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算如此,人家楚宁也不太需要这个了,人家一出手,就教导出状元一个,进士六个,而这七个人,现在是大明朝野公认的能臣!
所以,那些读书人在西方世界肯定能很好地‘完成’传播华夏文化的历史重任!
第615章 全面影响
如果你担心那些读书人会受到当地的排挤,就打错特错了,如果在楚宁抵达西方之前,他们跑过去,说不定会被当做异类给收拾了。
毕竟现在的西方世界,还是宗教说了算。
但是现在,就算是西方世界最有权势的教宗,都不敢得罪楚宁这个大杀神,那些有着大明身份的读书人,他们自然是不会动的,甚至还要小心的保护起来。
天知道那些人出了什么意外,哪怕是被小偷偷了,楚宁这个大杀神会不会带着他恐怖的军队杀来。
如果真是那样,奥斯曼肯定是楚宁最忠实的盟友!
因为就算是楚宁,也从来没有想过占据西方世界,就算是现在大明在地中海沿岸的海外领地,除了马穆鲁克的那几座城池港口之外,都是他们送的!
当时甚至有种你不要都不行的意思!
如此一来,得罪了大明,就算楚宁不来,那些海外领地闲的发慌的驻军们,也会高高兴兴地拿着刀子过来问问,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不是开玩笑,也不是他们没事吓唬自己玩,西西里王国就曾经仗着自己武力强盛,加上教宗在一旁煽风点火,暗中股东,把一个游历的大明读书人以传播异端邪说的名义给抓起来了。
说是关押,其实就是软禁,他们想看看大明的反应,结果没有让他们‘失望’,彪悍的大明驻军甚至没有通知他们的盟友,几艘战舰就开到了西西里王国。
不由分说就是一顿大炮,顺便还把前来‘帮忙’的那不勒斯舰队给团灭了,理由让人哭笑不得,无法判定对方来意!
人家都说了是想帮大明收拾西西里的,可是因为语言不通,就这么‘含冤’被收拾了!
这也怪楚宁,楚宁从来没有下令让大明的驻军学习当地的语言,但是也没有限制他们,加上大明的海外领地确实和现在的意大利没有什么来往。
尤其是西方世界虽然面积不大,但是语言确实他多了,学不过来,不信你看看后世,动不动就一脸骄傲地说,我会英语、法语、德语等等几国语言。
所以骄傲的大明人,根本不屑于学习这些语言。
读书人被‘救出来’的时候,白了,也胖了。
而西西里眼沿海一大片区域化为了焦土,至于‘蒙冤’的那不勒斯,大明的驻军甚至来拿一句安慰的话都没说,转身回去了。
教宗一看这结果,不停的暗道万幸,幸亏他只是暗中煽动了一下,不然受灾的就是他了。
他了解了一下,其实大明的那些读书人,宣扬的东西,其实和他们的教义也没有多大的冲突,当然就算有,教宗也能找到理由驳斥‘这种荒谬’的说法。
因为他们传播的忠君爱国的思想,和他们君权神授差不多,甚至是对他们这种学说的一众补充,自然也就没有必要横加阻拦了。
当然最终要的还是明军,这群家伙因为在驻扎期满之前不能回国,只能在这呆着,偶尔听到自己的同胞战友杀敌立功,他们羡慕的哈喇子满地。
只要是这种消息传来,地中海的那些海盗的苦日子就来了,虽然不会被记入军功,但是穷极无聊的大明驻军,为了保持战斗力,还是会主动剿灭海盗。
甚至还会登陆到,剿灭山贼匪患,或者协助一些国家‘调停纠纷’,当然明军所谓的‘调停’就一种方式,就是把对战的双方狠揍一顿,然后吹着口哨高高兴兴地走了。
但是他们对当地的百姓却极为友善,不仅不会抢掠他们,就是需要的物资,也是按照当地的市场价给钱,虽然他们给的都是大明的货币,
可大明的货币不仅制作精美,还很保值,不像他们那些领主们自己铸造的货币,虽然也都是金银铸造的,但是和大明的货币比较起来,显得及粗糙,有难看。
不然,当年宋朝贸易中有一个特殊的货物,就是货币!
