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相对而言,徐泽此举,恰是非常仁义。
而且,要是不能信任他们这些刚刚投靠的“敌军”,如何能将这么重要的城池交给他们防守?
由是,张清、龚旺、丁得孙等将领激动不已,立即行礼道:“末将遵命!”
见几人均领悟了自己的意思,徐泽颔首,继续布置作战行动。
“武松!”
“末将在!”
“由你统六师,进取东阿县,若能顺势取下须城则取;若不能,不需勉强,控制东阿即可。待击败东平府援军后,留两个营驻守,其余兵马回身参与大名府会战。”
“明白!”
须城被济水、汶水和梁山水泊相隔,在城中守军充足的情况下,同军想拿下须城的确不那么容易。
但只要西面的阳谷县还控制在牛皋手中,朝廷援军就过不来,东阿县又被占领的话,须城的宋军就翻不起浪来。
只待解决了大名府之局,东平府旦夕可下,所以徐泽的确不急。
“陈达!”
“属下在!”
“你统二师,驻守聊城,为大军保障粮道安全。”
“属下一定不负社首重托!”
“其余各部,明日一早随我兵出堂邑,直取冠氏!”
“属下得令!”
赵宋京畿兵马因为拖欠赏钱问题至今还没有完成开拔,处于同军兵锋威胁之下的大名府、东平府和开德府等地自然也不可能得到增援。
之前,徐泽行文大名府,摆明车马要武力夺城后,大名府、东平府和开德府等地的只能暂时将有限的兵力收缩,部署在拦截同军东来的堡垒城寨之中。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同舟社兵马从济南府出兵,先攻击东平府或博州的基础上。
现在,徐泽却以人心争夺的方式悄无声息地突入到了博州境内,完全打乱了各地之前的部署。
同军从聊城出击,向南面突入东平府薄弱的“腰部”位置,立即使得原本防守严密的东平府出现了巨大的防御漏洞。
牛皋、武松两部万余人同时进入东平府境内,向东阿、阳谷两县进军的消息传至须城,顿时让知东平府事程万里傻了眼。
当一路狂飙的同军二师由王馆镇过关山镇再抵达济水吾山段,工兵营的浮桥都已经架设成功了,须城方向的宋军救援部队却还路上,一直没看到人影。
而大名府方向,原本负责为大军探路骑兵营也一路畅通无阻,一直突入到大名府冠氏县城下,惊慌失措的守军甚至都来不及关上城门。
骑兵营营正萧近海抓住战机,立即突入城中,近两千守军当场崩溃哭爷喊娘,穿城而逃。
萧近海分出一队兵力控制东城门,自己则率其余人马追击仓皇而逃的宋军,扩大他们的慌乱,彻底打断他们的建制。
秉承徐泽的指示,骑兵营以打击敌军士气为先,制造的混乱虽然恐怖,但并没有对这些抱头鼠窜的家伙赶尽杀绝。
倒是一些宋军士兵惊慌之下,从城墙直接跃下,并在逃跑的过程中相互推搡甚至动刀子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等到李逵率前锋赶到冠氏县接管城防时,才知道萧近海留下大半兵马巡戒府库,自己则带着一百人驱赶仓惶逃跑的宋军,让他们将恐惧带到更西面的馆陶县。
最后,其人还在馆陶城下砍杀了近三百已经力竭的宋军方才撤回,完全不把城上紧张的守军放在眼里。
馆陶县置县最早可追朔到西汉初年,是大名府北面的门户,位置非常重要。
其西面是十里左右,是永济渠,再往西十里,则是被赵宋朝廷“三易回河”搞到了此地的黄河干道。
控制了馆陶,就控制了北面进入大名府的水陆通道。
是以,知大名府事梁子美之前在此地布置了五千兵马,但同军进展太快,馆陶的情况比起冠氏也好不了多少。
敌军远在济南府的情况下,傻子才会全时戒备守在城墙上吹风受冻。
丘八们虽然不懂啥高雅情趣,却也是活生生的人,不打仗的时候,吃喝嫖赌的娱乐便是皇帝也不能管。
所以,当萧近海驱赶败军到达馆陶城下时,幸好还有老实值守城门的兵士,但这些人加起来还不到二十,第一时间只能是禁闭城门,阻止败军入城。
随后,收到敌情,第一批出营乱糟糟上了城防守的近千守军,就被区区一百骑兵吓得趴在城垛上,眼睁睁地看着萧近海等人砍杀哭喊求饶的同袍。


第十四章 英雄双枪将
东平府东阿县城。
直到六师官兵全员渡过济水,抵达东阿城下,并摆好了攻城的架势,须城方向的救援宋军才终于赶到。
其实,东阿兵力稀少,仅有几百名临时征集的县弓手在守城,根本挡不住同军哪怕一个营的攻击,更不敢出城反击强悍的同军。
武松完全可以以少量兵力拖住东阿守军,自己则亲率大部人马截击行军中的须城援军。
只是如此以来,来援宋军遭到攻击后,很容易就缩了回去,后面再进取须城就要麻烦很多。
尽管出兵前社首要求其人须城能取则取不能取不要勉强,但武松还是想拿下须城,为进攻大名府的大军解决来自侧翼的威胁。
东阿城南,同军与宋军对垒。
宋军中军大旗上书“东平府兵马都监董”,战前的情况通报有东平府各文武的详细情报,是以周通等营官都知道宋军领兵之人正是东平府兵马都监董平。
只见其人身高六尺,青袍银甲,朗眉星目白面皮,端是一副好皮囊。
“他娘的,难怪这厮会叫‘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老子要是有他这等卖相,当年也不用落草桃花山了!”
