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什么都好,这孩子懂事,孝顺,什么都好,就是主意太正,他决定的事,没人能拉的回来,如果有,那就是朱祁镇还有楚宁了。
可现在这两个人,一个在塞北草原,一个在西北荒漠,没有一个在京城的,这下朱见深发脾气,谁能有办法啊!
不然孙太后也不会急匆匆地从慈宁宫跑过来。
“母后放心,咱们出面不管用,有人却是手到擒来,请母后安坐,我已经派人去接了,想必现在也快到,儿臣这就去接她!”朱祁钰说完转身施礼离开了。
他不想在这待哪怕一瞬间!
想想,他一个藩王,现在整个时候,出现在皇宫大内,呢些穷极无聊,甚至有些‘无所事事’的御史们,还不把他弹成筛子啊。
他不是楚宁,可以无视那些御史的弹劾,更没有楚宁那种‘不要脸’的泼妇精神,能在朝堂上满嘴乡野俚语的和官员们对骂。
现在内阁的以曹鼐为首九位辅臣,来了七个,全都跪在御书房门口,一边请罪,一边恳请朱见深赶紧开门。
这种场面绝对是百年难得一见,可是朱祁钰却一点八卦一下的意思都没有,好家伙,那些文官本来就小心眼,如果文官之首的内阁成员这副囧相被他看见了。
就算他们不会灭口,也肯定把他弹成筛子!
不过朱祁钰却是信心十足,他知道,他劝不了朱见深,因为他身份有些特殊,另外他在朱见深那也确实没那么大的面子,皇后、太后也劝不动朱见深。
但是有一个人,只要她来了,那这些事就不是事了,‘哼,我治不了你,总有人能管得了你!’朱祁钰心里暗道一声,此时他已经看到了一辆马车向皇宫缓缓驶来。
第618章 朱见深的痛苦
朱祁钰赶紧迎上去,如果这个人再摆不平朱见深,那就只能等着朱见深脾气过去了。
朱见深为什么生气?
原因很简单,除了一部分海外领地之外,大部分都传回来消息了,而引发这一切的是朱祁镇的一份战报,现在大明北伐大军,正在宣府之外,和瓦剌人对峙。
但是人数根本没有五十万,有十五万敌军现在还不确定去向,朱祁镇已经派人去探查了,有消息就会传回京城。
这可是十五万大军,不管出现在那个方向,都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朱见深第一时间找来了兵部的将领,以及张辅等人研究这些人可能的去向。
锦衣卫倒是很尽职,很快消息传来,十五万大军并没有完全消失,其中有五万大军被派往西北,没办法,听说楚宁在西北之后,也先觉得自己的五万大军,和亦力巴里、乌斯藏那些乌合之众根本对付不了楚宁!
剩下的十万大军则是因为天气的原因,被滞留在后方,现在正在向着也先这里赶来。
这下好了,警报算是解除了,可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却摆在众人面前,西北原本就只有十万大军,还有一半是刚刚招募的,而他们将要面对的却是五十五万。
现在也先又派去了五万大军,那楚宁的对面就是六十万大军了!
反观楚宁这边,除了他出发的时候带走的一千军官,他能抽调出来的就只有区区五万人马和刚刚招募不到半年的五万新军!
无论是精锐程度,还是装备情况,都根本没法和朱祁镇相提并论。
这不是简单的一个打六个,是几十万人的大战!
朱祁镇这边虽然也只带了十万禁军出发,在宣大周边的这些防线上,朱祁镇最少还能再抽出十万人马,两相比较楚宁这边简直就是拿着木棍去和一个,是一群武装到牙齿的壮汉对战。
怎么看,楚宁都没有一丝赢面,朱见深悄悄滴找张辅计算过,楚宁能保住性命就已经是侥天之幸了,将来犯之敌挡在大明边界之外就是奇迹。
至于楚宁说的大获全胜,消灭敌人,跃马西域恢复盛唐,那估计就是楚宁鼓舞士气的一众说法。
并且,楚宁似乎也知道这个结果,所以他在陕西以及长城一线,又布置了两道防线,显然楚宁自己也在做最坏的打算!
张辅说过,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楚宁已经做好逐级抵抗,拖延西北敌人的步伐,等待朱祁镇这边大获全胜之后,回身救援,或者从背后击垮对方的准备。
朱见深当时就急了,都没有召集内阁和兵部商议,直接冲到内阁,同时传召兵部尚书于谦,就是要商议增兵西北。
结果出乎意料,无论是兵部,还是内阁,都不同意增兵西北。
在他们看来,西北虽然形势危急,但是一来楚宁现在就在那里,不是曹鼐不想去救援,楚宁在离京之前,再三叮嘱,一切以京城为重,西北之地不需要朝廷再单独增兵!
