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与贾家面临同样的困境,如果自己不能在北征时立功晋封侯爵,自己的子侄辈就只能承袭安南子,及至孙辈变成男爵,再想发力也无力可施,祝家将沦为平常将门,为人驱驰。若是自己能立功封侯,至少能保障三辈无忧,但愿三辈中倘有像贾思明一样能承继祖业之人,祝家便能在将门之中将根系深扎,再往后便不是自己能考虑的了。
江安义不知道祝谨峰心中所想,略思片刻后觉得结盟之事于己有利,当即笑道:“承蒙祝帅厚爱,安义敢不应诺,今后还望祝帅多多照看。”
祝谨峰放声笑道:“好,痛快,拿酒来,祝某要与江兄弟痛饮一杯。”
军中禁酒,但祝谨峰的住处自然有酒,亲卫端来一坛美酒,曹景涵示意将大碗换成三只浅碟,笑道:“出征在即,浅酌便是。”
碟子轻轻一碰,三人仰头饮尽。祝谨峰笑道:“安义,本帅决定吃罢晚饭,戊正时分便出兵前往拉额纳,你可愿随同前往?”
江安义怦然心动,问道:“会不会违反了军纪?”
曹景涵笑道:“只需申国公同意便可,安义与国公爷熟稔,国公爷应该会答应。”
离戊正只剩下一个多时辰,江安义兴冲冲地告辞回帅府找申国公,祝谨峰和曹景涵送至仪门。看着江安义的背影,祝谨峰道:“曹叔,江安义真能助我一臂之力,达成我愿吗?”
曹景涵毫不犹豫地道:“曹某不会看错,此子有勇有谋,可堪大用。谨峰当倾心结纳,少些算计,不然反为不美。”
祝谨峰眯起双眼,轻声道:“若是江安义有其弟那样的武艺,祝某倒是喜得一员骁将相助。听闻他
在姜州时身受重伤,不知道恢复得怎么样了?沙场杀敌,可容不得虚张声势,别刚上沙场就送了性命枉费本帅的一番苦心。”
大帅府,江安义见到王克明,提出想随同祝谨峰一同出战。王克明笑道:“我原本想让你随我一同出战,既然祝谨峰先提出,你便随他去吧。安义,本帅提醒你一句,军纪森严,七禁五十四斩切不可违犯,要不然我也救你不得。”
江安义凛然应是,回到自己住处。此行他从家中带了八名亲卫,他要出战八名亲卫当然要跟随,匆匆收拾好行装,江安义带着亲卫直接赶往祝谨峰的驻营。
祝谨峰的驻营在镇北城的南门外,驻扎着他麾下十五万大军。镇北大营已经聚集了六十六万大军,其中轻骑二十万,重骑五万。六十六万大军被分成四部,左军苗铁山、右军齐新文、后军祝谨峰各拥军十五万,其中轻骑五万、重骑一万;剩下的归中军大帅王克明亲自统率;前军是是漠人投诚部落组成的六万轻骑。除了镇北大营外,登州安北都护府大营尚驻扎着六万大军,新募的十八万大军在登州、雷州一带集训。百万大军枕戈以待,准备随时向北攻击。
江安义带着亲卫出南门不久,军情司使黄喜便收到了探报,略一思索黄喜便猜出了江安义的打算。“叫姜镇抚到我书房来。”黄喜吩咐道。
姜健是黄喜的心腹,无论走在哪里都会带上他。作为军情司使,黄喜有自己专属的衙门,一向以读书人自许的黄公公当然要有一间书房。功夫不大,姜健来到大堂,拱手施礼。书房是商议密事之处,姜健知道黄公公有什么要紧事找自己。
“姜健,本督探知江安义要随同祝谨峰的大队前往拉额纳山谷,你不妨带些人手前去看看,见机行事。”黄喜看似随意地吩咐道。
姜健沉声道:“属下明白。”
黄喜阴阴地道:“江安义在姜州受伤之事千真万确,京中耳目探得江府大量购买人参、黄芪、鹿茸、虫草等贵重药材,我问过大夫这些药都是补气培元之用,看来江安义伤得不轻。”
姜健眼中闪过寒光,冷声道:“卑职会将他留在草原上。”
黄喜平静地道:“不必急于一时。江安义随大军行动时恐难下手,你需时时留意,趁落单之时下手,切不可鲁莽行事打草惊蛇。记住,一旦出手便不能留活口,他不死便是你死。”
姜健涩声道:“不劳大人吩咐,姜某知道轻重,绝不敢牵连大人。”
黄喜满意地点点头,道:“你以查探军情的名义先走,我会随同大帅一起出征,若有机会自会派人通知你。此次征战是杀死江安义的良机,切不可错失。”
姜健躬身离开。黄喜的怨毒喷薄而出,白晰的脸扭曲狰狞着,牙缝中嘶出几个字,“江安义,我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寒风带着怪啸吹过,吹不散浓浓的怨毒。
------------
第七百五十一章 雪地行军
在旗牌官的引领下,江安义通过层层关卡来到祝谨峰的帅帐。帅帐被持刀的军士把守得水泄不通,验过令牌之后,带队的校尉挥手示意,兵丁闪出一条道路,让江安义单独入内,黄柱等人则挡在外面等候。
祝谨峰正在下达命令,看见江安义进帐只是微微点头,并没有中断讲话,曹景涵向江安义招手示意,江安义移步来到他的身边。
