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鲁肃回来之后,听了刘晔这个计策,当即表示反对,还说这不是和关二将军偷袭湖阳,是一样一样的么?这属于军事冒险!
刘晔反驳说,计策虽然差不多,但是关键还要看谁去执行。然而说到这里的时候,刘晔脑袋里多转了几个弯儿。要说关羽偷袭失败了,难免得罪他,他可是主公的结义兄弟,自己也得罪不起。于是刘晔便只说现在负责吸引敌军主力的是关二将军与张三将军,他们又岂是黄祖、傅士仁之流能相比的?
鲁肃问,那你打算让谁去偷袭襄阳呢?
刘晔说自然是“中虎军中郎将”龙彰云了!
“主公可命龙中虎出西陵,过安陆,抵达离乡聚,而后沿着山中小路,悄然北上,便可先袭黎丘,再取襄阳。”
鲁肃无奈地说:“关二将军与张三将军,自然不是黄祖与傅士仁所能比得的,然而襄阳城又岂是湖阳所能相比的?更何况,让龙彰云走山中小路,他又能带多少兵马?还要先攻黎丘,再渡汉水,襄阳怎会毫无防备?”
刘晔傲娇地说:“只要能够调出襄阳兵马,使得城中空虚,即便是北朝伪帝有所防备,又能如何?子敬只怕还不知道吧?现在,咱们也有霹雳弹了!”
…………
之前甘宁活捉了一枚霹雳弹,周瑜送给刘备之后,刘备便立刻下令,搜寻能工巧匠,研究破解霹雳弹的奥秘,再进行仿制。然而,所谓的“能工巧匠”,可以是打铁铸剑的,可以是织布纺纱的,也可以是造船造车的,问题是,研究制造霹雳弹,究竟该用哪些工匠?
“汉室正朔”这边没人懂啊!
难道要找石匠?
后来有人就向刘备回报,说是天柱山中有一位世外高人,姓左,名慈,字元放,道号“乌角先生”。此人研习炼丹之术,明五经,通星纬,学道术,晓六甲,法力高强,神通广大。要是能够请到他出山,前来研习霹雳弹的制造之法,想来能够马到功成。
而后刘备便命人前去请左慈出山,倒也不用他“三顾天柱山”,因为这位“乌角先生”一听说车骑将军刘玄德有请,带着小徒弟,立马颠儿颠儿的就来了。
可是到了“将军府”,见到那颗被活捉的霹雳弹之后,左慈有点傻眼。
粗话的,这位“刘车骑”到处娶小老婆,贫道还以为他想研习房中养生之术,没想到却是要我摆弄这么一个“石头疙瘩”。
这……这……这我TM哪会呀?
然而,左慈心里清楚,别看自己是被客客气气请来的,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车骑将军的秘密,要是敢说自己不会,那是肯定还会被“不太客气地送走”啊!
无奈之下,左慈只得带着小徒弟葛玄,关起门来一起研究这颗霹雳弹,而且对外还得表现出信心十足,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模样。
“研究伊始”,左慈闹不明白,这个“石头疙瘩”为什么要长个小尾巴呢?而后手欠,一不小心就把霹雳弹的引线给揪了下来,发现其中有黑色粉末,闻一闻,好像是有股子药味儿。
“研究深入”,左慈让葛玄拿着锤子对霹雳弹敲敲打打一番,想听一听里边有没有啥动静。然而,诸葛亮发明的霹雳弹,为了方便炸裂,内壁本身就薄厚不均,而被活捉的这颗霹雳弹又是砸上过城头的,其实已经到了“破碎的边缘”,再被葛玄拿着锤子这么一敲,结果就是“哗啦”一下子,散了。
无量天尊,哦咧个去!
要是让车骑将军知道,咱师徒俩把他的弹弹给敲碎了,估计得送咱俩去“白日飞升”啊!
然而也正是这么一下子,却让左慈师徒看清了霹雳弹内部的构造,一个“空心石头疙瘩”,里边有铁钉铁屑啥的,中间是黑色粉末。别的东西都不稀奇,最关键的肯定就是这些黑色粉末了。
据说这个玩意一点火就炸?
左慈小心翼翼地挑了一点,然后拿着小火棍儿往上戳,立刻看到一片火光,还有冒出大量的烟雾。
阿西吧,撕姑衣,就好像妖怪来了一样。
可是,它为什么没炸呢?
