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无语的命运
- 入库:04.13
可即便是如此,地方官员克扣宗禄也是常有的事,甚至万历年间秦王府有宗人百人,围堵陕西巡抚,索要嘉靖年以来拖欠的宗禄——足足拖了几十年!拖了几代皇帝!
到最后,闹事的宗人被贬为庶人,关进中都高墙。面对万历皇帝质询为何拖欠那么长时间的宗禄,户部怎么回答的——百姓拖欠粮赋,官府无粮可发。
大明的粮赋是什么?
百姓拖朝廷的,朝廷拖武官兵丁的,拖宗室的,但唯独不拖文官的。
就是这群看似被当成猪养,可实则被打压、被圈禁的王爷宗室们,在面对天下沦丧时,他们又是如何表现的呢?历史上南明时期,很多宗室王爷起兵抗清,有的兵败被杀,有的自杀,有的绝食,有的跳河自杀,多达数百人。
甚至到最后,在台湾郑氏降清后,一直随郑氏居住台湾的宁靖王朱术桂,面对郑克塽降清,朱术桂毅然与五位妃子自杀殉国……
历朝历代,朱家宗室可以说是被黑的最惨的,被当猪一样圈养了那么多年,一下子面临国破家亡的局面,想出力却没那能力。这群人平常习个武,爱好个兵器,都能被文官弹劾称“有谋逆之心”,然后被关到中都高墙,至于当贤王更是一种罪过。想活命的话只能研究个琴棋书画的人,面对那样的局面,能做什么?
唯一能做的就是骨子留着老朱家的一点血性!
可就这还落下了后世的骂名。
不过,现在他们的日子过得倒也不差,毕竟朱国强出身于外藩,当初可是打出了“恢复太祖祖制”旗号为自己正名的,对待宗室当然要不同于过往。
非但废除了藩禁,而且还准其恢复府卫。甚至还足额发放了宗禄。这倒不是因为现在大明的财政宽松,不在乎那点银子,现在朝廷能养得起这些皇家宗室,但是将来呢?
几代皇帝之后,经济发展不发展,总归是要面对两个问题。
一个是藩王是否会造反,一个是是否养得起他们。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问题,其实老朱家的宗室有这么多有血性的汉子,又何必拿他们当猪圈养起来?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祸水西引”——把这些藩王都封到印度去。
把他们全都放出来,用大明的宗室去造福印度人民去,去造福世界人民去。
而且这些年,朱国强一直在推行着这个政策。
分封藩王为诸侯。
变藩王为诸侯,这件事是好事啊!
那怕就是诸侯国的王,那也是一国之王,真正的王,而不像在大明,只是王府里的王。顶多也就是水池子里的“王霸”。
只不过,那怕就是这样的好事,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毕竟,那是要远去海外的!那怕就是到了乾圣十四年,也不是所有的藩王宗室都愿意去,他们中确实有不少人宁可在大明安享太平,也不想在海外开拓疆土,为一国之王。
不得不说,太平日子确实人人爱,有些人,确实是贪图安逸,不爱权力啊!
海外再好,那比得上大明。
国君再好,可也得劳心劳力,那比得上大明这边,拿着宗禄,听着曲儿,看着大唱哥剧,研究着琴棋书画,陶冶一下情操。
他们愿意过这样的安逸日子,可朱国强不乐意啊!
他在乎的可不是每年的宗禄开支,而是他的“世界帝国”,为了大明的世界,自然不能让他们再继续让什么太平王爷了!
可是他不能让人说他“苛待宗室”,毕竟,咱乾圣皇爷可是靠着“恢复祖制”得来了皇位。
得让他们自己愿意出海。
你们不愿意?那总得想想办法吧!
要杀鸡给猴看,要告诉他们,你们必须得出去,再不出去,小心乾圣皇爷要发火了。
可是这刀要砍在谁身上?
咱是谁?
乾圣皇爷,对别人狠,对自己那是更狠……
第868章 皇帝是个不孝子啊
“印月池头月正明,主人曾此濯冠缨。肯夸风景殊人世,却爱源流合圣清。”
置身于德王府濯缨湖畔,朱国强忍不住轻吟着的这首“老祖宗”朱见潾赋的诗。当年朱见潾受封济南为德王后,在大院内开凿了玉带河,与曲水河沟通,营造了画舫,供他及其嫔妃们在濯缨湖游乐。出有香车骏骥,嬉有画舫轻舟。登高远望,南观青山叠翠,北眺大通河闪银,一派京畿外的皇宫御苑。
对于大明的藩王而言,终日沉溺在声色犬马之中,朝朝宴舞,日日笙歌,这才是藩王应该做的事情,做贤王……那是居心叵测,是储名养望的。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够做贤王。
非但不能做贤王,而且要是有必要的话,最好再鱼肉百姓一下。毕竟,在外面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这些王爷。那些个文官们可就等着机会给这些王爷戴帽子安罪名。一个不小心的话,保不齐就把他们送到中都高墙去了。
所以这一个个王爷,总的想着法的自保,当不了贤王,那就当闲王吧。德王也是如此。他在濯缨湖上留下了这首诗。看似有着独霸湖泉后的得意,可实际上不过只是自保之言而已。甚至所谓的登高望远,也不过是因为终生困在王府之中不得外出的迫不得已罢了。
大明的藩王当的不容易呀。看似锦衣玉食,享尽人间富贵,可是实际上也不过就是华丽的囚徒罢了。
如果不是因为机缘巧合,来到了这个乱世之中。朱国强恐怕也将会是这些华丽囚徒中的一员。哪怕是他再不甘心,除非是想要造反,否则就只有这么一个选择,就是像所有的王爷一样,一辈子困守在这个名为王城,实为囚牢的王城里头。
吟完这首诗,朱国强朝着远处看去,然后问道。
“西北毛家可还在?”
