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镇修建进程三天一次报送到府衙,这日的呈报让江安义大吃一惊,军镇修建营寨的木头仅够支撑十天。兴建十六万将士的营寨,需要的物资无数,仅靠化州一地的资源肯定不够。拿木料来说,朝庭命并州、齐州、姜州、娄州、方州五个树木繁盛之地每年各出三千方木材,木材通过水运至武阳府,再由武阳府运至玛台县驻址。
呈文中说五月黑水河、润水等河水暴涨,木材无法如期运至武阳府,安西都护府要军镇监作司想办法先行解决,绝不能耽误工期,否则军法从事。督办此事的程子禾在同时送来的私信中大骂杨祥亮以势压人,恳请江安义千万帮他渡过难关。
从这份呈文中江安义感觉到杨祥亮满满的恶意,军镇不能如期完成,大军不能按时移镇,虽然首当其冲的是监作司的官员,但他身为化州刺史,失职之罪是免不了的,如果在这期间又发生西域入侵,那自己越发罪责难逃,杨祥亮甚至可以行军令斩了自己。
让人请来方仕书,把呈文让他看过,方仕书愤然道:“天灾岂是人力所能改变,杨祥亮这是有意打击报复,此人心思慎密,安义不可不防。”
江安义倒是知道一个地方有木头,大北田沟的山庄还没有开工,储存了近万方木料,实在不行就先拉过去应急。余师的信江安义拿给郭怀理看过,郭怀理也认为小心使得万年船,眼下化州刚刚起步,不妨等上一两年,只要江安义能坐稳,发财的机会有的是。
跟郭怀理一商议,郭怀理同意先将木头运去支援军镇建设,这让方仕书对这位一身铜臭味的胖子好感大增,着实夸赞了几句。江安义有些不放心
军镇的建设,决定亲自押运木头前去看看,省得杨祥亮又冒出什么主意来,顺道把华司马换回来歇几天,这位司马大人连续两个多月都驻在营地,着实辛苦。
这次去军镇,江安义把匠工绘制的“香雪居”构造图带上,想着抽空让工部的大匠看看,“香雪居”一时动不了工,不妨先在前期设计上多花点心思。
刺史大人在不在府衙,对于多数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忙碌的依旧忙碌,清闲的仍然清闲,该要发生总要发生。
会野府南苍柱山金霞洞,近一年的时间,这里已经搭建起简陋的朝元观,观前空场上,观主丹元子面向朝阳,调息吐纳,他的身后坐着二十多个俗家人,闭着双眼跟着打坐。
丹元子当初在苍柱山下施药救人,引得秦子炎关注,那些前来打探的龙卫哪瞒得过丹元子和杨思齐的目光。为了怕赵良铁等人被龙卫发现,丹元子索性就在金霞洞中住了下来。
随着救治的人越来越多,丹元子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不少有钱的乡绅专程前来探看,讨教长生之道。丹元子顺势传授打坐养气之法,收些俗家弟子,而那些弟子有时免不了要就近住下,受不了山中的简陋,纷纷慷慨解囊,丹元子半推半就,不到半年功夫,金霞洞前便有了这座简陋的朝元观。
杨思齐在官府露过面,不好在观中出入,丹元子让他住进赵良铁等人的小村中,顺便教习这些人的武艺,招揽失散的旧部,如今那个二十余户人家的小村落已经有近三百人,等待着起事的机会。
隔几天杨思齐便会来一趟朝元观,互通消息。观中有龙卫的耳目,灶下烧火的简伯和常来练气养生的秦员外都是龙卫的暗探,所以杨思齐来的时候都在半夜。
金霞洞暗中被丹元子打通,有条秘道与后山相通,杨思齐可以直接能入得洞来。洞中干爽,一点都不气闷,丹元子正盘膝坐在石床上,修为到了他这个地步已经寒署不侵。
杨思齐躬身行了一礼,问候几句,从怀中把刘子维寄来的信递了过去。看完信,丹元子并没有多少喜色,沉吟片刻道:“国破家亡近六十年,剩下我们这些孤魂野鬼能支撑到什么时候?垣猗县就算给了我们,又能翻出多大的风浪。”
听丹元子语气颓废,杨思齐正色劝道:“前路虽难,我辈薪火相传,终能重兴大齐。老叔是指路明灯,大教正需倚重,怎可语出颓然。”
“我累了,这些天在朝元观静心修行,知道自己羽化之期将近。”丹元子淡淡地道:“七月初七未时取井门关,你带着赵良铁等人下山去吧。七月初七是道德腊日,我会在观中设醮祭天,吸引住龙卫的目光。过后,我会取道返还端州,生于斯,死于斯,叶落归根。大教兴衰就托付给你们了。”
夜风呼啸,寒意陡生。杨思齐看着白发苍苍的丹元子,心中一片茫然,第一次对前路产生了怀疑。
。
------------
第五百四十章 北漠征战 一
变臣正文第五百四十章 北漠征战化州进贡的第一批蜜水果被送到了塞外军营--百胜关千里外,北伐郑军在此休整三天了。
金銮帐,天子石方真端坐在椅中。随军出征已经两个月了,他目光变得深遂,脸庞如同被雕磨过,变得棱角分明起来,多了些许肃杀之气。刘维国随从帐外进来,手中端着天子喜欢的梨水果,轻轻地放在桌案上。
