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汉大忽悠帝 (郑端木)


  假如刘备真的有信心,有决心守住大江,占据江南半壁,与北边分庭抗礼,那么“汉室正朔”留在武昌,也就不用所谓迁都了,对吧?而现在,刘备一方面想迁都,一方面还想守住大江,他以为自己已经退无可退,必须做好决一死战的准备。可其实呢?恰恰是他心里没信心的表现。
  就是这么个问题,还被鲁肃当面给戳破了。
  再假设,汉正军真的打过了大江,如果还想着迁都扬州的话,岂不是只剩下等死一途了?并且,陈冉的第七军尚在夷陵,别看他现在打得慢,实则犹如大江之上悬着一柄利刃,只是悬而未发罢了。再加上东海郁洲山,又有管亥的第一水军,可以朔江而上,斩断淮南退路,甚至是随时可以出现在广陵、吴郡、会稽,从任何一点登陆,届时江东又该怎么守?真到了那一步,“汉室正朔”还能往哪儿退?去大海里摸螃蟹么?所以,只能向南退,拉上交州,以众多的崇山峻岭为屏障,节节抵抗北朝的压进。
  再者,鲁肃还说了,把“汉室正朔”的小朝廷迁到南边,一来主公可以免去后顾之忧,二来也可以除去诸多掣肘,才能够撸起袖子,专心着力地与北边好好干一架。将来如果真能守住大江,形成二分天下的格局,再把汉室正朔迁回来也不迟。
  是啊,恐怕到了那一天,自己在哪儿,“汉室正朔”就得迁在哪儿了!
  于是刘备将鲁肃分析出来的“当前大汉形势”,大致又向袁隗复述了一遍,当然了,关于鲁肃最后所说的那些大实话,刘备是不可能告诉袁隗的。
  从武昌向南迁,就是长沙、桂阳、南海三郡,因为东边的豫章和西边的零陵山野密林太多,往来不便,又有蛮族百越横行其间,难得安稳,所以都不可取。而“南方三郡”之中,刘备向袁隗建议的竟然是最南边的南海郡。
  这一杆子都捅到交州了!
  都可以看潮涨潮落了!
  咱这到底是“迁都”,还是“发配”呀?
  果不其然,袁隗不同意,提出迁都桂阳的想法,而刘备却在心里暗暗地为鲁肃点了个赞。因为在与鲁肃商议之时,刘备看好的也是桂阳,但是鲁肃却说:“主公在外征战,军兵之事大可一言而决,若是回到朝中,再行决断,岂非越俎代庖?何况迁都事大,朝中百官,太傅等人又怎肯对主公百依百顺,躬身俯首?即便明知桂阳为首选,也必然会提出异议。若是桂阳被否,主动提出南海,则显得太傅等人无胆,不敢与北朝争锋。若是选在长沙,万一大江难守,北朝顺湘水而来,一样可以逼迫朝廷。迁与不迁,又有何异?”
  有了鲁肃之言在前,刘备顺坡下驴,乖巧无比地接受了“叔祖老丈人”的意见,就让“汉室正朔”的小朝廷暂时先“迁都”到桂阳,然后顺着袁隗的兴头,又提出两项建议。
  第一,即便咱们不迁往南海,也要尽快将交州牢牢掌控在手里。桂阳到南海,这都已经紧挨着了,哪能让它意属旁人呢?万一在咱们背后捅刀子,该怎么办?再说了,咱们前边那么多打仗的兵士需要供养,还有那么多“汉室忠贞之士”也要吃要喝,总得有人卖力干活,让咱们抽税吧?
  我那个老丈人袁公路,虽然名义上是交州牧,其实也就只有南海、苍梧,两郡在手,其他地方实际上都是交趾太守士燮说了算。而士燮虽然嘴上说,愿意尊奉至尊为“汉室正朔”,实际上却又百般搪塞,画地自守。如果咱们现在与士燮撕破脸,武力收复交州,必然导致士燮投向北朝,如果咱们着意拉拢,又该给士燮封个什么官?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把他调进朝中任职呢?
  第二,朝廷这一次搬迁的时候,得把江东那些豪门富户的家眷财帛,一并搬走。只有有钱人多了,咱们的新都城才能尽快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他们留下来的那些私兵部曲,族亲乡勇,也才能对咱们更加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当然了,想要江东的豪门富户都跟着咱们一起走,也得讲究方式方法,可不能硬搬,不能搞得好像绑架一样。只能给他们封官许愿,加官进爵,让他们自己乐乐呵呵,高高兴兴的跟着咱们走!
