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道强摄心神,吩咐道:“萱儿,老爷想起件急事要去东宫处理,你买完首饰后自行雇车回家。来人,送我前去东宫。”
急急赶到东宫,太子已经动身去了皇宫,程明道急得在官廨中团团转,好不容易想起要先跟江安义通通气,把影响降到最低。这个时候程明道也顾不上算计江安义了,大伙能平安过关就算幸事。
前往江府请江安义的差役回报,“江大人带着妻儿出东城玩耍去了,说是要晚间才会回来。”
程明道气得将手中的茶杯扔到了地上,骂道:“刀都架到脖子上了,还有心玩耍,还不派人去找,就说本官有急事要见他,让他速速到东宫来。”
…………
楚安王府,书房,沈文清与石重杰正在密议,谈论的也是江安义索要韩太保书籍一事。
石重杰幸灾乐祸地笑道:“众怒难犯,江安义这次是劫数难逃了。若是能将他贬出京去,太子便断了一条臂膀,孤也少花些心思。”
沈文清道:“王爷要预做准备,不妨顺手推波,借此事震慑太子一党。不过王爷也要小心,以防太子将此事牵扯到你身上。”
石重杰一脸惊诧地道:“孤王从始至终都没有参与此事,怎么会牵连到我?”
“王爷别忘了潘和义。”沈文清苦笑道:“我听闻此事后就让丁楚私下去问潘和义,潘和义承认写了封举报信递进了铜匦,理匦左监魏怀超还专门找到他询问,这件事怕是从潘和义而起。”
“魏怀超?”石重杰若有所思地道:“这件事他掺和在其中做什么?他和江安义不都是泽党吗?”
沈文清冷笑一声,道:“父子、兄弟尚会反目,何况同窗。王爷,水越混越好,说不定有什么惊喜呢。”
石重杰想了想道:“明日大朝怕就要图穷匕现,沈先生让丁楚去提醒一下潘和义,出了事不要牵扯到孤的身上。”
“王爷放心,沈某已经让丁楚打过招呼了,潘和义是明白人,知道该怎样做。”沈文清微笑道。
…………
东宫,程明道一直等到申正时分才等到喝得半醉的太子回宫,忙把在集市上听到的歌谣说给石重伟听。石重伟手扶着头,含糊地道:“这二十年陈酿的明月香着实厉害,孤才喝了一壶就头痛的紧。程卿,母后让孤带了不少回来,你带几坛回去尝尝。”
程明道哪有心喝酒,急催醒酒汤给石重伟饮下,等石重伟清醒了些又把歌谣之事禀奏了一遍,石重伟笑道:“这点小事怕什么,派人跟江安义说,就说孤王的意思让他承认过失,没有及时将书归还韩家后人,父皇对他宠信有加,顶多斥责一顿了事。”
摇摇晃晃地站起身,石重伟嘟囔道:“孤醉了,先去休息,有事明日再说。”
得了石重伟的话,程明道放下心来,太子发话让江安义担起责来,自己什么事也没有,这就是跟随有太子身边的好处。
刚要叫人传话,程明道又动起了心思,如果现在告诉江安义,江安义便有一夜时间思考应对之策,此人足智多谋,巧言善辩,太子因皇庄一事被天子怪责结果江安义一通言语太子成了仁义、忠孝、礼智、勇让之人,明日金殿之上说不定江安义能轻松脱罪,自己不能扳倒江安义的良机。
二月初一,大朝,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在朝参。
郑昭帝体恤大臣们半夜便要起床待朝,下旨将大朝的时辰改在卯正,这样即使住得远的臣子寅末动身也来得及。
卯初,程明道便来到皇城朱雀门等候江安义,卯时二刻江安义骑马到来,程明道迎上前,笑着拱手道:“江大人,程某总算见到你了。”
江安义跳下马,将木炭交给黄柱,回礼笑道:“昨日江某回
家已听家人传信说程大人找我有事,只是天色已晚不便打扰,正准备今日朝参之后到东宫拜见程大人,不知何事如此急切,有劳程大人在此等候。”
朱雀门时时有上朝的官员经过,程明道拉着江安义来到僻静处,叹道:“江大人,你可曾听闻京中传你向韩太保后人索要书籍之事?”
江安义一愣,自己和这位程少詹事并不和睦,他怎么关心起自己来了。口中应道:“江某有所耳闻,正准备向万岁禀奏。”
程明道道:“万岁已经知晓此事,让太子跟江大人说要你尽早将书籍归还韩太保后人,万岁有意维护大人,大人圣眷之隆着实让人羡慕。”
江安义没有做声,等待程明道的下文。程明道压低声音道:“太子事忙,一时忘了交待江大人,昨日才想起,急令程某告知江大人,结果江大人一家出城玩耍,程某没有找到。太子交待,今日如果万岁问起,还望大人替他遮掩一二,就说事先已经告知过大人,而江大人正在准备归还书籍。”
江安义怒火中烧,这摆明是让自己做替死鬼,如果太子事先找自己说过,自己把隐情告知就不会有今日之事。程明道见江安义脸色铁青,想起江安义在姜州时手毙十多名刺客的事来,生怕江安义怒极出手,连忙拱手道:“江大人,程某话已带到,先走一步。”
恍恍惚惚排入朝班,跟着大队上了金殿,跪倒山呼“万岁”,江安义如在梦中,金殿上话语“嗡嗡”,脑袋里一片空白。突然间,朝堂上一片安静,江安义惊醒过来,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江安义,陈御史弹劾你向韩太保后人索要文稿一事可真?”金殿之上,石方真怒声问道。不由石方真发怒,这件事他早在十天前就让太子通知江安义妥善处置好,如今闹到民间起了谶语不可收拾才好吗?