“朕不是让你把蜜水果都分给将士们吗?”石方真手里拿着太子的信看着,有些不快地道。
刘维国心想,一共才二百罐蜜水果,十八万将士一人能分到几滴,嘴中笑应道:“奴才已经给各大营送去了些,留下了几罐给您润润喉,这北边的风大,您的嗓子总咳,要是被娘娘知道了一定要责备奴才没有照顾好您。”
边说刘维国边有些哽咽起来,这两个月万岁受了多大的苦,都瘦得不成模样了。石方真不想听刘维国的碎碎念,端起碗将蜜糖水一饮而尽,碗里的几块梨肉也扒拉进嘴,吃得干净。
真是香甜,石方真在心中感叹着。此次北伐他雄心勃勃,要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建立起与高祖比肩的功勋,一举解决掉北方千年来的忧患。大军向北进发时,石方真坚持不肯乘坐銮驾,跟着统兵的大帅申国公王克明一样骑马出征。可是三天下来,两条腿被马鞍磨得血肉模糊,根本迈不开步,不得不坐回銮驾中。看着骑在马背上,飒爽英姿的申国公,石方真恨不得能以身代之。
接着是吃饭,石方真坚持要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同吃一锅饭,他以为自己多年居于深宫少有骑马,这一点比不过申国公,但宫中吃食简陋,申国公花天酒地,这一点肯定是比不过自己。等到一团糊糊般的东西端到他的面前,饭和菜混煮在一起,那气味差点没让他当场呕了出来,强忍着吃了两口,粗粝得割喉咙。斜着眼睛看了一眼陪吃的申国公等人,大伙全都大口吃得香甜,石方真终于清楚地认识到,他想要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怕又是美好的愿望。
坚持了几天,在刘维国的苦劝下,天子摆了酒宴赏赐众将,那些剩下的食材让天子吃起了小灶,石方真认清了形势,自己是在富贵中长大的天子,吃苦耐劳这种事情真不能跟高祖比,好在这些都是小节,只要能平定北漠,朕的功业便不输于高祖,甚至不输于千百年来的任何一个帝王。
郑军兵分三路深入北漠,左路是安北大都督苗铁山,右路是原安南大都督齐新文,两路各率五万人马,与中军八万兵马相隔十余里,齐头推进,每日三次互相联络,统一进程,互相呼应。北漠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原本就没有什么路,倒也方便大军行进。
兵进千里,遭遇的战斗却屈指可数,北漠部落多数在大军到来前就闻风而逃,有些不及逃走的小部落被大军兜住,看到漫山遍野的大军,也不用交战,这些千余人的小部落直接投降。
石方真兴致勃勃地接见那些投降的部落首领
,摆出天朝君王的威仪,那些小部落首领看到全副的銮仗,以为到了天国之中,既惊又喜。石方真很喜欢这些人眼花缭乱、手足无措的样子,这让他的虚荣心得到大大地满足。
等那些部落首领在太监的吆喝下乱糟糟地叩头后,石方真过完天朝皇帝瘾,顺手分封官位、土地,送出财物,让那些投降的小部落彻底蒙圈。分明是打败了生死操于人手,怎么转眼又给了这么多好东西,光滑的丝绸、白亮如玉的瓷器、上好的茶叶,以前在郑国的商人那里见到过,可是这东西贵比黄金,不是小部落置办得起的,只能过过眼瘾。如今一头羊的代价都不用付,就白得了这么多好东西,怎不让部落首领感恩戴德,一个个发誓效忠。
这些部落的首领不傻,草原上有句俗话,有水草的地方就有牛羊,郑人给的好处够多,尊郑人皇帝为天大汗能得到钱粮壮大部落,不用担心被大部落吞并,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只要钱粮给得足,这些投靠的小部落自愿成为郑军的耳目,引领着郑军向王庭迈进。
随着郑军深入草原,郑国大军与北漠的大部落终于有了几次像样的交战,草原部落来去如风,郑军坚如磐石,两军对阵有如浪卷礁石,不是浪花被礁石击碎,就是礁石被浪花淹没。此次北伐郑国准备良久,专门训练过如何对付草原轻骑,在强弩利箭的笼罩下,那些北漠部落难以取胜,往往奔逃离开。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寒门赘婿 (幸福的爬爬虫) 番茄小说网vip2021-02-10完结30万字 ·3498人在读叶晨穿越大唐,成为李靖家的上门女婿,娶了大唐贞观年间...
-
汉鼎余烟 完结+番外 (蟹的心) 起点VIP2021-12-31完结29.92万总推荐伟大的汉王朝渐渐走向了末路。数十年间,人间沦为鬼域,白骨遮蔽平野,天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