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座位离得远,孙坚早粗话的踹孙策了,现在只能用目光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愤怒,可是,怒着怒着,孙坚又乐了。这个小兔崽子,有点老子当年的风采,可以肯定确定以及一定,这个是自己的种!
“你俩还知道这是作战会议啊?再胡乱吵吵,把你俩都叉出去!”
这话听着就解气,于是孙坚、孙策立刻遭到一片鄙视的目光,纷纷羞涩地低下了脑袋。
转而,刘汉少又对着王闹闹笑呵呵地问道:“想借龙旗?”
怎么老大笑的让人心里没底呢?
王闹闹痴呆地应了一声“啊……”
刘汉少浑不在意地说:“问题不大!”
可是,还没等王闹闹开始咧嘴笑,只见刘汉少好像刚想起来似的,又张口问道:“哎……闹儿,你说要是哥站在高陵城头上,晃悠两圈,会不会比龙旗效果好点?”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然后便是一片“统帅不可,万万不可”之声。王闹闹打小就没不敢干的事,连借龙旗都说的好像理所当然一样,可是这一次是真有点被吓着了,带着哭腔说道:“老大,您要是不借龙旗就算了,可是您别吓唬闹儿呀。让您去高陵,我还不得被兄弟们活撕了呀?”
“你别拿兄弟们当借口。再说了,我去不去高陵,啥时候需要你批准了啊?”
“不是……闹儿不敢!可是……可……闹儿压根也没想过让您受这个累呀!您就踏踏实实的呆在长安,我跟二哥、陈冉,我们上去就得了……您……您……”
原本王闹闹还想说一句“您裹什么乱哪!”,可是“您”了两句,这话最终也没敢说出来。
眼看着在场没一个是支持自己的,刘汉少只得又使出绝活,实力碾压,假装自己很生气,喝问王闹闹,你怀疑哥的护国之心?王闹闹才不上当,也不搭茬,直接把头一扭,表示自己也很生气。
于是,刘汉少又试图劝服王闹闹,假装推心置腹地说:“哥总比龙旗好使吧?总比你娃够份量吧?哥去高陵,你守长安,怎么样?”
王闹闹倔犟地吐出俩字:“不干!”
刘汉少假装严肃兼之严厉地说:“这是军令!”
王闹闹依旧倔犟地说:“军令也不干!您杀了我吧!”
眼看着王闹闹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打算硬抗这拨实力碾压了,刘汉少只好转移目标,又喊了一声:“陈冉!”
陈冉立刻起身立正,应了一声:“到!”
刘汉少利索地说:“你来守长安!”
陈冉也很利索地说:“冉,不敢遵令。您也杀了我吧。”
这娃忒老实,说完还自动倒背双手,等着站岗兵士来把自己押出去呢。
这就尴尬了。这帮兔崽子一个个连死都不怕了,还咋用实力碾压这一招啊?好在身边还有一个小黑胖子,及时开口说话,算是没把刘汉少晾在当场。
“陛下,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在座各位兄弟皆是良臣猛将,王师长虽然年轻,却颇有韬略,即便胡奴来势汹汹,也有从容应对之策。将战事交予他们,难道您还有何不放心之处?更何况,镇守长安之根本,乃此战最后胜负之关键,您是汉正军的最高统帅,此时不择重肩负,挺身而出,又更待何时?”
这话说的有水平,非但一句没提皇帝有多娇贵,不能上前线冒风险,还把大家都夸了个遍,末了只说长安有多重要,身为最高统帅就该干最艰难的活,更是让皇帝倍儿有面子。所以,曹操的一番话,引来一片附和。
“正该如此。”
“曹部长言之有理!”
“统帅,一帮骑毛驴的而已,交给我们去打,您还有啥不放心的?”
其实,刘汉少能够来长安,已经算是很勇猛,很“冲动”了。鼓舞士气,赚取名声,一样都不会缺。假如这一仗打赢了,最后,最大的功绩也肯定是皇帝的,总没有人敢跟皇帝争功劳。
然而……
第234章 孙策还有个二叔
……………………………………
然而刘汉少就是有点不甘心,不是他喜欢打仗,而是他想亲眼看一看,战场究竟能够有多残酷,敌人究竟有多凶狠,否则,只怕自己永远也当不好这个最高统帅,甚至是当不好一个皇帝。
除此之外,刘汉少还有的就是对戏志才、高节、吕布、王闹闹这些名臣猛将的信心。
当初骤闻胡奴寇边,刘汉少一股怒气上涌,扬言要把寇境胡奴全留下来。面对如此“无理”的要求,戏志才也只得绞尽脑汁,把汉少佩刀都搓秃噜皮了,这才制定了“诱敌深入,拖疲胡奴”的战略计划。
如今刘辟已成功阻止了胡奴南下河东的意图,吕布千里奔袭,高节迂回穿插,还有淳于琼、华雄、张辽各部节节抗击、袭扰,这还真有点天炉战法的意思。
所谓“天炉战法”乃是一种后退决战的战术,前生后世之时,薛将军保长沙,败倭寇,使此战法成名。“天炉”是将兵力在作战带,布成网状的据点,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方式,分段消耗敌军的兵力与士气,最后,将敌军“拖”至决战地区,围而歼之。
眼下王闹闹布置的三点一线,守御长安之策,便是这个炉子底了。刘汉少尚有自知之明,虽然自己名为皇帝,其实渣的很,柴的很,但是,不管是学渣还是废柴,也要将炉子这把火烧的旺旺的,好叫这帮叉着腿走路的再难骑上毛驴!
