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崇祯这时再次将目光看向吴宗达。
“吴宗达、朱恭枵……”
“臣在……”
“立即通知各地衙门,各地看管王爷的官员,凡是有遮蔽王爷过错不报者,一律押送京城定罪。
福王、蜀王、楚王等凡是在祭祖当天没有达到京城者,皆为不孝,一律缉拿进京定罪。
还有秦王等人,立即严查,凡是有犯罪的地方,礼部根据大明律法定罪。”
“是,臣等遵旨。”
此时的周王看着崇祯,脸色的表情很是复杂,忍耐了这么多天的皇帝终于露出了獠牙,以后他们这些王爷的结局会是怎么样?还很难说。
周王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干清宫的,他只知道,在他离开干清宫的时候,竟然连大礼都往了给崇祯施,但是崇祯最后也没说什么。
第418章 蜀王
周王朱恭枵走在通往午门外的道路上,整个人显得若有所思,要说周王为了秦王求情是为了秦王,那完全是不可能的。
周王虽然老,但是却也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其实他只是一直在和崇祯谈判罢了,之所以拉上秦王等人,也不过是在增加自己的分量。
至于崇祯对他的意思,他也非常清楚,崇祯不过是利用他,让他成为自己和各地藩王争斗的替罪羊罢了。
只是,周王却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因此他才不断的跟崇祯谈判,希望能够保全周王府。
因此周王虽然一直在暗中鼓动那些个藩王闹事,但是却也一直在其中稳住局面,看看崇祯的真实意图,只是如今却是突发变革,崇祯竟然撕破脸皮了。
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走着走着,周王发现自己已经走出了紫禁城,回头看了看身后的紫禁城,周王朱恭枵突然有了主意,眼睛一闪走了回去。
此时,以晋王朱求桂为首的几位王爷,此时都被拘押在他们的住处,说是拘押,其实除了他们不能出门外,其他的生活还是和之前一样。
而且,因为担心几人在住一起闹事,崇祯严令人将他们分开,并且不准任何人见他们。
这些,可给这些王爷们吓的不轻,这皇上怎么说变脸就变脸,昨天还王叔王叔的说,今天就把众人关起来,一副要吃人的感觉。
只是,本来聚在一起的几人还能有点注意,此时他们被分开之后,一个个如同无头苍蝇似的,竟然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他们很想骂崇祯,但是却又不敢骂,最后思考了半天,看啦看周围,发现没人之后,还是放弃了。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崇祯要治理藩王的事情,得到了朝廷很多大臣和民间百姓的呼声,他们都是深受藩王的欺负,所以对于藩王常常是恨之入骨。
只是。消息如今还只是在京城流转,并没有到达其他的地方。
就在崇祯当夜下旨之后,由周绎隐藏起来的锦衣卫,早已经等待多时,只等周绎一声令下,他们便立即拿人。
崇祯八年六月十五日,距离祭祖大典还有九天,各地终于开始了抓捕行动。
只是,这个抓捕行动并不是秘密的,而是全部公开,对于崇祯来说,这件事却是悄悄的做,越是会引起大家的猜疑和议论。
不如直接放到明面上,让大家看看到底怎么回事,然后到时候直接根据国法惩治就行。
最先到达的肯定是谣言,这些谣言被锦衣卫和报社的渲染之后,被迅速传出北京城,传到了大明各省府衙门,随后迅速在民间流传。
只是对于谣言,百姓们则是将信将疑,毕竟在这次可不是一般的官员,而是王爷,难道皇上真会拿自己的叔叔、亲人开口吗?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很不靠谱的。
但是随着很多府地的官员被抓之后,这件事就变成了大明全国各地最为热议的话题,很多百姓走到各地王爷的门口,都不由的疑惑的向里面看了看,想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被抓走。
百姓都是由很大的仇富心里,特别是面对这些无恶不作的王爷,他们通常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人在做天在看,如今一个个流言冲击着他们的心思。
虽然这只是一个期待,但是却也让他们非常兴奋。
此时的成都府就是这个样子,蜀王朱至澍,蜀王可以说是明朝诸位王爷中,最为奇特、厉害的一个。
