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大,我要说的是,魏攸死了。”
“啊?”
郭嘉一愣神,复又问道:“魏攸死了?咋死的?”
“赵该下令开城的时候,他不同意,我就把他给绑了。后来,后来……他很生气,就把自己给气死了。”
这种死法还是比较奇特的,往后咱们搜狐再干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儿,是不是可以考虑多用用这个办法?反正气死人不偿命,被气死的也只能自认倒霉……
盯着公孙纪,郭嘉足足发呆三秒,然后才又开口说道:“没事。死就死了,这种愚夫活着也没啥用处。”
听到这话,公孙纪明显松了一口气。其实之前接受任务的时候,郭嘉说的是尽量保住魏攸,因为现在的蓟县之中,就他算是个干吏,结果还“被气死”了。现在可好,郭嘉一句话,魏攸又变成了愚夫。
“两件事。”
郭嘉神色一正,向公孙纪继续说道:“第一,你去给刘伯安报信,就说汉正军张颌部正在追剿黑山军,提醒刘伯安两面夹击的法子,千万别让他失去信心,掉头跑了;第二,再去渔阳告诉邹丹与公孙续,就说黑山军已经占领蓟县,要他们按照计划行事,立刻出兵,夹击刘伯安!”
公孙纪听得心惊,然后有些犹豫地问:“老大,刘伯安手下有十余万大军,也是幽州的根基,咱们真的要把他们连根拔起吗?”
“该问的问,不该问的别问!咱们搜狐的规矩,你不懂吗?”
虽然被教训了,但是公孙纪面露难色,仍旧有些不服,这也难怪,毕竟他自己也是幽州人,要是因为自己的缘故,使幽州人死伤惨重,心里边那个坎儿怎么可能轻轻松松地过去呢?
“那十余万人之中,有很多乌桓胡虏与幽州豪强的部曲,如果不把他们打伤打残,打到他们心里害怕,留下来始终是个隐患。咱们搜狐是陛下的耳目,是陛下的爪牙,咱们豁出命来做这些危险之事,不就是要为陛下,为国家消除潜在隐患,扫除这些垃圾,还咱们大汉一个朗朗乾坤,天下太平吗?”
郭嘉喟然长叹,继续说道:“幽州事了之后,我还想要你继续留在公孙瓒身边,这可能是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的任务。兄弟,如果你心志不坚……我又怎么能放心呢?”
难得啊,搜狐小狐狸居然也会动了个情,公孙纪浑身颤抖,强自按下想尿的感觉,连忙嘻笑着说:“放心吧老大,我没那么容易死掉的。”
…………
就在“幽州西线”还乱糟糟没有头绪的时候,文聘亲率汉正军第十师张绣部,带着大耳朵刘备备,进入渔阳最南边的泉州,随后又带上了留守雍奴的关羽,但是却没有北上渔阳,或是夹击刘虞,反而转道向东,进入右北平,开辟了“幽州东线”战场。
右北平郡只有四城,其中俊靡县还在长城以外,而土垠、无终、徐无三城则在长城以内。辽西郡在长城以内也有四城,分别是令支、海阳、肥如、临渝。至于长城以外,向东向北,更广阔地域,名义上虽也是大汉之地,实际却是由乌桓以及东部杂胡占据,包括治所阳乐以及柳城。
如今,受到幽州牧刘虞的召唤,右北平乌桓首领乌延,正带着他的小伙伴们在右北平以及辽西四城之间,四处祸祸,搞的太守严纲和公孙范也是一筹莫展。因为乌延这帮人都是骑着马来的,就算不敢攻打城池,也可以劫掠周边乡里。派的人多了,追不上他们,派的人少了,又打不过他们。
再者,严纲与公孙范互不统属,缺乏配合与统一调度,只能各自守着各自的辖地,被动挨打。
文聘来右北平之时,除了兵马,还带来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公孙瓒的印信。这个玩意现在比朝廷的诏令还好使,每到一城,便开城迎接,严纲与公孙范俱愿听命而行。
然而文聘并没有到处追赶“乌延军”,首先命令张绣带着宋果旅以及一部分右北平与辽西的汉军郡兵,前去接管长城防线,修缮城墙,整饬防务。临行之前,文聘对张绣说道:“要你以一师之尊,守御边塞,非是我大材小用,而是要用你告诉那些异族贼寇,胆敢犯进大汉者,不管来的有多少,一个都不许跑!”
