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奉皱了皱眉头,说道:“如今吴汉近在咫尺,退兵是来不及了,我军来时乃是顺汝水而下,走得很快,如今要回军,则要逆水而上,行走缓慢,若是新蔡被敌军所占,我军前后无路,进退失据,反会将自己置于绝境。”
邓终道:“那从陆路走如何?”
“吴汉手下有幽州突骑数万,彼等轻骑追逐,我等焉能跑得过他们?”
“幽州突骑有什么了不起的,当年在南阳,还不是被咱们打得大败?”邓终昂起头,一脸的不服。
邓奉道:“那时我军势盛,士气如虹,端掉吴汉的粮草,从后面将其赶下了黄邮水。如今若要退兵,攻守之势变成了吴汉军在后面赶着我们,军士定然恐慌,我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邓终没主意了,不过他早就习惯了让兄长拿主意。
邓奉冷笑道:“咱们南阳兵遇到幽州突骑,从来都是正面迎上去,哪有掉头就跑,背后对着人的?”
“兄长的意思,是要迎敌?”
邓奉说话声音虽不高,听起来却很有力量,“南阳精兵从来没怕过什么吴汉,打他们,咱们有底!”
吴汉的船队浩浩荡荡,密密麻麻地排在河面上,望也望不到头,好像宽阔的淮水都被塞满了。
船上士兵手执弓弩,沿途戒备,如临大敌。岸上有一队队步兵列队而前,执戟士威武雄壮,突骑兵来回奔驰,斥侯哨探往来不绝,一片忙碌景象。
此时他距离阳泉还有三十里的距离,淮河在这里有一个大转弯和无数的小转弯,流速变慢,在淮河两岸,有许多湖泊沟叉,陆上行军很不容易,经常遇到些小的河流,步骑全部上船,等过去了,又下来在岸上走。
来回折腾得多了,便也懒得再下船,除了少量骑兵外大部队几乎都上了船,缓缓地向前。
吴汉坐于大船之上,眼望着淮水两岸,见周围水系众多,不禁皱了皱眉头。
吴汉不擅长水战,他的军马大多是北方人,习惯陆地作战,尤其是幽州突骑,在陆上是王者,到水里就是累赘。与他相比,南阳出身的邓奉虽然也以陆战为主,但他的家乡也是水网密集的地方,水战能力也应该是有的。
吴汉觉得这个地势不太适合骑兵驰突,催着士兵们快些划船,好迅速通过这个地域。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有斥侯来报:“大司马,前方发现了敌军!”
第452章 正面对决
吴汉率军沿淮水大进,在离阳泉三十里之处遇敌。吴汉见两边多有水塘沟汊,不利步兵列阵、骑兵驰突,便命令大军不必上岸,继续向前,想等到地势开阔之处再登陆决战。
船队徐徐向前,慢慢进入一个河道狭窄地带,河岸上果然现出敌军。邓奉在夹岸设置了许多远程器械,投石车支在岸边,只管向水面上投掷石块,砸不砸得到看运气。强劲的大黄弩一齐发射,箭矢向漫天雨点一样向船队泼洒,那些大船还好,可以在防护后面躲避还击,走舸小船可就倒了霉,士兵们纷纷中箭。
船队也以弓弩还击,双方远程接战,互相对射,总体来说,岸上倚仗着预先准备的工事和器械,据了优势,吴汉见势头不妙,便派一队步兵登岸,试图冲击敌阵,减轻船队压力。
有一千多名士兵刚上了岸,想要列阵迎敌,可这河岸边高低弯曲,又多水渠,半晌也列不好阵势。这时忽然有数百人冲杀过来,皆是不着甲的轻便短兵,左手钩镶,右手环刀,大步向前,就那么猛冲过来,冲进敌军中,大肆砍杀。
持长兵器的步兵除非列成阵式,将刀盾刀拒之阵外,否则等对方钻进来,便完全无法对敌。这数百人都是勇悍之徒,冲进敌军队伍中就如同恶狼进了羊群,随意屠戮。吴汉军乱成一团,千余人挤在河岸上,前面是凶恶的敌人,后面是深不见底的河水,简直无路可去。
岸边船只见了,上来接应,放下跳板,让士兵们回到船上,可是谁都想尽快上船,你争我抢之下纷纷落水。不仅没多少人逃回,反而有敌军士兵跳上船来,胡乱砍杀。
船上将领忙下令撤了跳板,干脆也不搭救了,于是岸上的士兵就真的是处于绝境了,除了水性好的游回船上,其余几乎全军覆没。
吴汉见此情景,知道这里不是他的战场,便催促着船队速进,赶紧脱离这一段狭窄河道。
众将士奋力划桨,终于冲出这一段河道,水面渐宽,两岸地势也平坦起来。
吴汉刚松了一口气,忽然前面的河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支船队,有数十艘快船顺流而下,迅如疾风,转眼就到了眼前。
当先者是十来艘蒙冲斗舰,船体狭长,速度很快,船上以生牛皮蒙住,可挡矢石,船两厢开掣桌孔,左右前后有弩窗矛穴,冲至近前,弩窗之中箭矢齐发,所中皆倒。
蒙冲之后,是几十艘马舸,更是迅捷无比,从“马舸”之名便可看出,这是一种以速度见长的船。船体轻便,在水中飞驰,如马之走陆地。遇到高大的船只,便行走避,遇到低矮之船,便以钩拒钩住船体,拉到近前,光着上身的士卒们便踊身跃上船去,手挥短刀,与敌接战,个个悍勇异常。
吴汉军没见过这种战法,一时有些惊慌,又因对方都是快船,顺水而来,速度太快,吴汉军来不及布置防线,一时被冲得乱了阵脚,等到他们反应过来,要结阵困住敌船时,那些蒙冲和马舸却不再停留,在战船的缝隙中穿过,顺流而下,边走边射,慢慢贴近河岸边,钻进沟汊之中。
这一通冲杀,来得突然,去得迅速,吴汉军又伤亡了百余人,损失了几艘船只,船队乱糟糟了许久才恢复秩序。
这第一仗便损兵了近千人,吴汉军士气严重受损,将士们都蔫头搭脑的打不起精神。
吴汉道:“邓奉远道而来,兵马不足,不能正面迎敌,只好选这些狭小的沟沟汊汊之地,搞些突袭之举,等到了开阔地带,我大军展开,步骑联合,敌军万万不是对手!”
