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此战过后,正好刘秀的旨意来了,要各守军坚守城池,不得轻易出战。蓟县也是借着这道旨意,再不出城应战,至于周围的庄稼,反正已被抢得差不多了,剩下那点就随便人家怎么践踏了。
  可是刘秀还有命令,命各县抢收春麦。
  蓟县被抢得差不多了,其余各县却依旧有抢收入库的希望。
  蓟县西南方数十里的良乡见田地里尚无敌军,大着胆子发动全县百姓下地,就连守军也从城里出来,帮着收割春麦。军民共同努力,迅速将麦子收了个七七八八,全部运进城去,连同城外的百姓都入城避难,城外几乎又无人又无粮,完美执行了皇帝旨意中的坚壁清野。
  正当守军松了口气,感慨着终于把粮食收入库的时候,突然晴天霹雳,传来了敌军入城的消息。
  原来耿弇命人假扮成百姓,随着收割回城的大队人马进了良乡城,之后猝然发动,一举拿下了良乡,八千守军不是被歼灭,便是直接投降,忙活了几天收割的麦子全成了耿弇的战利品。
  良乡城紧临河边,不管是水运还是陆运都很发达,它是蓟县和涿县之间的一个重要联结枢纽。良乡的陷落,使两座城池之间被钉进了一个钉子,两城之间的联络难度加大,并不是说不能联络,而是以后需要绕行,不能走经良乡的这条又直接又方便的大道了。
  因为良乡陷落,守军被全歼,杜茂上书请罪,请求皇帝免去他的大将军,另派良将来替代他。
  此时刘秀已抵达涿县以南百里之遥的高阳,在那里,已有各地来集结的军队数万人,以及无数的军器粮草。
  刘秀收到杜茂的上书,向着随军出征的韩歆道:“杜茂这是怕了吗?他是不是觉得敌不过耿弇,因此想要辞了这大将军之职,到后方躲清静去?”
  韩歆道:“骠骑大将军总督北线战事,一败蓟城,损兵千余,二败良乡,失地丧师,损兵八千,只此两战,汉军便损失了一万精兵,失了一处城池,如此战绩,还不应该上书请罪吗?”
  刘秀道:“说句实话,杜茂没把涿县和蓟县弄丢了,朕已经是松了口气,良乡虽也是要地,但终究抵不上这两座城重要。”
  “陛下急急地发兵北进,每日催着行军,几日便到了高阳,却在此停了下来,不急着再向北去涿县,这是何意呢?”
  皇帝前几天急急地赶路,可是一进了高阳,就突然不急了,韩歆心中有些疑惑。
  刘秀道:“朕之急于向北,是因为敌军势盛,诸城心慌。朕要安众将之心,只要尽快抵达战场,只要各城将士知道朕已到了高阳,离他们不过百十里路程,他们便会安心守城,不致于出什么大的纰漏。此时朕是不是还要继续北进已不重要了。”
  “陛下的意思,是不再向北,就留在此地坐镇指挥吗?这样也好,战场凶险,陛下本不应以万乘之尊临此险地。”
  “朕是否要再向北要看耿弇的了。朕倒希望他围攻蓟县或涿县,那两座城守一年半年未见得行,守上一个月两个月应该不成问题,朕想要耿弇顿兵于坚城之下,磨去兵锋锐气,朕再亲统大军前去救援,与城中守军夹击其军,可一战而破之。”


第494章 两面受敌
  初夏时节,草长莺飞,水由东北向西南静静流淌。在水之畔,是一座座的营垒,其间旌旗招展,战马嘶鸣。
  这是耿弇的大营,绵延十余里,大营的北面是高耸的军都山,那里有天下雄关居庸关,大营的东南方向是幽州坚城蓟县,驻扎有精兵一万五千。
  天色将晚,落日余晖,整个大营笼罩在淡黄色的暮光之中,营中时不时有巡逻的军士走过,还有传达命令的骑兵纵马飞驰。
  一名骑士自营门而入,快马行至中军大帐之前。骑士利落地跳下马,将缰绳一甩,急步奔入大帐,大声道:“禀报大将军,有前方急报,伪帝刘秀已至高阳!”
  骠骑大将军耿弇正站在沙盘前,几名将领围绕在他的身边。
  耿弇抬起头,问道:“他来了?来了几天了?带来多少人马?”
