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战局一起,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建武汉顿时转入全面防御。刘秀要将拳头缩回来,积蓄力量,再图反击。
他的想法没有问题,在逆境之时就要忍耐,将有限的力量用在紧要之处,只有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只有先活下来,才能有反击的机会。
但是他的收缩战略忽略了人心,忽略了由此产生的巨大政治影响,从而给了建世汉在南部战线的破局机会。
远在寿春的刘尚军团困守孤城,他们倚靠坚固的城防和充足的粮草储备坚持了近一年的时间,却一直得不到皇帝退军的旨意。话说回来,如今即便是有旨,刘尚军也很难全身而退。他们唯一的指望,也是坚持守城的唯一动力,在于朝廷的救援,尤其是距离比较近的岑彭军团的支援。
可是岑彭大军并没有向他们靠拢,而是一直在收缩,一退再退,将寿春城孤零零地抛弃于敌占区中。刘尚军团对于援军的指望彻底破灭,寿春守军已真正地陷入绝境,没有再战斗下去的动力。
寿春城中消息断绝,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但是对于这种要命的坏消息,攻击方总会想方设法让他们知道。
刘尚虽然被刘秀斥为无能之辈,但是在防守寿春方面却是竭尽了全力。自从振威将军宋登援救合肥大败,寿春城损失了数万精兵,但是却也有一个出人意料的效果,没有将领再去挑战刘尚的权威,他终于将寿春军团的指挥权牢牢抓在手中。
刘尚一直兢兢业业,他变成了一只胆小的乌龟,专心缩在城中防守,无论邓奉如何引诱,再不出城一兵一卒。他这种态度虽然相当于慢性自杀,却给攻击方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因为如此体量的军队防守一座苦心经营的城池,任是战神来了也很难攻破。
邓奉和马援商量,为了避免攻城的巨大损失,只以数万军队围困寿春,而出兵攻略其余郡县,把寿春城完全交给了时间。
可是北部的战事突然使寿春的慢性自杀变成了突然的猝死,在得到再无援军的消息之后,城中的军心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在一座城中闷得久了,人的心态会越来越脆弱,而获救希望的破灭,使原本就脆弱的军心彻底崩溃,刘尚再也拢不住这支军队了。
射声校尉王赏和偏将军褚绪在一个夜晚发动了军变,袭杀了武威将军刘尚,打开城门引建世汉军入城,寿春城正式告破。建武汉在淮水以南的最大军团覆灭。
寿春的陷落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原本就处在建武汉兵锋之下的临淮和广陵两郡陷入危机,豪强纷起,各城纷纷杀长官响应马援及邓奉的大军,建武汉在淮水以南的统治全面崩盘。
淮南陷落使得长江以南的丹阳和会稽两郡成了建武汉的飞地,两郡再也没有坚守下去的意志,相继向建世汉定南将军赵熹投降。
从此之后,淮水以南全部归于建世汉,赵熹尚在安定南部的郡治,马援、邓奉的大军已经开始北上,刘钰完成了从西、南两面对于刘秀的夹击,建武汉全国震动,境内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大有大厦将倾的架势。
刘秀对于南方战事的消息充耳不闻,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北方,在他的大军还没有集结完毕的情况下,刘秀先率七千精骑北上,迅速渡过了滹沱河。
还没等他抵达前线,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位于蓟县和涿县之间的重镇良乡被耿弇攻陷。
第493章 两座坚城
骠骑大将军杜茂一直驻军涿郡,主要目的就是防备上谷出兵。他就在上谷的门口,眼见着几个月来上谷郡动作频频,河东、太原之粮,关中、并州之兵不断集于代郡和上谷,杜茂对于上谷出兵已有了心理准备。
他上书朝廷,不断要求增兵运粮,使得涿郡一带的兵力由开始时的三万增加到八万有余,粮草储备也随之增加,但是对于不断加码的兵力而言,粮草供应仍显不太充足。
因为建武汉一直没有解决粮食问题,整个国家总体来说是缺粮的,只能优先保障战场的粮食需求。
在两汉全面开战的情况下,最不缺的便是战场,国境南线全是战场,西线也屡屡兴兵,皇帝最近的两次亲征都是向西往太行山一线,钱粮分配整体是向西向南倾斜的。
对于北线,尽管杜茂一直在喊着上谷威胁,呼吁在北线屯粮,但是上谷一直没有出兵,毕竟这个战场还没有开打,因此军粮的需求显得不是那么迫切,对北线的运粮计划被延后了。
刘秀也认识到了北线的威胁,但是用粮的地方太多了,他有些有心无力。刘秀命令北线军粮先就地解决,正好宿麦成熟,可以收割了作为军粮使用。万一打起来了,国家再统一调配粮草。