“……今夜驻扎在霍克牙……”江安义的目光随着祝谨峰的手指落在霍克牙上,作为军中参议,江安义认真研究过漠北地图,知道霍克牙距镇北城约四十里,此处有水源,原是漠人郭锡部的驻地,因为离镇北镇很近,郭锡部依附了郑国,成为了郑军的一处据点,由后军祝谨峰派人驻守。
霍克牙是郑军储存粮草、?重的据点,除了郭锡部本身两万部众外,祝谨峰派出了五千人马在此结寨驻扎,去年中秋以来漠骑多次袭拢都被打退,祝谨峰甚至利用地势取得了几次小胜。
“……本帅已经派人通知霍克牙的驻军做好准备,严建材你率一万轻骑押送?重先行。”听到严建材的名字,江安义的目光落在出列应诺的将军身上,半年未见,几乎都快认不出来了,风吹日晒让记忆中那白白胖胖的圆脸变成了黝黑的四方脸,露着刚毅、威武。
看得出这位曾经的中郎将很得祝谨峰赏识,头一个就派到了他。祝谨峰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严将军你责任最重,晚间行军道路不便,你为先锋要多加小心,每隔十里派人烧好热水……”江安义静听祝谨峰安排,他虽然也曾带兵打过仗,却缺乏管理军队的经验,只是根据书上所述纸上谈兵,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学习。
六万大军被分成五队,先锋严建材率一万轻骑押送?重先行,?重有粮草、帐蓬、军械等物,运送的牛车就多达六百辆;半个时辰后中军由祝谨峰率领,一万轻骑五千步兵,押运?重二百车;左军和右军相隔中军二里同时进发,皆是一万轻骑,押运?重二百车;后军一万五千步兵天亮出发,押运剩余?重,征用两万民夫……
耳边传来曹景涵的轻叹声,“夜间行军是大忌,更何况漠地夜晚寒冷,极易冻伤减员。”
江安义低声道:“两天半时间要行军三百里,大帅也是没有办法。”
曹景涵点头道:“草原行军也有好处,处处都是道路,每队配有向导五人,军情司侦探二十人,还有自身的侦骑,不用担心迷途。今夜宿在霍克牙,那里事先会准备好热水、帐蓬,不用扎营,少去许多麻烦,明日开始便难了。”
祝谨峰将路程设为四段,今夜到霍克牙四十里,明天白日行军要达到一百二十里,宿在林尔山;后天行军百里到达浩兰屯休息;初八最轻松,剩下最后四十里在午时左右到达即可,在距拉额纳山谷十余里处安营扎寨防止巴岱部突围,等候九
日发动攻击。
亥初,江安义随同祝谨峰的中军出发,严建材的前队已经出发了半个时辰。天空有弯弯的月亮,月色映照着地面的积雪一片朦胧。积雪中一条三丈宽的道路笔直向前,那是前队走过的痕迹。天很冷,踩过的道路重新被冻得梆硬,马蹄踏上去发出清脆的“嗒嗒”声。
大军没有点燃火把,沉默地在月色下行进,江安义骑在木炭上,身着披着大氅,遮盖住木炭的马臀。木炭今年已经二十岁了,算起来已经进入老龄了。骑在马背上江安义能感觉到木炭肌肉强有力地收缩,要不是自己收敛着缰绳,下一刻木炭便要飞驰起来,木炭仍在壮年,这恐怕要得益自己常用明玉真气替它洗伐经脉的缘故吧。
江安义溺爱地拍拍木炭的脖子,这个伙计陪伴自己十七年了,是自己的家人、兄弟,多少次出生入死在一起,心意彼此相通,等此次咱俩在漠北建功之后,就让木炭好生歇歇,怡养天年。
“百无一用是书生,安义文武双全让老夫羡慕啊。”曹景涵从车窗内探出头赞道。曹景涵穿着熊裘、戴着羊皮手套,披着大憋,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地坐在马车内,笑道:“安义这匹马真不错,一点都不畏寒,精神。”
虽然真气回复缓慢,但这些许寒意对江安义来说影响不大,江安义道:“劳心者治人,曹公用脑,何必跟武夫一争长短。”
前面有火光,大军已经行进了十里。走近发现百口大锅排成长列,锅中白雾蒸腾,沸水翻滚,是前军所留。滚烫的热水下肚,让人寒意立减,大军稍事休息继续前行。等到达霍克牙的时候已是子时,霍克牙的驻军早已准备好了热水、营帐,严建材向祝谨峰简短地汇报了一下,便各自去安歇。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寒门赘婿 (幸福的爬爬虫) 番茄小说网vip2021-02-10完结30万字 ·3498人在读叶晨穿越大唐,成为李靖家的上门女婿,娶了大唐贞观年间...
-
汉鼎余烟 完结+番外 (蟹的心) 起点VIP2021-12-31完结29.92万总推荐伟大的汉王朝渐渐走向了末路。数十年间,人间沦为鬼域,白骨遮蔽平野,天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