  对于刘备的这两项建议,袁隗没有再提出异议,毕竟都是“汉室正朔”的当务之急。既然决定了迁到桂阳,前后左右,南北东西,自然应该好好保护才对。
  当初从南阳南下之时,刘备就裹挟了不少的南阳百姓,虽然路上死难无数,可是也幸亏有这些百姓,到了武昌之后,拼命卖力,种地干活,才能使“汉室正朔”得以尽快安稳下来。至于说江东的豪门富户,他们的实力肯定比南阳百姓大的多的多,能够把他们都带走的话,尽管桂阳已经远离大汉的中心,属于边鄙之地,但是只要有钱有人,还怕不能再建出一座新都城吗?
  …………
  “士氏原本乃是苍梧大族,士威彦又在交趾经营多年,颇有人望。玄德方才说公路能够调度苍梧,只怕也不尽然。若是能够将士威彦调入朝中,自然最好不过,就只怕他不会俯首帖耳,奉诏而行。到那时,至尊与朝廷的颜面何存?”
  袁隗想了想,又对刘备说道:“玄德,依你之见,若是调用你帐下一支精锐兵马,前去交趾,能否速胜?”
  刘备瞅着袁隗,好像这个老头子精力不济,连眼皮儿都快抬不起来了。然而袁隗越是如此,刘备心里越是谨慎,因为他没办法判断袁隗究竟是真想让自己出兵,还是仅仅想试探自己而已。
  “回大人的话,为国出力,原本便是孙婿的本份,何况孙婿又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怎奈眼下江北战事吃紧,伪帝亲自坐镇襄阳,又有逆臣王闹闹猛攻淮南,加之大江之上还有陈冉,大海之上还有管亥,使得孙婿疲于应对,捉襟见肘。若非形势如此危急,孙婿又怎敢劝说大人迁都?”
  刘备耷拉着脸儿,脑袋一摇三晃,耳朵也跟着忽闪忽闪的,而后又愁苦地说道:“江北战事,自有孙婿尽心,拼死也要保住我汉室正朔的基业,只不过……朝中诸事,交州统治,孙婿实在无力相帮,只有请大人与朝中诸公多多费心操劳了。”
  听完刘备这一番推辞的话,袁隗的老脸儿上忽然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第608章 刘玄孙遇刺事件
  ……………………………………
  一个人不能太能干,否则的话,什么活儿都让他一个人干完了,别人还能干点啥?别人还能有啥用?
  袁隗问刘备,能不能调兵,武力解决交州,表面上看,刘备大吐苦水,只作推托,实际上却是与袁隗进行了一次分工。刘备想说的道理很简单,你们不要害怕我势力强,兵力多,我就是个卖命的,只管打仗的事儿,而且如今的战事不顺,我也打的很辛苦。至于朝中和别的事儿,我也不插手,都是你们说了算。
  如今江北战事确实吃紧,北朝各路大军纷纷压进,万一刘玄德顶不住,大家全得一起玩完。加之荆北、江东那些豪门富户之中,也有不少人都动起了小心思,对北朝不再像当初那般抵抗坚决,反倒是对南朝之事,诸多推诿,百般敷衍。
  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那就是百姓们越来越穷了!北边的铜币流通过来的少,豪门富户还都舍不得往外花,南边的大钱铸造产量也少,百姓们想赚还赚不到,因为没有那么高的工钱报酬。再者,即便是赚到了大钱,拿着去买东西,也会到处遭人嫌弃。如此一来,百姓们被逼无奈,不是困死饿死,就是进山为寇,或者主动卖身,依附于豪门富户,为奴为仆。由此可见,江东江南的百姓对待南朝这个所谓的“汉室正朔”,也不可能会有啥真情实感。
  在如此巨大的外部压力之下,加上刘备一番推心置腹的忽悠,使得袁隗也认识到,现在真不是和这个刘玄孙内斗,争功夺权的时候。于是便与刘备“心有灵犀”地达成了某些协议,转而开始致力于分工合作。
  …………
  今天是刘备正式受封的日子,此前已经与袁隗商量好了,“汉室忠贞之士”们会奏请刘协那位“至尊孤”,拜刘备为“汉室正朔”的大将军,全权负责讨伐北朝伪帝之军事,然而刘备在去往皇宫的路上,却突然遇到了行刺。
  “主公当心!”
  护卫刘备的龙彰云犹如先知先觉一般,突然扑向刘备身边,挥刀拨飞一支暗箭的同时,还用自身的铠甲拦下了好几支。粗话的,幸亏龙彰云现在是中郎将,上好的铠甲都是精铁打造,否则的话,就凭这些暗箭,非把他射成刺猬不可。
  偷袭没能得手,紧接着,拐角的小路口和街边的房屋内又冲出了许多刺客,各个挥刀舞剑地向着刘备杀来。龙彰云立刻命令护卫们向刘备靠拢,自己也片刻不离地守在刘备身边,同时指挥一部分护卫,上前与刺客们搏杀。然而刺客的人数不少,也都很卖命,加之现场混乱,到处都是奔逃的百姓,总会有一些人,或有意或无意地冲向刘备身边。凡遇此种情况,无论刺客还是百姓,龙彰云统统一刀斩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