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春色 (西风紧)


  京师现在正全力对付王爷,无暇调兵平定交趾叛乱。下官从最近的消息猜测,京师君臣是想保住升龙近左膏腴之地,固守一段时间,以后再出动大军平叛。
  陈季扩等人应该也猜到了京师朝廷的意图,便派人到昆明,希望得到汉王的承认。以便抓住一些机会,寄希望于王爷将来战胜。”
  “这么说我明白了。”朱高煦点头道。
  李先生道:“交趾省乃先帝在位之时开疆辟土之地,若王爷送给了交趾叛军,等同败祖产,传出去对汉王府极为不利。不过此事还得看陈季扩能给多少好处。好处不大,下官建议王爷断然拒绝;好处大,便先答应下来,等王爷以后掌管大明之后,再反悔不认。”
  朱高煦明白李先生的意思,李先生只是说得很直接简单,不过一般实际操作反悔不认的勾当,要找借口把过错推给别人,比如说对方“大不敬”“无臣礼”等说不清的理由。
  “见了使者再说。”朱高煦道。
  李先生又拿出一份贴了纸的公文,“这是‘大明城’官员的奏报,孟养土司思氏闻大明内乱,起兵攻占兼并了多个村庄,实力日渐坐大。平缅宣慰使刁氏不能制之,明军人数太少,无法控制局面。”
  朱高煦道:“叫长史府、云南都司派人去和思氏谈谈。实在谈不了,就提前撤走‘大明城’的汉人军户商贾,避免被土人迫害。待伐罪战争结束,本王再调兵去找思氏‘谈谈’。”
  李先生拜道:“如此甚好,下官告退。”
  朱高煦坐在书房里,一边看奏报,一边琢磨诸事。酉时过后,他便离开了前殿这边,往后宫去了。
  朱高煦离开云南已经几个月,现在回来之后,便轮流让郭薇和两位封夫人的女子侍寝,每晚都陪她们。他陪得最多的还是郭薇,郭薇全家刚下狱,心境很差。
  不过今晚朱高煦没回寝宫,径直去了杜千蕊住的地方。
  杜千蕊也很意外,她听闻之后走到房门口,朱高煦便已经走到院子里了。她的白净的手扶着门框,欣喜地望着朱高煦,片刻后才回过神来,款款作了个万福。
  朱高煦握住她的柔荑,将她扶住,马上发现她的手腕上有油。杜千蕊便道:“王爷送我的翡翠镯子,妾身怕晚上碰坏了,便取了下来,可不太好取。”
  “以后送你一只稍微大点的。”朱高煦道。
  他走进屋子,果然见梳妆台上有一只玉镯,下面还垫着一块软毛巾,旁边搁着擦拭玉镯的丝绸手绢。朱高煦看见那副景象,立刻感觉到那玉镯十分宝贝。不管它价值几何,但被如此对待便显得弥足珍贵了。
  杜千蕊在房里忙里忙外,给朱高煦沏茶后,还不忘细心提醒很烫。朱高煦看着她那娇小凹凸有致的身子,听着温言细语,感觉十分好受。白天的烦恼,一时间便得到了些许治愈。
  朱高煦回忆着杜千蕊的娇小柔软,俩人的反衬叫他感觉自己额外强壮,耳边婉转如莺的声音亦是幽美好听。
  他一个亲王,本可以无须考虑别人感受。但不知何故,每当他看见别人对自己满意时,反过来也会有一种满足感。大概是因为小时候他被管束得严,若让家长不满意、就会被严厉惩罚的缘故,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不过长大后干的事很出格,似乎也是一种反弹。
  朱高煦叫住杜千蕊,说道:“我有一件事,想请千蕊帮我做。”
  杜千蕊转过身,抿嘴笑了一下,“王爷吩咐吧。”
  朱高煦道:“宁王不是为千蕊编了一出戏?你找时间亲笔誊录一份戏本,写几句感谢宁王的话。我找人当礼物送去江西。”
  杜千蕊想了一下,似乎在寻思那戏本有多少字,她说道:“后天早上,妾身叫奴婢送去前殿书房。”
  朱高煦点了点头,又用随意的口气问道:“姚姬好像与王妃修好关系了?”
  “可不是。”杜千蕊轻快地说道,“说来也奇怪,姚夫人性子刚烈不服输,在京师的时候,她与王妃不太对付。可不知怎地,我们去大理那阵子,姚夫人与王妃好得像亲姐妹似的。”
  朱高煦应了一声,不再多问。不过他至少确定了,自己观察到两个女子很亲近、并不是错觉,而是确实如此。


第四百四十九章 将了一军
  张鹤赶回京师,进皇城到乾清宫东暖阁面圣。他与皇帝密谈了一阵,出来时天都黑了,只好坐吊篮离开皇城。皇帝严命张鹤,除了他的岳父刑部尚书吕震,此事定要保密。
  被俘的郭资,招供了先帝崩于中毒?!
