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绍宋 (榴弹怕水)


  不过,或许不远的将来,那里还会出现放在任何时代都足以载入史册的庞大主战兵力,一支前所未有的骑步大军将会汇集而来。
  往东去,也就是大名城身后的宋军主力的总体盘踞区域,虽然没有刻意喧嚷与放肆,但是各个据点的灯火,往来不停的士卒、人群,造成的动静和整体的光线根本无法被遮掩。
  这里正酝酿着今晚行动的最终成败,船只在横穿陆地,民夫在尽全力整备工事板材、拉纤运输,甚至是在烧锅做饭,一支庞大的精锐主力部队也在候命。
  然而,最奇怪的地方终究还是战场的中枢节点那里,金军大名府行军司都统高景山所居的偌大元城灯火通明,城里城外严整号令,秩序井然,与此同时,宋军河北方面军元帅岳飞所在的偏小的大名城却暗沉沉一片,除了必要的灯火外,沉寂的可怕。
  没办法,这是一场‘偷渡’,原本就应该选在没有月光的本月上旬发动才对,如今等到中旬,也不得不专门挑了一个天色阴沉月亮被遮蔽的夜晚,这种情况下,大名城‘必须’要尽量减少光线才‘对’。
  也正是因为如此,两城中间那日益狭窄的河道之上,光线显得格外晦涩难名。
  唯独,明暗交加的河道之上,有些东西又不可能因为没有足够光亮就能轻易无视它的强烈存在感的。
  田师中在城北候命,王贵在故城镇指挥陆地行船,张荣迟迟不见踪影,至于其余将佐也多领下了任务,早早去别处了。此时的大名城内,靠着西侧水门的那处专门放热气球的高台旁,岳飞孤零零端坐于一把椅子上,便是周边数十步内,也只有一个御营水军的参议官尤学究,和一个专门负责热气球的指挥贝言随侍。
  整个高台周边只有两三个火把,根本看不清岳飞的面色。尤学究也没有了之前在自家节度跟前的那般从容与放肆,只是有些丧气的拢手蹲在旁边的高台下,动都不敢动。至于贝言,此时明显有些慌张到不知所措,同时又不敢轻易动弹,只能在站在那里枯燥的陪同这二人忍受下去。
  没错,就是忍受,三个人都在忍受。
  立在这个地方,尽管南面的喊杀声清晰可闻,却根本遮不住数百步外金国石砲发射的呼啸声,遮不住砲丸砸入水面那沉闷的扑通声,以及碰到什么木料后发出的清脆撞击声……最后那一种声音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比偶尔发出的惨叫声还让人难以忍受。
  因为谁也不知道这种清脆的响声背后,到底是宋军的毫发无损,还是更大规模的损伤。
  而这,也正是为什么萧恩和他的部属做的这件事情,会显得那么令人难以接受的所在,为什么张荣会那般纠结的所在,更是尤学究此时几乎崩溃,却根本不敢逃避的所在。
  这不是什么战场上光明正大的牺牲,不是大规模作战中的刀枪无眼,而是说,这么一群子好汉的性命从直观角度而言就是一种浪送。这种注定要付出巨大伤亡的突袭,是一种虚无缥缈的,谁也不敢打包票说绝对有用,只是从最高层面,从战略上而言,似乎必须的佯攻。
  可问题糟糕就糟糕在这里,因为这样的话,它的有用、没用似乎完全是建立在对面指挥官高景山的水准与判断能力上的。而与此同时,尽管大家心里可能都还明白,但宋军主帅岳鹏举却拿不出明确证据说这些人的作为是关键性的、必须的。
  对上拿不出,对下拿不出,对萧恩和他的部属们来说拿不出,对事后可能要因为萧恩他们占据功劳而不服的其他各部将士也拿不出,却偏偏为了整体作战计划的顺利,要人家这多好汉平白去送性命。
  没办法,所谓御营大军,不过是一个从八年前才草创整合而来的部队,它虽然已经是一个有着成熟套路的复杂系统,比如有了密札制度,有了统制官制度,有了亲军文化等等,但还是没有在这种特定战术上形成特定的军事术语,让人通俗的认可这种牺牲的价值,就好像大家不用说都会认可哨骑的必须性一样。
  当然,城上的岳飞和河道中的萧恩,现在无疑是在建立这种机制……因为当岳飞下达了这个军令后,萧恩毫不犹豫的执行了。
  岳飞枯坐在那里,并不晓得萧恩是如何想的,也不晓得尤学究是怎么想的,可对于本就善于思考的他来说,此时不免有些恍惚……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话可以轻飘飘的说出来,军令可以咬牙写下去,但真这般坐在这里,强迫自己去听这些砲石飞空、砸船伤人声音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自己到底做了什么。
  北伐是正义的,收复两河是必须的,国家统一是伟大的,没有人可以否认这一点,就好像赵官家给最新一期邸报上说的那般……事到如今,没有人可以否认大宋朝和这个时代正在共同书写属于自己的宏大篇章……这句有些绕口和古怪的言论,初次读来,不免会让人怀疑是河东方向击破雀鼠谷南端的阳凉南关后赵官家大喜过望,喝醉酒后写的东西。
  大宋朝怎么写文章?