吴汉丝毫没有打了败仗的颓唐之气,看起来意气风发,他大声道:“尔等也见到了,邓奉军水战不过动用了数十艘船只,这就他全部家当了!这区区阳泉小县,哪里有什么战船?哪里比得上我军,淮南巨舰尽在掌握!彼等只能偷袭一二,得些小胜,若是正面对敌,必定大败!吴某愿与诸君一起杀敌,大破贼兵,誓擒邓奉小儿!”
众人被他的话语感染,又振奋起精神,有人笑道:“大司马又用嘴擂鼓了!”
“大司马就是最好的鼓手!”
吴汉性情刚勇,从不肯服输,属于越挫越勇的类型。他善于打硬仗,在战场上永远是进攻再进攻,胜利也往往是摧枯拉朽式的。他的指挥风格虽略显粗糙,但永远是战意十足,当别人打了败仗意志消沉的时候,他就会站出来大声疾呼,让大家鼓起勇气。
当年在河北剿匪的时候,有一次刘秀打了败仗,与主力部队失散,好几天没有回来。将领们见不到刘秀,都很惶恐,有人说刘秀已死,恐慌情绪蔓延,众人都六神无主,有的人甚至准备脚底抹油开溜。
在队伍要散了的时候,吴汉站了出来,说道:“诸君要勉力,主公兄长的儿子就在南阳,吾等何必担心没有主人呢!”
他鼓励众将,让全军振奋精神,使队伍免于溃散,终于等到刘秀归来,稳定了军心。
吴汉就是有一种稳定军心的作用,什么时候都不轻言放弃,在军中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虽然首战告负,吴汉却没受影响。大军前行,到了开阔地带,弃船登岸,就在淮水支流决水河畔扎下大营,
此时董欣率军守安风,邓终固守蓼县,三个人分守三座城。阳泉距离蓼县三十汉里,距离安风四十汉里,中间有河流大泽,水路上可以相通。
“邓奉小儿不知兵!”吴汉笑道:“我十万大军来此,若他们合兵一处,固守一城,尚可据城死守,如今却分兵守之,大大失策!分兵则其势必弱,若我率大军出战,彼辈必不敢正面迎战!”
其实从地势上来看,三座城中最适合防守的是蓼县,蓼县处在决水与灌水的夹角之中,而且这个夹角十分尖锐,护住了城池的三面,只留一面可以进攻,而安风附近水网比较密集,不仅有数条小河,而且其北面有一个用于灌溉的巨大的人工湖,安风周围的地势也是不利于步骑展开的。
阳泉虽也在决水之畔,但是只有城池一面邻水,另外三面相对宽敞平坦,虽然没有中原地区那么一马平川,但也可以展开大军,来一场相当规模的战役。
吴汉命寿春水军卡断河道,截断三城之间的联络。
这件事并不容易,因为这里大大小小的河流、池塘委实不少,水道也不只一条,大军重点布置在要道之上,其余小路布置了少量船只。
经过多日准备,攻城器械都准备停当,吴汉准备亲率大军出战,强攻阳泉,考虑到攻城战的艰难,战争之前他便许下赏格,鼓励士卒。
将士们都很振奋,在悬赏方面大司马从不吝啬,不仅攻下城池有赏,还可任意掳掠,任将士们中饱私囊。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山贼做皇帝 (超神MVP) 起点VIP2021-06-13完结 20W收藏166.87万字 5.87万总推荐穿到古代做皇帝,原以为,自己积了十八辈子的德,从此三宫...
-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起点VIP2021-06-16完结百丈村的二傻子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对着全村老少爷们大言不惭的说着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