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阙 (七月新番)


  霍云拍着胸脯保证,事成之后,加官进爵不在话下,朝会前王子方遇上霍云,霍云还冲他点了点头,暗示一切顺利,这让王子方再无后顾之忧。
  而等朝会开始后,三名侍御史冷眼看这殿门,可那西安侯任弘却迟迟不见踪影
  直到大将军霍光到来,典属国苏武身边,依然没有那个往日里夺目的年轻人。莫非是提前得到消息,怕了?
  霍光做事雷厉风行,在陛下坐定后,先宣布了两件事。
  “侍御史王子方何在?”
  王子方心中一喜,出列下拜,暗道此事之后,大将军应该能记住自己的名字了。却不料霍光却让人先将那弹劾的奏疏当众读了一遍,却又立刻宣布道:
  “侍御史王子方,于奏疏中胡言乱语,不知所云,竟将乌孙等同于淮南叛国,欲离间汉乌昆弟之情,妄言诛杀有功大臣,今撤去侍御史之职,下狱待罪!”
  王子方没料到霍光高高举起的板子没落在任弘身上,却打中了自己,不由张大了嘴,连忙看向唆使自己的中郎将霍云,岂料霍云也很吃惊,竟不敢出面保他。
  他一下子恍然大悟:“霍氏莫非是在利用我?”
  王子方在喊冤声中被拉拽下去后,另外两名侍御史冷汗直冒,头都贴到了地面上,生怕落了相同的下场。
  霍光扫视噤若寒蝉的群臣,却没有再将另外两份提议将任弘撤职、夺爵的弹劾奏疏念出来,也未处置两名侍御史,只留中不发,却宣布了另一件事。
  “西安侯任弘前日上书自陈,言欲与乌孙公主瑶光结亲,事涉外邦,不宜在典属国任事,请辞官职!”
  “书上,陛下准西安侯辞去典属国丞之请,然不许其欲归田园之辞,迁弘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


第207章 一晃眼半年过去了
  冬去春来,夏日又尽,一晃眼半年时间过去了。
  元凤六年(公元前75年)秋七月,长安附近天气闷热,一众骑从过了渭桥,往霸陵附近的白鹿原而去,领头的少年君子打扮与汉家士人无异,唯独那一头晃眼的红发显示他异族身份。
  他们的目的地在白鹿原西边,与浐水相邻的平坦地域,那儿有一座占地广袤的庄园,这半年来此处可出了名,因为这里的五六百亩土地,种的不是寻常作物,而是从西域移植的各类名贵植株。
  刘万年带着随从乘船渡了河,来到庄园外,放目望去,除了汉地已有的葡萄和石榴树外,地里还有诸如洋葱、胡萝卜、芝麻、安息芹、黄瓜等,当地人称之为“异果园”,半年栽培后已茁壮生长,一问才知,西安侯正在园中。
  园圃里有一股浓烈的大粪味,刘万年可受不了这味道,捂着口鼻,跟游熊猫在已有半人高的芝麻树间穿行,总算找到了任弘本人。
  任弘尽管已贵为列侯,秩比二千石,可在自家庄园里时,他又恢复了当年在敦煌做燧长吏士时的打扮:一身耐脏的朴素衣裳,戴着一顶遮阳毡笠,正与几个雇来的老农交流。讨论如何才能让西域作物适应白鹿原的水土,第一年种植,它们的收成都不太好。
  昆虫嗡嗡乱飞,刘万年只觉得胳膊都在发痒,走过去朝任弘拱手道:“任君,你怎么亲下地啊,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灌园小吏,哪知道你是单骑上天山,一人灭一国的豪杰啊。”
  傻孩子,还叫什么任君啊,叫姊丈。
  任弘扔给他一顶毡笠,笑道:“对汉人而言,在西域万里单骑觅封侯是放纵,挑着大粪在田地里浇菜,也是恣意,陛下都每年开春亲耕推犁,我怎就下不得地?”