第334章 管亥怒怼关云长
……………………………………
除了临时收拢的右北平与辽西两郡郡兵之外,文聘手中目前还有两个旅,一个是麴义旅,一个是杨秋旅,而这两个人其实和张绣多多少少都有些隔阂。
麴氏原本是平原大族,后因避祸,一部分迁往西平,一部分迁往凉州,麴义就在迁往凉州的那一部分之中。后来边章、韩遂在凉州叛乱,凉州麴氏也有参与,金城麴胜袭杀了祖厉长刘隽,而张绣当时为县吏,伺机又袭杀了麴胜。也是因此,凉州麴氏害怕遭到更酷烈的报复,才又返回冀州。
还有杨秋,当时也是边章、韩遂的手下,与在董卓手下当官军的张济属于敌对状态。后来杨秋投效汉正军,被高节带去了圜阴阻击南匈奴。再后来,高节还京,赵云升任第五军军长,杨秋则被调换到了冀州。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高节让步兵骑马,追击右贤王去卑的启发,赵云在并州大量发展骑兵与骑步兵,而杨秋就是带着配有战马的一个旅来到冀州的。在并州的时候,杨秋部算不得正式的骑兵旅,顶多是有马可骑的步兵,但是到了冀州之后就是第四军编制最大的骑兵部队了。
这也是赵老二偏向文老三的一个表现。
可是麴义和杨秋到了张绣手下,甭管是有怨气还是有傲气,就算单单以年纪而论,张绣也比这二位差了不少。他们倒不至于敢公然违抗张绣的军令,但是,只要一有机会,就总想提提意见,表现表现自己。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一次文聘才把自己放在了第十师,算是亲自压阵!
就目前而言,文聘手下可以调动的部队有右北平严纲部,辽西公孙范部,麴义和杨秋,以及刘备和关羽,共计兵力四万余。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不为外人所知的管亥一部。
就凭这些人,要想弄死万把人的乌延军,简直绰绰有余,可问题是,人家那万把人都是有毛驴的,跑的快呀。要真是把他们打散了,上哪追去?
所以,文聘也不指望严纲与公孙范能如何如何,交代他们,只要严守辖下城池,能就近为汉正军提供补给就好。
…………
在严纲与公孙范看来,文聘肯定是为了剿灭寇境胡虏而来,然而,在文聘心里,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已经归降的三十余万青州黄巾。早在张颌与管亥起行之后没多久,后边编排好的青州黄巾们就由高览部带领着,分批分次,源源不断地向北开来,甚至连公孙瓒都看到过他们挨班排队过浮桥的情形,当时还以为那些都是文聘的部队,所以才吓得再也不敢乱动。
这么多人,万一安置不好,或是粮草供给出现问题,再次引发大乱,后果肯定要比那万把乌桓严重的多。
所以,文聘当即与严纲、公孙范还有刘备商议,决定先就近安置一部分。首先,在雍奴以东,土垠以西,无终以南的三县交界处,设置一个移民安置点,取名“宝坻”。然后在辽西的令支与肥如之间,向北靠近濡水边再设置一个移民安置点,取名“迁安”。最后在海阳以南,滨海之边设置“乐亭”,只不过,这个地方主要是为了准备接收管承那些水贼用的。
…………
六七月的天,正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时候,一队押送粮草的兵马从肥如城出来,前往迁安。
官军为首的那员将领身高足有九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黑红黑红的泛着油光,头戴绿帽,身披绿袍,全身上下油绿油绿的水嫩鲜亮,从远处看,还真以为枣树上长了个大红枣。然而这些都不是此人最大的特点,因为他还有一把长长的,能扯到肚脐眼上的胡子,以及一把严重超重的大刀。
没错,这位就是大耳朵刘备备的老二,关羽关云长。
而扮作民夫之首的那人身量不算太高,却是肌肉虬结,彪悍异常,肤色黢黑,一对剑眉之下,双目炯炯有神,正是青州黄巾渠帅,管亥。
这一次两个人搭伙办事,心里都有些不痛快。
以关羽那个脾气,被派来押送粮草,感觉自己受到了严重歧视,怎奈人在矮檐下,刘备为了让文聘替自己找刘虞要证明材料,所以在文聘面前百般恭顺,累得关云长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原本这是为了给自己那些老兄弟们送粮草,管亥心里倒是挺高兴的,可就是因为官军队伍里派来的这个关云长,使得管亥越来越不舒服。无他,因为关羽这货看人的时候总是半眯着眼儿,一副睥睨一切,我最傲娇的架势。
管亥心里话说,朝廷的大官我见得多了,从诸葛主簿到文军长,没一个像你这样的。人家诸葛主簿甚至还给我捎来陛下的话,说咱们都是大汉国人,自己兄弟。你这货也就是一县尉,整天眯缝着眼看人,你想看不起谁呀?
“管将军,关某听闻,你等在青州杀官造反,为何来到冀州之后,却又投效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