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相公,下官明白了,要想拿下燕云,就必须抛掉幻想,以硬仗彻底打服辽人,还得有足够的粮食养河北和燕云之兵。”
徐泽点点头。
“对!要想真正收复燕云,不仅要彻底打服辽人,养活新附之民。而且,这些养兵样民之粮最好出自本地,至少,要大半出自本地。”
“这,这怎么可能?!”
和诜被徐泽的话再次震惊住了,河北农业基础最好的时候,都只能供给驻军十分之三的军粮,现在河北驻军早没三十万了,但能供应的军粮也更少,仍是大半需要朝廷供给。
真要北伐的话,也必须要靠朝廷转运粮草。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
通过军事扩张可以快速取得广阔的国土,但将新占领地区的战争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却需要时间。
即便为野蛮扩张量身定做的“猛安谋克制”,也没法让金国做到拿下一地就马上获得大量兵员和粮草,所以完颜阿骨打每打一场大仗,都要休整几年以转化战争潜力。
辽国的燕云十六州已经被多年的战争严重破坏,生产急剧衰退,一旦时间内就是拖累中原的“负资产”。
而且,向这些地方转运粮食的路程更远,困难也更多。
“不!有可能,而且必须能!”
徐泽给出了自己坚定的回答,并对仍有些不解的和诜图穷匕见。
“不然的话,你以为朝廷会冒着压迫河北以南各地造反的风险,拼命搜刮钱粮,并千里转运河北、燕云,供我这个反贼开疆辟土,立国兴业么?”
“相公!你?”
和诜早就接受了徐泽的反贼身份,但对方一直没有跟朝廷彻底撕破脸,导致和诜产生了以宋臣身份完成北伐的幻想。
“和知州,你不会不知道造反这条路一旦迈出第一步,就没法再回头吧?”
和诜苦笑,自己都已经六十好几,没几年好活了,也愿意配合徐泽的北伐,何苦要逼自己表态呢。
“相公一心恢复燕云,下官愿意追随,可是为什么就不能跟朝廷合作,减少阻力,尽早北伐呢?”
“因为我不需要一个得了又失的燕云十六州。”
得了又失?
和诜很快就想明白了徐泽的意思,徐相公应该是担心与金国起争端。
“金人立国才几年时间,肯定没法吃下整个辽国,我们可以先与金人结盟,约定彼此的战线。”
“呵呵,当年,秦出关中平灭五国,齐国选择与秦国结盟时,也是这样想的。”
金国和同舟社之间必有一战,这是双方签订了任何形式的盟约都无法避免战争,也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原因很简单,建国后就一直战无不胜的扩张惯性不是那么容易刹车的,新兴的金国军功贵族没吃饱,他们会不断推动新的战争。
更何况还有扩张太快掩盖的大量内部矛盾,以金国落后的体制根本没法解决这些矛盾,最好也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对外战争。
而徐泽之所以要花大量时间出巡各地,并尽量争取和诜这类真心北伐者的全力支持,就是希望尽快统合河北路的力量。
同舟社一旦取得燕云,处于燕云十六州和京东东路之间的河北路地位就凸显出来了,一个稳定而富有活力的河北路才能担负起连接南北的重任。
同舟社打败朝廷军队,以小吞大,完成河北两路治理权的平稳接收只是第一步。
对积弊深重的河北路进行深入改革,并跟上相应的经济建设,保证以己之力就能足兵足食才是关键步骤,只有做好了这一切,才能再谈北伐之事。
同舟社北伐确实可以压榨一群怂包当家的赵宋,获取一定量的钱粮。
但绝对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他们身上,不然的话,以赵宋的尿性,随便激起几起平灭不了的民乱,自己都没了粮草怎么办?
即便没有内乱,同舟社和金国开战之后,赵宋抓住时机,来个联金灭同如何?
和诜的脸色不断变化,好半响终于下定决心,跳下马,就在道上大礼参拜。
“末将和诜,拜见社首!”


第四十章 杀人诛心
河北西路中山府(原定州,政和三年升为中山府)。
徐泽在河北两路转了半大半圈,各地长官得到消息后,尽皆提前侯于边界之县等待宣抚使巡游的队伍,但到了中山府却出了意外。
一直等到出巡队伍从中山府最东面的属县望都出发,走了大半程,离府治安喜县只有十里时,知安喜县事邓敬源才独自一人迎上徐泽,忐忑不安地向其解释知真定府事陈遘没出城迎接的原因。
“陈知府说,说——”
“一字不漏,照直说!本官不会迁怒于你。”
邓敬源咬咬牙,说出了陈遘的原话。
“陈知府说‘天子凌而割两河,主辱臣死,遘深受国恩,岂可当卖国家为囚孥乎’。”
“如此说来,陈遘是铁了心要拒我这反贼入城了!”
