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又举行了一场**的婚礼,使得袁术与刘备成为正式的翁婿,同时也使得安南将军刘玄德成为了太傅袁隗的“侄孙女婿”。结婚的当天晚上,刘备便狠狠地替他的嫣儿报了几回仇,再看看卧榻之旁放着的传国玉玺,刘备觉得嫣儿终于可以瞑目了。
婚礼结束之后,刘备留下简雍、甘宁等人坐镇留守,自己带着刘封、陈就,亲自护送袁术这位新老丈人南下。
出东海,过下邳,到达广陵之时,看到广陵平靖,处处生机,使得刘备倍感欣喜。这个陈元龙果然是个人物,逐走笮融之后,短短时间便能安稳一方,甚至还将先前的反叛势力都收为己用。陈登率属众来迎,言称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粮草以及渡江所需舟船,凡事井井有条,使得刘备更加赞赏。
入夜之后,刘备私召陈登前来,一起研究兵法战策,提起“徐北”局势,不禁愁容满面。自己忙忙活活那么久,一点效果没有,反而丢了五城。
面对王闹闹愈发强横的姿态,陈登也不知道该如何劝慰刘备,转而却说道:“主公,当前正该荆、徐、扬三州合力,方能抵御北朝大军南下之势。主公在此时将袁公路表为会稽太守,岂非恶了刘扬州?”
刘备解释说:“元龙有所不知,刘宠虽然据扬州已有三年之久,但是勉强仅能操控扬州四郡,豫章朱皓以及会稽王朗对其多有不顺。先前也正因此,我才命你逐走笮融,前往豫章,此番我已上表王朗入朝,担任太常,再使袁公路取而代之,刘宠必无异议。”
“非也,非也。”
陈登反驳说道:“刘扬州能够默许笮融取代朱皓,是因为朱皓乃是朱公伟之子,心向北朝,且有治地领兵之能。而王朗却是……一介名儒,温文雅士,对刘扬州根本够不成威胁。何况会稽地处偏僻,山高路远,其间又有山越为害,刘扬州暂时也顾不上管控其地。但是袁公路则不然,此人家世深厚,名望隆重,手下又有名将能臣,若是要他据得会稽,刘扬州岂非如芒在背?”
见刘备皱眉不语,陈登进而又道:“主公,此番袁公路前往会稽,极有可能不会太顺遂,若是主公另有他意,应当谨慎为之。”
“可是……事已至此,又当如何?”
“这就要看主公还需不需要袁公路了。”
陈登一脸崇拜地瞅着刘备,而刘备思忖片刻之后,便露出一个迷之微笑。
“袁公与我乃是翁婿之亲,我自然是需要他的了。”
陈登点头应道:“如此,臣为主公献上两条路。其一是水路,可使袁公路由广陵乘船,直接出海,绕过吴郡,抵达会稽。然而此路甚险,一来海上风高浪急,气象变化难以预测,二来微臣接掌广陵时日尚短,舟船、水军实力有限,万一遇上海贼,实无必胜把握。”
刘备追问道:“那么元龙的第二条路呢?”
陈登狠狠地说:“第二条路,便是主公多带兵马,由广陵护送袁公路渡江,万一在吴郡遭遇贼寇,当施雷霆手段,就地歼灭!”
刘备似乎还有些犹疑,又问道:“如此一来,岂非要与刘宠撕破脸面?”
您是不想和刘宠撕破脸面,您只是想弄死他,恐怕比北边那位和南边这位都更想弄死他!
于是,陈登当即说道:“主公,请恕臣直言,三人一心,远不如一人一心。如此,方能统御各路兵马,全力进击北朝伪帝,恢复汉室正朔大统!”
确认过眼神,二人相视一笑,一切便尽在不言之中,然后刘备又诚恳地问道:“既然如此,不知元龙可有何计教我?”
“臣,不敢。”
陈登接着又说道:“陈王刘宠,勇武雄壮,又自矜汉室贵胄,寻常人难入其目。除此之外,其人为行政令,对江东豪族更是多有打压之举,少德无恩,引人暗恨。虽有别驾骆俊,左右奔走,尽力周旋,奈何刘宠本性如此,始终不得人心。依臣来看,这也是刘宠虽到扬州三年,却难以掌控江东的真正原因。而我主乃是仁厚君子,礼贤下士,若是能够多多结交江东豪杰,宽待重用,必然能得彼辈归附。到那时,即便与刘宠交恶,又有何惧?”
