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捡到一只始皇帝 完结+番外 (历史系之狼)


  战国的冬天,总是如此,总是会有一些人熬不过去。
  赵括听闻这个消息,脑海里浮现出平原君的身影来,整个人也是有些悲伤的,他跟平原君并没有太多的交情,可是他欠平原君的那些粮食,只怕是再也还不上了。
  就在这个时候,秦王再次来到了赵括的府邸上。
  秦王穿的很正式,带来的人也并不少,在看到赵括之后,秦王俯身长拜,这才认真的说道:“寡人想要拜您为秦国相,请您千万不要拒绝。”。赵括愣了片刻,看了看身边的几个人,这才叹息着说道:“我并没有国相的才能,我不懂的如何治理国家..如今的国相蔡泽,也并没有什么过错...”
  秦王又说道:“蔡泽已经辞掉了国相的位置,寡人再三挽留,他也没有听从...就如荀子所说的那样,寡人的身边,没有仁义的君子,能够教导寡人施行仁政,请您以天下为重,不要拒绝寡人。寡人愿意听从您的任何建议,来达到一王天下的目的,为天下结束战乱,庇护天下的百姓,将他们都当作是寡人的子民。”
  赵括摇着头,认真的说道:“我并不是不愿意来担任,我是没有能力来担任,我不懂怎么治理国家,我甚至都不知道秦国的耕地是几月播种,几月收获...您还是选择其他的贤人来担任吧。”
  “这...”,秦王迟疑了片刻,方才说道:“那就请您陪伴在寡人的身边,好让寡人随时可以向您请教治理国家的道理。”,赵括思索了片刻,还是没有答应他,秦王又说道:“若是您不肯,秦国就只能继续原先的道路,就按着范叔所说的,不只是占领其他国家的土地,还要杀死土地上的人,消灭敌人的实力。”
  “您这是威胁我?”
  “当然不是,只是寡人拿不出更好的办法,寡人需要您的帮忙,若是没有您,秦国为了达到一王天下的目的,就只能杀死更多的人。这不是因为残忍,这是因为秦国的需要,秦人需要首级,也需要土地,更需要削弱敌人...您的弟子韩非子说:秦国的缺点就在于没有灭亡他人的决心,总是在击败敌人之后议和。”
  “若是您不来担任,那寡人就只能以灭亡他人的决心来行事。”
  “寡人的第一个目的就将是赵国,如今颓废的赵国,能阻挡秦人吗?秦国只要再将赵国的青壮拖上三年,赵国的百姓们都会被饿死,耕地都会荒芜,就像从前那样。”
  赵括有些说不出话来,脸上满是纠结,他皱着眉头,说道:“一味的屠杀,是不可能让秦国真正完成一王天下的...您怎么可以...”
  “您说的很对,所以需要您来教寡人如何行事。”
  赵括无奈的叹息,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您可以随时向我请教。”,秦王这才笑了起来,虽说赵括并没有愿意担任国相,可是他答应了要为自己献策,这就是秦王的胜利,留下赵括,让他为自己来服务...秦王急忙献上了自己的礼物,同时,他又给与赵括的那些门客们爵位。
  虽然都是一些低级的爵位,可是这已经算是很大的恩赐。
  秦王迫不及待的询问道:“寡人听闻,您当初在赵国想要施行新的官吏制度,您觉得秦国的官吏制度怎么样呢?”
  赵括思索了片刻,方才说道:“秦国在基层的官吏体系,是非常完善的,可是在王宫内的体系,却还是有些不足...”,秦王笑着抓住赵括的手,认真的说道:“寡人想要让您为秦国制定一套官职体系,寡人将全力扶持,不会有任何人来阻挡您...您有任何方面的困惑,都可以找寡人...想要任何人帮忙,都可以调动...”
  赵括沉默了下来,点了点头。
  秦王却只是笑着,其实,在心里,他觉得最适合担任国相的人,还是韩非,因为赵括过于仁义,这样仁义的人来担任国相,对往后各国的征伐,是不利的,想想看,若是秦王以后准备进攻赵国,让赵括来负责这件事...那就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故而,秦王觉得唯一在自己面前提出如何去灭亡六国的韩非,才是最适合担任国相得。
  当秦王看向了韩非的时候,韩非却主动开口说道:“大王,我想要在学室里学习律法。”
  “嗯???”


