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晚上,马恩慧一个人平躺在床上,还在思量着吴忠今天说的话。
她前前后后回想了几遍有关高煦的记忆。那些事过去了太久,马恩慧的脑海里有些东西已经模糊,可有些琐碎的片段却变得更加明了,甚至比发生的当时、还要让她觉得清晰。
堂嫂,今日我来主要为了道一声别。我受封了亲王,过阵子就要离京去藩国了……
马恩慧分明记得他的脸,当时高煦才二十来岁的面目很年轻,却一副若有所思心事重重的样子,那神情之间清楚地带着伤感和不舍。马恩慧仔细回想着,思索着自己的感觉是不是错觉。高煦是燕王的儿子,不该对她有甚么不舍才对。有些心绪真是说不清道不明。
堂嫂如果没有决定招供,绝不要承认你知道建文父子的下落……
马恩慧甚至记得自己从燃着大火的奉天殿外面醒来,嘴唇上的触觉,鼻子里闻到的气息,以及当时的羞愤。
她思前想后到半夜,似乎渐渐地感受到了,朱高煦为何这么久了还记得她、要拿重要的俘虏交换她的微妙联系。
除了第一次“见面”,高煦为了救她,曾有过肢体接触,二人再也没有任何触碰。却不知为何,马恩慧总觉得自己很熟悉高煦了,大概是那有数的几面之缘,她自己却回想了太多遍;于是她便好像与高煦相处了很久一样。
马恩慧在黑漆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平躺了很久,出神地想着忽近忽远的缥缈之事。她在黑暗中隐约感觉到了某种暖意。
哪怕是在马恩慧母仪天下最得势之时,对她好的人很多,人们恭维敬畏有礼,但那些东西似乎太过流于表面。直到认识高煦,马恩慧才察觉到有这样的心迹。她叹了一口气,动弹了一下身体翻了个身。那温暖的气息就像润物细无声的细雨、就像平静流淌的温泉,悄无声息不知不觉地,仿若在她的身体里流淌。
她忽然察觉到了甚么,顿时觉得脸上一热。心中立刻异常羞辱,她非常分明,燕王府的人都是她们家的仇人!除了新仇旧怨,在皇室宗族里,高煦又是她的亲戚。所以她断然认为,自己的感受是不对的。
马恩慧可以义正辞严地说出一番道理来,可惜周围根本没有听众。不过她又庆幸没有人知道她的内心,遂感觉放松了不少。于是她又觉得自己没有多大的错,理智是一回事,但她从皇宫里就被关了几年、再到凤阳,一个人幽居太久了。难免会胡思乱想。
……或许因为是妇人,想事儿与手握大权的男子不同。在马恩慧心里,让她家破人亡的燕王朱棣,反而不是她最恨的人;她最恨的,是朱高炽夫妇!
燕王谋反、建文平叛,双方的战争成败天定,即便大义有别,实际都是各为自己活命和争夺权势。但马恩慧的次子文圭被杀却不一样!文圭还是个话也不会说的孩儿、被关在凤阳,他有甚么危害?却还是被人残忍地除掉了!
他们甚至不想隐瞒遮掩,锦衣卫指挥使谭清带话来,说马恩慧是自找的,遭了天谴,叫她想想自己做错了甚么!马恩慧感觉到了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践踏和嘲弄。
文圭带走了她所有的希望。让她只能在仇恨、愤怒、无奈之中做噩梦。
现在,燕王府内讧厮杀,原本是与马恩慧无关的。但她忽然强烈地盼望着。高煦能获胜,她盼望高煦别放过张氏一家,让张氏也尝尝失去所有亲人和希望的滋味!
马恩慧不禁寻思着一个问题:高煦能获胜吗,他会对自己的亲大哥一家下狠手?
第四百五十一章 准备好
五月间的云南,万物生机勃勃,只要天气晴朗便十分暖和。
汉王府里,一大早朱高煦来到了前殿书房。左右还有李先生、侯海等文官,以及盛庸、平安、王斌等大将。
宦官王贵牵着两条幼犬进来了,一只纯白色的趴耳朵哈巴狗,眼睛又大又圆;另一只是纯黄的土狗。诸文武见状,有人便道汉王好兴致,大伙儿有说有笑,气氛甚是轻松。
不多时,郭薇牵着四岁大的瞻壑走到了门口。众人纷纷侧目,向王妃郭薇行礼。
事前必定有人教过瞻壑,他走到屋子里,有模有样地用小手抱拳、用稚嫩的声音念道:“儿臣拜见父王。”
朱高煦点了一下头,指着那两只小狗道:“孩儿挑一只。”
瞻壑额头平坦、眼睛大,他刚进屋的时候就发现了狗,一直在分神瞧着;果然小孩儿都喜欢毛茸茸的动物。这时瞻壑听到朱高煦的话,便兴高采烈地跑上前,伸手去摸那两只狗。过了一会儿他抬头仰望着朱高煦:“父王,它们是甚么狗?”
“白的是京巴,个头小毛长,又乖又粘人。”朱高煦一边想,一边随口说着,“黄的是看家的土狗,以后个头大,忠心主人。”
瞻壑毫无犹豫地说道:“儿臣要土狗!”
