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汉大忽悠帝 (郑端木)


  再所以,引导百姓,改邪归正,度量资秉,因材施教。
  再再所以,百姓偶犯小错,必要找出他的好处来宽宥他;如果被判死刑,也要想点法子尽量让他活下去,这样他将来就会改好了。
  等会儿……
  百姓不懂事,还有当官的来教育,要是当官的不懂事,该由谁来教育?……很明显,陛下说有议院,有中吏部,有检察司、审计署,还有陛下……陛下到底是真糊涂,还是在装糊涂?到底是随口忽悠,还是意有所指呢?
  “陛下,我们议院的议员们也都在商议,想让臣上书请奏,是否也可以建立一家银行?”
  噗……众人的脑袋瓤儿终于拧巴断了!
  今天这个现场会开的忒无边无际了,从分票纸币到国家银行,从怎么赚钱到如何花钱,从地方留用到各级监督,又从肚兜讲到了养鱼,这些都还没整明白,陛下好像又在暗示想要整肃官场,结果又被袁本初强行给兜回到银行上来了。
  估计刘汉少自己的脑袋瓤儿也跑的有点累,绕的有点晕,被袁绍问得一愣神,随口说道:“好啊,当然好了!要不……你们的银行,就叫作大汉百姓银行,如何?”
  …………
  得咧,相府努力建立的大汉国家银行还处于画饼阶段,现在又冒出来个争饼的!
  后来经过无数次开会研究,商讨争论,终于确定下来,除了任命伍孚担任“汉金联合储备库”第一任“库长”之外,大汉国还将同时再建立三家银行,分别是:“大汉国家银行”,“大汉百姓银行”,“大汉江山银行”。
  最后这个“大汉江山银行”据说是陛下要为汉正军的将领们谋福祉,实际上却是误打误撞。原本刘汉少是想让崔琰去担任国家银行的行长,但是相府和御府的那些“股东官员”没接受,说是已经找到了适佳人选,乃是中山毋极甄氏,故上蔡令甄逸之子,甄俨。
  毋极甄氏,世代两千石,祖上曾有“四甄”,威震朝野,只是后来族中人才凋零,渐次失势于朝堂。到甄逸之时,还没容得再登高位,便已故去,独留其妻张氏与二子五女。其实甄逸原本有三子,只是长子甄豫早夭,次子甄俨才不得不出头,支撑家门。
  说张氏是老妻,她也不太老,说甄俨是幼子,他也不太幼,可是甄逸故去,这帮孤儿寡母想要守住一份庞大的家业,实在太难了。前些年根本不需要别人觊觎,仅仅是族中那些想要谋夺他们家产之人,便使他们无力应付。后来冀州“大乱”,连三王都被抄了家,新晋官员之中,也不乏虎视眈眈之人。
  张氏也算是个狠人,眼见自己家被群狼环视,再难以自保,便带着长女甄姜直接去找了文聘,非要塞给文聘当小老婆。
  文聘心里话说,我老婆是万年长公主,我小舅子是皇帝陛下,就算你们家不怕死,我也不敢要啊。
  然后张氏又去找了刘岱,可是刘岱那个岁数,比自己的死鬼男人都大,要是让他给自己当女婿……要不老娘亲自跟你过?
  一瞬间,刘岱倒是真有心把这娘俩都留下,顺便帮着她们照顾那笔庞大的家业。可是陛下正在邀请汉室宗亲们入住洛阳的皇家花苑,自己身为宗室,又是州长,这个时候跳出来乱搞,就算不死,估计也得去皇家花苑养老了。
  所以,刘岱也不敢答应这事儿,但是,瞅着张氏母女,我见犹怜的样子,就给她们出了一个主意,说是现在流行“捐家报国”。刘岱正卯足了劲儿修造冀州的水泥路,不仅要修到信都,还要东到渤海,北接幽州,说这话的本意是想让甄家把钱拿出来支持自己。结果也不知道张氏是没听明白,还是豁然开朗了,竟然命儿子甄俨直接去了洛阳,找着那些家门从前的亲朋旧故,哭着喊着要捐家报国。
  多么有觉悟的一只肥羊啊!
  小野兽们吃不下,还总暗中找麻烦,大野兽能吃下,偏偏还又不敢吃。就连肥羊自己都有意见,你们不吃我,我这心里能踏实吗?往后的日子还咋过?
  然后……然后……的然后……大家便被甄俨一片赤诚之心所打动,齐心协力地帮他出主意,想办法。
  好吧,这事不能再说了,越说越觉得不要脸。反正甄俨年纪轻轻,一跃而起,成为了“大汉国家银行”的首任行长。但是,甄俨自己并没有多少银行股份,他的雄厚家资究竟都捐给了谁,使得多少爱卿们无需出钱便能拿到股份,外界不得而知。
  好,很好!
