一把种子,就不管了,只等每年秋收。”
  熊槐点了点头:“同样的道理还有工匠,在战事以打造战争器械为功,在天下太平之时则以打造生活生产工具为力,寡人只要告诉他们晋爵的道路,他们就会拼命的为寡人打造器具。
  还有那些商人,若是寡人告诉他们无爵者等同普通百姓,即便家中积累万金,也不能拥有奴隶侍婢,所居之地也不能超过一亩,所用之物不能有金器,所穿之衣不能有丝帛,逾越者查收家产,全家发配垦荒。而商人想要获得爵位,那就只能通过缴纳足够的税收来晋爵。如此,寡人想来就再也没有偷税漏税的。
  还有,寡人想要让普通百姓多生子女,宣布能成功生育并养活七个子女成年的,可以晋爵一级。如此,那些百姓在能养活子女的情况下,还不是拼了命的生孩子。
  所以说,只要晋升爵位就可以获得一切,那百姓就会拼命的晋升自己的爵位,若是有钱就可以拥有一切,那百姓就会全都钻进钱眼里,若是身强力壮武艺高强就可以获得一切,那么百姓就会拼命的习练武艺,撕虎裂豹不在话下。”
  此时唐昧静静的听着楚王述说,直到楚王说完,他再次看向楚王的眼神,顿时变得狂热起来。
  若真能如此,楚王诏令一下,百姓齐心而动,举国之力干一件事,还有什么干不成的呢。
  “大王英明!臣深感佩服。”唐昧拜伏道。
  “英明!”熊槐听着唐昧真情流露的话,不禁感叹道:“寡人闻,以术治国者,其术有穷,以道治国者,其道无穷。”
  说着,熊槐突然向唐昧问道:“贤卿,你说寡人真的找到了治国之道了吗?”
  唐昧用力的点了点头,立即敬佩的拜道:“以臣之愚见,自三代以来,论治国之才,无出大王之右者,即便是太公管仲,也不如大王远矣。”
  熊槐哈哈一笑,然后神情落寞的摇头道:“阿谀奉承,若是寡人真有管子太公一半本事,何至于困于郢都之中数十年,轻易动弹不得。有想法的人到处有,一天冒出一个上策的人也不乏其人,但是真能将所思所想实现的人,世所罕见,而千年来,也就管子商君两人而已。”
  唐昧闻言,想起楚国种种实情,即便是楚王,一旦出动贵族的利益,都会引起莫大的反弹,不由暗暗一叹。
  接着,唐昧见楚王神色落寞,不由鼓气道:“大王身为一国之君,怎可屈尊降贵与管子商君这些人臣相比,臣窃以为三代以降,各国之君全都不如大王。至于管子这等大贤,臣虽没有管子之才,却希望能做管子商君的事。”
  熊槐闻言,看在唐昧良久,然后“哈哈”一笑:“好,有贤卿这句话,寡人心中甚慰。”
  顿了顿,熊槐再开口道:“贤卿,刚才爵位的事情,咱们已经说的差不多了。接下里,贤卿就认真想想百姓晋爵之路,如何能极力调动百姓努力耕种。待分田完毕之后,寡人再向江东百姓公布。”
  “唯。”


第850章 编户分田
  很快。
  随着参加考核的人在考核合格之后。陆续进入各地任职,江东的贵族也稳定下来。
  贵族百姓全都稳定下来后,江东再次恢复平静。
  此时,大家本以为现在江东已定,楚王也已经祭祀完吴越两地的先君先贤,应该很快就会离开江东返回郢都的。
  结果,楚王一直滞留会稽别宫,丝毫没有返回郢都的意思。
  这让不少心中有所期待的人大失所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到了江东收获稻米的日子。
  接着,江东百姓患得患失的将地里的稻米全都收割完成后,见地方上的幼儿还在传唱江东免税的歌谣,直到九月份,也没有见县中的贵族前来催粮。
  至此,所有的江东百姓总算是心中的石头落地,彻底放心了。
  一时间,江东各处都开始传唱楚王的仁德,感激楚王的大恩。
  但此时,楚王依旧深居会稽别宫,既不去各地巡视,也没有返回郢都的意思。
