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初当王爷 (渤海郡公)


  夏的宏图霸业,谁也别想从他手里要出钱来!海州本身又皆是盐碱荒滩,没有产出,所需要的海量金钱就只有剿灭海寇收缴战利品这一途,幸好朱振生财有道,而且不忌讳名声,否则真要将朱振的庞大规划当成一个
  笑话来看……
  看着账簿上的一笔笔缴获,朱振便笑得见牙不见眼。
  一个小小的星野一郎,便能缴获这么多的钱粮,若是将那些顶级的倭寇统统歼灭,岂不是发了大财?这种赚钱的速度,比开个钱庄铸钱来的都快!
  “本伯觉得水师的抚恤金还是少了一些,酌情加倍,各位意下如何?”有钱了就得花,花在提升抚恤金上面,朱振一点都不心疼。
  各位将领俱都耸耸肩,一脸无所谓。
  反正钱都是你弄来的,以后没钱了也得你自己去想办法,如此提升部队凝聚力的做法,怎么会拒绝呢?
  诸事议定,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论功行赏了!杨勋那本账簿后面附有此战有功将士的名录和所取得的功绩,朱振看到排在第一位的赫然是盛庸的名字,不由得奇怪的看向虎二,问道:“此战当场斩杀星野一郎的确是首
  功,若是被其逃脱难免有未竟全功的遗憾。但星野一郎乃是你与盛庸一同斩杀,为何单单将盛庸立为首功,你却退而居其次?”虎二正容说道:“论武力,末将不如盛庸,当时即便没有末将插手,盛庸亦定然可将星野一郎斩于枪下。”说着,这位向来以豪勇的猛将咧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况且,现在
  盛庸比末将更需要这个功绩,若是两人并列,难免分薄了功勋,盛庸之首功,末将并无异议,且衷心敬佩!”
  这是很明显的要将功劳全都给盛庸……
  军中最看重功勋,平素可以谦让,一旦牵涉到功勋,却是谁都不肯退让半步,虎二此举,实在是大大出乎朱振的预料。
  朱振不由奇道:“为何是盛庸更需要这功劳?难道你就不需要?”虎二出身贫寒,幸得朱振信赖,又是生死之交,才有几天的位置,但要想往前发展,虎二自然更应该看重武勋才是……


第414章 论功行赏(二)
  虎二哈哈大笑道:“伯爷在上,卑职多少了解了一些盛庸的事情,这家伙没心眼,三两杯酒就无话不谈,是个很好接触的人,他这个人本身困居乡舍,靠保护乡邻为业,日子过得颇为艰辛,幸好家有贤妻良母才没有走上歪路,并且家人一直鼓励他,投身入伍,建功立业,盛庸这人呢,有大志向,有大毅力,大本事,这样的人,一直在底层
  太可惜了。
  虽然他不愿意提,但是卑职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他建功立业,将老母亲和贤妻接到身边过好日子的欲望。
  可军中律法森严,哪怕他做了百户,也不具备接纳家眷的权利,只有千户可以在城中分配居所,分发仆人,这才具有将家人接来的可能性。盛庸今年二十五六,正是与妻子亲近的时候,常言道,君子有成人之美,更何况是生死袍泽?伯爷尽管将盛庸的首功登记,论功行赏,也能让其早日升官,夫妻团聚!至
  于末将,其实更希望一直呆在伯爷身边,保护伯爷,至于升官发财,根本不是我奢求的。虎二一生,报知遇之恩,报救命之恩,足矣。”朱振一听,顿时想起与张大舍前些时日来信所言,盛庸之其妻子与老母,苦守乡村草庐,却劝夫上进,当即一拍桌子,点头说道:“即是如此,你且去通知盛庸,即刻遣人
  返乡将其妻接来即可。”
  军人要争,与天争,与敌争,亦要与战友争!
  这是骨气!
  但是朱振更欣慰见到袍泽之间的交情与礼让,精诚团结、相互友爱,这更是一支无敌的军队所必需的因素。杨勋的心思却比较复杂,他听闻朱振一言,就知道伯爷太过于武断了。当下赶紧说道:“伯爷,这不太好吧……这水师虽然是您统领,但是名义上却是应天管辖,对于人员安排,您有建议权,却没有决定权,虽然盛庸是个人才,但是其人可塑性,以及应天对于盛庸的具体安排,我们都事先没和应天沟通,您若是直接决断,怕是会留下隐患
  。”盛庸属于新进入军山系统的武将,虽然他的本领,得到了军山出身的武将们的一致认可,但是应天对于他却并不了解,贤人馆都没有他的档案,甚至朱元璋问杨宪,这盛
  庸是何方人物,怎么上线直接当千户?
  杨宪半天也未必说出个子午寅卯来。是故这样的人物,应天很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权衡制衡,做出与军山完全不一样的安排来,万一并未将他提拔为千户呢?结果却先将其妻接来,实在很难处理,难道到时候
  还要将人再送回去?
