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郭从史道:“万岁,科举弊案爆发,今科会试不知该如何处断?”
石方真犯了难,皇榜已经贴出,上面盖着玉玺,君无戏言,如何收回。如果此次科举成绩不作废,必然伤了其他落榜举子的心,近而在无数读书人心中造成科举不公的印象。
此次弊案中牵扯到的卢家谷是工部尚书的族弟,官居从五品著作郎,是卢家的后起之秀,如果因此事将他罢免,卢家在朝堂上将受到重创,比起李家尚且不如。
卢家林知道自己不能不开腔,即使引得天子不快也要说话:“万岁,科举乃国家大事,朝庭向有严制,岂可随意变更。臣以为此次会试虽有弊情,依律处断便是,如果开科再试,让那些凭真本事取中的举子怎么想,而且事情闹大,朝庭的颜面何在,万岁的尊严何在?臣以为严惩徇私者,取消作弊者的功名便是。”
刑部尚书吴化仁、大理寺卿黄胜、太仆寺卿李明行、太常寺卿周化常躬身附议。石方真一皱眉,吴化仁是崔氏女之婿、周化常是林氏之婿、李明行是李家之人,黄胜据说跟黄氏拉上了关系,这五个人站在世家的立场上不愿意朕深查下去。
余知节道:“会试出现弊案,理应重新再试,给天下举子一个交待。知错能改乃为君子,天子能不掩自失,是为圣君。”
这句话中听,石方真点点头,道:“朕倒不在乎那点虚名,只是不能冷了天下举子的心。传旨,四月十五日重新开考。”
听到天子颁旨,孔省笑道:“万岁,今年是建武元年开科,又恰逢三年会试之期,莫非是上天预示当合二为一,二次会试方能取得良才。臣以为卢尚书和余尚书说的都有理,这次重新开考不妨只考一次,与前次会试结合起来,择优而取。”
石方真暗笑,孔省又在和稀泥,两不得罪,不过宰相之责有辅助帝王调和众臣间的矛盾,孔省做的不错。
陈成济问道:“既然十五日便要重试,此次会试以何人为考官今日便要定下。”
石方真想了想,道:“宋爱卿,此次你任主考官。”
光禄卿正宋思礼既高兴又有些担心,心愿得偿高兴,但在这个节点上任主考官如坐在针毡之上,既引人注目又得罪人。再怎么说这主考官还是要做的,宋思礼躬身道:“臣遵旨。只是臣年岁已大,望万岁为臣配个得力的副主考。”
石方真想了想人选,都不是很合适,突然想到江安义和赵叔纶进京朝觐,这两人正好。石方真笑道:“就让赵叔纶和江安义任副主考吧,同考官就从上次筛落的名单中选二十个,此次由郭爱卿负责,午时后报给朕。”
陈成济道:“此次举子在朱雀门前聚焦击登闻鼓,虽有理却于制不合,臣以为那十个为首的举子当黜免其重试资格,就让他们在大理寺鸣冤好了,等大理寺结案后再行处置。”
“准奏。”
------------
第五百八十五章 千年老二
四月十五开科再试的消息传来,举城欢庆,至于那十个被关押在大理寺的带头鸣冤人,少有人提起。人心大抵如此,心善的念声好,嘀咕两句好人没有好报,多数人想着这十个人不能考,自己及第的机会岂不是多了几分。
消息传到江府,江安义既喜又烦。喜的是能成为会试副主考,自己的声望会大大提高,对将来的仕途也是好事;烦的是会试刚揭出弊案,自己此时一头扎进去与深陷泥潭相仿,本想着早早离开是非之地,哪知反倒越限越深。
范志昌有些郁闷,凭着真本事夺得第二名,如今又要重试,一鼓作气再而竭,不免有些气馁,好在恩师作为副主考,是个好消息(大郑没有别头试的规矩)。
范师本笑安慰道:“大概是老天见昌儿未得第一,有意成全,昌儿不可辜负上天给的机会。”范师本真是如是想,他对范志昌期望极大,会元和第二虽然只差一位,但名气却相差万里。做父亲的当然希望儿子好上加好,至于别人担心的能否取中则不是他要担心的了。
江安义接旨后收拾一下即刻进了贡院,在贡院中意外地见到了赵叔纶,与这位曾经的上官相见,两人都分感亲切。从赵叔纶嘴中得知富罗县如今是丽州有名的富县,黄羊书院人材辈出,两次乡试均有五六人中举,上科会试有两人及第,已经成为远近数州学士们向往的圣地;黄羊寺香火鼎盛,是东南最有名的禅寺,连带着黄羊观的香火也兴旺起来,只是观主至明真人时常云游四方不在观中。
“洪信大师已经离开黄羊寺,回德州安龙寺清修了一阵之后听说最近返回了明普寺,不知安义是否见过?”赵叔纶问道。他知道江安义与洪信大师的渊源极深,先是安龙寺,后有黄羊寺,都是江安义为洪信大师弘扬佛法所筹建,他不知道江安义身上还有佛门护法的木牌,要不然更要刮目相看。
江安义喜道:“洪信大师回京了吗?”这段时间他奉天子旨意呆在家中哪里也没有去,自然不知道洪信大师归来的消息。每次归京江安义必去明普寺,过往种种让他深信自己与佛有缘,离京之前一定要去拜见广明大师和洪信大师,顺便请他们指点迷津。
四月十五开科重试,天子亲选试题,一诗一论,诗为《咏夏》,策为“育才造士,国之根本,该如何选拔、考查、任用人才?”