“孟德啊……各位兄弟,哥知道你们都是为了哥好,爱惜哥,不敢让哥遭遇一点风险。可是……咱们这一次将左冯翊设为预定战场,撤离了那么多百姓,却只能守御三县,其它的地方怎么办?说白了,就是只能眼睁睁看着胡奴劫掠、践踏、毁坏!等咱们打完仗之后,百姓们回到家乡一看,城破了,家没了,亲人流离,生活无依……难道,这就是我们能够带给百姓的结果吗?”
停顿片刻,刘汉少不是真要曹操回答,而是自己得再想想词儿,稍后,又继续说道:“非是哥不听劝谏,一意孤行。首先,有哥在高陵,哪怕只是露个脸,也能拖住那些胡奴,让他们乖乖的滞留在此。哥的作用,总比一面龙旗大点吧?其次,胡奴得知哥在高陵,必然专心着力,猛攻此地,便会少了很多去劫掠他处的心思,因此能让百姓少受一些灾祸,也是好的。重要的,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哥不仅是汉正军的最高统帅,更是咱们大汉的皇帝!无论何时,贼寇来犯,若是不敢第一个站出来,哥还有何面目居此帝位?有何面目面对国家、百姓,面对列祖先皇?”
刘汉少越说越激动,说到后来,拍案而起,霎时之间,霸气侧漏。
如果这股气儿能是有形实质,那它该像可见光波一般,荡起涟漪,从刘汉少的身上向四周辐射,浪翻众人之后,再向殿外,向整个长安城扩散开去。如果这股气儿一不小心,还朝上边漏出去了一点,那么长安城的半空中,这会儿应该能看到一朵像小蘑菇的云彩。
差不多了吧?
眼瞅着大家从连连反对到默不作声,再到群情激动,血冲脑门,自己这把忽悠应该是成了。
刘汉少猛然高声喝道:“曹性!”
“到!”
“弓弩旅三个团,分置三县,你来守御长安,调度支援,不得有误!”
“是!”
这纯粹是一种惯性,以刘汉少刚才那番言说,此刻就是喊他拔剑自刎,估计他这会儿也抹过了脖子。可是,等接过军令之后,曹性才慢慢琢磨过味儿来,自己怎么就成了留守的,难道自己好欺负?再好好想想,王闹闹和陈冉敢不接令,那是因为人家都是天子门生,陛下的爱将,再者,刚才还是商议阶段,没有正式下达军令。这会儿要是自己敢说半个不字,恐怕直接被拉出去咔嚓了。好吧,曹性只得无可奈何地接受了眼前这个残酷的现实,自己的确最好欺负!
只听刘汉少继而喊道:“陈冉!”
“到!”
“命你率三个步兵团,一个弓弩团,计六千人,守御万年!”
“是!”
“王闹闹!”
“到!”
“命你率三个步兵团,一个弓弩团,计六千人,守御池阳!”
“是!”
“本统帅自领三个步兵团,一个弓弩团,加上燕云近卫团与重步营,计八千人,守御高陵!”
差不多也就这样了吧?
一转头,刘汉少又看到那三位客座嘉宾。能跟着来长安已经显示出了足够的诚意,就别让他们再往前蹿了。
所以,刘汉少又说了一句:“燕大娃。”
“到!”
“你营留下,一来协助曹师长守御好长安,二来保护好袁政议长、曹部长和孙监理的安全。”
燕大娃急慌慌地说道:“汉少,这个时候俺咋能……”
刘汉少冷冷地“嗯?”了一声,于是,燕大娃像是被霜打的茄子一样,哪怕心里千不愿万不愿,此刻也只能回答一个字。
“是!”
然而,刘汉少能一句话不说,便压住燕大娃,却压不住三位客座嘉宾。袁绍极其难得的……怒气冲冲的……向刘汉少吼道:“臣非军将,难从军令,还望陛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