  孰料朱振却瞪眼道:“放屁,你这是瞧不起本伯还是怎地?本伯就在战报中给盛庸要一个千户之职,他应天敢不给,信不信明天本伯就返回应天,大闹一场?”他们这才想起,自己居然忘记了眼前这位可不仅仅是伯爵、平章,更是朱元璋的女婿,至于后面一句,听听便罢,那李善长可是朱元璋手下头号文臣,朱振就算是再跋扈
  ,也不敢跟这位大人叫板。而李善长为人也素来稳重,平素里起到文臣与武将粘合的作用,势必也不会在此事上为难。
  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就算盛庸的功绩够不上千户的擢升底线,这个千户也是跑不了的。杨勋嘴上没说话,心里却很钦佩朱振。因为他很清楚,在这件事情上,他很有可能引起朱元璋的不满,因为朱元璋对于军山卫的军权一直有想法,先不说常茂和朱沐英,
  都是亲信子弟,便是常遇春也曾在淮安担任军职,说到底朱元璋是不放心的。
  结果朱振自作主张,直接安置一个千户。
  这势必会结下不好的果实,但是朱振爱财,却愿意为盛庸承担这份因果。
  当然,大多数人没有杨勋这般想那么多。
  众将都对盛庸的豪勇大加赞赏,因此都替他高兴,谁不愿意身边的战友各个勇猛无俦、剽悍善战?同时也都发现有一个朱振这样的主帅确实是一件大好事,关系好的他一封书信就能摆平,关系不好的他敢浑不吝的打上门,只要有了功勋就无需担忧会不会被刻意打压甚
  至被别人冒功那些龌蹉事……
  尤其是杨勋对此感触更深!他很早就追随杨宪,负责几乎一省之地的情报事务,很多时候要亲临一线,亲自作战指挥获取情报,那也是在死亡边缘苦苦挣扎的。若是论功,其实自己一个指挥佥事都
  够了。但正因为杨宪的名头太差,而且吴国公虽然重用杨宪这条狗,但是却轻易不会扔出几根骨头,而自己给杨宪做事,在应天的明天和人人缘都出奇的不好,时常会遭遇到莫
  名其妙的打压。杨宪对此毫不在意,因为他人生的快乐根本不在此处,他只需要朱元璋的信任。
  但杨宪手底下的人都是人啊,是人就有名利上的需求。
  想到此处,杨勋有哑然失笑。
  若是换一个角度想想,自己在学东西的时候能够跟着杨勋这样的情报界大佬,在年纪渐长需要功勋的时候又遇到朱振这样能立功又护犊子的主帅,岂不是运气爆棚?
  诸事议定,杨勋起草了战报的草稿,朱振照着誊抄了一遍,盖上自己的印鉴,便等着返回朐县之后快马送报应天。自从杨勋到来之后,朱振愈发觉得轻松了不少,这位检校界给自己输送的人才,被自己强行按在手底下,无论是日常的繁杂琐事亦或是军中的后勤补给,都能处理的井井
  有条,想想杨宪忧伤的神色,朱振就很开心。
  朱振一贯的理念就是能者多劳,下者劳力,中者劳神,上者什么也不用干就万事俱备……
  此时在大海的另外一边儿,淮安沿海的地界,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坞堡,座落在一条注入大海的河流旁丘陵高地上,依山势而筑,高低起伏,气势逼人。建此堡者肯定是高明的人物,不仅地理上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用尽水陆交通的方便,更有军事上的优势,易守难攻。若是周边爆发战争,此处可作为一个强硬的据点
  ,抵御大量军队的攻击。
  堡墙高达三丈,堡墙底下均用条石砌筑,堡内遍植树木,木檐瓦顶土墙的民房鳞次栉比,看其规模聚居其内的足有数千户之多。
  这就是张家上于宋末建起的坞堡,当时社会动荡,各路反贼义军此起彼伏,各大家族均有类似的避祸之地,只不过张家的这处坞堡太过庞大而已……
  这种坞堡原是北方老百姓躲避战火盗贼的坚强据点,在人烟稠密繁华富庶的淮安实属罕见,若是有人作乱,裹挟军民啸聚其中,则数倍之兵力亦休想将其攻下。
  此刻坞堡的大堂内,张素卿看着窗外渐渐阴沉的天空,神情有些阴郁。在他下首,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随意说道:“素卿你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了?那朱振虽然对海岛下手,那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他那是水师,水师自然要剿灭海盗,与我家何
  干?再说了,无论宋元,朝廷不禁盐铁,他朱振家大肆开矿炼铁,我们张家煮盐卖盐有什么不行?”张素卿瞪了他一眼,不悦道:“休说那些骗鬼的蠢话,若我张家只是贩盐,自然不惧那朱振。可是吾家与倭寇多有联络,亦曾多次与其联合劫掠沿海州县百姓,更是倭寇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