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可有此事?”
董平好歹也是东平府武官第一人,自称“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自是有性格的,见程万里揭了老底,索性大方认了下来。
“小将并未娶妻,人才地位也都是一等一,如何与他家女儿做不得姻缘,这狗官分明就是看不上我等武人。”
其人不愧是心灵机巧之人,虽然认了自己的“罪行”,却再次将矛盾转移到文人看不起武夫这件事上,以激起武松等人对程万里的反感。
武松却对他这身好皮囊没了耐心,抬头询问周通。
“周通,当初你落草桃花山,可做过这等说亲不成就杀人满门的事?”
周通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答道:
“盗亦有道,俺要是做了这等不要面皮没良心的事,以后做不做贼了?”
董平白净的脸霎时通红,想争辩却又迎上武松冰冷的眼神,只能跪在地上,勾头不吭声。
武松继续问:“那你说说,文官为何看不起咱们武人?”
周通以前也不会考虑这些问题,但徐泽组织的军官轮训就有专门的授课,其人深受教育,记得很清楚。
“社首讲过‘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武人让人看不起,就是因为董平这样的武人先作贱咱们武人的名声!”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确实是徐泽“讲过的”话,却不是徐泽的“名言”,而是出自《孟子·离娄上》。
粗鄙武夫还知邹国公之言,程万里大吃一惊,不可置信地看着周通,后者却清楚师正让自己发言的目的,继续侃侃而谈。
“社首还讲过,上古之时,并无文武之分,直至秦汉,出将入相也是常态,现在很少有这种情况,并非文贵而武贱,只不过是分工越来越细,很多事努力钻研一生也未必能专精,文武才开始分野。”
“文人能得人崇敬,也不是因为他们读的圣贤书多,而是他们能把国家治理好,让百姓安居乐业;但外御强敌、内安百姓,守护华夏文明之火的重任,还是要靠我等武人。”
“荣誉来自需要,赵宋武人不受人待见,只是因为该做的事没做好,还祸害百姓;现在文人也没能把这国家治理好,让天下如此混乱,照样会让百姓看不起!”
周通将文武相提并论,让身为文官的程万里心下颇不舒服,想驳斥其荒谬言论,其人之言却又逻辑严密,自己未必能说得过,更何况现下小命还捏在别人手中。
而且,很明显,这些道理绝不是出身山贼的周通能够想得到,只能出自徐泽。
徐泽!
程万里徐泽这名字当然很熟悉,这份熟悉甚至可以追朔到政和四年。
那时他还不是知府,徐泽也只是一个新进幸臣,彼时的童太尉有意让程、徐两家联姻,以套牢徐泽,这事程万里不敢反抗,却也倍感屈辱。
没想到六年过去,世事变迁,当年自己看不起的幸进武夫却已经变得如此可怕。
造反的武夫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山贼出身的下属都能说出自己反驳不了的话!
武松没理会脸色不断变化的程万里,他的心里始终装着大名府方向的主战场,东平府的事务始终得服务于大名府方向。
“董平,你可知错?”
“小将知错了!”
武松和周通的话都说到了这份上,董平如何知道今天自己是真栽了,人在屋檐下,就得果断低头。
“错在何处?”
“错在不该以私心挑起文武之争,差点毁了同舟社的大好局面。”
这机灵人到了这个时候还心存幻想,试图转移矛盾,减轻自己受到的处罚。
武松却懒得和其争辩,对师士师王闻之道。
“士师,宣布吧!”
“董平既已投身同军,当遵守军纪,破城之后,其人不顾守军已经弃械之事实,擅杀程家一十二口,依照军纪,当斩!”
“啊!小将愿意将功赎罪,请将军再给小将一次机会!”
“不用了,军纪是同军生存之根本,你能用自己的首级震慑军纪,就是最好的功劳,带走!”
“将军,小将哇——”
周通嫌他聒噪,猛地一刀背拍在其人的嘴上,几颗牙齿蹦了出来,呆愣中的董平被两名兵士拖了出去。
一声惨叫,片刻功夫,首级献上。
见到董平面目狰狞的首级,程万里瑟瑟发抖,他是真没没想到董平会死在他们“自己人”手中,这帮反贼太恐怖了!
“程知州。”
“啊!下官在。”
“董平违反军纪之事,还需你出具证词,可有困难?”
“没有没有。”
第十七章 打还是不打
大名府官衙。
“第几批了?”
知大名府事梁子美靠坐在椅背上,微闭着双眼,漫不经心地询问前来汇报敌情的兵马都监闻达。
“回相公,已经第六批了。”
同军骑兵耀武城下并肆意砍杀袍泽,给了馆陶县守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守将在四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内接连派出六批使者向梁知府求援。
“这才过多久,都六批了,够急的啊?”
