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新书 (七月新番)


  莒城每街每巷都供奉着“城阳景王庙”,刘章已经成了当地崇拜的神主,数十年前海岱地区发生了大地震,许多城郭几乎抹平,唯独莒城独存,当地人更觉得是城阳景王保佑,从此更加笃信,张步也是信徒之一。
  “但城阳景王连其子孙都不能保护,齐王可不姓刘!”
  击垮张步最后的指望后,伏隆又递给他一个希望:
  “齐王遣弟出城拜谒耿将军,意思我已明白。”
  一席话,让张步再也无法强撑下去,只连忙避席,花着脸向伏隆真心求救:“自临淄一战后,张步亦知大魏天兵不可抗拒,但步已忤逆魏皇及耿将军多次,如今当真还有生机么?张步如今只求归老于琅琊。”
  “那是自然!“
  伏隆给张步分析起来:“陛下对甘心投诚之人,一贯既往不咎,吾父伏惠公(伏湛)曾守河内,新朝土崩时,面对马文渊攻城,虽不战不降,然陛下仍重用于我;东莱人李忠,本是刘子舆伪汉丞相,被迫投诚后,陛下先赐大夫之位,如今复为青州刺史,回家乡做封疆大吏。”
  “论负隅顽抗,齐王不如楚黎王秦丰,秦丰只是投降,尚能得保全性命,赐田畴做庶民,齐王若能在最后一刻勒马归魏,别说子、男之爵,连封为列侯,富贵终老都有可能!”
  说完正面例子,伏隆冷冷道:“但若是齐王非要学陇右隗嚣……顽抗到底,如今天水郡,可还有隗氏立足之地?齐王不先自图,后悔何及!”
  “张步愿降矣。”
  张步的心理防线终究还是垮了下来,这便是自己最后的转机,第五伦之大敌是刘秀,不是自己啊!献出莒城,让魏军提前南下,也算立了小功,事后魏皇一高兴,说不对自己还能混个虚侯呢,相比于战死流亡,不知好到哪里去。
  答应归降第五伦后,张步一下子变得非常积极,“主动”向伏隆告知,搅屎棍方望又来齐鲁了,还跑到了曲阜,去游说赤眉军击耿将军后方……
  “这方望。”
  伏隆心中警惕,但这又何尝不是张步最后的试探呢?遂从容笑道:“无妨,陛下对赤眉残部,早有安排。”
  “曲阜,或许就是方望的葬身之地!”


第588章 先帝创业未半
  汉高皇、汉武帝这些雄才大略的前汉天子不会想到,他们为了让大汉江山永固到处分封的诸侯国,在王莽代汉时产生的反抗,却微乎其微,几乎是望风披靡,甚至还有不肖子孙主动替王莽给汉家社稷挥铲埋土。
  诸侯尽废,人去楼空,刘姓王爷为满足虚荣倾国之力打造的王宫,如今也被各地割据军阀霸占,草头王们取代刘家人,在里面过上了钟鸣鼎食的奢靡生活。
  鲁王宫便是最典型的一处,想当初鲁共王何其霸道,为了扩建宫室,连隔壁孔子家宅围墙都给拆迁了,还拆出来一大批古书,这才有了古文经学派的发端。
  而现在,鲁王宫却早为赤眉所占,徐宣将这打造成了他的施政之地,接见远到而来的方望时,亦是在鲁王宫的殿堂上。
  十月初的鲁郡曲阜,已经颇为寒冷,脱下鞋履进来后,甚至能感受到地板的冰凉。方望听说,宫里管地暖的仆役死的死跑的跑,竟导致赤眉军无法操作这复杂的供暖系统,等到地下埋着的陶罐破碎,就彻底没了救,想来今冬只能靠烧木头度日了。
  当然,烧的也可能是珍贵的简牍。
  这是方望入鲁后亲眼所见的情形,不管徐宣如何表现出对鲁地士族儒生的尊敬,甚至强行与他们联姻,欲令赤眉上层被当地士人接受,但却管不住手下人依然抢掠成性。一队赤眉在抄粮时,杀了一个反抗的老儒生,将他家足以充栋的简牍,当木头柴给烧了……
  这在儒生心中是大忌,“焚书坑儒”之类的话已经骂出口了,本地的孔、颜等家族表面上对赤眉俯首帖耳,背地里只怕也有不少小心思,早前甚至派人去接洽过刘秀,哭天抢地,希望汉帝早日来解救他们。
  方望只暗暗摇头,看着高坐厅堂之上,身披华服假装自己是一个贵族,却连基本的用飨待客礼仪都搞错的徐宣,心想:“赤眉果然贼性不改,沐猴而冠啊。”
  巧了,徐宣现在就自称“鲁公”,与项羽共享了一个名号。
  但他却不会以此规劝徐宣,这赤眉残部,只是紧急时刻可利用的小势力罢了,兴亡关他何事?