“研究再深入”的时候,左慈又挑了一些黑色粉末,然后还拿来一个小瓷杯当罩子,就是模拟一下霹雳弹的样子,看看它究竟是“啥样婶”滴。
结果……“砰”……“啪”……“啊”……
葛玄还好点,只是被杯子碎片划破了胳膊,至于左慈嘛,好像是炸着眼睛了。在外边负责站岗保护的人听到响声,赶紧跑过来询问,左慈一边捂着眼睛,还得一边说:“没事,没事,贫道已经知道它是如何变化的了。”
因为左慈受伤,还不能被外面的人发现,所以接下来的生活与研究,全都成了左慈动嘴,葛玄跑腿。甚至刘备亲来慰问,想要请左慈喝酒,也被葛玄挡驾,说是师傅闭关研究,正在要紧之时,不宜分心。
还别说,这也不算左慈师徒瞎吹牛,毕竟左慈是个炼丹高手,而炼丹所用的“药材”,可是包罗万象,奇葩朵朵啊!
“黑色粉末”就那么三种原料,硫磺的味儿还那么大,经过左慈师徒的不懈努力,终于配制出了这个玩意。
然而,知道原料成分只是迈向成功的一步,究竟能不能仿造出霹雳弹,至少还得知道原料的配比,可是左慈师徒似乎更喜欢“烟雾弹”。
要是哪天,咱师徒随手打出一颗“烟雾弹”,就好像妖怪来了,神仙走了“那样婶”的,咱们只要往烟雾里一钻,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连车骑将军也抓不到咱,多好?
第606章 玄孙渡江献玉玺
……………………………………
虽然火药的秘密被左慈师徒破解了,但是想要造出与北边一模一样的“霹雳弹”,还是没那么简单。
首先,火药如何配比,才能达到最佳爆炸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而所谓研究,也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只能一次又一次,不停地重复实验。
其次,诸葛亮做的“霹雳弹”,是用水泥做的外壳,“汉室正朔”这边可没水泥厂,就算肯花大价钱,从北边偷运,三车五车的,又能做出多少?
所以还得找别的东西代替。
用铁壳?
厚了炸不开,薄了容易漏,尤其是南边的天气,潮湿闷热,铁器生锈也快的很。
用陶瓷或者琉璃?
第一,“汉室正朔”也没有琉璃厂,就算是瓷器,因为炉温难以控制,也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的。
第二,就算是用陶器,外壳做的像水缸一样厚,经过抛石机发射,砸在地上,“吧唧”一下,摔烂了,还不得变成“大呲花”呀?
所以,经过左慈师徒的提议,刘备的综合考量,最后为“南朝的霹雳弹”制定了两个方案。一个就是从北边偷运水泥,不计代价,能运多少算多少。另一个是大力开发石头外壳,命顾雍、陆康等人广招石匠,把石头疙瘩掏空,再往里边“灌药”。
这两个方案,无论是哪一个,花的钱都海了去了,把顾雍、陆康难为的不要不要的。不说别的,有本事把石头疙瘩掏空的石匠,不能总是用鞭子抽吧?时不时的还得管顿酒,加块肉,对吧?可是即便如此,一个石匠,一天又能掏几块石头疙瘩呢?
不管!
别的啥都不管。
反正刘备要的就是霹雳弹!
…………
也许就是因为有了霹雳弹,才让刘晔变得有点膨胀,在关羽偷袭湖阳已经失败的情况下,还为刘备献计,想要再次偷袭襄阳。
然而刘备即便是全力赶造霹雳弹,又能有多少呢?
刘汉少多少年前就把诸葛亮扔进山里了,直到现在也无法全面装备部队,能够在“石头蛋”里夹杂一些霹雳弹,都算是“统帅信重,陛下宠爱”。
陈冉这一次打夷陵,为什么比较慢呢?除了戏志才的计划部署之外,还有一个缘故,不就是因为霹雳弹想运进益州,也不容易么?
所以鲁肃就想问问刘晔,就算让龙彰云去偷袭襄阳,主公能给他多少霹雳弹?他又能带走多少霹雳弹?
要是只有三颗五颗,也往襄阳城里丢……咋滴,要替人家庆祝过年呐?
再所以,刘备摁下刘晔与鲁肃的争执,暂且先不考虑偷袭襄阳这件事,毕竟喊鲁肃回来,主要还是为了传国玉玺。这个玩意儿现在在刘备手里,究竟是要交给刘协,还是自己偷偷留下来,刘备有点拿不定主意。
说起这件事,刘晔可不敢再“抖机灵,耍活泼”了,毕竟他心里很清楚,假如自己这位主公对待那个所谓的“汉室正朔”是一片忠心的话,压根就不会生出私藏玉玺的小心思。既然现在有了这份心,还能说他是“汉室正朔”的忠臣么?
再者,刘晔也有自己的私心杂念。
现在在“车骑将军府”,除了从事的公职身份之外,其实刘晔也有宗亲的身份,虽说不敢让刘备喊一声“高祖、曾祖”啥的,但是大家毕竟都姓刘,都是亲戚。假如刘备能够凭借传国玉玺,当上了“汉室正朔”的皇帝,那么自己这个远房亲戚肯定也能凭借刘备,当上受人瞩目的那一种汉室宗亲,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