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新书 (七月新番)


  哈?
  从冯衍到张鱼、伏隆,众臣纷纷愣在了原地,而第五伦顺势宣布了自己的决心。
  “予不会摒弃士卒,更不会临战而逃,誓要留在下邳,与诸卿共抗瘟神!”
  ……
  虽说第五伦口号喊得响亮,但他又没有通天本事,能变出万能药来,所以事情得一步步来。
  最先得搞清楚的是,伤寒这种病症的来源。
  关于这点,连对伤寒最有经验的医者都说不清楚,倒是随军的桓谭竟有点研究。
  “伤寒或是源于西北河西边塞。”
  桓谭这么说是有依据的,他在长安时读了大量闲书,上到天文地理,下到虫鱼走兽都不放过,当他翻阅古书时,发现最频繁到“伤寒”这个词的,乃是来自西北的汉简。
  “河西汉戎杂居,天气又寒,汉武时迁三十万镇西北,刚去的人便常患伤寒,存者不过十之六七。”
  “而使者往返河西、长安频繁,便将此病带入中原,故而汉武之前鲜少有伤寒之疫,汉武之后,几乎隔数年便出一次。”
  这病症常以秋、冬以及初春为爆发高峰期,和后世流行性感冒的季节规律颇似。
  “但过往伤寒多在北方,徐、扬较少,前年赤眉之乱,淮北死人如麻,也不曾有伤寒大肆蔓延。”
  目光回到眼前的大疫,桓谭等人觉得奇怪,第五伦却不觉得是“例外”。
  虽然医者絮絮叨叨地跟他说什么“伤寒乃风邪所至”,但第五伦依然笃信,归根结底,还是流感等病毒作祟。
  第五伦了解这时代人的衣食住行,很少离家百里的,这种小国寡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歪打正着起到了隔离效果,所以大疫起时,往往是长安、洛阳这些大城市先遭殃,闭塞的里闾小村却能幸运躲过。
  然而战争,这种违反人类本性的重大活动,却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到一起,让他们开始一场病原体大交流。
  故而自古用兵,师旅常有疾疫之忧,疾疫死者比战没者多数倍是常见的事,加上第五伦军中多是北方人,尤其是最偏北的幽冀兵,先在青州转了一圈,不知沾染了多少当地疾患,又来到天气与河北迥异的淮泗,水土不服下抵抗力变差,伤寒趁虚而入便不足为奇了。
  “两军各为其主,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却不知道,双方都只是在为病毒养蛊啊。”
  如此想来,第五伦忽然觉得自己和刘秀争天下,都有些“蜗角之争”的感觉了,少不了又自嘲了一番。
  总结完疫病来源、季节、地理、发病原因后,第五伦却发现,自己依然没有特别奏效的方法:他没本事做出土法抗生素、青霉素,也不能言出法随,预言病毒有一天会奇迹般消失……
  至于躺平等死,群体免疫之类,第五伦也颇为排斥,毕竟他可不想被人追谥为“魏川皇”。
  第五伦思索后,决定主抓两手。
  一是依靠老中医……
  自第五伦称王,接管新朝宫室大量御医以后,推行军医制度数年,由朝廷出资,让医者们广受门徒,要求每个医者都得在军中服役三年,并留下至少十名学徒,如今这体系也只到勉强能用的程度。
  但第五伦依然难以破除不同医派之间的门垒,随军的几位大医,面对同一种病,交上来的方子就截然不同,甚至换个人都要调换其中几种药。
  看来看去,发现医者们主要用到14种药材,诸如桂枝、甘草、大枣、麻黄、生姜、芍药、附子、蜀椒等,从这些药物的疗效来看,主要是用于治疗风寒、咳嗽、头痛发热,没有大问题。
  第五伦作为门外汉不好过多干涉,只亲自召见他们,苦口婆心地劝众人放下嫌隙,先帮皇帝渡过大疫。他指尖敲打着那些方子,不要求他们完全统一,至少在各自负责的营中,按照轻、重、中、预防这四种程度,配出四种药方来吧。
  “诸卿所需药材,除了太过稀少者,予舍千金之财,也要尽力收集妥当。”
  话虽如此,但第五伦却要求医者们将桂枝、芍药等这名贵药材换成可替换的廉价货,他不看单个疗效,只看集体康复。
  染病人数太多,已近万人,每天还新增数百,不好一一辨别治疗了,如今之际计,只能让众人喝“大锅药”,支起大釜,小火烹之,用大碗勺了给病患喂下,也别指望一口药下去立刻康复,中药得慢慢来,缓解炎症,靠自身免疫系统慢慢熬就不错了。
  不过,对于车骑大将军等重点病人,第五伦则安排了专门的医者照顾,所需药方不论多难搞,都用驿骑千里送来。
  所以到了如今耿弇痊愈时,才从弟弟耿舒口中,得知自己喝下去的那些药,皇帝究竟下了多少功夫!
