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周王叔误会了,朕想请周王叔担任宗人府令,宗人府需要重新修撰一些我皇家的典籍,而周王叔对这个又比较熟悉,因此朕想请周王叔担任宗人府令。”
  “这个……”
  周王此时倒是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个理由让自己拒绝也不是,不拒绝也不是。
  自己也是王爷,宗人府的任命自古都是由皇上来任命的,被任命的王爷基本上是不能拒绝的。
  周王也明白,因此他也只是沉默了下来。
  “这件事情还望周王叔不要拒绝。这也是满朝文武的举荐,朕已经在超会上询问过很多大臣了,他们都觉得这届的宗人府令应该有周王叔担任最好。”
  崇祯看着一直沉默的周王朱恭枵,说出了让他难以拒绝的话。
  不过,如果就这样轻易的就范,他就不会是周王朱恭枵了。
  他看着崇祯再次说道:“启奏皇上,臣多谢皇上对臣的看重,但是臣以为臣对于这些事情并不熟悉,臣以为秦王殿下比臣更加合适,臣也愿意让贤于秦王朱存机殿下,还望皇上准许。
  再则,臣今年已经五十有五了,年老体衰、两目不清,实在是难以担此重任。”
  虽然周王百般客气、拒绝,但是崇祯怎么会让他如意,毕竟自己已经决定的事情,万万没有理由再让他拒绝。
  “周王叔客气了。在朕看来,周王叔年龄虽大,但是并不老,乃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朕刚才也已经说了,这件事情不仅仅是朕的决定,更是满朝文武的决定,所以还望周王叔勿要在拒绝,不然朕无法向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交代。”
  崇祯此时的话已经直接说死了,意思也就是你不答应也得答应。
  朕都有已经许诺了这么多人,你要是在拒绝不是打朕的脸面吗?
  崇祯的话,让周王朱恭枵也很为难,沉思了一下,见自己已经不能在拒绝,朱恭枵只得无奈的接受。
  “是,臣领命。”
  本来正在一脸严肃的盯住朱恭枵的崇祯,一听周王朱恭枵答应了,顿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就好了,朕就说了,周王叔决定不会让朕失望。果然,周王叔还是心系大明江山社稷。”
  “谢皇上夸奖,臣只是时刻不敢忘祖宗之法。”
  一番恭贺在之后,崇祯又对周王朱恭枵一番抚慰,直到天色越来越黑,崇祯本来想要留周王在宫里吃饭,但是却被周王以身体不适为由给拒绝了。
  崇祯也知道周王就算留在紫禁城估计也吃不下去,也就没有在勉强。
  黄昏已致,满头白发的周王朱恭枵走出紫禁城,看着远处的黄昏,满脸的表情化成了一丝叹息,最后一步步的向紫禁城外走去。
  崇祯看着周王走远之后,本来那满脸的笑容,顿时消失了,脸上没有了一丝的表情,他也缓缓的走出了干清宫,伸了伸自己的懒腰,他已经在干清宫待了一天了,总要出去走走。
  “主子……”
  “陪我去御花园走走。”看着跟上来的王承恩,崇祯点了点头说道。
  “是……”
  只是刚走出两步,崇祯便仿佛想起了什么,转过头来看着王承恩。
  “你派人去将周绎给朕叫进宫来,将他安排在干清宫,朕等会在干清宫见他。
  另外让人去将曹化淳召来,朕要在御花园见他,朕有事要问他。”
  “是,奴婢这就让人去办。”
  事情交代下去之后,崇祯和王承恩两人走在御花园内,缓缓的走着。
  此时正是五六月的天气,御花园内更是百花盛开的景象,只是崇祯却是没有什么心情去欣赏着百花争鸣的景象,一路上一直沉默一代,王承恩跟在后面也不敢吭声。
  “承恩,最近京城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崇祯头也不回的问道。
  “这……”大概想了一下,王承恩这才想起了意见事情,只见他跟在崇祯后面边走边说。
  “启奏主子,最近京城里还真有几件事吵得是非常火热。


第415章 士子之争
  这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卢象升卢大人,皇上是不知道,由于辽东这一战,捷报频频,此时的卢大人在京城百姓的口里,已经俨然是卫、霍般的存在。
  这第二件事,则是马上就要举行的祭祖大典,因为这次辽东战争的捷报,百姓们都猜测是不是太祖皇帝显灵了,让我大明出现了像皇上这样的圣君。”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承恩象征性的停了一下,仿佛是在等待崇祯的点评。
  果然,崇祯也是当即开了口。“这个卢象升却是是我大明的护国将军,虽然比不了卫霍,但是也差不了多少。
  至于太祖皇帝显灵的话,权当是吧!只要百姓们过得好,朕也就过得好,也就不在乎谁显灵了。”
  “皇上圣明,奴婢佩服。”
  “还有什么事吗?”