这也让大明在西方百姓中有着非常好的口碑。
宽阔的胸襟,加上大明军队的保护,因此大明那些在西方世界游历的读书人,这下更有底气了,换成是谁,身上挂着这么一块免死金牌,也不会担心了。
当然一个意外的结果就是,大家看到了‘含冤’的那不勒斯之后,发现学习汉语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自那以后,从学习汉语,到认识汉字,就成为了西方世界尤其是贵族的一项必修课,谁也不想自己在拍马屁的时候,被‘误会’了。
除了这些之外,从楚宁开始,所有大明和其他国家签订的正式协定,都很少有对方国家的文字!
以楚宁霸道的性格,根本不会,也不屑于用另外一种文字确定协定的内容,这就是说,不管签的是什么,最终的解释权都是大明的!
这也让其他各国不得不开始学习汉字,毕竟这东西签了,你想赖账很难啊,没看到大明军队有多彪悍吗!
而那些读书人也没有让楚宁失望,当初在筛选那些读书人的时候,楚宁除了给了丰厚的报酬之外,还在锦衣卫的配合下,对他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楚宁挑选的都是那些信念坚定,学识这个倒是其次,毕竟这个时代能读书的人,学识放在西方那也是很高的存在,最主要的就是,这些人都以传播华夏文化为‘己任’。
也正因为这样,那些人在西方传播起华夏文化来,简直就是‘舍生忘死’,他们不单纯是因为楚宁给了他们丰厚的报酬,虽然报酬确实很丰厚。
但是当他们看到这里的人竟然生活的如此原始,简直让他们这些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忍无可忍了。
他们先是游历一番,每到一个地方,就开设学校,默写华夏经典,教导当地百姓读书种田。
虽然大明之前绝大多数读书人,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楚宁这次挑选的都是那些‘不得志’的读书人,他们书读的怎么样不重要,主要是他们会教书,会种田!
这样,让原本食不果腹经常饿肚子的西方百姓,一下看到了希望之光。
这短短几年的时间,华夏文化已经在西方站稳了脚跟,最远的甚至穿过法兰西,抵达了英格兰、瑞典那些遥远的北方国家。
现在楚宁又来这么一招,可以想象,西方世界再想出现后世他们引以为傲的‘文艺复兴’,就很难了。
这样一来,无论是从军事上,还是从文化上,甚至是经济上,西方都越来越依靠大明,大明在西方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
这种影响,简直就是可怕!
第616章 盟军
作为一个专业的海军将领,一个优秀的海军将领,沙里木根本不关心这些,他关系的是自己的舰队能不能成为地中海最强,然后慢慢发展到可以和大明对抗!
这次除了那几艘被他宝贝的不行的海狼级战舰,他带来了奥斯曼海军近乎三分之二的战船,战船上安置了奥斯曼仿制的大明火炮。
虽然沙里木对这些仿制的火炮很不满意,因为不论是射程,威力还是射速,都根本没法和大明制造的相提并论,而奥斯曼以前自己制造的那些火炮,就更不要说了。
除了体积大,重量更大之外,就算仿制的对面的火炮也不知道甩出它们几条街!
不过沙里木带来的战船中,真正大明的火炮很少,不是收拢流民舍不得,而是不敢。
他们这次出兵,是冠以海盗的名义,如果使用大明的火炮,肯定会被发现端倪的,如果有一个人把这个消息传回大明,就算大明无暇顾及他们。
那他们以后也不用想从大明再获得武器弹药了!
沙里木虽然很想大明被消灭,但是他和穆罕默德二世一样,从一开始就不相信所谓的举世攻明会成功!
他和穆罕默德二世的想法一样,能占领大明的海外领地,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进攻望海城,不论是穆罕默德二世还是沙里木,都没有想过。
如果让他们自己选择的话,他们宁愿在大明把苏伊士运河修好之后,在与大明开展,可是这次机会难得,所以他们准备先参与进来再说。
毕竟,举世攻明虽然不会成功,但是大明想要同时对付这么多敌人,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他们正好趁此机会,占领一些大明的海外领地。
同时还能检验一下海军的战斗力,然后下一步就是争夺正在修建的苏伊士运河了!
这条运河在对面和马穆鲁克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还要多,再有几年就能完成了,那时候,西洋和地中海之间就变得畅通无阻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算大明在强大,他们也具备了和大明一较高下的能力,毕竟这里也算是他们的主场,而大明与这里相距何止万里。
不过让沙里木郁闷的是,他上百艘战船,加上从陆上赶来的乔装成沙匪的两万奥斯曼大军,却对眼前的塞得城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