木麻跟周通相处几年,已经颇为熟悉很熟了,扭头看了看周通满是坑洼的脸,不屑地道:
“卖相好有啥子用,一炮子打下去,照样死个稀巴烂。”
武松听着几个营正小声议论,平静地看着对面的宋军列阵。
正规军很容易就从旗帜和阵列看出具体人数,宋军一共有十八面指挥使旗帜,理论兵力有九千人,一般号称一两万不算过分。
实际嘛,总人数并不比六师多多少。
须城来援宋军的行军速度确实不快,但这个“不快”也只是相对于同军而言的。
从消息传递和出兵的时间上计算,董平率部来援的东阿途中绝对没有玩花巧,比起宋军的正常行军速度还要快上些许。
由此可以看出,董平无论是约束部伍还是作战决心都不差,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
京东大战之后,还有如此胆识又有能力的对手已经不多了,武松打心底高看了董平几分,没有趁对方变阵的混乱时机下达攻击命令。
“王罕!”
“末将在!”
“过去喊话,愿意投降献城的话,我可以保证他们的安全。”
“得令!”
王罕骑着马越众而出,来到宋军阵前,大喊:“我军早就军拿下了博州、濮州和大名府,须城已经成了孤城,速速投降,可保——”
咻——
“哼!”
王罕一把抓住迎面飞来的箭矢,丢在了地上。
“速速投降,可保平安!”
咻咻咻!
回答他的,是接连的破空声。
王罕手中抓着一支箭矢,背上还插着三支回到阵中,向武松复命。
“师正,这帮官兵——”
“我知道了,伤势如何?”
“不碍事,隔得远,没透甲,只是在后背,末将取不着。”
“好,归阵!”
既然董平自视甚高,不愿与同军对话,那也就没啥好说的了。
武松拔出刀,对传令兵道:。
“炮营准备,开火!”
轰——
密集阵型遭受同军重炮营的轰击,其杀伤效果远非营属轻炮组可比。
仅仅是一轮炮击,原本士气高昂拒绝答话的宋军当场崩溃,哭爷喊娘地抱头就跑。
“他娘的!白生了这副好相貌,原来是个愣头傻蛋!”
周通嘴里骂着董平,眼睛却始终盯着武松的将旗。
武松本就生的高大,坐在马上更是高出旁人不少,其人盯着宋军逃窜的队形看了好几息,终于确定了敌方真是被一轮炮击给打崩了才下令。
“一二三营,追击!”
须城宋军与同军六师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战斗意志上,更体现在体力上,在追击中更是明显。
一路从须城奔袭数十里赶到东阿城下,来援宋军已经差不多力竭了,溃逃时的仓惶狂奔又极耗体力,只跑出了几里地,便被六师官兵缴械——
打不过又跑不赢,不缴械投降还等死么?
董平倒是条汉子,自知跑不脱时,索性组织了十几个人迎着追击的同军反杀过来。
可惜,同军追击败军颇有经验,追击之中也保持着以什伍为最小单位的基本队形,见到有人竟敢反冲锋,自然是立即结阵。
仓促之间,同军只集结了几个小队三四十人,但严密的阵型也不是董平临时拼凑的十几人可以撼动的。
这边的异动又吸引了更多的同军官兵,人越聚越多,之前凭着血勇聚拢的宋军却越来越少。
董平手中的双枪上下翻飞,却始终无法突破同军小小的军阵,未待周通带人赶到,董平就被众兵士的长枪阵给挑翻在地,幸亏其人身着重甲,受伤倒是不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