  “还有一件事则是京城的士子之争。”王承恩看着崇祯的脸色,慢吞吞的说道。
  皇上一向是比较忌讳这些士子扎堆惹事的,因此王承恩也是担心皇上再生气了。
  不过崇祯不仅没生气,反而是有些好奇的看向了王承恩。
  “士子之争,这倒是新鲜,好好说清楚,因何缘由?”崇祯满带兴趣的问道。
  之前之所以忌讳这些士子议事,主要也是当时的情况不一样,当时很多朝廷的党争蔓延到了民间,导致民间也是党派流行,以至于影响了朝廷的决议。
  再加上当时举步维艰,崇祯要进行一部分改革,所以才不得不将一些人给震慑住,所以多次下旨禁止士子议政。
  但是随着朝廷党派被灭,政局稳定,崇祯也就不在乎这些了,同时崇祯也明白,文化和精神的发展,其实很大的一部分就是要放开语言的自由。
  因此,崇祯才取消了禁止士子议政的决定,任由士子议政,可以陈诉政策的弊端,但是不能聚众闹事。
  随着这项禁令的解除,虽然民间的议论声更多了,但是对弈朝廷的非议也开始慢慢多了起来,不过此时的崇祯已经不在意了,因此对于这种事他反倒是比较感兴趣。
  看了看崇祯的表情,王承恩顿时明白皇上已经不在乎这些了,于是也就放下心来。
  “启奏主子,是这样的,这些争论主要是来自于皇家学院的内部产生的,然后传播到民间,得到了很多士子的争斗。”王承恩对事情也是一知半解,不知道该怎么向崇祯解释。
  “然后那?”崇祯正感兴趣的时候,突然发现王承恩不说了,顿时疑惑的问道。
  “这……臣也不太清楚,还是请主子自己看吧!这是昨个东厂递上来的事情的经过。”
  原来王承恩正准备向崇祯汇报这件事,因为平时崇祯对于外面的事情,几乎是隔两天一问,所以他为了方便就将这东西随身带在了身上。
  崇祯接过王承恩手里的东西,坐在一旁的亭子里,直接打开看了起来。
  起因就是工部今年在招手一部分底层官员的时候,按照朝廷的要求直接从皇家学院的工学挑选,这也就导致了儒学的不满。
  儒学就在北京报社发文讽刺工学是奇淫巧技,让人玩物丧志的东西。
  然后皇家学院工学的士子当然也就不愿意了,于是就讽刺儒学的人是空谈误国,这一讽刺不要紧,让本来就敏感的儒学的士子,直接蹦了起来。
  毕竟一向自己看不起的人,今天竟然敢骂自己,于是儒学的人不能忍,他们在学院内干不过工学和其他学科的人,便直接将事情闹到了外面。
  外面可是儒学盛行,大家都是孔门子弟,平常可以互相伤害,此时必须一直对外,于是双方就整天在北京报社上刊登文章,对骂。
  北京报社是由曹化淳主持的,当初崇祯的意思就是鼓励皇家学院刊登文章,而且不限他的学科。
  工学的学生也是知道只要自己在皇家学院,外面的人就怎么不了自己。
  于是,他们便大量的在北京报社上刊登文章,因此现在几乎全部都是皇家学院学生的文章,就是一般的京城大儒想要替儒学说话,都发不了声。
  这种事,可大可小,就要看你怎么看,本来工学的意思也只是骂骂那些学生,但是没想到却被无限扩大,直接将脏水泼到了孔子他老人家头上去。
  这自然让很多人忍不住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已经对皇家学院非常不满的国子监,要知道以前的国子监是什么身份,现在的国子监是什么身份。
  如果说以前的他们可以呼风唤雨,现在的他们则就是泥菩萨过河,因此他们对于皇家学院是极其不满意的,所以想借此打压皇家学院。
  于是,这件事就被挑到了很多朝廷官员的哪里,现在的朝廷官员,虽然很多高层依旧是科举出身,但是底层已经有很多事皇家学院的学生。
  特别是兵部,虽然一些人依旧以儒家身份自居,但是他们也是基本上在皇家学院培训过,心里多少有些触动。
  这件事就在朝廷底层引起的争论,很多人认为应该管,认为儒学依旧是大明的根本。
  有些人则认为不过是被夸大了意思,人家工学其实讲的不过是个人,被曲解成了侮辱儒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