  “伪帝三天前率数千精骑急进至高阳,之后屯驻在高阳城内,一直没再出来。”
  “来得真快。”耿弇沉思片刻,说道:“伪帝来了却又不北上应战,反而停留在高阳,想必他的人马还没有集结完毕,尤其是幽州突骑未至,他不敢与我军当面对敌。”
  耿弇了解自己的故主,刘秀多谋善断,用兵如神,虽有勇力,但是为人偏于谨慎,在战场上从不鲁莽行事。除非他被逼得不得不战,否则不会轻易犯险。当年他剿灭河北流民时,曾因轻敌深入,差点丢了性命,自那以后,刘秀便不在前线冲杀了。
  其实他的军马数量此时远胜耿弇,涿郡和广阳郡之兵已有十余万人,但是刘秀依旧不急着决战,因为他此时根本没有把握战胜耿弇。
  耿弇的突骑队伍太过强大,他刚出上谷,攻击锐利无比,两战歼敌上万,用计攻占良乡,目前几乎是一种无敌的状态。
  耿弇士气正盛,刘秀是不会在这个时候与他决战的。
  更何况幽州突骑还没有集结到位,刘秀的骑兵数量不足。在马镫已广泛应用之后,骑兵已成为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相对于步兵更具有碾压优势,骑兵军团的落后几乎是致命的。
  杜茂手下有数千骑兵,刘秀带着邯郸的七千突骑北上,两者相加也只有一万余骑,比起耿弇手下的骑兵军团来说,刘秀在骑兵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
  耿弇有骑兵三万,其中幽州突骑约七千余名,来自上谷和代郡,除此之外,有南匈奴和杂胡骑兵四五千人,还有五千羽林骑兵,其余一万余名骑兵是并州兵骑。
  如今建世汉的大规模骑兵队伍主要集中在三处。一是皇帝刘钰直属的骑兵,一是刘茂手下的骑兵,包括刘彪的骑兵军团。除此之外,刘钰几乎最大限度地征发了并州和幽州二郡突骑,全部集中在耿弇麾下。
  三万骑兵是一支强大到恐怖的武装力量,刘钰竟一下子全部交给了耿弇,可以说是在他身上砸下了大本钱。
  刘秀的本钱则明显不足,建武汉的骑兵这两年损失惨重,刘秀手下和吴汉手下的骑兵军团分别在洛阳和淮南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以致于他手下骑兵紧缺。如今他需要将幽州的潜力榨干,才能拼凑出能和耿弇军数量相当的骑兵军团。
  当然,刘秀手中的步兵军团十分庞大,但是这些士兵要防守广阳、涿郡的广大地区,比较分散。因此虽然从总兵力来说,刘秀的军队数量远超耿弇,但并不能说有多大的优势。
  以耿弇的判断,如果现在两个军团进行当面决战,刘秀绝对讨不到便宜,因此他虽然急急地赶赴战场,但是却不会冒然发动决战。
  想必刘秀的判断也是如此,所在他还在等。
  刘秀在等他的骑兵,他已下令大发幽州突骑。原本幽州有十郡,上谷和代郡投向长安之后,刘秀尚掌握幽州八郡,这八郡是他骑兵的主要来源。等到八郡骑兵到齐了,刘秀自然会和耿弇决一死战。
  那时他有了足以抗衡耿弇的骑兵力量,又有绝对的步兵优势,胜利的天平自然会向他倾斜。
  耿弇想明白了这些,他也准备好了与刘秀决战,但是对方不接招,他能怎么办呢?
  都尉尤河道:“大将军,我军远来,利在速战,请大将军下令拔营西进,寻敌决战,末将愿领五原骑兵为前锋。”
  耿弇道:“有坚城未下,大军西进,若蓟县敌军出我军之后,如何应对?”
  “可以步兵在此与敌据守,骑兵西进,三万骑兵足可破敌!”尤河对于本方军队的战斗力极为自信,确实,三万骑兵足以在河北平原上驰骋了。
  耿舒也跃跃欲试道:“我军士气正盛,正可乘胜破敌,擒拿伪帝,立下不世之功。大将军,进兵吧!”
  耿舒作为耿弇的三弟,是唯一尚留在上谷的耿氏族人。
  耿氏在上谷经营已久,耿况通过已儿子领军的方式,一直将上谷突骑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他的几个儿子个个擅战,军中对他们都很信服,刘钰为了保持上谷突骑的稳定,暂时以耿舒留任上谷都尉。
  当然,他自己的妻儿也已在长安定居,耿氏兄弟的亲属都在长安,刘秀不担心他们反水,所以让兄弟二人一道自上谷出征
  陈方和耿舒的想法代表了多数将领的意见,乘着这股子锐气,乘着刘秀骑兵力量不足,一举决胜。如果能拿下伪帝刘秀,得了这天大的功劳,诸将都有大功,这军中恐怕有数人可得封侯之赏。
  在泼天大功之前,众将的眼睛都蓝了,人人喊打,个个求战。
  耿弇没有说话,却转向平寇将军陈方,在诸将吵着要出兵时,只有他安静地站在那儿,一言不发。
  “陈将军,你的意思如何?”
  陈方拱手道:“大将军,大军西进,后有蓟县、涿郡坚城未下,前有伪帝十万精兵,我军身在敌境,腹背受敌,非取胜之道,若是敌军据坚城,不与我军决战,如之奈何?”
  不等耿弇说话,尤河抢先道:“伪帝亲征,全天下人都在看着,若是任由我军在涿郡任意来去而不出战,岂不令天下人耻笑?就算他肯忍耐,各城守将见其如此懦弱,也将士无战心,望风归降大将军,河北之地可不战而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