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奉深知其中利害,他有心攻占寿春,平定淮南,可是寿春此时算是建武汉的腹地,他除非能长途奔袭,猝然得手,否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为他从阳泉东下是顺水,速度快,一旦奔袭未能得手,想要回来时,就变成了逆水,走得慢,所谓去时容易回来难。
寿春是楚国旧都,楚国自春秋时开始经营,城池坚固,周围水网密布,步骑难行,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要想一下子奔袭得手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邓奉不可能贸然东下寿春,如今他的策略是北依新占领的汝南郡,以阳泉为基地,一点点向东向南蚕食,慢慢集聚粮草,收罗部众,壮大自己,等待时机。
邓奉贯彻这个战略方针,出兵南向,占领了安风,收府库之粮,尽集于阳泉,一时整个六安国都处于邓奉兵锋之下。
不久征东大将军夏阳又派人来催促,要邓奉出一支人马平定新息,并率军北上,与其南北夹攻,共击沛郡,邓奉丝毫不为所动。
董欣道:“大将军有令,将军若不遵照执行,恐怕大将军怪罪。”
夏阳是征东大将军,将军前带了一个大字,就可以节制诸将,人家比邓奉这个南阳将军高了一级。
邓奉冷笑道:“大将军懂得什么?新息其地,在淮水尽头,汝南之地已尽属汉土,新息只能仰赖淮水与外沟通,我军据住阳泉,截断其水路,将其孤立于西部,可坐等其归降,何须劳动兵马?至于北上攻击沛郡,更不可取。阳泉距寿春三百里,顺流而下,旦夕可至,我军在此,吴汉便要分兵防范,寿春他是无论如何不能丢的。若我军北上,则吴汉也必将北上,则沛郡之敌军,反会增强。”
董欣道:“可是大将军处,该怎么说?”
“就说我军久战疲惫,先在此地修整些时日,拖上一拖。”邓奉道:“我自向皇帝上书!”
数日之后,皇帝刘钰在长安接到了前方的奏报。
征东大将军夏阳弹劾南阳将军邓奉自恃平定汝南之功,不遵将令,自行其事,使汝南之地至今未能尽归大汉。
奏书详细描述了汉军定汝南的过程,现在除了岑彭和郅恽在汝水以东还占据几座城池之外,整个汝南郡只有南部的新息县还没有归降,而他数次命令邓奉派兵攻取,邓奉置若罔闻,公然不遵守命令。
邓奉的奏书几乎同时到了,他请求暂留阳泉,牵制吴汉,徐图寿春。
御史中丞宋弘等人认为,一支军队最重要的是令行禁止,步调统一,将领指挥如臂使指,如此才能将各军战斗力整合在一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因此要对邓奉加以严惩。
皇帝当时没有发表意见,散朝之后,便将闲置在长安的耿弇召至广阳殿,与几个参军一起,将汝南之战复盘了一下。
此时耿弇已经是这个总参谋部的第一名嘴了,辩论起战事来,他可以舌战众参军而不落下风。
这次也不例外,最终又几乎演变成了耿弇的独角戏,他侃侃而谈,将此战得失论了一遍,对邓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他指点着沙盘道:“新息小城,不必动兵,吾料其不出一月必将归降,南阳将军屯兵阳泉,对寿春和合肥是一个威胁,吴汉不得不防,若寿春不可速取,南阳将军也可进兵庐江,兵临合肥,与伏波大将军夹击下雉,一旦双方通联,合兵东向,扬州唾手可得,吴汉在淮南就立不住脚了。”
耿弇的看法和邓奉基本类似,只是小有差异,刘钰知道这两人都是军事天才,当他们的看法一致时,不用想,那必定是对的。
刘钰深知寿春的重要性。
在这个时期,因为江南还未全面开发,寿春只算作是一个区域中心,等到后期南北对峙之时,寿春就成为南北双方争夺的焦点。守江必守淮,南方政权拼命要夺取寿春,巩固长江一线,北方政权也是死活要占寿春,作为其向江南进兵的跳板,因此寿春就开始不断易主,忽南忽北地折腾。
东吴立国数十年,虽然几次出兵,但从来也没能染指寿春,只能被动地防守长江一线;东晋占据寿春,在附近的淝水击败了苻坚百万大军;南北朝时,寿春就开始频繁易主。
三国志系列是刘钰上一世最喜欢的游戏之一,玩过三国志游戏的都知道,寿春是兵家必争的四战之地,也是令无数玩家闻风丧胆的绞肉机,但凡是谁敢占据寿春,就要面对四面八方源源不断的进攻,那场面就是两个字—恢弘。
最好玩的是,寿春城地势低洼,要是攻击的部队太多,守军实在打不过,就放一支偏师在堤坝旁边,等到攻方人马都堆在城下,这支偏师就可以凿开堤坝,决水灌城。虽然城池的血量会一下子降到极低,但是可以慢慢恢复,可是城外那一大堆人马就全都淹在水中死翘翘了,无数敌军被淹的一瞬间才真叫爽。
耿弇总是沙盘上谈兵,早就心痒难耐,只是他是降将,归降的时间又不太长,此时还不敢请求出外带兵,怕引起皇帝的猜疑。刘钰先把他撂在这儿,其实还真是有点不放心。
君臣两个都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能让耿弇出去大展拳脚,不用在这沙盘上眼馋别人。
至于征东大将军夏阳,占了投靠皇帝比较早的便宜,否则他是当不上这个大将军的。
夏阳本身具有一定的才能,但是比起邓、耿这两人就差得多了。他的用兵中规中矩,不会出大错,也不会给人大的惊喜,属于能凑合用的那种,但是他的忠心是没的说的,只这一个优点,也让刘钰能用着放心。但是在这个争夺天下的较劲时候,只靠忠心就可以吗?
