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无语的命运
- 入库:04.13
然后下一步去什么地方?
甚至就连队长陈哲昆也不知道,他和司玉宇一样,并不知道要去的地方是哪里,毕竟,罗荒野那么大……
所以这支队伍才是探险队。
按照陈哲昆的计划,他们首先乘火车前往铁岭,那里是北方铁路的终点,最终经牡丹江进入黑龙江流域,然后抵达古里河卫。
这一路走的并不是容易。
从乾圣十九年二月出发,整整一个月后,他们才抵达了古里河卫的治所所在。当陈哲昆和司玉宇一行抵达古里河卫时,正是兴安省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第一次抵达北方蛮荒之地的人们,被这片肥沃的土地给惊呆了。连绵起伏的大草原上罗列着一座座池塘,纵横的河流,给草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天鹅在池塘里嬉欢。
这一派水国的风光,让这些人都看傻了眼。
和曾经生活在这里一带的所谓的“北山女真”一样,驻屯于古里河卫的明军,同样以只放牧为生,不过,他们并不仅仅只是养驯鹿,还养牛、养马,便养的最多的还是绵羊。
这片草原上,“飘”大群像白云一样的绵羊,至少有十几万只,数量之多,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兴安省一共六个卫所,驻军大概四千人左右,除了黑龙江沿岸的几个镇子之外,这里几乎没有普通百姓定居。所以千户所的土地非常辽阔,不过不少土地并不适合耕种,只适合放牧,像古里河卫足足有上千万亩草场,实际上可能更多,这些草场都属于卫所军户,每家至少有一两万亩草场,他们都是养绵羊为生。当然,他们也会把自家牧场养的牛赶到黑龙江,在那里卖给商贩,然后商贩会把牛贩运到内地,别看这里偏远,可实际上,兴安六卫是大明有名的富卫,家家户户至少有一两万只绵羊……”
孙山的话音一落,周围就是一阵惊讶声。一两万只绵羊,那一年卖的羊毛得值多少银子啊!
孙山是兴安本地人,他早就习惯了外人的这种惊讶。给大家作了一番详尽的介绍之后,还补充道:
“不过,这里虽然富庶,但是官兵的警惕性仍然很高,你们看坡上……”
孙山手指着远处的山坡,隐约可以看到几个骑兵在盯着他们,或许是正放牧的军户和他们的儿子。
在孙山的引导下,他们向着卫所走去,卫所是一个石砌的堡垒,堡垒的周围散布着许多木屋,那种尖顶的原木木屋,在东北很常见,因为这里的木材相当丰富,因此木材成了主要的建筑材料。
几分钟后,他们就到了卫所,在卫所前的操场地上有一些孩子在那里进行操练。年纪最大的不过十五六岁,最小的不到七岁,这样的儿童少年在舞枪弄刀时,倒很象个模样。
这样的一幕,在大明的各个卫所都可以看到,探险队的队员们甚至感觉非常亲切,出身军户家庭的他们也是这么长大的,半天学文、半天演武,这就是他们少年时的生活。
他们的制服是一种呢子布做成的,但并不是明军的红色军装,而是灰色的,这种与军服相似的制服,往往都是母亲自己缝制的,颜色要么是灰色,要么是黑色,要么是灰绿色。
看样子,古里河卫的军户确实很有钱啊!
探险队一行人,从这些孩子身上的衣服,就有了这样的初步印象,毕竟,不是谁都能穿得起呢子军装。
那些孩子们每人佩着一枝后膛枪,一把军刀,对于他们中的不少人来说,枪显得太重,刀也显得太长,因为他们实在太小。不过他们仍然像模像样的训练着。
而指挥他们的那个教练排长,和其中的十几个孩子长得很像,他们大概是兄弟,弟兄们在大哥的指挥下进行训练,这也是卫所里最常见的。
对此,没有人感到奇怪。他们都出身于军户家庭,而陈哲昆和司玉宇都是勋臣家庭出身,知道大明的军户的每家子女数目平均都超过8个,为什么会这么多子女,因为军户家庭普遍都是小康之家,多子多福嘛。这些小兵虽然岁数不大,但是操练时的动作都做得十分准确,而且教练的命令下达也很准确。
“如果不准确才让人觉得奇怪哩!”
司玉宇自言自语道。
毕竟,他们都是自幼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下也早就学会了,当然他们不是来看孩子们操练的。
在他们观看孩子们操练时,已经有士兵过来询问他们的来意了。
“我们是从内地来的探险队,准备从这里罗荒野考察。”
“内地的探险队?国子监的?”