第两百六十七章 李斯与三公九卿制
  说起官职体系,赵括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了一个人。
  李斯。
  他知道那位跟随荀子身边的年轻人在将来会有多大的成就,不过,这位年轻人并不善谈,平日里总是献言寡语的,擅长倾听,赵括也曾跟这位年轻人聊过天,他发现李斯身上有很多跟韩非相似的东西,两人都对法制是非常看重的,并且都是不爱说话,汲取知识的速度非常的快,脑袋很灵活。
  可实际上,李斯跟韩非是完全不同的。韩非在倾听他人的言语的时候,心里总是会想,为什么。这让他拥有了不断探索的毅力,他企图用法制来解释社会的兴盛衰亡,他阐述法制的本质,确定定义。而李斯可能想到的是,怎么做。故而,他更多的看重法制的实际作用,更偏向于实践。
  赵括觉得,这个年轻人一定能帮上自己。
  当他去找李斯的时候,李斯正夹在荀子和公孙龙之间,无法脱身,在短短的时日里,荀子就为儒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通过于公孙龙的辩论,制定了一套属于儒者的逻辑学定论,荀子是最看不起名家的,他一直都认为名家的学说没有半点的用处,不能拿来济世安民,可是真正与公孙龙辩论之后,荀子还是找到了名家的可取之处。
  他对名家的评价也与从前不同了,名家也不是没有半点的作用,是仅有一点点作用的无用学派。
  而公孙龙也改进了名家学说,名家学说在逻辑学,哲学等方面有杰出贡献,可是他的确是跟荀子所说的那样,没有具体的政治主张,名家的政治主张只有停止战争,无厚去尊这类,这只能说是一种提倡,算不上是治国的方针,公孙龙通过这段时日里自己与众人的辩论,在停止战争的基础上提出了与民休息,遏制贵族、官吏的私产,轻徭薄赋等政治主张。
  这使得名家一跃而成为了可以被诸侯们所重用的学派。
  两人受益匪浅,李斯当然收获也是不少的,虽然他对两人的观点都不认同。当赵括到来的时候,荀子正在火热的跟公孙龙大战,甚至都没有看到前来的赵括,李斯急忙走上前,拜见赵括。赵括笑着,看向了荀子两人,两人正按着君王之德开始了辩论,荀子认为,君王的道德在于他的主张,他的所为。
  而公孙龙却认为君王的道德在于他的最后政绩,干得好了,让国家强大起来了就是明君,干不好再说什么他都是昏君。
  李斯站在一旁,安静的听着。
  “我这次来,是来找你的。”,赵括忽然开口说道。
  李斯一愣,看了看赵括,这才问道:“不知道您有什么吩咐?”
  “看来,他们还得辩论好长一段时间,还是去我那里说吧。”
  当赵括带着李斯来到了自己院落的时候,门客们都有些惊讶的看着李斯,方才询问道:“荀子呢?”,赵括笑着说道:“我是找李斯有事,荀子并没有跟我过来。”,众人更加惊讶了,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这些人认识李斯,完全是因为他是荀子的弟子,李斯从不曾参与辩论,平日里总是在倾听,众人也不知道他的才能。
  赵括跟李斯坐在院落内,这才从自己的身边拿出了一塌厚厚的竹简,放在了他的面前。
  “您看...这是我整理过的官吏制度,尚未成型...”,赵括并没有多说什么,很是直接的将竹简递给了李斯,李斯还是有些懵,他不知道赵括给自己看这些做什么,可他还是翻开竹简,认真的看了起来。赵括一共是整理出了两套的官吏体系,第一套唤作“三公九卿制”,这制度看起来很详细,可是李斯这一眼看去,就发现了其中很多的不足之处。
  李斯没有说话,他又继续看了下去。
  随后的是三省六部制,看起来官职的划分比第一套还要详细的多,李斯就这样认真的看着,一言不发,赵括也不打扰他,两人正在看着,韩非忽然带着赵政走了进来,正想要说些什么,看到赵括和李斯正埋头看着竹简,就没有说话,只是吩咐赵政去别处玩,自己则是也坐在了一旁。
  李斯看了很久,这才放下了竹简,他微笑着说道:“武成君是真正的贤才,这两套制度都是非常的完善,实在是让人敬佩。”,说着,他又起身朝着赵括大拜,说道:“这样详细的制度,是完全可以在秦国施行了。”
  韩非不屑的看了他一眼,摇着头,赵括长叹了一声,又让李斯坐下来,这才说道:“我之所以将您叫来,就是因为这两套制度都不够详细,也不够完善,我想要请您来帮助我。”,李斯有些惊惧,急忙起身,说道:“您是天下公认的贤才,我是个没有才能的庶人,怎么能帮到您呢?”
  “我不是不愿意帮忙,只是我才疏学浅,没有办法帮忙,也看不出这制度的不足之处,依我看来,这制度完全是可以施行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