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玻璃镜子,徐宇从前可是个方士,除了玻璃玩的好,大概就是水银玩的好了。何况,所谓的“鎏金”工艺,本身就是在金箔上滴上水银,待水银与黄金发生反应,融合成“金漆”之后,涂抹在器物之上,再加温蒸发掉水银,黄金便附着在器物之上了。
所以,徐宇呈给刘汉少的,其实是“鎏金玻璃镜”!
多么奢侈的镜子啊,这玩意拿出去卖,想便宜也便宜不了啊。
刘汉少先是对徐宇和侯奎大加赞赏一番,然后布置搪瓷管的新任务。这个东西其实只要刘汉少能够说出来,技术上就已经没有丝毫问题了,先做好铁管,刷上瓷釉,然后烧制一番就得。倒是刘汉少后来又特别交代徐宇,说做镜子好像可以用锡箔,另外,水银这玩意有毒,平时还是少玩为妙。
解决好管材问题,再想想沼气池还需要什么配件?首先得有一个阀门,这个好办,和水龙头差不多,密封垫先用皮子代替;还需要一个气水分离装置,听起来挺高大尚,其实就是加几层金属网,沼气通过时,其中的水分子遇冷附着在金属网上,然后凝结成水滴流出来就得;好像还得有一个净化器,要不然味道闻起来怪怪的……烧竹子,用竹炭……
…………
刘汉少领着妖孽徒弟们在研究所鼓捣了好几天,反正是自己能够预想到的关键步骤以及配件都已经弄好了,现在就要看看那半坛子的沼气发酵好没,能不能点出火来。如果实验成功,就可以试制沼气池,再做进一步实验了。
问题是,实验走到了这一步,刘汉少反而有点怂了。前生后世之时,没少在网上看到熊孩子把点燃的炮仗丢进窨井里,劲大的时候能把窨井盖炸飞,甚至闹出人命。也许是隔着网络的缘故,无法身临其境,更无法体会亲人的痛楚,当时看到那些总觉得悲剧之中带着点搞笑的意思。
可是现在,这个装了臭臭的坛子会不会炸呢?
就算自己不会亲自去点火,炸到别的兄弟也很不好嘛。再说了,万一实验失败,这事要是传出去,说是皇帝陛下把半坛子臭臭弄炸了,那还不得把天下人笑死?
肯定得比祢衡更火!
于是乎,点火实验当天,研究所被燕云近卫团全面戒严,研究所的人也都被隔离到了安全区域,近卫团的兄弟们把那个“危险的坛子”小心翼翼地搬到了研究所操场的正中间,然后围着坛子搭建木栅栏、隔板,仅把铜管出气口露在外面。
一个自告奋勇,充当点火员的近卫团兄弟,按照刘汉少的要求,里边穿着棉袄棉裤,外边又足足披了两层甲,并且,头盔上有面罩。
“兄弟,记住,如果情况不对,千万不要跑,立刻卧倒,趴在地上!”
“汉少放心,点不着火,卑职绝不回来!”
“好!不愧是咱们近卫团的兄弟。放心,回来哥就给你记功!”
“谢统帅!”
因为穿的太厚了,点火员艰难地向刘汉少行了一个军礼,拿着火把,转身向臭臭坛子走去。
此时四个妖孽徒弟都围在刘汉少身边,黄月英与蒲元已经吓得藏到刘汉少身后了,只探出个小脑袋向场中张望。
司马懿忽然问道:“师傅,那个臭坛子真的能喷火吗?”
“应该可以吧。”
刘汉少严肃而略带迟疑地点点头,然后就把司马懿拉到自己身前,搂着。
诸葛亮也问道:“师傅,要是点不着,会怎么样?”
刘汉少没回答,抬手在诸葛亮的后脑勺上给了一巴掌,顺便把他也拉过来,搂着。
诸葛亮又问:“师傅,你是想让我们挡着你吗?那个臭坛子应该不会炸到咱们这里来吧?”
好尴尬呀,就这么一点小心思还被看穿了。
“别说话!”
刘汉少又在诸葛亮的后脑勺上打了一巴掌。
…………
话说,充当点火员的那位兄弟心里也紧张啊。
这要真是上了战场,那也没啥可怕的,拿着刀枪和敌人拼命就是了。可是现在,虽然明知道隔板里边就是个坛子,坛子里边有一半臭臭,但是,瞧着刘汉少小心翼翼又紧张兮兮的神色,点火员心里也变没底了。
要是点不着,会发生什么事呢?为毛陛下不让我跑远点,而让我趴地上呢?
