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捡到一只始皇帝 完结+番外 (历史系之狼)


  “所以圣明的君主用法制来选拔人才,不凭自己的意愿来用人。按法制来考核臣下的功绩,而不靠自己的主观来推测。有才能的人不被埋没,坏人坏事无从掩饰,徒有虚名的人不能进用,遭受诽谤的人不被免职,那么君主就能明辨臣下的功过是非而国家就容易治理,所以君主依法办事就可以了!”
  荀子冷哼了一声,又说道:“正是因为赵国的事情,我才这样说啊。”
  “对那些带着好的建议而来的人,就用礼节对待他!对怀着恶意而来的人,就用刑罚对待他!这两种情况能区别开来,那么贤能的人和无才无德的人就不会混杂在一起,是非也就不会混淆不清。贤能的人和无才无德的人不混杂,那么贤才就会到来!是非不混淆,那么国家就能得到治理!”
  公孙龙摇着头,说道:“你们说的都不对。荀子说的是以有道德君子来治理国家,韩非说的是以法治来治理国家,这是我们所说的治国的概念里的“君王依仗”分类,君王应该凭借什么来治理国家,我所知道的道理是:任命有声誉有道德的君子和以制度来提拔有才能的官吏,这并不冲突,这两件事的目的是让国家强盛,彼此不矛盾。”
  “这是可以相互分离的事情,君王可以任命那些有才能的君子来执行这件事。这么一来,一个化为君王用人的概念,一个化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概念,彼此分离开来,就不必互相诋毁,可以同时进行。”
  赵括摇着头,说道:“墨子说:譬如要使一个国家的善于射御之人增多,就必须使他们富裕,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这之后国家善于射御的人就可以增多了。如果君王想要让国内可以治理国家的贤才变多,那就要尊敬贤才,教育是基础,教育是能培养出更多贤才的。”
  “秦王免去学室弟子们的税赋徭役,培养出了很多的官吏,因此官吏制度的根本还是在与对官吏的重视和对教育的重视。”
  “荀子说要任命仁义的君子来担任官职,那这个仁义的君子的定义,我们可以谈论。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死。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出的力。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有仁义的人未必就是道德之士,仁义是体现在他的举动上,拿我自己举例,天下人都说我是仁义的君子,可是我没有能消除天下的战争,也没有像管仲那样击败胡人,如此看来,李牧才是超过我的真正仁义的人!我不知道荀子所说的仁义的道德君子是否就是孔子所说的这样。”
  “若是这样,韩非所说的按照制度不偏袒的对待大臣,提拔其中有政绩的人,跟荀子所说的是同一件事情。”
  “庄子说:天下大乱的时候,贤圣不能明察,道德规范不能统一,天下的学者多是各得一偏而自以为是。就像耳口鼻都有它的知觉功能,而不能相互通用。就像百家众技一样,都有所长,时有所用。即使如此,但不完备又不普遍,是看问题片面的人。各家学说未必就是互相敌视的,若是能互相通用,后人就不会像庄子所说的看不到真正的大道了。”
  秦王乖巧的坐在地面上,看着面前的四位大学者争执,荀子讲究仁政,在君王治理国家的方面,就是任用有道德的人,有才能的人。而韩非更多的提倡法治,他希望通过律法来规定所有的事情,而不是靠什么贤人,武成君的才学实在让人敬佩,他似乎精通百家之学说,总是用墨子,孔子,庄子等多派的学说来跟他们辩论。
  至于公孙龙,秦王没有听懂他在说什么....不过,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拿如今的秦国为例。”,荀子认真的说道:“秦国的国力强大,没有哪个国家是他的对手,百姓们忙碌与耕地,官吏们也精尽心尽职,这就是我赞美秦国制度的原因...可是要让我说出不足之处,就是秦国没有儒者,儒者的能力在于仁义,一味的武力只能让摧毁诸国的城池和士卒,却不能让他们真正的跟随。”
  “严厉苛刻的制度只能让百姓们为了利益而跟随,而当秦国给不出这种利益的时候,就是秦国治下的百姓,也会起来反抗他,这就是没有仁政的缘故了,若是能让百姓们从心里敬爱国君,热爱自己的国家,那么即使在国家最危险的时候,这些百姓所想的也是要保护,而不是推翻他。”
  “所以我认为秦国可以在他击败的国家内施行仁义的制度,能够减弱自己严厉苛刻的制度....”