“在的,在的。”
不待父王回答,朱慈赏就连忙答道。
“嗯,在就好。”
朱国强点点头,德王府王府西北缺一角,那里原为居民毛氏之宅。当年德王为扩大王宫,以巨款买毛宅,毛氏坚决不卖,激怒德王,把毛氏二子抓进王府,毛二投湖以死抗争。于是济南百姓群起,纷纷向德王提出抗议,面对滔滔民意德王只得让步。因而王府始终缺一角。从此之后,济南也就多了一个节——每逢旧历六月初一毛二投湖之日,聚集湖上划船摆贡,以纪念反抗王府的毛二。“六月初一会”一直延续至今。
在几年前,奉天府府尹曾下旨停办“六月初一会”,理由是有辱皇家清名。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朱国强便用当地诗人王象春的诗回了奉天府:“咸阳官阙已成尘,毛二蜗居可认真?鬼哭城崩当六月,几时秋雨灭青磷。”咸阳官阙为隐示的王宫殿。
对于朱国强来说,这缺的一角,其实未尝不是大明的“德皇与磨坊”。那怕是毛二是以死抗争,但至少抗争的结果是,随着百年间,德王府始终缺一角。毛家一直都是德王家的邻居。
“缺的那一个角,可以提醒世人,那怕就是‘皇家宗亲’也不能肆意妄为……”
其实,朱国强并不介意让人把“毛二投湖”演义一下,比如什么德王受罚,长史罢官流放,从而彰显大明的“司法公平公正”,其实,缺的那一角,未偿不暴露出了所谓藩王的权力,实际上……有限的很,连强占个民宅都是困难重重。甚至还不如某些办事处,人家想拆直接拆,趁着你回老家的时候,直接拆你的,找谁说理去。能给你一些赔偿就已经是老天爷保佑了。
当然现在毛家的房子可以作为某种象征,象征着大明的司法制度,即便是权贵也无法侵吞普通百姓的财物。
这样的故事编的越多,对统治者就越为有利。
回头看着朱由枢,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便宜老爹。这些年他倒也识趣,当年他在德王府里当着那尊泥菩萨,什么事情都是不闻不问,现在同样也是如此。
要不是因为对这些大明的亲王们另有打算,朱国强也不介意他们在这里安享晚年。但是现在不行,对于这些亲王,他另有打算。
朱国强笑道。
“藩王虽然贵为亲王,可即便是这一角之权也是没有的,可若是为诸侯,虽然不能说是金口御言,可却也是出口成宪,”
这边甚至不等朱国强把话说完,朱由枢的心里“咯噔”一声,心道。
这不孝子终于把心思打到自己头上了!
那怕是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朱由枢的心里还记得当年他想要献城时,眼前这不孝子是怎么提剑杀的他同宗族叔后,又提剑盯视着自己。
那眼神,可真是想要下手的眼神。
无毒不丈夫!
这小子绝对是个心狠的主。他要是心狠起来,真的会动手杀爹啊!
这小子是怎么登上的皇位,怎么以外藩而承大统。
朱由枢可是清楚的很,论起狠毒来,恐怕就是成祖和他比都差远了。至少人家没有对自己亲爹起过杀意吧。
可这小子不一样啊。万一要是需要的话,这小子可真的敢杀呀!
作为皇帝他爹,朱由枢这些年一直小心翼翼的,倒不是害怕这小子,而是他实在不愿意看到这小子啊,一见到他,就想起他那双杀人的眼啊。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大明做帝师 (大猪蹄子) 国风中文网VIP2021-11-25完结历史专业的大学生楚宁,意外穿越到土木堡之战的战场,逃亡途中救下明英宗朱祁镇,也...
-
大唐仙师 (水无形) 红薯网VIP2021-11-01完结大唐补习班开课啦!唐太宗李二:“老师,您说的蒸汽机功率可否再次提升?我想把铁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