江安义连忙出班跪倒,还没开口就听到天子的话语如雷声滚滚而来,“江安义,你倚仗朕对你的宠信胆敢如此胡乱非为,今日敢对韩太保后人索要,改日是不是满朝公卿也不放在你眼中?”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太子也有些后悔,昨日酒醉没当一回事,今日看来江安义要受重罚,这个时候太子念起江安义的好来,有心开口相劝,瞥见石方真怒容满面,把话又咽了回去。楚安王眼观鼻、鼻观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洛怀王石重仁躬身道:“父皇息怒,儿臣记得父皇教导儿臣兼听则明,方才陈御史也说了只是风闻奏事,并无实据,不如听江大人辨说几句。”
石方真的火气消了几分,看了一眼洛怀王,心中还是很满意,再看太子惊容满面、楚安王面无表情,心中一叹,放缓语气道:“江安义,你可有下情回奏?”
江安义心中酸楚,自己忠心为国却屡遭污陷,索性便撕破脸去畅所欲言。想到这里,江安义叩头道:“臣,有下情回禀。”
------------
第七百四十七章 虽胜犹败
“万岁,那些书是韩家家主送于微臣的。”江安义话语刚出,金殿之上一片哗然,脱口怒斥有之、出言讥讽有之、脸带不屑有之、若有所思有之。
御史陈孟宣气得七窍生烟,哆嗦着手指着江安义道“江大人,你是朝庭四品大员,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怎么说出来的话如同市井无赖,有辱斯文,臣请万岁降旨,严惩江安义以儆效尤。”
“臣附议,江安义不光强索韩太尉后人书籍,被弹劾还百般抵赖狡辩,此等欺文败类,有何颜面立于朝堂之上,臣请万岁将其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臣附议,江安义依仗万岁宠信胡作非为,臣请大理寺对他严加讯问,查清是否有其他贪赃枉法之为。”
一连串的附议声在金殿上响起,陈孟宣激动得浑身直抖,御史台与江安义算得上是对头,先后有两个御史中丞倒在江安义手中,今日自己替先辈扬眉吐气,扬御史之威,铸铮铮铁骨,自己的名字也必将永留史册。
陈孟宣越发激愤,高声道“万岁,江安义巧取豪夺在前,文过饰非在后,这样的伪君子实为士林之耻,臣请万岁剥夺其功名,传谕天下引以为戒。”
光禄寺卿方林宾暗暗叫苦,江安义怎么会如此失策,在金殿上说出书籍是韩家所送,若是一两本还有可能,这一车数百本怎么说得过去。御史弹劾的时候江安义如能俯首认错,顶多罚俸半年便可了结,现在金殿之上这么多大臣齐声指责,自己也不好替他说话,要是自己开口,泽党同仁定会随声附和,章党借机弹劾泽党结党营私反为不美。
方林宾沉默不语,站在天子身侧的太子却有些绷不住了,江安义进京时自己亲到长桥效迎,人前人后称其为师,现在江安义被斥为斯文败类,岂不是自己识人不明。
石重伟有些懊悔,当初父皇交待自己提醒江安义的时候疏忽了,看父皇的脸色发青被气得不轻,江安义今日恐怕难以善了,只能丢车保帅了。想到这里,石重伟喝道“江安义,孤早就交待你要将书籍归还韩家后人,你置若罔闻闹到不可收拾,还不赶紧认错,恳请父皇从轻发落。”
江安义很郁闷,自己刚说了半句话,一连串的攻击便接踵而至,各种怒斥根本不容自己开口。太子的几句话让江安义十分失落,表面上太子对自己十分敬重,其实并不以为意,身边簇拥着一群阿谀奉承之徒,贪图享乐索求无度,自己任东宫少詹事的那段时间,多次与熊执仁一起向太子进谏,可是太子表面唯唯,丝毫不改。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寒门赘婿 (幸福的爬爬虫) 番茄小说网vip2021-02-10完结30万字 ·3498人在读叶晨穿越大唐,成为李靖家的上门女婿,娶了大唐贞观年间...
-
汉鼎余烟 完结+番外 (蟹的心) 起点VIP2021-12-31完结29.92万总推荐伟大的汉王朝渐渐走向了末路。数十年间,人间沦为鬼域,白骨遮蔽平野,天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