杜茂将军队围绕在上谷周边,屯驻要津,加强巡视。而将粮草主要屯积于涿县和易水之畔的高阳。至于其余诸城的用粮,都从这两座城临时调用。
好在春收在即,等到宿麦收获了,粮储就会大幅度增加,军队便不会再有缺粮之虞了。
渔阳太守张堪也在做着战争准备,渔阳郡作为上谷郡的近邻,也是抵抗上谷的前线之一。张堪与杜茂不同的是,他不喊着向朝廷要粮,而是自己想法子存粮。
除了涿郡之外,渔阳郡也是上谷的近邻。渔阳是当初彭宠的根基所在,彭宠凭此一郡之力割据边陲数年之久,由此可见渔阳郡的实力。渔阳郡虽然只有二十几万人口,算不得大郡,但是境内有盐铁官,资源丰富。
张堪是最积极响应朝廷屯田战略的郡太守之一,这两年来一直在渔阳屯田积谷,他重视郡内水利设施的修建和维护,努力保障农田所需灌溉水源;他常常亲自下田耕作,带头开荒田,收纳流民耕种。在张堪主政渔阳的几年间,渔阳郡的田地和人口都有很大的增长。与之相对应的,全郡的粮食产量更是年年提升,粮食储量也随之大幅度增长。
张堪不仅积极屯田,同时也将渔阳郡的盐铁之利发挥到极致。他组织人煮盐治铁售卖,获取暴利,再用钱财不断地买回粮食。张堪就像是一个守财奴一样,一点一点地积攒粮食,使渔阳郡存粮越来越多。以致于刘秀大发幽州突骑之时,张堪上书朝廷,说渔阳一郡足可供应幽州数郡突骑的粮草,不须朝廷再运粮过来。
刘秀闻之大喜,对张堪大为赞赏。
紧临上谷的广阳郡位于渔阳郡和涿郡之间,郡治蓟县也是幽州刺史治所所在,城中有兵马一万五千,是幽州数得着的大城坚城。当年幽州牧朱浮守在蓟县,彭宠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攻克。
杜茂的大军驻扎在涿县,蓟县和涿县是离上谷最近的大城,这两座城池都是易守难攻的坚城,再加上杜茂不断地加强城防,大搞基建,使得两城防守更加坚实。
建世汉以上谷为跳板出兵幽冀,这几乎是一张明牌,双方对此都心知肚明,不知道的只是这场战争什么时候发动而已。
上谷和代郡都是出突骑的地方,因此出上谷的军队中骑兵的数量绝不会少,杜茂和张堪不断地加强城防,就是为了对付骑兵。
不管骑兵军团如何强悍,总跃不过四面城墙。北方的胡兵一向在边郡横行,野战无敌,但最怕的就是汉军守城,因为攻城一向是骑兵的短板。
胡骑没有粮道被断之虞,攻不下可以绕城而走,突骑却不敢。在身后有敌军重镇的情况下,突骑很难长驱直入,因为敌军随时可以骚扰其运粮通道。要想摆脱粮道的限制,除非是在敌境中实现自我补给。一般来说,在主要通道上的城池还是应该先拿下,以保护自己的后路。
杜茂本着以城池防突骑的方针,不断加强附近各县的城防,就是想逼着上谷和代郡的突骑弃长就短来攻城,一旦骑兵下马攻城,以高成本的兵王工种来干这些廉价步兵的苦活累活,那么骑兵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杜茂没有想到,耿弇一开始就没想去和城墙去较劲,他的眼睛牢牢盯住了田间刚刚成熟的麦子。
在涿郡开始热火朝天收割宿麦的时候,耿弇突然率大军出上谷。军团中包括骑兵三万,步兵两万。
骑兵军团一出,势如雷发,不可阻挡。最前线的蓟县和良乡首先处于其威胁之下。但耿弇军并没有来攻城,而是直接奔着田地里去了。
耿弇将大军分成了数队,分头到田地间掠食,田里堆得高高的麦垛还没来得及运回,就直接被耿弇军抢走,实在带不走的便就地烧掉。
今年本该有个好收成,如今全都要毁了。
不过几天的功夫,蓟县周围的春麦几乎全被耿弇军抢了去。眼看着敌军肆虐,蓟县守军终于忍不住了,在蓟县东城外的农田再次被掳掠时,城内终于出兵了。
蓟县守军本不敢轻举妄动,去捋耿弇的虎须,可见到来掳掠的骑兵不多,看起来不过四五百骑,便大起了胆子,以七百骑兵和一千步兵出城驱赶。
这次出兵开始时很顺利,敌军只是稍作抵抗便开始撤退,蓟县兵见他们不堪一击,胆子大了起来,尤其是骑兵,贪功心切,开始追击。
追出了十几里,经过何家店时,旁边的山冈上突然冲出大批敌骑,将蓟县骑兵冲散,分割包围,全部歼灭。在骑兵身后几里地的步兵也没有逃脱厄运,被敌骑全歼,蓟县一战损失了一千多人。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山贼做皇帝 (超神MVP) 起点VIP2021-06-13完结 20W收藏166.87万字 5.87万总推荐穿到古代做皇帝,原以为,自己积了十八辈子的德,从此三宫...
-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起点VIP2021-06-16完结百丈村的二傻子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对着全村老少爷们大言不惭的说着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