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仙师 (水无形)


  李二哈哈笑道:“说说吧,还有什么想说的,今日一块料理了。你不是还要准备交通部成立一事吗?能抽出半天时间给我,我已经很开心了。”
  沈晨想了想,“确实还有一事。”
  李二惊讶道:“你不知道我是随口说说的。”
  沈晨:“……我当真了,你个混蛋!”
  “嘿嘿!”
  “新式火车头已经做出来了,一万匹马力勉强能上路,之后便是五万匹马力的研究,你召集朝臣的时候议一议,把规划路线想明白喽,此事不用我说你也知道有多么重要,究竟要向北、向南还是向西,你们考虑清楚。一旦确定,便要派人沿路勘查具体路线,不能耽搁。”
  李二咦了一下,“我还以为你还要说回军队的事。”
  沈晨鄙夷道:“你的田我可不敢犁。军队那一块仙界的方法必然是经得起考验的,但是决心还是要下。”
  李二沉吟道:“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第396章 两种办法
  华夏的军制直到清朝灭亡之后才会迎来一次真正的文武改革。
  在大唐,能够管理和只会整个军队的只有李二自己,如需调配,则指令下达到兵部,兵部执行,再由十二卫将领具体操作。
  名义上,李二直接对整个军队直接管辖,但是,兵部本身又归属于尚书省,尚书仆射对兵部能够直接下达命令。
  这样的制度碰上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自然没有什么,但是,一旦碰上个不喜欢执政的帝王,那么,大唐掌控军队的便是尚书省左右仆射。
  在这样的前提下,军队便在绝大程度上被文官管辖,武官从体制上说便要低于文官一筹。
  当帝国新生,武将战功赫赫,帝国本身对土地有着巨大的兴趣的时候,武将自然可以凭借战功和百姓支持与文官对抗。
  然而,一旦帝国趋于安定,军队没了战可以打,将军便没有了战功,天生来讲便会低文官一头,被文官节制。
  同时,文官系统本身又是极其容易产生内部争斗和拉帮结派的系统,它本身不像军队,始终能够在战功和“小山头”之间找到平衡,即便再腐败的军队,只要战功赫赫,内部来讲除非遭人背叛,否则总能有向上升的渠道。
  文官系统不一样,特别是封建时期的文官系统,官员考核太简单,监察系统又太烂,还有所谓的“士农工商”等级约束,只要皇帝没有杀人的心思,最多就是个流放,都能保命。
  说不准哪天帝王心血来潮,一道恩旨便又能重归朝堂。
  而且,对文官的提拔也太过随意,所谓的考核形同虚设,只要帝王高兴,一道旨意便登上万人敬仰的位置。
  所谓“朝登天子堂”绝非虚言。
  同样,如果帝王雄才大略,能够提拔有用之人,那么,文官系统自然一片欣欣向荣,一旦皇权旁落,整个文官系统便会成为内讧的战场。
  如此混乱,必然牵连被文官体制压迫的兵部,届时,兵部中便会充斥极多的没有战功的文官,将军队变成向上攀登的武器,攻击对手,甚至自挖墙脚,让军队变成成千上万的蚂蚁,甚至连出战的勇气都没有。
  这便是自古以来的所有帝国,在初期都能蒸蒸日上,但帝国安稳后,军队便迅速成为一滩烂泥的原因。
  唐朝是幸运的。
  自高祖李渊起,到唐玄宗中期为止,个个帝王的表现都可圈可点,甚至一连出现了李二、李治、武则天三个在历史上都威名赫赫的雄主,使得唐朝疆域不断扩大,文武之间相对平稳,武官地位和文官地位平起平坐。
  坏就坏在唐玄宗这个憨货,中年期刚过,马上就糊里糊涂的,把府兵制一撤,改成了募兵制,立刻给了武将巨大的权利,然后为了平衡,只能一再拔高文官节制武将的权利,如同一个不断被吹起来的气球,砰的一声,在安史之乱中,唐朝断崖式的没落下去。
  李二必然意识到其中的关键,但依然没办法脱出这个牢笼,因为他受历史局限性,即便有办法也难以实施。
  他这一问,其实心底已经有了文武分开的想法,但又无从下手,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沈晨的身上。
  沈晨自然笑眯眯地回答:“办法自然有,两全其美而已,仙界早就找到了办法。你要听哪种?”
