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是皇上,臣等遵旨。”
  这时崇祯再次看向吴宗达和李标二人。李标、吴宗达。”
  “臣在……”
  “这件事就交给你们来负责了,朝廷内,无论大小官员对于这件事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写成奏报,将它直接递交给军机处的两位大臣。
  你们两个则负责整理一下百官的想法,然后在奏报给朕。”虽然脸色平静,但是崇祯已经意识到了这件事表面看是平静,但是做起来会很难。
  “是皇上,臣等遵旨。”
  “退朝……”
  “臣等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朝堂上异口同声的恭送声,崇祯脸色平静的离开了干清宫。
  自从朝会的事情发生之后,崇祯就知道,这件事看起来各属地王爷难搞,其实最难的是朝廷内意见的统一。
  王爷们没权、没兵、没舆论,也就顶着一个王爷的头衔,崇祯要是爱护名声,则可以走一些正道,逼迫这些王爷就范,可是如果崇祯被逼急了,直接将他们锁拿起来,他们也是没有任何办法。
  唯独这些官员,势大成群,一旦成势,就是崇祯想做些什么,也会遭到很大的掣肘。
  自从温体仁等党羽被打掉之后,朝廷恢复了一段时间的清明,崇祯也借此做了很多有力的改革,一举扭转了大明危在旦夕的局面。
  可是现在,崇祯也明白了,要说朝堂上不结党,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权利就像一杯毒药,你明知道是毒药,却又忍不住诱惑喝下去。
  就像现在,朝廷之内,李标这个军机处一把手,以前都知道的不结党的内阁次辅,此时不也是走了别人的老路。
  李标已经几十岁的年纪,崇祯之所以把他扶在这个位置,就是看出来这一点,你年纪大了,你要名声,朕给你,可是李标最后还是忍不住,喝了这杯毒药,他恐怕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吧!
  对于他们来说,有些事是迫不得已还是忍不住诱惑,恐怕就是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从当时正任顺天府尹的杨鹤找到李标的时候,李标便已经一只脚步入了结党的危险地步。
  权利在握,大批官员跟随,这不就是李标的现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跟随他?
  难道真是因为他的正值,还是因为大家的利益绑在一起,可想而知。
  走早紫禁城的大道上,已经年迈的李标,走路非常慢,但是脸色却很平静,对于今天的朝会,他并没有意识到什么,他只感觉到这只是一场非常平静的朝会。
  要说让他担心的事情,就是钟粹宫的事情,皇四子朱慈照一直待在钟粹宫读书,成为了李标的心病。
  在崇祯的心里,李标一直是一个思想腐朽的老家伙,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无论是温体仁还是何如宠执政的时候,都不喜欢招惹李标。
  他身为帝师,在他看来,皇太子和皇四子就是君臣关系,怎么能在一起读书,就是因为此事,李标不仅鼓动都察院的官员和詹士府的官员上书,还亲自劝说崇祯,但是都被崇祯给当成了耳旁风。
  并且最让李标不能忍受的,那就是最近崇祯京城去钟粹宫,考验两名皇子的学问,并且一视同仁。
  这让李标等人不由的想起当初了泰昌帝和福王的国本之争,看皇上的意思,对皇太子有些不满,大有更换储君之意。因此,这也就成为了李标的心病。
  只是,让李标不解的是,皇太子还这么小,皇上怎么就会有更换储君之意,这让李标打破脑袋也想不到。
  想不到归想不到,李标已经在心底暗暗决定,是绝对不会同意皇上更换储君,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皇太子的师傅,更是因为大明开国时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
  包括这次藩王的事情,更是引起了李标的敏感,之所以支持范景文的意见,就是因为李标当时想起了福王的事情,当时满朝文武解决这个事情的时候,不就是逼迫万历皇帝让福王就藩。
  如果皇上改变了就藩的规矩,那么更换储君的事情也很有可能会发生,因此李标才会从心底拒绝。
  当然了,李标心里怎么想的,自然不会跟任何人说,李标走在大道上,并没有多少人围过去,只是一路上有很多人在不断的问好。