他是属于朱元璋的十世孙,,初代蜀王朱椿的鸿宝书于内府,因此蜀王世代精通黄白之术,世人只知福王富有良田两万倾,更是号称拥有半个洛阳。
但是世人却不知道,所有藩王当中,唯独蜀王最有钱,历经二百多年经商积攒的财富,可以说就是现在的崇祯都比不了。
对于经商,可以说是被皇家禁止的,但是就崇祯知道的,在明朝这么多藩王、权臣中,家里没有几个是不经商的,不然只靠贪污,很多人早就被拉下马了。
虽然这样违反了当初太祖朱元璋制定的规矩,但是这俨然成为了大臣们的默许的。
蜀王更是这样,他的财富很多人都有猜测,但是却鲜少有人知道,只知道当初张献忠入蜀之后,攻破了成都府,蜀王及其妃子全部投井自杀。
张献忠得到蜀王的财产之后,大军花之不尽用之不竭,张献忠一举成为了明末最具影响力的义军首领之一,后来传闻的张献忠沉船宝藏,传闻其实大部分就是张献忠掠夺的蜀王府宝贝,因为花不完,所以才会选择沉江。
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是能被称为明朝最有钱的藩王,可见一斑。
同时,蜀王也是最吝啬的王爷之一,面对大军临城的成都府,当时的成都府知府张之勃,想要规劝蜀王拿出银两募集乡勇守城。
但是那,蜀王也就拿出来了区区三万两,守城每个人还分不到一两银子,更别说募集乡勇了,直到张献忠快要攻下成都的时候,蜀王才被吓的不行,想要拿钱募集乡勇。
但是此时哪里还来得及,毕竟人家马上都进城,你给再多钱,也不会有人给你卖命啊!
因此,可以说蜀王和福王一些王爷是一个样子,死于自己的吝啬和无知。
如今,成都府内流言四起,四十出头,身体瘦弱的蜀王。这几天可以说是被吓的不轻。
之所以害怕,就是因为这次没去北京城,虽然有这么多王爷一起坚持,但是这毕竟是违抗圣旨,他们虽然是王爷,但是皇上想收拾他们,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如今外面流言四起,留言中各种吓人之言,更是让他心中直突突。
他不断的派人出去打探消息,但是收到的消息只能让他更加害怕。
满身富贵的蜀王,不断的在府内踱步,他此时还真是有些后悔没去北京城,导致现在发生了什么自己都不清楚,只能在这里坐以待毙。
“殿下,殿下。”
这时,王府内的长史从外面急匆匆的跑了进来,长史一看便已经是五六十岁的年纪,胡须发白,但是走路却是非常快,让人不由的担心他那一身老骨头会不会散架。
“又怎么了?”蜀王不耐烦的说道,此时他正烦那。
没想到长史走进来之后,便气喘吁吁的说道:“殿下,出事了。成都府知府郭寿郭大人被锦衣卫给抓走了,今天就要被直接给押解进京了。”
长史的话刚一出口,便将蜀王吓的直接抓过身来,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旁边的长史。“什么?哪里来的锦衣卫?为什么要抓捕房大人?”
蜀王一连提出几个问题,而且死死的盯住长史,倒是给长史问住了,不知该回答哪一个,想了半天。
知道蜀王有些急了。
“你倒是说话啊!”
“殿下还是自己看吧!”说着,长史将手里的一封书信拿给了蜀王。
蜀王也不管里面是什么,直接一把拆开,然后打开里面的东西看了起来。
里面的内容不多,蜀王只是扫了两眼便看清楚了,脸色变得苍白了起来,直接一下坐在了下面的椅子上。
“他好狠,他这是准备撕破脸皮了是吗?我可是他叔叔,他敢动我?”蜀王的话虽然说得气势汹汹,但是却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这封信不是别人的,正是朝廷下发到各地的告示,无论是官府还是各地藩王都是有的,蜀王看的也正是属于自己的。
这告示说得很明白,各属地官府的官员,都有监视王爷的己任,王爷在属地犯下的过错,凡是隐瞒不报者,则锦衣卫调查抓捕隐瞒不报的官员。
这个任务虽然看似是在整治这些个不和朝廷一心的官员,其实就是在告诉这些个王爷,这次你得罪了我,无论如何是跑不掉的。
随着这个告示之后,下面则是礼部下发的一份通知,再次要求各地还未到的藩王,必须在六月二十四祭祖大典之前赶到,不然一律以不孝之名惩治。
人家都是打一棍子好歹还给个甜枣吃,崇祯可好,直接一棍子不够,再来一棒槌,给这些个王爷们都整晕了。
此时摆在蜀王面前的,一是坚持,二是立即赶往京城,蜀王的心中摇摆不止。
一旁的长史自然对王府和蜀王的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只是这种事情最后决定的还是王爷,他也就替蜀王提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