  就在所有人揣测楚王心意的时候。
  九月初一,会稽城外的楚军突然分出五万楚军前往江东各处。
  就在所有人惊疑不定的时候,九月十五日,深居会稽别宫的楚王,一连下达了三道诏令。
  “诏令,因原江东贵族大量消亡,众多百姓重归官府直属,而地方官吏太少,难以管理。是以,寡人决定编户齐民,统计人丁,并令民什伍,五户为伍,设伍长一名,十户为什,设什长一名,以管理百姓,并防备盗贼。”
  “诏令,寡人见大量江东百姓无田耕种,为定人心,务使耕者有其田,故决定按户按人口授予王田让其耕种,以安民心,并按照约定缴纳每年的军赋田税地租户口税等等。”
  “诏令,越国亡国,大量士卒败退山林沼泽为盗。寡人深感盗贼不易,故决定特赦盗贼,只要三月之内向各地投诚,便可编户为民。若冥顽不灵,三月之后,不在楚国户籍者,所有楚国百姓官吏皆可抓捕向官府请赏。”
  这一日,苦竹县城,秋收之后,因李氏灭族,不知如何娶妻的李仲,得到长辈的指点之后,带着家里所有的积蓄,来县城中官府送上聘礼,希望官府给自己指定一个老婆。
  此时各国为了增长人口,早已出现官府干预婚姻,并给大龄男女指定婚姻强制结婚的事。这种事之前越国有,现在的楚国同样也有。
  故而李仲一来,官府的人便熟门熟路的收下聘礼,并将此事应下。
  然后,心满意足的李仲便离开县府,往家中赶。
  还未出城,路过官府发榜处时,李仲猛然听到楚王下诏的事。
  揣着对楚王的感激,还带着淡淡的回去显摆的心思,李仲在发榜处停留下来,然后听官府的小吏在宣读楚王的诏令。
  一听到这事直接与他自己有关,顿时急急忙忙的向前挤去。
  结果,当李仲挤到公榜前,才发现自己不识字,不仅不识越国文字,连楚国文字也不认识。
  接着,李仲听了一阵,倒是知道了楚王下了三道诏令。
  他不关心编户,也不关心盗贼,只关心自己能分多少田,还有要交多少粮食。
  只是听了一阵,知道自己家中两口人,按照每亩八石产量计算,可以分的二十五亩后,顿时眉开眼笑起来。
  接着,李仲发现自己算不清究竟要交多少税,军赋田税地租等等,要交的税太多,他记不住也算不清,远不如昔日李氏时每年收获前直接告诉他要交多少粮来的清楚明白。
  故,等小吏宣读了一遍,正在喘气间,立即见缝插针的向小吏问道:“敢问贵人,这大王的诏令,我等百姓每年究竟要交多少税?”
  小吏瞥了一眼人高马大,却有些畏缩的李仲,立即知道这人城外的黔首,于是不冷不淡的:“接近五成!”
  李仲一听,切切心喜,这交给楚王的税,并不比交给李氏多。
  只是李仲一想到一道丰年或者遭遇战事,交给李氏的粮会突然大增,于是,趁着小吏喘气,赶紧又问道:“敢问贵人,若是丰年呢?我等百姓要交多少税?”
  小吏看了看期待的李仲,压下心中的火气,冷冷的吐出两个字:“一半。”
  李仲听出了小吏的冷淡,但为了问个明白,还是觍着脸问道:“贵人,若是发生战事,我等要交多少税。”
  小吏闻言,见李仲身强力壮,忍着怒火,微怒道:“这个壮士,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就是一半,无论是是否丰年,无论是否发生战事,都是一样的,每年都是收成的一半。还有,若是遭遇灾年,则另有减免,但无论如何,肯定不会超过一半。”
  李仲闻言,虽然小吏的语气不善,但搞清楚自己要交的税后,依旧大喜的给小吏行了一礼,然后瞬间从心中涌出一个浓烈的感激之情,张了张口,才大赞道:“大王仁义,竟然只收一半的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