士兵询问道。
“不是,个人组织的探险队,在下姓陈,陈哲昆。”
在士兵进入卫所禀报后,卫所指挥亲自出来了。
卫指挥大概50岁左右的模样,虽然年长,但体格看起来很健壮,斑白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典型的军人模样。
他的举止很使陈哲昆回想起五军都督府里那些老下级军官的那种的举止。
在陈哲昆向指挥介绍自己的来意时,卫指挥使却盯着他看,就在陈哲昆有些摸不着头脑时,卫指挥已经抓住他的手,欢喜地问道:
“你姓陈?是出身康国公府吧?”
“陈兄是康国公家的九公子。”
“啊!没想到居然见到国公爷的公子!欢迎!欢迎!在下宋安川,当年在山东乡兵时,曾经在国公爷麾下当差。”
指挥使显得极为兴奋,西出阳关无故人,或许兴安省没有玉门关,但这里同样很难见到故人,毕竟,这里只有大明的卫所,甚至就连移民也很少见。
“这位是?姓司,莫不是颖昌侯家的公子吗?”
宋安川问道,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又激动道。
“哎呀,当年在下也曾随颖昌侯打过沈阳城,那一仗打的可真是爽快啊……”
别看只是随口这么一说,但是却充分拉近了双方之间的关系,其实,这也是勋臣最大的优势,他们在军中有着大量的老部下。
当然,这也是历代皇帝所忌讳的,也是他们打压功臣的原因,不过乾圣皇帝却没有这方面的顾忌,因为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对于皇帝都是感恩戴德的,他们绝对不会因为一个老上级,就铤而走险,放着安生日子不过,随着“老上级”造反……
也正因如此,在军中,无论是选将军还是士兵,都不会避讳这些关系。在得知是老上级的后人来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激动不已的宋安川,立即命人设宴款待这些客人……
第945章 大明的哥萨克
一堆堆篝火在卫所前的操场上升起,探险队员们和卫所官兵围着篝火而坐,篝火上架着的大锅中炖着驯鹿肉,一旁还烤着羊肉。
肉香与酒香混杂在一起,于空气中弥漫着,操场上尽是一片欢声笑语。
“乾圣五年四月!”
喝一口酒,又吃了口肉的宋安川大声说道。
“我接到都督府军令领兵进驻古里河卫,从那之就领着弟兄们驻屯在这,十四年了!整整十四年,再没回过内地……”
面对着篝火,宋安川讲着他的经历,他已经离开内地已经很久了。
从乾圣五年,领兵来到这片荒野,一砖一瓦的建成这个堡垒以后,他就没有离开过古里河卫,他是这个卫所的指挥使。他已经52岁了,他是山东济南人,乡兵出身的他,从普通的士兵做到卫指挥,确实不容易。
“我告诉你们,我家媳妇可是出身德王府的,当今皇后还是世子妃的时候亲自送出府的……”
他的言语之间,充满了得意,他的老婆是建奴掠走的女子,后来以王府丫环的身份由世子妃主婚嫁出王府,军中有不少低级军官的妻子,都是这样的出身,他们往往以此为荣耀,视德王府为“娘家”,视皇后为主母。
“你们看见,这个小家伙,是我的儿子!”
宋安川指着身边的儿童说道,
“他在家里排行老八,才7岁!已经会打枪了!将来肯定是个好兵!”
小孩听到父亲夸奖他,立即站起身并起两只小脚,来个立正,举起枪,姿势十分标准。
“他比我有前途!弟兄几个就数他最聪明,总有一天,升校官,当上将军的!”
宋安川说道。
他说得太开心了,对于他这样的军人来说,职业高于一切,将门之子的前途肯定是无可限量,谁也不会反驳他。或许卫指挥的军职不能继承,但是他的儿子却可以考进军校,如果幸运的话,甚至会成为皇帝的侍卫武官,最终成为将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终于,在说完了自己的事情后,宋安川又问道。
“你们要去罗荒野?去那里干什么?”
“考察吧,谁知道呢?好像现在我们对里并不怎么了解,似乎军队也没有对那里进行过考察。”
这正是言归正传的机会,陈哲昆当然不会说他们是去罗荒野寻找金矿的,其实,对他来说,寻找金矿只是一个团结众人的理由而已,相比于金矿,他更希望了解这片土地。
“啊!考察……其实,我们也考察过……”
宋安川回答道,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大明做帝师 (大猪蹄子) 国风中文网VIP2021-11-25完结历史专业的大学生楚宁,意外穿越到土木堡之战的战场,逃亡途中救下明英宗朱祁镇,也...
-
大唐仙师 (水无形) 红薯网VIP2021-11-01完结大唐补习班开课啦!唐太宗李二:“老师,您说的蒸汽机功率可否再次提升?我想把铁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