朱高煦听罢回顾左右道,“我儿喜欢忠心的动物。”
“哈哈哈……”众人哄堂大笑,一旁的郭薇也不禁莞尔。
朱高煦便对瞻壑道:“土狗归瞻壑了,今后你要给他吃饱。”
郭薇提醒道:“壑儿忘了甚么?”
瞻壑忙拜道:“儿臣谢父王。”
朱高煦又回顾左右道:“我儿该学点东西了,得找几个人做他老师。李先生、侯长史教瞻壑识字罢,待钱巽回来,也让他教,谁有空谁就到文楼教习瞻壑。盛庸、平安、瞿能、王斌、韦达、刘瑛六人,以后教瞻壑骑马射箭。”
众人听罢,纷纷执礼道:“下官等谢王爷!”
于是朱高煦又叫瞻壑对在场的文武逐一拜师。瞻壑毕竟是个孩儿,他的礼数模样虽学的像,但好奇心战胜了礼节,当他走到李先生面前时,直接问道:“为甚么你脸上戴着东西?”
李先生发出呵呵一声笑,和气地说道:“我幼时顽皮不听话,不慎弄伤了脸,破了相,不戴面具怕吓着人。”
屋子里又是一阵笑声,瞻壑瞪大眼睛却不知道大伙儿笑甚么。
不到四岁的孩儿,是没法记住所有事的,不过一旦记住了,印象就很深。朱高煦也是从几岁孩童长大,当然有经验;特别是儿时的感受,或许比事情本身更加清晰。朱高煦至今都还清楚地记得出生的地方,那里的一草一木,哪怕后来完全变了模样,但在他心里依旧如同往昔。
只是不知今天的哪些事,能叫瞻壑记住。
……及至下午,先前嬉笑便很快远去了,朱高煦忙活着看了几份重要的奏报,便换衣服骑马出门。
他来到了汉王府附近的校场,巡视正在操练的将士。土坝子上尘土飞扬,风刮得一阵阵灰尘泥土在地上移动,仿若飞沙走石。喊叫声、脚步声以及马蹄声在迷蒙的空气中传来,叫他有种上了战场的错觉。
朱高煦眯着眼骑在马上,忽然听到盛庸的声音:“敌骑突袭,就地结圆阵!”
循着声音,朱高煦便拍马过去,在尘土中没看见盛庸。
只见这边的泥地上,乱糟糟地站着一大片将士,既无旗帜也没人骑马,连朱高煦一时也分不清哪些是武将、哪些是军士。倒是远处一大队骑兵吆喝着往乱兵中冲来了!
一团乱的将士十分神奇地迅速开始各自随意抱团,他们围成了大小不一的一个个圆阵,周围散乱的将士纷纷靠拢过来、在圆阵外又围了一圈。渐渐地,乱兵逐渐形成了一个个三层圆圈。
这时终于在尘土中看见了骑马的盛庸。盛庸拿着马鞭,从圆阵之间奔跑,大喊道:“骑兵马上冲到,各阵换位置,有长兵器的、站前两排,弓弩火铳兵站最里面!快,再快!”
顷刻之后,骑兵从圆阵之间叫喊着冲过,“隆隆隆”的马蹄声中,烟尘更大。
圆阵像一只只大刺猬一般,周围全是枪盾、长矛。
在阵中将领的命令下,前面一排士卒侧身蹲在地上,一脚踩着长兵尾部,双手扶着枪杆;第二排的士卒蹲在地上端着兵器,枪矛从间隙中对着外面。最后面一排拿着弓弩火铳,弦声“砰砰砰……”直响,当然没有箭矢,只是做个样子。又是一声令下,第二排的将士站了起来。人们时起时落,阵中变幻不定。
盛庸也看见了校场边上的朱高煦,便与身边的几个将领言语了一声,拍马向这边过来。
“末将拜见王爷!”盛庸下马抱拳道。
朱高煦道:“盛将军只管操练将士,不必多礼。”
盛庸拜谢之后,重新上马,十分恭敬地陪着朱高煦四处巡视。刚才盛庸在校场上声音洪亮,现在骑马跟着朱高煦、反倒没多少话了,表现很是沉稳。
校场上也有一些骑兵,不过大部分都是步兵在训练。朱高煦知道盛庸善用步兵,早在真定之战时,朱高煦麾下全骑兵人马,差点被耿炳文和盛庸的步兵围死全歼,那时就瞧出来了盛庸的能耐。
一行人沿着校场边缘,来到了另一边。朱高煦见那边操练的人马,也是步兵方阵。一声声士卒的呐喊声中,武将的叫骂声和吆喝声夹杂其间。
朱高煦回顾左右道:“想做武将,嗓子必得要好。”
相似小说推荐
-
贞观贤王 (大眼小金鱼) 起点VIP2020-06-02完结贞观十四年,大唐盛世已开启。唐高宗還是老实巴交的小王爷。女王已入宫变成武才人。翼...
-
三国之霸主刘琦 (帝夜之殇) 鲸鱼阅读VIP2019-01-30完结生当为枭雄,死亦为鬼雄;一曲英雄泪,回首已黄昏。一名打黑拳的青少年重生在刘琦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