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新书 (七月新番)


  但刘歆的子女们,卷入了谋反啊,按理说应该杀刘歆全家的,但王莽每次都念在旧情上,保住了老刘歆,如是两次,意思是,自己还宽赦错了?
  不提此事还好,一提逝去的爱子、爱女,刘歆眼前就浮现出她们的音容笑貌。尤其是最疼爱的小女儿,刘歆当年带她观星时的可爱好奇模样历历在目,岂料最终会因此而引祸!
  她们的死,就像是在割刘歆的心头肉,就算被王莽“赦免”,但在刘歆看来,这仿佛是一场酷刑。
  这些事,刘歆当然恨,但他最后却抚膺道:“王巨君,吾最深恨者,乃是汝竟恶毒到屠戮骨肉,杀了太子!”
  王莽的太子王临,不但是刘歆的女婿,还是刘歆的弟子、学生,在发现王莽越发癫狂后,刘歆将希望寄托在王临身上。觉得若王莽退位,王临即位,自己上台主政,或许还能挽救这衰败的世道。然而王莽忽然以莫名的罪将王临处死,这让刘歆彻底绝望。
  于是闭门自保的刘歆开始反思,最终认定了一件事。
  “刘歆是有大错。”
  刘歆站起身来,指着王莽道:“错在不该助汝颠覆汉家!”
  “二十年前,大汉虽有七亡七死,民不聊生,然而还未到秦末覆亡之状,社稷尚有挽救之机。”
  “朝野众人,无不期盼一位贤人,再现昭宣中兴。当时汝洁身自好,清廉好儒,与王氏五侯绝然不同,跻身朝堂后,更加礼贤下士,身为外戚子弟,却俨然以清流首领自居,与哀帝及丁、傅外戚相抗。重新执政后,又口口声声要做周公,匡扶汉室!”
  “汝骗了天下人,也骗了我。”
  刘歆虽然是宗室,但他们一家因为抨击朝政太尖锐,在朝廷里混得不好,更因学术斗争,而遭五经博士排挤。
  是王莽给了刘歆跻身三公九卿的机会,只要拉住王莽的手,就能轻松登上权力巅峰,而王莽又帮他们古文经压倒新文经,这让刘歆感激涕零。
  但一切,终究是错付了。
  刘歆自嘲道:“吾父希望铲除外戚以固汉室,而我却被片叶蒙了双目,攀附于汝,结果是开门而揖盗,汝想做的不是周公,而是虞舜……”
  王莽摇头,心中暗道:“那是过去,予现在,只想做孔子那样的素王……”
  当然,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当王莽禅代歧途暴露后,刘歆虽然内惧,却已经被绑到了王莽的船上,只能咬着牙走到黑了。
  越往后,刘歆就越后悔,早知如此,当年就应该一门心思做学问,便不会愧对祖宗,儿女们也不至于于权力牵扯太深,落得如此下场。
  但留在书斋,就能好么?看看扬雄吧,痴情文章,不问政事,最终还不是被王莽底下的小人给逼死了!
  归根结底,还是王巨君的错!
  所以,刘歆需要纠正最初的错误。
  “我一手助汝建立新室,也当一手将这伪朝毁掉,让天下,重新回归汉制正道。”
  烂都是比出来的,在经历过这个时代的众人来说,哪怕汉末的黑暗,也比新朝的混乱要好啊!
  眼看刘歆竟对“背叛”他们的事业毫无愧疚之心,王莽只握紧了鸠杖。
  “刘子骏,当真是越活越不济,汝乃宁守父女小情、族姓小忠,而忘天下大道乎?”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二人就陷入了相互指摘的循环中,他们太了解对方,相互揭着过去的黑料。刘歆唾骂王莽背信弃义,虚伪好名,王莽则斥刘歆文章花团锦簇,实则治国无能,辅佐自己时,从古文里鼓捣出的“五均六筦”制度,乃是造成天下大混乱的元凶之一。
  他们都是大儒,吵起架来引经据典,以至骂战颇为冗长,且谁也说服不料谁。
  等二人吵得口干舌燥时,记录的人换了一批,室外又响起了一阵清脆的掌声。
  走进来的还是第五伦,笑着拊掌道:“二位之辩,当真精彩。”
  第五伦一句话总结了二人的关系:“但去除各类引经据典,繁琐章句外,真像是一对老夫妻,从相爱到相厌相恨,离异多年后再见,复又相互指责,无非一人说‘刘歆误我’,另一人则反复说‘王莽骗我’。”
  “二位皆乃祸乱天下的主犯、从犯,所说皆是毫无新意的话,这认罪态度,很有问题!”
  第五伦朝大眼瞪小眼的二老道:“故而,还是得让我这后生,来替二位追本溯源,将对错稍稍理顺。”
  言罢,第五伦才与微颤着过来,要与自己相见说话的刘歆再作揖,放缓和了语气:“刘公,久违了。”
  二人是有故交的,刘歆是第五伦老师扬雄的好友,当初在长安,多次蒙其相助。
  而刘歆从凉州一路跑到洛阳,数次从病痛里撑到现在,也是因为心中有话要对第五伦说。
  但第五伦做事,一向是先公后私,很快又肃然道:“刘公,这一次,我要站在王翁一边!”