  既然你们自己都会给自己找吃食了,也省得哥费劲巴拉地喂你们,等将来需要杀猪过年的时候,咱们再翻这笔老账慢慢算。
  不过嘛,哥手里这只肥羊也不能放喽,兄弟们在外打仗,很是辛苦,要不然,加个菜?于是,“大汉江山银行”应运而生,而崔琰就是江山银行的行长。
  与其它两行相仿,江山银行的股票也分为三等,只不过二等的“功勋股”是中校以上军阶,才有资格购买、持有,而少将以上军阶,会有相应的军阶奖励股份,类似于皇家银行的“以爵入股”。
  “大汉百姓银行”已经没什么可说了,唯一让刘汉少有点接受不了的是,它的行长居然是一直以来都为袁绍默默出谋划策,甘当私人小秘书的许攸,而其中股东的名单里赫然写有苏双、张世平的名字。
  …………
  一储四行,初步构架起大汉的金融体系,“大汉国家银行”果然不负众望,成为后来居上的行业魁首,主要业务有国家资金的转运调拨以及大型建设投资,“大汉皇家银行”的主要业务为商业投资贷款。
  “大汉百姓银行”的主要业务为农业投资贷款,和前边两家相比,显得小了一些,但是刚一成立,行长许攸便直接向幽州与兖州安置的移民农场放贷五个亿。原本为了这些移民,从刘汉少到鲍信、陈宫,再到文聘、徐荣、刘岱、刘繇,没一个心里能轻松的,就怕安置不好,再整出乱子。现在可好,人家手里有钱了,不用别人吭声,并州、冀州、豫州的物资便主动往人家那边跑。
  “大汉江山银行”目前属于最小一家,主要业务也很奇葩,负责大汉国家战略的投资贷款,据说第一笔生意,不是山海关,就是造船厂,反正两边都派人找崔琰谈着,就看谁签约快了。
第383章 蒸汽时代滚滚来
  ……………………………………
  如果没记错的话,当年刘宏的万金堂盖小了,收敛回来的钱财放不下,还都分放在中常侍、小黄门的家里,结果被何进、董卓、袁绍轮着班去抄。
  如今的四大银行,没有一个完全属于国家,却又与国家密不可分,牢不可破。除了皇家持有皇家银行的固定股份之外,其他三家的固定股份均为国家持有,与此同时,还获得了各家银行背后那一大群的“忠实股东”,他们或为皇族宗亲,或为能臣干吏,或为武人将领,或为名望贤达,地方大豪。
  刘汉少聚拢起来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人,或者说人心。
  哥,放心!
  就算你再不靠谱,再喜欢忽悠人,看在咱能一起开银行分钱钱的份上,我们也都坚定不移地跟你混了!
  瞅着四大行长春风得意的样子,财政部长崔烈与工薪署长毛玠总有一种“欲上之,而后快”的冲动。大家都是管钱的,凭什么你们每天都巴不得有人朝你们张口借钱,我们每天就害怕有人朝我们伸手要钱?我们哥俩招谁惹谁了,每天过的都像躲债的!
  某烈曰:“要不,咱们也把钱存银行,吃点利息?”
  某玠犹疑地曰:“不好吧?我们工薪署发放薪俸,要是拖欠的太久,会挨骂的!”
  某烈又曰:“挨点骂怕啥?当初老夫花钱买了个官,不是也没少挨骂嘛。现在老夫还不是照样当部长,骂老夫的人却只能滚去并州。”
  某玠好奇地曰:“谁呀?”
  某烈骄傲地曰:“崔州平那个兔崽子!”
  这还只是上层爱卿们发生的悄然变化,对于洛阳城的普通百姓来说,也许最热议的还要属“分票”。这种新鲜产物最先从大汉皇家银行流出,如今已为四大银行通用,与铜币一样,上边也印有“大汉制造,必属精品”八个大字。
  最初的时候,或许是不放心,或许是好奇心,还有不少得到分票的百姓拿着去银行换铜币,也都不多换,就为了试试好不好使。后来这个新鲜劲儿一过,再也没人干这种“傻事”了,特别是洛阳各种工坊里的一些高级工匠,发个薪水能收一摞。
  洛阳城的东西还是贵呀,但是拿上两张五分票,就能等于一千钱,倒也方便……不累!于是百姓们又开始喜欢拿着铜币,尤其是过去的五铢钱,跑到银行换分票,搞的银行柜台上的员工欲仙欲死,欲罢不能,你们究竟要搞哪样?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钱”也有了新的概念。以前说起钱,就是指一枚五铢钱,而现在说起“钱”,就是也包括五铢钱在内的铜币、分票之总称,而“分、文”则是区别钱数大小的别称。还记得袁绍家的小别野吗?当初可是花了袁绍将近三万万钱啊,如今再提起来,却只会说成将近“三百万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