与八年前知郓州时相比,梁子美明显苍老了许多,须发皆白,厚重的眼袋更是无力的垂拉着,但气度却越发深沉如渊了。
“有谁愿意出兵去救援?”
“这——”
闻达欲言又止。
“嗯?”
梁子美慢慢睁开双眼,面露嘲嘲弄之色。
“呵呵,平日里一个个胸脯擂得震天响,真需要报效朝廷时,就不行了?”
“贼军进军太快,儿郎们应对不及——”
闻达有心解释,却没有底气,越说声音越小。
“让王定去吧,带四个营,不求他血战击退贼军,只要能守住三天就成。”
被知府相公说中心事,闻达面色有些难堪。
“相公——”
梁子美抬起枯瘦的右手,摆了摆。
“左右都是一样,缩在大名城内,也不过是晚几天而已,去吧。”
知府相公说完又闭上了双眼养神,闻达赶紧行礼告退。
侍立在梁子美身后的梁竫担心祖父着凉,小声喊道:
“大父。”
“嗯?”
“要不,孙儿扶您上床?”
“不了。”
梁子美睁开眼,伸出右手。
“扶我起来,出去走走吧。等哪天这眼睛一闭啊,有的是时间睡咯。”
贼军即将大军压城,祖父却妄谈生死,梁竫深感不吉利,赶紧接话。
“大父身体康健,期颐可望。”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听了八孙儿的吉利话,梁子美笑着摇了摇头。
“期颐就算了,若是能早两年致使,老夫这身子骨活到耄耋倒是不难,如今嘛,活不到咯——”
梁子美自政和六年出知大名府,至今整整四年,大宋帝国风雨飘摇,身为北京大名府长官的梁子美自然跟着百事操劳,繁重的公务严重透支了他的身体。
其人几次上书天子,请求致仕,皇帝却再三挽留。
如他这般已经年满七十四周岁还不能致仕的老知府确实不多,但六十好几了还在各地军发挥余热的守臣却大有人在。
朝堂上也一样,当年那个只顾钻营揽权的蔡元长,如今也应该尝到了上得去下不来的苦头了吧?
这种现象要是放在六十年前的仁宗朝简直不可想象,如今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大宋这几十年来党争不断,来来回回地折腾,今上即位后又开党禁,不仅败坏了官场风气,更使得行政人才严重断层。
一线守臣青黄不接,老的老小的小,经验丰富又能做事的梁子美便如一头老黄牛,哪怕是即将倒毙了,也得先给朝廷犁完最后一亩地才能倒。
祖父生性豁达,看透生死,梁竫却为眼下的时局和家族未来担心不已,还欲再劝慰祖父。
“大父,梁家可少不了——”
噗~
一个不合适宜的响屁声打断了梁竫的话,须发皆白的老知府却是半点也没觉得尴尬,对孙儿自嘲道:
“老咯就得服老,连个屁都夹不住,还奢望什么期颐,哈哈哈——”
不比孙儿辈的忐忑,梁子美是真的看透了生死和世事,也包括眼前的大名府危机和梁氏一族的未来。
正如他对闻达所说“不过是晚几天而已”,其人非常清楚在徐泽的大军面前,大名府守不住。
原因却不是徐泽的军队太能打,而是这大宋真的老了。
就如同人的生老病死一样,先天不足的大宋王朝过早地迎来了自己衰老期。
虽然不甘,但这却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
老了就要服老,苟延残喘徒惹人笑。
大宋将亡这件事对享受管了的赵氏和众多与国同休的大族来说固然是覆巢之灾,但对立足实干的须城梁氏来说却未必是坏事。
“向前看!”
走到院中,梁子美轻轻推开梁竫的手,迷眼指着远处夕阳的余晖。
“王朝会亡,这天下却不会亡,再如何改朝换代,还是要有人做事的,有这份闲心操心朝廷的事,还是想想如何解决这天下的问题吧。”
赵宋王朝确实老了,从馆陶县守军的表现就能看得出来。
自萧近海率一百名骑兵耀武馆陶县城之后,同军又陆陆续续派来了几波探子。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超级基地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0-11-11完结林文穿越到大唐贞观元年,获得超级基地系统,超级基地可以招募士兵、采矿、种植…&...
-
袁术霸三国 (虎啸山林多情剑) 番茄小说网vip2021-11-19完结123.9万字 ·8万人在读穿越三国却成了袁术,那个最脑残的人,冢中枯骨。做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