众目睽睽之下,点火员心情忐忑,脚步坚定地来到铜管出气口旁边,发现出气口还有皮子包裹着。于是,只得将火把放在地上,然后稍微有一点点哆嗦着去解开包裹的皮子。
好嘛,皮子里边还有木塞,把出气口塞得严严实实。
终于,拔掉了木塞,点火员也长出了一口气,紧接着,一股刺鼻的气味便向自己冲了过来,使得他差点就卧倒了!这时才又发现,火把搁在地上,自己穿的太厚了,想弯腰把火把拿起来都费劲。
好不容易,拿起火把,慢慢凑向出气口……突然,一个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照亮了研究所的整个操场。围观众人同时惊呼,而典韦更是高喝一声:“保护陛下!”身前的近卫团兄弟们齐刷刷站了起来,瞬间竖起好几层盾牌,将刘汉少遮挡在后。
于此同时,充当点火员的那个近卫团兄弟倒也没忘了刘汉少的交代,火把一扔,整个人直挺挺地扑倒在地,结果,鼻子磕在面罩上,酸爽至极。
就这么一系列反应下来,假如周围真有人山人海的话,搞不好都能引发集体恐慌,闹出混乱局面。好在现场除了近卫团的兄弟,就是研究所的人员,近卫团的兄弟们训练有素,自不必说,而研究所的人嘛,估计已是当世见过稀奇古怪场面最多的人了。
随着众人一声惊呼过后,紧跟着又有人“哇”了起来,而后便“哇哇”不断,此起彼伏。诸葛亮和司马懿虽然从小就个高,但是与刘汉少一起被近卫团的兄弟用盾牌挡着,也瞅不着外面的景象,此时已忍不住好奇,纷纷蹦着向外张望。
典韦觉得危险已过,命令近卫团的兄弟撤去盾牌,直到此时,刘汉少才看到,操场中间,那个像大箱子或是小房子的木头栅栏旁边,喷射出一股火焰,足足有一两尺长。
知不道的,觉得很神奇,知道的,觉得更神奇,半坛子臭臭居然点着了火……在场之人终于安静了下来,呆呆静静地盯着那股火苗,似乎天地暗然,只有它才是唯一光明。
许久过后,倒是年纪最小的蒲元率先醒悟过来,用依旧有些奶味的声音高喊着:“神灯,神灯!俺那师傅的神灯!”
第397章 第一支探索大队
……………………………………
史努比终于如愿以偿,获准前往渤海。别说杜娘有多不舍,就是刘汉少原本也不放心,但是史努比的一番话改变了他的看法。
“哥,我去渤海不单单要学游泳,还要学造船,学修船,学习很多很多知识,这样我出门在外,才能依靠自己,解决更多的问题,更多的麻烦。”
当年刘汉少让他带着菜蛇藏在大殿的房梁上,准备吓唬董卓,是他自己心细,多带了一把短弩,关键时刻给了董卓一下子,否则的话,刘汉少兴许还真完不成亲斩董卓的宏图大计。
这娃心思缜密,意志坚定,也许将来真能做出一番大事。去就去吧,磨砺磨砺,没什么不好,反正现在也只是去渤海,又不离开大汉。
于是,刘汉少又转身劝慰杜娘与史老道,让他们放心并放手,雏鹰大了,总要有搏击长空的那一天。
又于是,刘汉少宣布组建大汉第一支探险大队,由史努比担任大队长,但是,害怕探险的“险”字使杜娘听了害怕,所以便改成“探索大队”。
任谁也想不到,第一个被调派到探索大队的,竟然是医学院的高材生,华老头的亲传弟子,李当之。
就是这个李当之,各州各军建立医院的时候,都想把他挖过去当院长,但是华佗死死的摁着不撒手,说是这娃善于药学药理,能再跟着自己多学几年,必有大成。
可是这一次刘汉少亲自前去要人,并且直截了当的对华佗说,你这老头要是敢不给人,哥不单断了你们的酒精供给,还要断你们医学院研究所的研究经费。
华佗气的吹胡子瞪眼,哆哆嗦嗦地指着刘汉少,结果,愣是一句话没敢骂出来,还笑靥如菊花地说:“给!陛下亲自点名,那是看得起劣徒,我当师傅的哪能拦着他有出息呢?嘿嘿,嘿嘿……陛下,你可千万别断我们的研究经费呀!”
好嘛,这二位,一个不含糊,一个不含蓄。
刘汉少把人带回来交给史努比,还不忘嘱咐着说:“出门带个医生,关键时刻能救命。努比要时刻记住,保护好了当之,就是保护了大家。”
第二个被点名调进探索大队之人,来头也不小,乃是“谐和道”现而今的红袍道师,大掌教,张鲁……的二儿子,张广!
调这娃来探索大队,可不是因为他法力高强,而是因为他喜欢天文学与气象学,对于地理地质也颇有研究。将来要是把探索大队撒出去,有这娃在身边,总能知道啥时候该歇晌宿营,啥时候该撑伞避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