  “意思是至少有两种?”李二吃的这一惊非同小可,他想方设法都搞不定的事情,沈晨居然有不止一种办法。
  “第一种改革力度较轻,文官比较容易接受,但军队还是会有一部分处在文官节制之下,或多或少还是会在帝国安定后受到文官系统的干扰。”
  李二好奇道:“具体说说。”
  “很简单,把调兵权、统兵权、练兵权、惩罚权、战略设计、战斗指挥等权利统统分开,于兵部外再于军队中设立一个真正掌控军队的部门,直属帝王管辖,让文官和武官各自掌控,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
  沈晨回忆着他看过的资料,道:“具体来说,便是兵部对军队只有练兵权和战略设计,其他权利则统统划归为军队,如此一来,文官可通过战略设计对全国军队部署指手画脚,具有一定的调兵权,只是比起原本的调兵权来说,要微弱得许多,而且,练兵权在并不手上,相当于掐住了军队的脖子,比如,你不是要兵吗,好,那就乖乖听话,不然为你练出的兵全是窝囊废,我看你怎么办?”
  “是个办法,如此一来,文官抵触便小得多。”李二想了半晌,点点头,心底对这种方法已经有了采用倾向。
  不过,他毕竟不是个憨货,既然沈晨说还有一种办法,他绝对不会立刻就妄下断言。
  “另外一种呢?”
  “另外一种要干脆得多!”
  沈晨道:“首先,还是要设立一个管理军队的最高部门,与第一个办法相比,这个部门的权利更加巨大,巨大到唯有皇帝才能是这个部门的最高统领,皇帝平常不可能时时刻刻管理时,也并非交给一人协同管理,而是继续划分权利,分在至少三个人的手中,对于调兵权更是只有帝王自己才有,其他几个人碰也不能碰。如此,部门内部便能实现平衡。”
  李二眉头一皱,“如此一来,文官对军队便没有了节制,很容易混乱啊!”
  “不!”
  沈晨道:“文官可以有一项权利。”
  “哦?哪种?”
  “对外交涉权!”
  “什么意思?”
  “便是大唐对外用兵,究竟用不用的权利!”
  “嘶~~~”
  “对外交涉权”李二是第一次听说,但沈晨简简单单一句话他就看到了其中的杀机。
  对外交涉权看起来没有什么用,但真正使用起来,却是一个大杀器。
  比如,军队想要攻打某个国家,文官系统觉得靠谈判就能搞定,那么,对外交涉权一下,军队便只能乖乖回家。武将想要功勋?呵呵,我们文官说,不可以!
  如果说练兵权只是让文官掐住了军队士兵质量上的好坏,体现不出节制力的话。
  那么,“对外交涉权”则是悬在武官脑袋上的一把刀,想要功勋就必须按照文官说的打,否则,哪怕你能灭掉全世界,你也毫无用处。


第397章 正名——大唐子弟兵
  两种方法各有各的妙用,说穿了其实都是文武平衡,核心则是对权利的划分,看看哪边有哪种权利而已。
  但不论怎么说,两种方法都可以让文武分家,让帝王具有对军队的绝对统治权,而不会出现宰相调兵的情况发生。
  两种方法的出现,立刻给李二的历史局限性轰得稀巴烂,让他被捆住的手脚有了用武之地,和沈晨谈了一会儿,马上就意识到权利细分的好处,不用沈晨教导什么,肚子便有了七八种腹稿。
  李二最终会选择哪个,又对哪个做出什么样的改良,沈晨不清楚。
  只知道当天晚上,李二便召见了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敬德、翟长孙等大唐文武最高的官员,就连还在挖煤的程咬金也收到了李二的圣旨,让他赶紧回来。
  然后,便是一连七八天的争吵和妥协,好像在程咬金回来加入战团后,还在两仪殿里发生了几次的群架,最终,腹稿出台,李二决定在明年元旦大朝会上正式下达旨意。
  不管旨意内容具体为何,沈晨不用猜也知道,自古以来的文武交杂,在大唐李二的时代将会画上一个句号,如同后世那样,文官再也不能对武将指手画脚,武将也不能对文官喊打喊杀。
  更多的细节沈晨没有去关注,比起泡在争权夺利缸子里的大唐顶级官员,他就是个政治小白,出出主意还行,说到如何去用,他估计没还有一个县令能办到的事情多。
  秋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渭水河畔的巨大钢铁厂源源不断地供应铁器下,无数新式农具被制作出来,配上严格训练过的军士,所过之处就跟蝗虫大军似的,成熟的农作物是大片大片的消失。
  和蝗虫不一样的是,这些农作物不会进士兵的肚子,只会进入百姓早已准备好的谷仓地窖里。
  随着《大唐皇家仙报》和《学院杂谈》对“人民子弟兵”概念的轰炸,大唐的老百姓第一次知道了在地里帮助他们收割的军士不是来抢他们粮食的强盗,而是守护着他们自己的子弟兵。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