  朱高炽烦躁而忧惧,整夜没有睡好。去年太宗皇帝在春和殿水池边中毒的事,那些知情者、到如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死人,一种是皇帝心腹。
  如此严重之事,消息不可能泄露!除非从郭资嘴里说出去。张鹤称,汉王只从郭资口中,得知先帝中毒之事,余下诸事仍在审讯中。
  朱高炽更加心慌意乱,恨不得马上把郭资从叛军手里弄回来。
  听说有些地方乡老,为了惩治有伤风化的妇人,将通奸者剥光了游街,让其不愿视人之处露于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朱高炽现在的感受,大抵就是那样。他太不想天下人知道,他的亲生父亲太宗皇帝在东宫中毒的事。
  次日一早,朱高炽立刻召见了袁珙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商议此事,以便尽快决策。
  诸公也十分头疼,不过几乎所有人都不反对屈从汉王提出的条件,因为郭资知道的事实在太多了。
  杨荣道:“叛王之言,形同敲诈。若朝廷马上同意,定然坐实了郭资所言。”
  朱高炽转头看杨荣。杨荣三十好几的年纪,正当壮年,他的脸长,五官端正、眼窝较深,嘴皮上下的胡须就像垂柳一般的形状。杨荣眼神比较特别,一看就好像在琢磨着甚么计谋;进士出身的他,反而少了几分儒雅淡泊之气。
  三杨里面,最有儒气反而是乡村私塾先生出身的白丁杨士奇,确实奇怪。而杨荣自诩善权谋,杨溥为人谨慎、善识人。
  这时袁珙的声音道:“叛王所言之事,真是郭资招供的吗?”他身宽体胖,面目方正白净,似乎与郭资的私交匪浅。
  杨荣马上反问道:“若非郭部堂不慎说漏了嘴,叛王从何得知?”
  周围一片死寂。朱高炽也认为,此事应该是郭资说的。否则高煦仅靠猜测,就能正好猜中?那也太神了,虽然有人言高煦狡诈异常,但高煦也不能未卜先知。
  “这个郭资,教朕非常失望!”朱高炽生气地脱口说道。
  不过凡人大多难以抵挡残忍的严刑逼供,更何况是郭资那样位高权重的文官。郭资等大臣,已养尊处优多年,过着相当舒服的日子,要他承受非人的折磨、还缄口不言,着实很难。所以,郭资在成都城破之后就该自裁殉国!
  杨荣听罢圣上言下之意,便侃侃谈道:“此议不能全答应叛王,而要否决加上建文皇后马氏的条件。马氏虽无用,但救她是一种迹象,汉王礼遇之,建文旧臣难免对其心生亲近之感。”
  大伙儿侧目看杨荣,因为他也是建文旧臣。不过杨荣等人在建文朝都是不得志的。
  朱高炽皱眉道:“高煦以为抓住了朕的把柄,咬定不同意怎办?”
  杨荣道:“张鹤禀奏,沐晟全权操办此事?如此一来,便可从沐晟那边想办法,只要顾及沐晟的心思。交换少一个人,沐晟是有可能让步的。”
  朱高炽的心还悬着,便立刻拍案道:“你和袁珙二人,尽快实办此事!”
  “臣等遵旨。”
  ……用钱巽交易郭资的事,是魏国公徐辉祖最先提出来的。
  金忠、袁珙、吕震等一干燕王府故吏,曾与郭资一起镇守北平,关系很好。徐辉祖提出的这个交易,十分符合燕王府故吏的意愿,当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徐辉祖还以此作为示好的信号,与燕王府故吏达成了别的交易;再加上皇后张氏的促成,这才是吴高能再次掌兵的重要原因。
  虽然后来吴高在战场上表现不佳,但徐辉祖在朝廷里的操作,无疑十分成功。
  而徐辉祖在主张钱巽郭资交换之事的同时,又向圣上提出了双重离间计!
  先离间叛王和麾下重要人物沐晟之间的互信,再离间叛王麾下的建文旧将盛庸和平安的关系。
  徐辉祖在此事中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他听说张鹤回京后,马上就向袁珙打听此事;袁珙自然应该让徐辉祖知情。不料袁珙告诉他:朝廷已决定了用钱巽、盛庸平安家眷、郭铭家眷交换,也有可能包含建文皇后马氏!
  袁珙还谈了张鹤在昆明汉王府见叛王的景况。
  徐辉祖非常震惊!他完全不理解为甚么会成这样的结果,然后才意识到,这里面肯定有甚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以徐辉祖的经验,但凡看似不合情理的事,总有内情让其合乎情理。
  不管怎样,此事会让他主张的双重离间计完全失败!
  他立刻来到了御门,要求觐见皇帝。
  ……宦官报入乾清宫东暖阁,正在处理奏章的朱高炽犹豫了片刻,便道:“叫魏国公进来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