前方两个将领有了矛盾,皇帝应该居中调解,把问题解决,否则到了战场上,有可能出大问题。在这中间要顾忌征东大将军的面子,还要让南阳将军能发挥才能。
这是个和稀泥的技术活。
皇帝也想趁这个机会给自己的小伙伴们升升官,都提提级别。趁这个机会,也把几个手握重兵的大将军的兵权分一分,别等到天下没打下来,再冒出个野心家,到时候不好收拾。
这一年多来战绩如此之大,皇帝大封诸将,有充分的理由,定南郡、江夏、颍川、汝南的功劳也到了兑现的时候。
皇帝刘钰下诏,一口气封了十几个列侯和关内侯,车骑将军刘茂益封三千户,伏波大将军马援益封三千户,征东大将军夏阳益封两千户,其他列侯也都有所益封。
皇帝又新封了几个大将军,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其中包括孙易、王虎和刘彪。孙易用兵犀利,在江南之战中功勋卓著,王虎极稳极坚固,平定颍川出力尤多,刘彪一战稳定太原,功劳不小,但是能上升一级也亏了他是皇帝的发小,这三个人都是有百分之一百二十忠心度的将领。
皇帝的恩泽当然也没拉下南阳三人组,身在阳泉的邓奉等人在得到新息归降消息的第二天,收到了长安的圣旨。
皇帝拜董欣为荡寇将军,益封一千户,拜邓终为讨虏将军,封关内侯,两个人都喜滋滋地受了。可接下来的话立即在他们的喜庆上泼了一盆冷水。
平定汝南功劳最大的邓奉没有得到益封。
邓终立即跳了起来,“平定汝南,兄长当为首功,别人都有封赏,兄长因何没有?陛下为何有功不赏?”
董欣沉吟道:“想必是因为将军不听征东大将军将令,陛下以此作为惩诫。可是如今新息已降,证明将军之策是对的,陛下知道此事之后,定会对将军有所加封。”
邓终道:“肯定是姓夏的在陛下面前告状,陛下不知其中详情,才如此赏罚不明。兄长,你现在就上书,向陛下解释清楚!”
董欣道:“大将军上书弹劾,将军最好不要对着干,将军可上书,以请罪为名,行辩解之实,让陛下了解真相。”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出着主意,邓奉却始终一言不发。
邓终急了,“兄长,到底该怎么办,你倒是说句话呀?”
邓奉冷着脸道:“有什么可说的?益不益封邓某根本就不在乎,这个书我是不会上的!”
邓终还要再劝,突然又有诏书下达。
三个人都有点摸不着头脑,这刚来的诏书,怎么又来一道?有什么旨意不能一起说了呢?
这道诏书起到了很好的反转效果。
皇帝拜南阳将军邓奉为平吴大将军,负责平定淮南。
邓终立即笑逐颜开,笑道:“哈哈,这下好了,兄长自为方面之将,不必听别人的将令了!”
董欣疑惑道:“陛下没有令将军略定吴地,为何拜为平吴大将军。”
邓奉嘴角上挑,说道:“我要平的吴不是吴地。。。陛下懂我!”
马上有三张图
第451章 不擅水战
皇帝的操作看似前后矛盾。
平定汝南的大功,大家都赏赐了,唯独首功不赏,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邓奉不遵将令。
现代人都知道一句话: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作为军人,不管上司的命令是对是错,都应不折不扣地执行。邓奉自恃其能,不服从征东大将军的调遣,理应惩处。否则这次不听夏阳的,下次就能不听他刘钰的。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山贼做皇帝 (超神MVP) 起点VIP2021-06-13完结 20W收藏166.87万字 5.87万总推荐穿到古代做皇帝,原以为,自己积了十八辈子的德,从此三宫...
-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起点VIP2021-06-16完结百丈村的二傻子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对着全村老少爷们大言不惭的说着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