  时代者,时期也,一段时间,又如何能写文章?
  还共写?
  但是,细细读来,却觉得别有韵味。
  上一期登了韩郡王临阵请战时吟诵的旧词,当场震动铁岭关屋瓦,登报后更是震慑天下,但他也不过是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孜孜以求者,不过是青史留名罢了。而人可青史留名,国由人成,时由人造,国与时共写文章,反而让人觉得比喻绝妙。
  当时读罢,他岳飞也的确升起了一种‘大丈夫当如是’的感觉——我岳飞也想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宏大篇章。
  而且,结合着之前的十年辛苦与经历,岳飞是有足够的底气和勇力对所有人说,就好像官家文章里的说的那样,这个篇章是正义的、必须的、伟大的,且不容置疑,属于敌我分明的。
  然而,光影之间,明暗之中,在听着前方河道中的声音时,岳飞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个篇章太大了,庞大到足以碾碎任何人。
  持续了十年的两河百姓空望、数年间中原的空荡、延续了多年的东南百姓沉重赋税,都是这个篇章的注脚。
  这不是什么无奈与自私,也不是完全没有牺牲的自觉与伟大,只是个体纯粹的渺小,在时代浪潮中的微不足道而已。
  就好像此时此刻,不知道多少好汉的性命,就这么被黑夜用那些声音给轻易消融了一样。
  “元帅。”
  打破沉默的赫然是一直陷入某种惶恐心态的贝言,他忽然上前,仓促喊了一声。
  “什么?”
  岳飞沉声以对。
  “砲石落水的声音多了一半。”贝言匆匆解释。“要么是船丢了一半,要么是闯过去了一半,要么是船只坏掉,动弹不得,挤在一起了……”
  岳飞瞥了这个熟人一眼,心中登时醒悟,对方在提醒自己,不管是真的突袭闯河道,还是佯攻什么的,此时作战要么成功、要么已经失败,没必要继续下去了。
  只是不晓得这个贝言身为一个低级军官,到底能不能猜到是佯攻。
  当然,这个念头只是一瞬而已,岳飞立即强迫自己沉寂下来,细细去听那些让人难以忍受的砲石声,而果然,正如这个精细谨慎的贝言所言,金军砲石砸入水面的沉闷扑通声明显多了很多。
  但是,岳飞依然难以下令,因为他只知道战前上岸了十几艘船,而王贵闲杂还没有告诉他,此时到底有多少艘轮船成功抵达元城背后的河道里。
  更何况,今夜可不仅仅是渡船这么简单。
  似乎是看穿了岳飞的心思一般,贝言赶紧小心再说:“元帅,若是佯攻,使金军不去注意其他地方,咱们大张旗鼓的救援本身,其实也能拖延时间……损失这么多还不撤退,恐怕反倒会让对面疑心的。”
  岳飞终于怔了一怔,然后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已经距离自己不足两三步的故人,像是第一次认识对方一般……但仅仅是一瞬之后,他便收起多余心思,当场决断:
  “既如此,立即点火,大举下河救援!”
  军令既下,尤学究和这个贝言一起如释重负,却是仓促奔走传令,俄而片刻,城中待命军士便蜂拥而起,瞬间将整个大名城照的跟对岸元城一般明亮。
  然后便有宋军沿河堤而下,放声呼喊,要河中的水军兄弟弃船弃甲,直接逃回这边岸上。
  见到这幅场景,听到弃船之声,对面金军上下欢呼雀跃,自觉大胜,而河中苦捱,却连伤亡情况都不清楚的御营水军,也多释然。
  但是很快,新的问题就出现了。
  “元帅,河中沉船颇多,光照却不足,俺家不少伤员根本寻不到路。”尤学究满头大汗,复又匆匆来报。“河中磕着、撞着、冻着,便是多待片刻都是要命的。”
  原来,此一时彼一时,原本宋军‘突袭河道’,本该尽量避免灯火才对,但此时既然要撤退,而金军的砲车又都是固定位,无论如何这种‘火力’都是固定的,这种时候,就反而需要足够的光亮才行。
  河中越亮堂,萧恩和他的部属弃船后生还的概率就越大,伤员被救援的可能性也越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