  这不是徐宣第一次见方望,夏末时,方策士便流窜入鲁,意图将他也拉入合纵。但徐宣一直未曾允诺,如今齐王张步土崩瓦解,第五伦猛攻刘秀,所谓的合纵抗魏即将失败,徐宣自然对方望更没好脸色。
  竟连位置都不给,案几也不摆,就让方望干站着,看着他喝酒吃肉,末了徐宣才抹了抹嘴道:
  “方先生可知,像汝这样的策士,在我家乡东海郡,被称作何物?”
  方望倒也有自知之明,一笑道:“睥睨宫阃,好为逆乱?”
  “方先生将自己想得太好了!”徐宣指着方望对旁人笑道:“当称之为,粪叉!”
  所谓粪叉,便是农民用来搅动茅粪的叉子,目的是把沉淀的粪尿搅拌均匀,好用来浇灌农作物,这堆肥积肥之术,随着汉代农业推广已被许多人运用。此物亦可引申为好搬弄是非,到处臭搅和的人物。
  然而方望却不怒,只回揖道:“粪叉虽臭,但里闾却离不开此物,就像徐公虽厌恶方望,如视厕圂,但古人言唇亡齿寒,齐王若灭,汉帝若败,下一个遭难的便是鲁地,徐公厌我却不杀我。”
  方望手上也有了动作:“不就是盼着方望将这局势搅动搅动么?”
  方望倒是吃准了徐宣心思,赤眉与第五伦有血海深仇,就算徐宣想降,他手下许多执拗的赤眉从事也不愿归顺魏皇。另一方面,徐宣又没有太大野心,只求继承樊崇,给赤眉残部一条活路。故而他的想法与方望极像:这天下啊,乱的时间越久,就越好!外头多一天战乱,赤眉残部就能在鲁地多享受一日。
  被说破了心事,徐宣只将口中的骨头吐出,看着方望恨恨道:“若是樊三老管事,像方先生这样的人,是见一个杀一个!”
  “但如今,赤眉是鲁公做主。”
  方望向徐宣递上了刘秀的国书:“汉帝已愿承认徐公,甚至不求赤眉向汉称臣,但徐公东海郡的祖坟,汉帝令人妥善照料,若东海为魏军所陷,只怕……”
  徐宣看罢却大笑:“方先生却是料错了,徐宣从追随樊大公举兵,抹了赤眉时起,便早与故土亲戚祖宗断了关系,这小恩小惠,可收买不了我。”
  方望急道:“徐公只需令赤眉发兵北击齐地,威胁一下临淄,待耿伯昭回援便可撤回泰山。对赤眉而言,此举并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不过是为长者折枝,便能令徐兖战事僵持,何乐而不为呢?”
  徐宣没那么蠢,他制止了方望再劝:“刘秀、张步想让我出手,替彼辈牵制魏军,说句实话,赤眉若打得过魏军,也不必躲到泰山鲁郡来!”
  兵,徐宣是不会出的,他并不觉得,自己手下这点仅存的人马能扭转战局。万一刘秀胜而第五伦败,维持天下四分五裂,那当然最好。若是反过来,第五伦横扫淮北,那赤眉的举动便将成为最大的罪过……
  徐宣决定再等等,但形势却没放过他。
  撵走方望后,徐宣继续看起从孔家要来的经典,他虽然没有贵族的血统,但当年在东海郡做狱吏时,还是专修过《易》的。
  对于赤眉的失败,徐宣一直认为,是樊崇误信王莽,乱搞一气,抛弃“王侯将相”那一套的结果。于是他不仅再赤眉内部划分了严格的等级、试图与本地士人融合,还痛定思痛,开始重新拾起五经,希望能从古人的智慧里,找到治国之法,偶尔会唤来孔家、颜家的学者,虚心咨询他们的看法。
  但今日,徐宣却是一目十行,死活看不进去,他的心,早就比这海岱局面更乱。
  就在这时,有赤眉从事匆匆闯入:
  “大公。”
  “临淄魏军,发兵逼近泰山郡!”
  ……
  说起这场游离于主战场外的战争,倒是源于第五伦的多疑。
  徐宣个人虽不打算掺和这场大战,但碍于血海深仇,他也从未派人与第五伦沟通。
  第五伦却没有无视这个势力,考虑到赤眉残部所处的地理位置,聪明的魏皇陛下遂做了先行动手的决定……
  “只要我军比赤眉残部先动手,便不存在临淄遭袭之险!”
  赤眉究竟有没有动作,不重要,他们确实构成了威胁才重要!
  这才有了青州刺史李忠为主,会合被第五伦封为“孟贲校尉”的巨毋霸为副手,带上万人进军鲁地之事。
  但李忠心中其实不太情愿,经过数月时间,临淄大体恢复了往日和平,李忠确实有治理之才,将当地搞得井井有条——其实就是放手让东郭长安等当地大姓代管,以保证军事供应及战争为优先,至于其他日后再说。
  李忠很清楚,临淄的太平只是表象,各郡实力派只是“传檄而定”,随时可能反复。除了豪强观望,民心也不倾向他们,占领军往往会对当地造成一定创伤,更何况小耿手下的幽州突骑还以军纪散漫,嗜好劫掠著称,给齐人留下了很差印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