  第五伦探望完耿弇离去,耿舒才对兄长说了实话:
  “人参是辽东贡品,皇帝特令中都洛阳飞骑,五日夜八百里送至。”
  “桂枝产自南方,岑将军在荆州缴获不少,封存于宛,四日夜六百里送达。”
  “徐淮虽也有椒,但医者说,正中蜀椒最佳,陛下遂飞传长安未央宫,将昔日公孙述所赠立刻送来,花了七天才抵达徐州,入了兄长药汤。听说皇后得知前线艰难,又令椒房店将多余之货相继运来。”
  第五伦对普通士卒力求“群体效果”,药越廉价易得约好,考虑了成本。但对车骑耿将军这种重要人物,却不惜重金——虽然第五伦心里认为,这徐淮的花椒,成分跟蜀中花椒成分区别能有多大?他买的不是药效,而是这份心意。
  耿弇确实感受到了,方才皱眉喝下的那碗药,他觉得又苦又麻,但等到下午的药送到时,耿弇捧着许久,凝视着黑漆漆的药汤,竟落了几滴泪。
  这小儿女状让耿舒忍俊不禁,但兄长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冷峻:“加点药引而已。”
  言罢端起药慢慢喝了起来,这一次,药汤似不再苦涩难食,而是带着温润与甘甜。
  往后若有人用诗记下这件事,当是:“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青尘将军愈,无人知是桂椒来。”
  耿弇的伤寒病症倒是好得差不多了,但对于魏军而言,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等到耿弇终于走出养病的院子,这才发现外面气氛不同寻常,他当家做主时,可以在居民全无的下邳城走街串巷的军吏们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下邳封闭的大门,是每个街口都带着布口罩阻止无关人员流通的卫士。
  等到了白门楼上,眺望城外安置病患的军营,更是井然有序,过去拥挤混乱的营内道路,几无一人,只有巡逻的小队缓缓走着。至于营垒诸门,更架起了围栏,鹿角向内,甚至还坐着几个手持大长刀的守卫。
  这便是第五伦抓的第二手了,虽然他没有特效药,但考虑到伤寒——流感病毒的特性,阻断传染源是不会有错的。
  于是第五伦下达了一个万全之令:
  “封营!”
  ……


第609章 借问瘟君何处往
  安置病患的营地,主要集中在下邳西营,从耿弇管事时,就将病患送到此地隔离。第五伦早在数年前就在军中安排军医,执行患者隔离的举措,但当时所有人精力都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上,只以为只是冬日常见的漱上气疾,岂料伴随寒冬日冷,患者居然越来越多,昨天还身强体壮的兵卒,今日就倒下虚弱不起。
  魏军士卒都是按照籍贯征发,每个人的袍泽,其实就是乡党邻伍,一人患病,亲眷乡党自然要帮忙照顾,于是有病不报者有之,入营隔离后还有人走关系送衣送吃者有之,管理颇为混乱。
  直到第五伦亲自勒令,军营制度才为之一改,但纸包不住火,不少人都得知下邳闹的居然是伤寒恶疾。他们或多或少听说过伤寒的可怕,一时间人心大乱,身体还健康的人想逃离此地,但第五伦已将从彭城带来的四万人布在下邳周围,以对敌的姿态盯着幽冀军团。
  既然直接潜逃无果,那些有关系的军吏就跑去恳求有实权的熟人,希望能调到他处驻扎。
  而身患伤寒者就更慌了,他们在封闭的环境下一筹莫展,往日还偶尔入营的乡党已未来数日,顿时引发了巨大的恐惧,甚至滋生了谣言:“这是要让吾等死于此地啊!”
  破解谣言、安抚人心说难也难,毕竟伤寒的威胁摆在那,谁家没有过惨痛的经历?说简单其实也容易,只需要将一个事实告知众人:“陛下仍在下邳!”
  而第五伦也适时出现在隔离营外的望楼上,手持铜制简易喇叭向所有人喊话。
  还是那些屡试不爽的宣言,无非是搬出丧于伤寒的皇考皇妣引发共情,再毅然决然地表示:“予不惧伤寒,愿与众士卒共存亡!”
  见皇帝如此,士卒们内心稍安,按照他们的经验,以往郡县大疫,郡守、县令总是最先借口“上计”跑路,如今皇帝愿留,这说明什么?
  “一定是此次伤寒不足以致命。”众多士兵得出了这样一个足以令第五伦啼笑皆非的结论。
  第五伦又宣布,一度患病的车骑大将军耿伯昭,已近痊愈,他将用与耿弇“一样”的药,来治疗众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