一天考完,剩下的工作交给了同考官们。经过前次的教训,这次的同考官谁敢造次,一个个鼓足精神审卷,唯恐误取了庸才被认为徇私舞弊。重试的机会难得,举子们大多超常发挥,以致于考官们挑得眼花,举目皆是好文章,吹毛求疵优中选优,取中了三百七十七份,再与上次取中的人相综合,重试取士三百四十五名。
抄录姓名,范志昌赫然列在第一,而原本的会元杜秋良取在第八,两次综合范志昌取中会元。金殿之上天子问过范志昌的名字,宋思礼知道他是范夫子的孙子,江安义、张志成和邓浩南三人合教出来的弟子,看到范志昌高中会元后笑道:“安义,你三元及第,弟子又高中会元,真乃士林佳话。”
江安义却摇头道:“我身为副主考,弟子高中会元,即便没有私情也难挡天下人议论,依江某之见,不能将范志昌取在第一。”
赵叔纶叹道:“赵某赞同安义的说法,只是有些委屈范志昌了。”
宋思礼见两位副主考都同意将范志昌拿下,大笔一挥将原来的第二名丽州俞德坤幸运地成为会元,而范志昌再次成为第二。
呈报天子御览后,张贴皇榜,第一次取中的贡士中保留了近二百人,被刷下的多是作弊之人,而新增的一百五十七人自然欣喜若狂,对天子感恩戴德,至于叶孜、马远翔这些原本有希望取中的人在大理寺中正与何英杰、周处存等人接受盘查审讯。
三天后殿试,石方真亲自驾临含元殿,三百四十五名贡士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入殿,拜见天子后依次跪座,殿试时间从巳初始酉正结束,殿试要求严格,不准说话随意走动,但允许在礼官的引导下如厕、饮水和进食。含元殿外两侧,左侧摆放着五口茶缸,右侧则是五筐大饼,还有咸菜,供贡士们取用。
殿试只考一策论,是天子石方真亲自出的题,“国之四民,士农工商,孰为轻重,请论之?”
(请稍候五分钟)
四月十五开科再试的消息传来,举城欢庆,至于那十个被关押在大理寺的带头鸣冤人,少有人提起。人心大抵如此,心善的念声好,嘀咕两句好人没有好报,多数人想着这十个人不能考,自己及第的机会岂不是多了几分。
消息传到江府,江安义既喜又烦。喜的是能成为会试副主考,自己的声望会大大提高,对将来的仕途也是好事;烦的是会试刚揭出弊案,自己此时一头扎进去与深陷泥潭相仿,本想着早早离开是非之地,哪知反倒越限越深。
范志昌有些郁闷,凭着真本事夺得第二名,如今又要重试,一鼓作气再而竭,不免有些气馁,好在恩师作为副主考,是个好消息(大郑没有别头试的规矩)。
范师本笑安慰道:“大概是老天见昌儿未得第一,有意成全,昌儿不可辜负上天给的机会。”范师本真是如是想,他对范志昌期望极大,会元和第二虽然只差一位,但名气却相差万里。做父亲的当然希望儿子好上加好,至于别人担心的能否取中则不是他要担心的了。
江安义接旨后收拾一下即刻进了贡院,在贡院中意外地见到了赵叔纶,与这位曾经的上官相见,两人都分感亲切。从赵叔纶嘴中得知富罗县如今是丽州有名的富县,黄羊书院人材辈出,两次乡试均有五六人中举,上科会试有两人及第,已经成为远近数州学士们向往的圣地;黄羊寺香火鼎盛,是东南最有名的禅寺,连带着黄羊观的香火也兴旺起来,只是观主至明真人时常云游四方不在观中。
“洪信大师已经离开黄羊寺,回德州安龙寺清修了一阵之后听说最近返回了明普寺,不知安义是否见过?”赵叔纶问道。他知道江安义与洪信大师的渊源极深,先是安龙寺,后有黄羊寺,都是江安义为洪信大师弘扬佛法所筹建,他不知道江安义身上还有佛门护法的木牌,要不然更要刮目相看。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寒门赘婿 (幸福的爬爬虫) 番茄小说网vip2021-02-10完结30万字 ·3498人在读叶晨穿越大唐,成为李靖家的上门女婿,娶了大唐贞观年间...
-
汉鼎余烟 完结+番外 (蟹的心) 起点VIP2021-12-31完结29.92万总推荐伟大的汉王朝渐渐走向了末路。数十年间,人间沦为鬼域,白骨遮蔽平野,天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