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南阳瘟疫,刘汉少亲身到此,使得关羽以为窥到了千载难逢的佳机,从而引发南线全面开战,刘备更是将五虎军之四,全部调来了荆州。可以说,戏志才原本没有把刘汉少当成小鱼饵,但是刘汉少偏偏还就发挥了比较擅长的小鱼饵的作用。
你们都觉得打的挺热闹,咱大汉的皇帝就搁这儿杵着,等你们来捉呢。可是孔子曰的好,不撞南墙不回头。等到你们发觉皇帝这个小鱼饵忒硬,啃不动的时候,该怎么办?
是不是可以把“战略进攻”的思想改为“战略防守”?
然而,孔子又曰了,守江必守淮。没有淮南作为缓冲,想要单凭大江天险,与北朝分庭抗礼,那就是做梦!
你们早晚“药丸”!
其实南边不是没有人想过防守的问题,鲁肃和周瑜都一直提醒刘备,掌控交州,扩大活动空间,但是在这其中,出现了一些岔子。周瑜年轻气盛,认为自己不仅能守得住,还能攻的出,同时,鲁肃也认为周瑜能够守得住淮南。然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偏偏让王闹闹从淮南撕开了一个角儿。
大别山伏击战的意义在于,它断绝了荆州兵马穿山而出,增援淮南的念想。让龙彰云顺江而下么?真要是敢那样,刘汉少旁边还有史涣、吕虔两个师,就敢调过来,正面硬刚关云长,而后顺汉水而下,直捣武昌。
所以,周瑜就只能从别处调兵,设法将王闹闹赶出淮南,结果已经摆在那儿了,周昂、吕岱不是都被调过来了么?只要淮南兵力调动,就有可能出现裂隙。要说这一手,鲁肃和周瑜也不是不知道,得防着汉正军的水军从海上过来。可是防归防,第一水军的实力就摆在那儿,总不能说,穿了一身小皮甲,就不怕霹雳弹的炸。这属于阳谋,无解,周瑜只求在第一水军发动之前,尽快将王闹闹赶出淮南,然后也好掉过头来,全力对付第一水军。
当然了,能够如此设想,是因为周瑜也有固化思维,觉得北人善骑,南人善舟,自己有信心打一场漂亮的水仗。
然而,王闹闹是那么好赶出去的么?第一水军的真正实力,周瑜见识过么?
再所以,从眼前的战略层面上来说,戏志才甚至敢夸口,对刘汉少说,咱们已经赢了,虽然这位“皇帝哥”还闹不明白是咋赢的。
…………
“零伤亡的战绩”传回北邙学校,师生们对吕蒙这位新同学都高看一眼,人家还没上学呢,就已经能打这么漂亮的仗了,将来要是学成之后,前途不可限量啊。基于这个原因,吕蒙心里的小尾巴又想翘起来,摇摆摇摆了,然而还没嘚瑟两天,便被人给揍了一顿。
起因很简单,上课的时候,教官让大家讨论这一场“大别山阻击战”,吕蒙单等着同学们来夸自己呢,结果参谋班有一个叫庞统的,说吕蒙轻敌贪功,轻率接战,性情焦躁,缺乏沉稳,虑事不周,因小失大……反正说到最后,吕蒙非但没有功劳,还算是彻底把这一仗给打恶心了。
吕蒙当然不肯接受这样的意见,质问庞统为啥要这么说。
庞统说,你想啊。假如当时你多用几颗霹雳弹,会不会杀伤更大?假如当时你能等到山外的援兵赶到,再一起动手,会不会歼敌更彻底?假如没有漏网之鱼跑回去报信,咱们是不是能用同样的方法,穿山而出,利用降兵去诈开“武阳关”?假如“武阳关”在手,就等于咱们在随县与西陵城之间插上了一柄刀子!
到那时,张飞会怎么想?刘备会怎么想?他们要是调兵前来夺关,咱们第一军的徐军长便可趁机挥军南下。刘备要是让张飞后撤,关羽必然独木难支,除了也跟着后撤之外,别无他法。真要是出现那样的局面,整个荆北基本上就算是被咱们拿下了。
结果呢?
让你“轰轰”一炸,就打掉了三千兵马,你还有什么牛好吹的?
吕蒙张口结舌,无法反驳,但是心里不服气呀。旁的不说,我那两颗霹雳弹都还是偷的,上哪儿整更多的去?等到山外的援兵赶到再动手,可是敌人也不是死的,要是走出山谷,上哪儿再找那么适合伏击的地方?
“你……你……你这丑货,当时又不在场,说的倒是轻松。沙场搏命,敌死我生,战机转瞬即逝,哪儿来那么多假如?”
嘿……你辩我可以,但是千万别说我丑!