  更何况不下地种菜,他还能干啥呢?任弘现在不比刚来长安时在典属国官署时的忙碌了,半年前借着退婚结亲一事,抢先辞官,却不想霍光驳回了奏疏,还将他升为“光禄大夫”。
  任弘明明得罪了霍家,却不降反升,这让卯足了劲,想找任弘麻烦的霍家子弟女婿大为惊讶,不敢再轻举妄动。
  而任弘也不得不佩服霍光这一手确实很高明,大将军精于权术,能行周公之事,专断十余年不是没道理的。
  此举一来显示霍光心胸宽广,不以任弘拒婚为忤,让他欠霍家一个人情。二来表明态度,避免那些愚蠢的子侄乱来,让两家彻底结仇,毕竟买卖不成仁义在嘛。三来则扔给任弘一个虚衔空职,让他到一边呆着去。
  大夫掌论议,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皆无员,多至数十人。武帝太初改制后,光禄大夫的秩级升为比二千石,成为诸大夫之首。
  看上去显贵,但大夫的特点就是“无常事,唯诏令所使”,究竟是闲职还是机要,全凭个人。所以若没有其他职位加官,便是个空衔,领着俸禄却没有固定职事,甚至连办公场所都没有。
  从那以后,任弘只需要每五天出现在未央宫常朝上打个卡,有事站出来提个建议,没建议就可以回家休息了。
  你说是抬吧,任弘的“中常侍”头衔却没了,要说是贬吧,俸禄还高了,霍光、金日磾当年也是做过光禄大夫的,相比于那几位侍御史叫嚣着要削了任弘的爵,甚至将他诛杀,确实好太多。
  所以,当偶尔有西域事务时,霍光会召任弘去询问一二,任弘还得尽心尽力,对霍光的态度也越发恭敬。
  只是忽然闲了下来,让任弘不太适应,只乘着这半年间,他跟刘病已的感情倒是突飞猛进,二人将三辅五陵游了一遍。
  近来许平君有孕,刘病已不再出门,整日在家陪妻子,任弘便转移了阵地,经常泡在白鹿原庄园中,白天时,他会跟着老农们去地里锄草,照顾下西域蔬果。
  清晨和傍晚,则钻屋里研究张敞借给他的《左传》。那些晦涩的大篆已经认得差不多,连《毛诗》也已粗通,只等时机成熟,就可以由张敞做介绍人,去河间国找那小贯公拜码头,入左传的党了。
  任弘招呼刘万年到院子里,这里新打了口井,大热天里井水依然清凉,一些刚收获的刺黄瓜洗净泡在里面,任弘拿起一根来塞到嘴里,酸脆爽口,递给刘万年时却被他拒绝了。
  “任君还是留着给我阿姊吃吧。”
  刘万年只喜欢吃肉,对此物无爱,遗憾的是自从半年前的风波后,上林少府对乌孙公主便管得严了起来,再不能隔三差五溜出来与任弘相会了。上林禁苑和平乐观,任弘也进不去,二人只能通过刘万年往来信件,传递消息。
  “公主近来可还好?”
  刘万年笑得没心没肺:“极好,一个月内,都弹坏三把琴了。”
  嘶,听上去明明不太好啊,大概是被在上林乐府里关太久闷坏了。
  任弘仔细回忆,半年前那晚观傩,二人走在街上时,任弘假言或许会有刺客对自己不轨,拽了瑶光的手——然后发现这姑娘手劲比他还大。
  虽然有些小意外,但在人们曲终人散,长安从热闹复归冷清,二人都意犹未尽气氛刚好时,任弘提了成婚之事。
  当时瑶光没有羞红脸跑开,也没有猝不及防,而是大大方方地笑道:“任君的话果然信不得,这长安哪有什么刺客,任君才是想要妾性命的刺客啊。”
  却不想,二人再见面时已是开春后,在渭水边踏青赏桃花,任弘再度提了请婚之事,瑶光自己倒是愿意,但她十分尊重母亲,如此大事必须禀报给解忧公主知晓。
  任弘这边,要准备的婚俗六仪也一样少不得,长安与乌孙万里迢迢,消息跑个来回起码半年,二人便只能苦等了。
  而朝中为了任弘的婚事,又搞了一次两府集议,讨论列侯大臣是否可以娶外国公主为妻。
  汉朝这短短百多年历史,竟找不到先例,只能往前追溯。类似的例子,只有晋卿赵衰曾以廧咎如氏的狄女叔隗为正妻,诞下了赵宣子。后来赵无恤又娶戎女崆峒氏为正妻,但那时赵氏已形同一国,没有参考价值了。
  倒是大夫、博士们争着争着歪了楼,因为某个多事的家伙提了一嘴:“为何和亲总是汉以公主嫁匈奴、乌孙,而没有别国公主内嫁天子?”
  这下博士们来了劲头:“汉女嫁入匈奴、乌孙,彼知汉适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如此单于、昆弥为大汉天子之婿,待老王死,新立,则汉家外孙为单于、昆弥,与汉为大父、外孙之国也。”
  虽然与匈奴和亲这么多年来,压根没有哪位汉家外孙当上单于、昆弥,但仍有人对这种事确信不疑,追求的就是名义上的精神胜利。
  他们倒是对外邦女子内嫁皇帝极力反对,觉得这样的话,传承自唐尧的刘氏血脉就会混杂蛮夷之血,万一哪位皇帝糊涂,立戎狄之女为后,让混血的子嗣继任为帝,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也只有周襄王这种几乎亡国的昏君,才做过以自身和亲,娶狄女为后之事,后来狄后果与叔带通奸作乱,几乎颠覆了周室社稷。”
  相比于万万不能接受的皇帝娶戎狄之女,他们对列侯迎娶外国公主,倒没那么反对,反而觉得,这会坏了任弘的名声和前程,竟喜闻乐见,心里暗暗期待:“最好闹出周襄王、狄后一样的事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