二来,京城这边看似兵力雄厚,其实对于大明的中枢核心京城来说,十万禁军也就是能满足京城的防御准备,这还是因为现在的禁军战力提升了。
如果是军改之前的京营,按照兵部的计算,没有二十万大军,根本守不住京城!
何况京城的防御不仅仅是守住这座京城,还有京城物资供应转运咽喉的通州,京城周边的一系列战略要点,以及防备敌军声东击西,进攻大明其他地区的防线构筑。
这样算下来,五十万大军也就是能做一个大概,现在兵部正在从全国各地悄悄抽调兵力,组建第二道防线,根本没有余力去支援西北!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只是谁也不敢说出来,那就是在这些朝臣眼中,黄沙漫天的西北之地,现在不仅不能给朝廷带来什么收益,甚至成为朝廷的一个沉重负担。
现在除了西北地区,就连一向贫苦的西南地区,都已经基本达到自收自支了,西北地区每年还要朝廷提供大量的援助,因此朝廷已经做好了失去西北的准备!
只不过这种丢失国土的话,谁也不敢说出来,况且,楚宁在离京之前,就信誓旦旦地表示,不恢复盛唐疆域,他绝不收兵!
他需要支持也不多,第一不要朝廷向西北增派一兵一卒,第二不要朝廷出一文钱军费,既然楚宁自己都这么时候了,自然不会有人反对。
楚宁需要的除了他带走的那些军官和工匠之外,就是他对西北之地的处置之权。
当然,朱祁镇和曹鼐等人也是一直苦劝,可是楚宁却没有丝毫动摇。
就这样,在所有知道内情的内看来,楚宁的出征显得是那么的悲壮,就连王文都对楚宁佩服异常。
王文觉得,自己只是和楚宁存在施政上的分歧,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矛盾,但是这种时候,楚宁作出这种决定,王文都不得不挑起大拇指。
朱见深快要疯了,他视若第二父亲的楚宁,他比亲兄弟还亲的兄弟楚博彦,现在就在西北之地,面对着六十万如狼似虎的敌军,想到这朱见深就想杀人!
虽然知道曹鼐等人说的是实情,京城这边确实抽点不出人马支援西北了,而且朱见深也知道这是楚宁的意思,可他就是觉得痛苦。
从内阁出来之后,他就把自己关在御书房,谁也不见,他第一次感到自己如此弱小,如此无助。
难道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楚宁父子深陷绝地,自己却要在他们亡命的时候,享受着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安逸吗!
他想要自己跑到西北,就算是战死,也要和楚宁,和楚博彦战死在一起,在湖口的时候,他不是没有经历过。
但是他走不了,不仅朝臣不让他去,他自己也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人不允许他去,这才是他痛苦最大的根源。
曹鼐知道朱见深是为何这样,所以他没有劝谏,只是带着内阁的七位辅臣跪在御书房门口,虽然大家都说他是楚宁的铁杆,是楚党的骨干。
但是曹鼐知道,就算是楚宁在京城,他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的!
朱见深也知道,所以他才会把自己关在御书房,这简直就是眼睁睁看着楚宁父子送死,自己却无能为力,以朱见深和楚宁父子的感情,痛苦的程度可想而知。
朱祁钰也知道,但是他也不能出面劝解,就因为他自己也想提兵西北,如果不是他身份的限制,他早就带人杀奔西北了。
第619章 妇唱夫随
“王爷!”
“别走这些虚礼了,赶紧随我走吧,现在也只有你能劝见深了!”朱祁钰一把拉住楚倾云的手就往皇宫里走。
没错,这就是朱祁钰找的人,放眼整个京城,现在能劝动这就是的,也只有楚倾云了!
不仅是因为楚倾云是朱见深的未婚妻,大明未来的太子妃,更因为楚倾云是楚宁的女儿,也是因为她几乎就是和朱见深一起长大的!
楚倾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是看到朱祁钰脸上焦急的表情,知道肯定不是小事。
如果是其他人这么拉着楚倾云的手,在皇宫里狂奔,就算没有什么流言蜚语,也肯定被忠诚的皇宫护卫给剁成肉泥了。
可是朱祁钰和楚宁之间的关系,以及朱祁钰和朱见深之间的关系,更何况朱祁钰现在超然的地位。
来到御书房院子外边,朱祁钰拉着楚倾云,把大体情况和楚倾云说了一遍,说完之后,朱祁钰都不得不佩服,同时心中不服,疯狂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