邓敬源担心徐泽因怒兴兵,坏了一城百姓,犹豫片刻,谏言道:
“王者当以仁义取天下,还请徐社首三思而行。”
徐泽其实根本就没有发怒,因为这样的事迟早是要面对的。
赵宋养士一百六十年,有愿意为国殉难的忠臣很正常,没有才是意外。
同舟社从拿下登州开始,一直到取下河北两路,拿下了这么多地方,才出现一个头铁的陈遘,已经是大大出乎徐泽的预料了。
“放心!同舟社不做残民害民之事。”
邓敬源没有听出徐泽的潜台词,松了一口气,长揖到底。
“下官代安喜县全城百姓,谢过徐社首!”
徐泽既然已经取得河北两路的合法治理权,当然不想再起战火,但不愿打仗并不代表他会放过陈遘。
站在赵宋君臣的角度,陈遘毫无疑问是忠臣。
忠臣义士徐泽自然敬佩,换个身份,其人说不定还要大肆宣扬陈遘的忠贞行为。
但屁股决定立场,既然对方要站到同舟社的对立面,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中山府必须拿下,陈遘也必须严惩!
这不是什么面子胸怀之类的小问题,而是事关同舟社事业成败的原则大事。
不拿下中山府,就不可能统一河北两路军令、政令。
不惩处公开拒绝社首入城的陈遘,同舟社就别想在河北两路强力推行损害现有统治阶层利益的社会改革。
待邓敬源退下,徐泽又安排亲卫唤来赵楷。
赵楷的身份是确保赵佶老实履约的质子,但徐泽觉得把他养在后方既不放心,也过于浪费,便将其人编入随员队伍。
并不是挂名的随员,而是真要随徐泽深入城寨了解底层军汉真实生活状态,下到田间掌握民生疾苦的真随员,这本就是他作为赵氏子孙该尽的本分。
当然,赵楷作为随员,自然不可能再有锦衣玉食,生活起居一应标准皆同其他随员。
其人前段时间得病,就是因为适应不了粗茶淡饭,加之连日陪徐泽下乡辛劳所致。
“郓王,知中山府事陈遘据城自立,拒绝王师入城,你觉得这事该如何处置?”
“小,小王认为,此事全由徐宣抚作主。”
赵楷自上次病愈后,再不敢抱怨随营生活条件差了,胆子也越发变小,每次跟徐泽说话都有些不利索。
“全由我作主?那好,你是天子最宠爱的亲王,想来陈遘应该会听你的话,就请你进城劝——”
赵楷大惊,未等徐泽说完,就连连摆手,惊叫道:
“不,不可啊!”
徐泽立即板起脸,不悦地道:
“郓王,只是让你跑个腿而已,又没什么风险。安喜城中可是有数万百姓,皆是你赵氏子民,须知战端一起,死伤无算。你身为享受亿万百姓供养的赵氏子孙,就忍心他们因为某人的愚行而卷入战火?”
陈遘若是能打败徐泽,赵楷当然愿意进城鼓舞军心,顺便脱离徐泽的魔爪。
可现在的问题摆明了是这陈知府犯蠢,还要拉上满城百姓,形势如此危险,他哪里还敢进城劝降?
赵楷说不过徐泽,更不敢与其人狡辩,只能一个劲地求饶。
“小王,小王没胆,不敢进城。”
见其人这般无胆,徐泽摆手道:
“罢了罢了,既然你不愿进城,那写一封劝降信,不为难吧?”
赵楷心知自己上当了,这贼子早就想好了要让自己写信,却先以进城劝降相激,此时却不敢再改口了。
“不,不为难,还请徐宣抚明言,小王该如何写?”
上道!
徐泽对赵楷这段时间的明显“进步”很满意。
“昨日你随我探访乡间,有乡民反应官府二十年来屡增税钱,其中就有新增的‘经制钱’一项,可还记得?”
赵楷最怕的就是随徐泽走访民家,一路劳累不说,乡民一旦打开话匣子,说的几乎全是抱怨朝廷的话,更有甚者说到激动处还出口成脏,让他这个作为“普通随员”的亲王极度难堪。
“小王记得。”
“经制钱即是由这个陈遘陈知府首创。”
“啊!”
所谓经制,本义是治国的制度。
陈遘以筹措军政费用为由,以商贾为课税主体,包含卖酒、鬻糟、商税、牙税、契税、头子钱、楼店钱等,每贯增收20文以充经制之用,故取名“经制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