  王莽本以为又要像在樊崇面前一样,遭第五伦一顿批斗,闻言顿时愕然。
  却听第五伦道:“依我看,十多年前,新室代汉,乃大势所趋,合乎天道也!”


第525章 画圆
  对第五伦,刘歆没有任何可指摘之处,正如第五伦起兵时那句“汉室于我何加焉”,其与新朝尚有君臣之份,与汉朝非要算,也只有家仇。
  更何况,当初是刘歆先约第五伦起兵反新,结果他招揽的众人还成了猪队友,导致举事败露。事后刘歆西蹿扶持孺子婴,但这偏居凉州的“西汉”就算不被第五伦所灭,也迟早亡于西蜀公孙述,他对第五伦实在是恨不起来。
  而第五伦今日所言,更是如同一柄重锤,敲打在刘歆心口。
  “这几日,关于为何汉德已尽的文章,刘公可曾一一看过了?”
  刘歆虽然都读过几遍,但要他这大学阀认可小后生们的文章,岂不是咄咄怪事?只摇头道:“大多见识浅薄,不足一观,这天下文士,果然一代不如一代,不如老夫与扬子云、张松伯远矣,魏皇竟以这等人物为甲榜魁首,莫非是无人可用?”
  第五伦闻言大笑:“刘公所言甚是,众人文采,确实远逊于上一辈。”
  旋即却肃然道:“但使天下祸乱至此的,不就是汝等这些‘文学前辈’么?张竦文笔卓群,却只知逢迎上意,吾师虽满腔抱负,然文章不能救世,至于刘公,亦曾执掌大权,于天下事可有裨益?”
  “文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众人总结汉家灭亡的教训,纵文辞粗糙,只要道理对,那便是一篇好政论。”
  第五伦继续道:“众人要在短短一个时辰作出文章,自然仓促,加上当时对新朝究竟是禅让还是篡逆未有定论,许多事文章中未敢说通透,今日,我便也来补充一二。”
  “那位与刘公同名的吴王刘秀,以及刘玄、刘永,乃至于隗嚣等辈起兵时,皆有一种说法。”
  第五伦踱步到翻阅文章的王莽面前道:“天下之所以沦落至此,皆因汉朝覆灭导致,若汉不亡,则绝不至于此,王翁,汝以为如何?”
  王莽没理会,第五伦只笑道:“但我以为,正因为汉朝两百载积弊,才导致今日大祸!”
  “田地、奴婢,皆是汉时顽疾,数代不治,譬如顽疾。汉武时在肌肤,昭宣时在腠理,加以药石,稍稍好转,但到了元成时重新发作,这次病在肠胃,等到哀平之际,已经病入膏肓,百姓七亡七死。就算硬撑下去,靠孺子婴,靠朝中所谓硕儒名臣,就能拯救么?”
  刘歆默然不言,当然不可能,他经历过那个时代,深知汉家烂到了什么程度,他刘歆若非对汉绝望,又怎么会半推半就地跟着王莽,筹划着让祖宗之国寿终正寝呢?
  第五伦又道:“王翁近来不是总反思说,当初走岔了道,不应存着私心,取代汉帝么?且做个假设,若汝将安汉公做到底,又当如何?依我看,天道有常,不以尧兴,不以桀亡,黄河照旧会决口,泾水依然会改道,天下该大旱还是大旱。但绿林、赤眉举事反抗的便不是新朝,而是像当初汉武末年一样,直接造汉家的反了!”
  刘歆反驳:“那天下各地百姓纷纷思汉,又如何解释?”
  第五伦道:“所谓人心思汉,不过是死去已久的人,回光返照。君不见,中原一些郡县,绿汉大军抵达时,携壶浆以迎,然而很快便发现,绿林多是匪盗,劫掠成性,遂人心思莽;而等赤眉再来,发现更加不堪后,又开始思念绿林,以此证明民心所向,岂不可笑?”
  “我早就对群臣说过,人心所思念者,并非汉家,而是昔日的安宁。刘公也算在关中、洛阳行走过,且去大街上问问,在我朝治下,可还有庶民心心念念,期盼汉家复辟!?”
  一席话下来,刘歆哑口无言,复汉的潮水已退,连公孙述都将他和孺子婴卖了,事实无法否认。在长安、洛阳,就算最铁杆的复汉派,在目睹一个个“汉”相继灭亡后,就连对最后的希望吴王秀,都持悲观态度。
  第五伦道:“故而,新朝取代汉室,乃是顺应时势,故而天下人无不翘首以盼,只望有所更始。”
  说到这,王莽抬起头冷笑:“小儿曹,终于说了一句人话。”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