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而当年只是小商队掌柜的徐泽,更是变成了位比宰执,宣抚两路的宣抚使。
他这个“柴庄主”也还是“柴庄主”,还就真是“庄主”。
即便这些年因为沧州接连遭受洪灾,百姓不断流亡,土地兼并比起其他军州要容易得多,使得柴进名下的田产越来越多。
但因为常年洪涝,田地出产一年不如一年,佃户越来越少,没有了人耕耘,田产再多又有什么用?
徐泽与彭如圭已经说完了话,亲自送身体不大好的老知州下了堤,并安排亲卫先送他回清池后,才转身迎上柴进。
“柴庄主,泽今日邀请你来,是有几件事相询。”
故人相见,徐泽并没有因为自己地位的变化而拿捏身份,其人对柴进的的称呼和态度还是一如当年。
但站在柴进的角度,感觉却是完全不一样。
徐社首的气场太强了,举手投足都给人掌控一切的强烈自信,虽在故人面前以本名谦称,但还是给了柴进极强的压迫感。
只是,天潢贵胄的身份却让他放不下自己的骄傲,其人不自觉挺直了腰杆,故作镇定道:
“社首尽管直言,进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请!”
徐泽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很满,带彭如圭巡堤的同时,顺路安排林冲去请柴进过来就是为了赶时间。
其人今天还要赶去乾符寨视察军情,便邀请柴进一同骑马,边走边聊。
“柴庄主身在边地却心忧天下,这些年不断招纳流亡,结交过路好汉,所为者何?”
柴进刚跨上马,听到徐泽这个问题,脸色霎时变得苍白,差点被吓得跌落马下。
徐泽与他以故人身份见礼,可这位徐社首虽是赵宋的头号大反贼,却也是京东东路河北东路宣抚使这样级别的高官。
要是自己无意中惹到了徐泽,这人随便找个由头,把他柴进当作“反贼”说杀也就杀了。
并非是柴进胡思乱想,而是几个月前的苏州朱勔之死轰动太大了。
柴进虽然在江湖上有点小名望,在沧州地界也有一定的根基,但除了前朝天潢贵胄的尴尬身份外,不管哪个方面都没法与天子宠臣的朱勔相提并论。
至今天子都不敢对杀了朱勔一家的徐泽做出任何惩罚,面对这样的恐怖人物,谁能不怕?
“进实是仰慕天下好汉,见不得——”
二人骑在马上,后面有林冲及一众亲卫跟随,速度并不快,徐泽扭头看着强作镇定的柴进,笑而不语。
看着徐泽满是戏谑的笑容,柴进突然意识到在这等英豪面前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实在可笑。
其人咬了咬牙,改口道:“实是,实是赵氏谋夺我柴家基业还伪作善人,我身为柴氏子孙,心有不平,就看不得赵氏好,就想给赵氏找事!”
彻底私下伪装,说出了潜藏心底多年的话,柴进顿觉一阵轻松。
“哈哈哈,好!这才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嘛!”
徐泽赞扬完,话锋一转,问道:“柴庄主辛苦经营这么多年,有多少心腹可用?”
曾经,柴进以为自己能看懂徐泽,也以应对江湖好汉的做派接待过徐泽,结果搞得自己很没面子。
而徐泽回到国内,成名后的所作所为,就更让柴进看不懂。
其人一面拥兵自重,肆意杀戮天子宠臣,一面又打击江湖势力,甚至亲自带兵剿灭本应该作为盟友的明教方腊“起义”。
徐泽行事诡异,亦正亦邪,柴进摸不准徐泽的立场,不敢乱说话。
“泽早有匡扶天下之志,庄主既有意与赵宋为难,何不助我一臂之力?”
若是早些年,徐泽的话肯定能让柴进激动不已,并立即出钱出物资助对方,只要不出力,什么都行。
只是这些年接连遭遇挫折,其人也长进了不少,早不是当年那般没有自知之明了。
柴进坐在马上,侧身面对徐泽,眼睛余光看到了侧后方一直不吭声的林冲。
当年,此人落魄时曾到庄上拜访自己,其后又自己多得资助,才在军中谋得了押官的差事。
后来,林冲去了登州,自此音讯全无,今日奉徐泽之命去庄上邀请自己也是没句实诚话。
其人又想到洪安、武松等这些年自己刻意结交的好汉,个个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柴进顿时有了深深的挫败感。
徐泽口中的“匡扶天下”肯定不是在赵宋出将入相,其人的心太大了,大到柴进根本看不懂,以自己的斤两,哪有资格跟这样的危险人物结交?
其人自幼衣食无忧,从未遭受过社会的毒打,做事才会浮于面上,却并非天资鲁钝之人。
四十而不惑,柴进今年已经四十有二,这些年接连遭遇挫折,怎么可能没有半点成长?