  韩非思索了片刻,方才说道:“您说的有道理的,可是我不认同的是:您所谈论的制度,制度是不断改进的,秦国如今的制度,是最适合用来一王天下的制度,若是改变了这个制度,秦国就没有办法再对付其他的国家,失去了强大的制度,百姓们不愿意再为秦国征战,那您所说的仁政,又有什么用处呢?秦国最强大的地方,就是他没有儒者啊!”
  “其实两位所说的都有道理。”
  赵括开口说道:“荀子说的很对,一味的强权会逼反百姓,应当温和的对待各国的百姓,减少严厉的律法,减免一些重的惩罚...韩非所说的也不错,秦国的军功制,是秦国之所以强大的根本,若是为了施行仁义的制度而改变了这一点,秦国一定不会像原先那样强大,战争还会持续。”
  “所以,现在的制度是战时的制度,在和平的时期,是可以通过仁政的办法,让各地的百姓们都明白和平的珍贵,让他们不再抱怨,让他们享受到好处,重视他们,给与他们富裕的生活。”
  “尸子说:治理天下有四个道理:一是忠诚仁爱,二是公而无私,三是任用贤能,四是确立法度。法度通行就能财用富足,任用贤能就能多有成功,公而无私是汇聚百智为已所用的根本,忠诚仁爱是为人父母必须具备的品行...拿秦国来距离,君王仁爱,大臣无私,能任用贤才,用最适合的法度来治理秦国。”
  秦王咧嘴傻笑着。
  这四个人,一直聊到了晚上,直到星辰遍布天空,有武士们举着火把站在周围,赵括方才反应过来,他们都有些口干舌燥,秦王即刻令人拿来了饭菜美酒,众人填饱了肚子,又喝了些酒,显得意犹未尽,他们已经很久不曾这样谈论过了。荀子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可以跟自己辩论的人。
  韩非是如今才拥有了自己学说的雏形。
  公孙龙是刚刚从诡辩的道路上走出来,开始将辩论作为自己的工具来思索治理国家的道理。
  而赵括,在那种担忧忧郁的心情下,根本就不曾如此畅快的跟人辩论治国的事情,这一次,他抛开了自己的情感,理智的跟众人谈论着秦国该如何变得更加强大。四个人都很开心,而最开心的还是看着他们辩论的秦王,这一次的辩论,让秦王收获非常的多,他终于明白了,赵王为什么那么的喜欢收集人才。
  赵王忽然长叹了一声。
  “若是范叔也在这里...这场辩论,会更加精彩吧。”
  在远处的吕不韦,蔡泽,李斯三个人,此刻正在踮起脚尖,想要看看秦王他们在说什么,秦王并没有将他们带在身边,他们也没有听到他们到底在说什么,他们只是看到韩非指着荀子大叫着什么,看到荀子挥舞着衣袖来,几乎要往赵括的脸上唾弃,看到赵括面朝三人,伸出手来指点着什么。
  这让他们看的非常的好奇,真的想要过去一些,可是没有秦王的命令,蔡泽是没有办法过去的,吕不韦虽然好奇,也不敢靠近,而李斯,荀子没有叫他,他自然也不能靠近。就在等着,忽然,蔡泽看到有几个官吏,揉着手,抱着厚厚的竹简走了下来,蔡泽急忙询问道:“他们说了什么?”
  官吏们苦笑着,将手里的竹简抬了抬。
  “来,给我看看。”
  蔡泽身为国相,那几个官吏自然不敢多说什么,便将竹简给了他,蔡泽翻开了竹简。
  “韩非子曰: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臣闻之曰: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荀子曰: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
  “公孙龙子曰:二有一乎?二无一。二有右乎?二无右....暴则君臣争而两明也。两明者,昏不明,非正举也...”
  “武成子曰:昔者纣为天子,将率天下甲兵百万,左饮于淇溪,右饮于洹溪,淇水竭而洹水不流,以与周武王为难。武王将素甲三千,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禽其身...”
  蔡泽瞪大了双眼,任由吕不韦从自己手里接过了竹简,李斯和吕不韦凑在一起,认真的看了起来,吕不韦忍不住的摇着头,说道:“有这样的贤才在秦国,秦国一定是要强盛起来的...我一定要召集人手,来编订这些人的言语,让后人都能从中受益...”,李斯眯着双眼,他看着韩非的那些言语,越看越是惊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