这个计策好不好,暂且另说,但是陈登透露出来的消息太重要了。以前刘备只觉得扬州富庶,即便刘宠实际上只掌握着扬州四郡,那也是兵强马壮,实力雄厚。可是按照陈登所言,刘宠在扬州如此不得人心,那他就是一个看起来很唬人的花架子,是另外一个陶谦而已。如果自己改变策略,不是从抢地盘入手,而是先偷偷拉拢江东那些地头蛇,土财主的话,也许将来有一天,刘宠就会发现自己和陶谦一样,无人可用。
…………
闻听陈登一席话,刘备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最初刘备跟着“汉室正朔”南下,虽说也是为了出人头地,趁势而起,可潜意识里想的更多的,似乎是为了逃避刘汉少。不管有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那位高祖”就是针对了自己,打压了自己,毕竟自己和唐嫣在一起了,那可是他的“前相亲对象”,万一哪天他想起这回事,心里膈应了,想收拾自己还不是分分钟的事?从另一方面来说,凭什么我刘玄德看上的女人,就得是他刘汉少不要的呀?这是不是说明我比他差劲?
可惜当时备备只是妇女之友,要啥没啥,最多只能给别人当当小狗腿。
渡过大江,设立武昌,开始平定荆南。那个时候,刘备潜在的对手是杨奉,所以三兄弟齐出,合力征讨,在“为国尽忠”的同时也存在着多抢地盘,扩大势力的心思。结果也确实如此,荆南之战使刘备在“汉室正朔”之中的地位得到很大提升。
然而最令刘备满意的,还是自己单骑入徐州,不费一兵一卒,竟然取得一州之地。表面上刘备对谁都谦虚、客气,但是心里为这事没少偷着乐。然而很快他便发现,即便自己取得了一州之地,在“汉室正朔”之中也变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却还是抵挡不住北边大军的攻击。
这个时候,刘备的眼界提升了,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也跟着提高了,使得他又有了新的迷茫,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
抢刘宠的地盘?安排笮融、袁术过去给他捣乱?这些办法也许没错,却是总感觉有些不得要领。
然而今天,陈登说了,三人一心不如一人一心!
既然刘宠在江东如此不得人心,自己何必还要与他虚以委蛇,缓缓图之?
人都喜欢并且试图复制自己的成功,就好像买彩票中了一回大奖,接下来肯定是还要再买。假如自己能够再次轻取扬州,必然能够整合江东力量,与北边“那位高祖”放手相搏,一见高下!
一番前思后想之后,刘备竟然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地向陈登深施一礼:“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于古,造次难得也!”
粗话的主公,说话就说话吧,好好的你施什么礼啊?搞的人怪措手不及的。
陈登慌忙还礼,连声说道:“主公谬赞,臣愧不敢当,愧不敢当!实不敢欺瞒主公,今日所言,并非臣一人之见,而是另有贤才相说于臣。”
刘备惊讶地问道:“哦?不知是何方贤士,竟能才比元龙?”
“此人便在主公治下,乃是东城鲁子敬!”
第535章 刘备三顾大粮仓
……………………………………
要说备备做事也够雷厉风行,当机立断的,接了陶谦的班,安抚一下徐州豪族,然后带着人马直接就向北打了过去。虽然战绩不佳,毕竟也是牵制住了汉正军的一部分兵力,有效支援了豫南、青州,两地战场。
此时回过头来,听闻陈登说起自己治下竟然还有鲁肃鲁子敬这样的贤才,再也顾不得与陈登一起研究兵法战策,当即便要连夜赶往东城,拜访鲁肃。然而陈登却起身相拦,言辞闪烁,被刘备逼的急了,才支支吾吾地说,也许鲁子敬不会出仕南朝,相助主公。
刘备听的一怔,然后便又自顾自地说,一定是自己来徐州这么久了,都没有时间拜会徐州的诸多贤才,使得大家误以为自己傲慢无礼,也使得鲁子敬生了自己的气。既然如此,更应该即刻前往,向子敬赔罪。
陈登见刘备求贤,居然这般如饥似渴,大受感动的同时也不好再拦着,好歹等到天色微明,便引着刘备,快马加鞭,前去寻访鲁肃。
有陈登领着,赶了一天多的路,刘备等人直接来到鲁肃家中,开门的下人说家主正在粮仓清点,刘备等不急下人前去回报,竟然直接跟着也来到了粮仓,然后便看到了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
“来了?”
鲁肃瞧了瞧陈登,又瞧了瞧他身边那位一走路,耳朵就跟着晃荡的主,接着一指自己身边的粮仓又说道:“拉走吧!”
陈登不解地问:“子敬这是何意?”
“你不是要来借粮食么?”
陈登心里话说,我借个毛的粮食啊?却听鲁肃又说道:“袁公路要想一路顺遂前去会稽,就得多加兵马,沿途护卫。你……真的不要粮食?”
这……
陈登有点尴尬,随即又笑着说:“此事稍后再说。子敬快快上前,待我为你引荐。这位便是新任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