柴进终于明白了自己其实根本就没有招揽笼络人才的手段,更没有做好与赵氏决裂,或者说与现在优渥生活决裂的思想准备。
想到此处,其人内心索然,语气也冷淡了几分,向徐泽拱手道:
“进只是一乡下土庄主,仅在沧州有些微薄人望,哪有什么心腹之人?进在此一方逍遥尚可,想做大事却是徒惹人笑,当不得社首如此看重。”


第三章 拿火山做火盆
相比起多年前的“井底之蛙”,现在的柴进确实长进了。
徐泽点点头,能看得清形势是好事,自己也可以少费一些周章了。
他没有骗柴进,安排林冲喊其人前来,当然不是和这个没多深交情的故人叙旧,而是确实想请对方“助自己一臂之力”。
但徐泽不是要借柴进“后周皇裔”的名望与之结盟,在推翻赵宋暴政一事上,理念和根基完全不同的同舟社不需要和任何势力结盟。
行动力和活动能量远胜于柴进的方腊、樊瑞等人,徐泽都要打击,更别提这位只是单纯以给赵宋找不痛快而让自己痛快的主儿。
“庄主不可自弃,泽今日找庄主来,正是想请庄主帮我稳定沧州。”
稳定沧州?
柴进自认为搞乱沧州还能勉强做得到,让他稳定沧州,真是强人所难了。
但在强势的徐泽面前,他却不敢有半点不耐,更不敢出言拒绝。
“还请社首示下。”
“当年女直人反叛辽国,沧州为防范两国边民私自出入境所设的‘九寨十八社’,如今可还听从庄主的号令?”
所谓“九寨十八社”,并非沧州独有的社会组织,而是赵宋河北、河东、陕西等边地路州普遍存在的民间团体“弓箭社”。
尤其是河北东西两路,因为种种原因,禁军荒废,缺额越来越大,兵力稀少到了黄河封冻期的正常轮值巡逻任务都难以担负的程度。
针对这种现状,朝廷除了数次下诏,扩编越补洞越大的河北禁军外,还推广了陕西诸路的成熟做法,广招乡兵。
这些乡兵,大部分都是以“弓箭社”的形式存在。
根基不在社会底层的赵宋朝廷对弓箭社既用且防,使得这种组织训练严重不足,兵器也要乡民自备,靠他们对付偷越边境小商队勉强可用,真要指望弓箭社应对辽国入侵就纯粹扯蛋了。
但赵宋军纪涣散,在军费上的投入越大,喝兵血吃空饷的就越多,边防力量越发不够用。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不花钱还让自己能得功劳厚赏的弓箭社就成了守臣之首选,“邀功生事,惟以入社之民众多为功”。
边地百姓生活本就艰辛,既要种地缴税,还要自己掏钱买兵器,并免费为朝廷备寇,当然不乐意。
而且,河北不是陕西、河东,延夏国诸路的弓箭社的确厉害,是因为早些年夏人经常跨境“打草谷”,百姓要想活下去,就只能武装自己打死这些豺狼。
宋辽之间和平相处百余年,河北没有迫在眉睫的威胁,拿饷银的禁军都荒废了,不拿饷的弓箭社会做什么?
“民不堪其劳,则老弱转徙道路,强壮起为盗贼”。
本为备寇的弓箭社,最后基本沦为了半民半匪的组织,一心想给赵氏找事的柴进才会把手伸进这个组织之中。
但要说他能号令“九寨十八社”就有些扯了,弓箭社需要柴进的钱粮,柴进也需要弓箭社扩大自己的影响,双方本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不过,柴进摸不准徐泽想法,也不愿讲实话。
“沧州这几年频频遭受水患,乡民流亡,各地弓箭社难以维持,早没了‘九寨十八社’,仅剩的一些弓箭社只能做一些小事,社首若有需要,尽管吩咐进小可即可。”
尽管吩咐?
徐泽有些好笑,刚觉得这家伙有些长进,这就又翘尾巴了?
同舟社的政权直达底层,军令、政令统一,用不上,也决不允许乡绅代行底层行政权力,弓箭社这种半民半匪的组织也必须取缔。
徐泽手握“宣抚”之权,又有强兵在手,要取缔已经变质的弓箭社,只需下一道命令即可,根本就不怎么费事。
在这件事上,柴进还真没什么值得徐泽吩咐的。
“这几年沧州连遭水患,柴庄主行善积德,救济了不少乡民吧?”
徐泽放下弓箭社之事,话题突然转到水患上,柴进更加摸不准他的想法。
“小可家业有限,其实没做多少事,只是出钱买了一些流亡乡民的田地,让他们好有盘缠离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