  这就是区别,当初温体仁等人不可一世的时候是如此的嚣张,朝堂上下,谁不服干谁,看看人家李标,人再多,不招摇,也不给别人留下话柄。
  夜色渐渐的笼罩了紫禁城,崇祯站在干清宫的门口,看着天上的月亮,他知道,夏天要来了。
  一件件事去变,却一件比一件难。藩王这件事让崇祯面对的东西太多,如果说以前他可以推个替死鬼出去,可是现在却很难。
  吴宗达太聪明了,聪明的崇祯都感觉有些掌控不了他,这让崇祯有些无奈。
  就如当初一开始,崇祯准备吧周绎推出去,可是他发现周绎的资格不够,层次达不到,所以他就想将吴宗达给推出去。
  可是吴宗达太聪明,从一开始就看出了崇祯的心思,一开始不说话、不吭声,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直到各地王爷不到京城的事情,看似崇祯大意,实则很难说不是吴宗达的算计。
  他意料到崇祯打算将他推出去,于是便将自己和崇祯绑在一起,让崇祯反而不好意思跟他分开,只能将尹正清和张遇知推出来。
  可是一个礼部侍郎一个礼部郎中,想要促成此事,实在是太难。
  比如今天朝会,只要吴宗达愿意站出来,这件事很难说没有转变,可是他不站出来,崇祯也不不敢轻易将他推出去,因为他明白一旦自己将吴宗达推出去,很多人会立即明白这件事是自己在背后操控,到时候这件事就很敏感了。
  到时候不仅仅是这件事办不成,就是藩王到京的事情,恐怕也会立即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哪怕是各地藩王已经出发了。
  这也是崇祯不愿意看到的,朝廷争斗就是这样,看似整个朝堂上百人,其实真正能够参与的,也不过是寥寥几人罢了,其他人还不过是棋子。
  只不过,他们明白,只有不断的作为棋子,击败其他的棋子,自己才有可能成为旗手。
  “主子,刚刚周绎周大人来奏报,还呆在属地的各王爷,都已经相继出发。
  只是,据锦衣卫来报,这些王爷的速度都非常慢,一边游山玩水,一边赶路,大有在大祭前一天晚上到的准备。”正当崇祯沉思的时候,王承恩站在崇祯旁边轻声说道。


第420章 八百里加急
  “朕知道了,告诉周绎,只要时间一过,立即抓人。”崇祯面无表情的说道。
  “是,奴婢知道了。”
  黑夜渐渐模糊了崇祯的双眼,但是他的眼神却变得明亮了起来,再也没有一丝的疲惫。
  黑夜笼罩了北京城,正当人们用过晚饭,准备入睡之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吵醒了守卫北京城城门的将士。
  “快开门,边关八百里加急。”
  “吱……”
  北京城厚重的大门被打开,马蹄声再次响起,向紫禁城的方向冲了过去。
  “什么事?”王承恩睁着疲惫的双眼,站在干清宫门口,看着跪在下面的将士。
  “王公公,边关传来八百里紧急军情。”
  “给我……”
  “是……”
  王承恩从他的手里拿来加急奏报,看了看上面夹着的三根带血的羽毛,顿时着急的向里面走去。
  这时他仿佛突然想起来了什么,转过身去对准备离开的护国军将士说道:“你速去将四位军机大臣请到午门外,就说有重要军情。”
  “是”护国军将士一听,来不及犹豫,当即跑了出去。
  这时,正在沉睡的崇祯,也被干清宫外的声音给吵醒了,正好王承恩的脚步声传来,崇祯的脸上顿时邹起了眉头。
  “出了什么事?”
  “启禀主子,边关传来八百里加急。”
  “什么?哪里?辽东吗?”崇祯一听,顿时从床上跳了起来,来不及穿衣服,直接跑了出来,
  看着跪在地下的王承恩,一眼便看到他手里的八百里加急,直接一把拿了过来,拆开看了起来。
  信并不是从辽东传来的,而是从宣大传来的,就在一天前,察哈尔部的满都罗,率领的部落大军,袭击了明朝建立在草原上的嘉宁城。
  这一仗,明军虽然早有防备,但是因为主将黄得功轻敌冒进,中了满都罗的埋伏,再加上明军在嘉宁城的兵马远小于察哈尔大军,导致明军在嘉宁城损兵折将。
  要不是关键时候,宣府总兵李应和大同总兵张纯及时率兵救援,恐怕就连黄得功也会战死沙场,但是黄得功最后还是落下了重伤。
  黄得功麾下的两万新军骑兵,一战损失近八成,随着大军的失败,嘉宁城也被满都罗占领,满都罗一夜之间屠杀尽嘉宁城内的大明百姓和蒙古人。
  杀了人也就算了了,满都罗还一把火将嘉宁城焚烧,导致明军这几年在草原上的建设变成了一场空。
  让满桂奇怪的是,以往的察哈尔大军都是袭击完之后就跑,可是这次,满都罗火烧嘉宁城之后,不仅没有离开,反而是大军直逼大同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