别看庞统年纪小点,那也是入学早的学兄,虽然咱单挑不是个儿,但是咱人头熟,人缘好呀!结果便是下课之后,庞统找几个兄弟就把吕蒙堵在了宿舍之中,狠狠地摩擦了起来。
“服不服?”
“不服!”
噼里啪啦,嘁哩喀喳……
“服不服?”
“不……”
噼里啪啦,嘁哩喀喳,咣咣咣……
“服了!”
…………
大人打仗,小娃打架,眼瞅着光熹六年就要在这不太平静的世道之中平静地过去了,然而有人却又跋山涉水,不辞辛劳地跑到襄阳,来给刘汉少磕头。
随着笮融、袁术的势力相继进入交州,交趾太守士燮终于不能再偏安一隅,冷眼旁观,便以岁贡之名,派遣二弟士壹前来洛阳。然而刘汉少领兵在外,亲征朝廷叛逆,士壹觉得自己不能在洛阳傻等着,否则等到他们刘氏兄弟打出个结果来,自家兄弟的交州还不知道已经变成啥样了呢,于是便又匆匆赶了过来。
士燮早年师从中陵侯刘陶,被举为孝廉,补任尚书郎,随后又是各种的转任升迁,才坐上了交趾太守之位。而士壹则是在丁宫卸任交州刺史,奉诏回京之时,一路护送,侍奉殷勤。当时丁宫便说了,如果我回京当了大官,一定少不了你的好处。后来丁宫担任司徒,果然征召士壹来京为任,可是等到士壹千辛万苦的到了洛阳之后,才知道丁宫的司徒已经被董卓给撸了。不仅如此,当时洛阳城的实际“话事人”,那一位“董公公”,死活看自己不顺眼。士壹心里害怕,扭头便又蹿回交趾去了。
不管怎么说,士燮、士壹在洛阳还是有人脉,有关系的,而士壹这一次前来,也绝不仅仅只是想给刘汉少磕个头……
第613章 士威彦还会造字
……………………………………
南边北边正打得不可开交,这个时候士燮派自己的弟弟来洛阳,不管怎么说,都是对刘汉少的一份支持,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是奉“北朝”为汉室正统的。然而随着士壹一起前来洛阳的,还有士燮的一份奏疏,言说自从朱符死后,北边的朝廷一直没有派遣上官前来继任,倒是南边的叛逆派了一个袁公路前来担任“伪交州牧”。
这是不符合规矩,不符合天意,不符合民心的!
交州士民只会尊奉陛下与洛阳朝廷为汉室正统,纷纷联合起来对抗袁公路那个“伪交州牧”。然而,叛逆势大,交州士民又没有一个有效的调度指挥,所以对抗纷纷失败,士民饱受欺凌。现而今,就是希望朝廷赶紧派遣上官,前往交州,带领我们一起打叛逆。
与此同时,士燮还以稳固地方,集中力量的理由,奏请朝廷任命自己的二弟士壹为合浦太守,三弟士黆为南海太守,四弟士武为九真太守。
面对士燮这样一封忠肝赤胆的奏疏,洛阳的爱爱卿卿们都要感动的痛哭流涕了,都要热血沸腾了。这才是真正的逆流现柱石,困厄知英雄啊!国家板荡,贼逆猖獗,自有人站出来,舍生忘死,维护正义!
老杨说,这事不用麻烦陛下,中吏部就能审批,马日磾也难得刚硬一回,甚至已经询问相府,看看把谁派去交州当刺史,比较合适。好在荀彧从中拦了一下,说咱们现在都不流行任命刺史了,如果是任命州长的话,又无法统治兵权,还是不能有效的抵抗那帮子朝廷叛逆。兹事体大,不如咱们先上奏给陛下,听听陛下的意见。再说了,士燮派遣士壹来京,原本也是要拜见陛下的。
老杨一听,也是这么个理儿,于是便命中吏部书写奏疏,快马送来襄阳。所以说,刘汉少在士壹到达襄阳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件事的原尾。
然而,面对着中吏部的奏疏,究竟批不批,刘汉少一时还拿不定主意。
要说现在的士燮,还有为国之心,恐怕也只有老杨他们这种“老天真”才会相信。朱符为了给兄弟报仇,都已经“坟头草三尺高”了,士燮真想为国除贼的话,早干嘛去了?还让朝廷赶紧派刺史……哥就是派个“天使”过去,你们能听他的吗?
这事儿,从头到尾,都是士燮在打如意算盘,想要趁着中原内乱,浑水摸鱼。只要拿到了朝廷的任命书,他们士家便可以在交州名正言顺地发展自己的势力,能够与南边那帮人对抗一下。能保住自己的地盘,自然是极好的,即便是保不住,也可以凭着朝廷的任命,与南边那帮人合流之时,保住自己的身价。
再然而,“他老人家”可是说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要是哥现在就拒绝了士燮的奏请,彻底断了他的念头,岂不是主动把他推给了南边那帮人?他们必然合流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