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子午岭前后绵延四百多里,怪不得自己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现在,同样问题摆在孙传庭的旁边,那就是怎么找到张献忠残部的位置,将其一举消灭。
  子午岭太大了,一旦张献忠被惊动,肯定也会立即逃跑,一旦逃出了子午岭,沿途攻打各地的府县。
  自己就算能击败他们,也会再次对已经恢复了些元气的陕西,造成非常大的损伤。
  于是,孙传庭一边策划,一边向朝廷汇报了这边的情况。
  现在摆在崇祯面前的就是,河套地区,前有漠北蒙古人的骑兵蓄势待发,后有陕西乱军。
  这股乱军在平时,虽然是不值一提。但是此刻,却让所有人不得不去重视他。
  原本蒙古人进攻河套,孙传庭可以立即率领十万大军北上,与蒙古人决战。
  可现在,因为张献忠的出现,使的孙传庭必须先要保证陕西的安稳,就不能尽心尽力的支持河套。
  这样一旦蒙古人全力进攻河套地区,孙传庭的十万陕甘军就必须要两面作战。
  两面作战乃是兵家大忌,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崇祯的额头上的热汗一直不停的滴落,北京城八月份的天气,实在是太热了。
  王承恩不断的更换着手中的毛巾,为崇祯擦汗。
  崇祯知道,这两年来,朝廷为河套地区的经营,付出了非常多的人力物力。
  现在是绝对不能就这样放弃的,只是蒙古人南下已经在所难免,他必须要有所防备才是。
  正当崇祯思索的时候,王洽、马懋才以及兵部的几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几位爱卿,请起……”
  “谢皇上……”
  “朕这么晚了召各位爱卿前来,是为了西北之事。这里有两份奏折,分别是身在河套的袁崇焕以及身在陕甘的孙传庭上奏的,你们都看看吧!”崇祯一边说着,一边将奏折递给了身旁的王承恩。
  王承恩接了过来,分别递给了站在前面的王洽以及马懋才。
  二人也是毫不迟疑的接过看了起来。
  随后二人做了交换,奏折在众人间传递,干清宫内鸦雀无声。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很快众人便全部看完了。
  崇祯将目光看向站在前面的王洽以及马懋才,二人此时正在窃窃私语。


第569章 河套之争
  “都说说吧!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崇祯虽然看似语气是对众人说的,但是却先指向了马懋才和王洽二人,意思很明白,就是让二人先说说看法。
  二人对视了一眼,马懋才冲王洽点了点头,王洽率先站了出来。
  “皇上,臣以为蒙古瓦剌等部落,对我大明边境本就一直有非常大的威胁。
  如今草原蝗灾严重,面对这样的情况,蒙古部落必定会在冬季到来之前,掠夺足够过冬的食物。
  而此次蒙古侵袭,必定是倾巢而出,臣以为为以防万一,应当退守九关,暂时放弃河套等地。
  一则可以大大的缓解防守范围,二则则可以集中优势兵力,依据边关险峻与蒙古人对抗。
  只要天气转冷之后,蒙古人还攻不下边关,就必须要退兵。”
  王洽说完,便退了下去。
  这时马懋才也站了出来,河套地区花费巨大,而且还并没有什么大的用处,让他的心中也主张放弃河套。
  “皇上,臣以为王洽王大人所言极是。陕甘、宁夏虽有孙传庭麾下的十万陕甘军,但多是步兵,并无精锐骑兵。
  步兵的主要优势就是依城关而守,而我大军装备的火器又占据大半数,只要布防在九关必定可以守住蒙古人的侵袭。
  另外,陕西还有乱军张献忠所部残余,孙大人必定要两面作战,如果朝廷非要主张在河套地区与蒙古人决战。
  必会导致战线过长,到时候首尾不能兼顾,乃是兵家之大忌,臣请皇上三思。”
  二人的话让崇祯沉思了起来,陕甘军内没有骑兵,这是崇祯早知道的事情。
  不说陕甘军,就是中原府的张世泽手中,也并无骑兵,只有五万步兵。
  大明的精锐骑兵主要集中在京城与宣大府,京城内的护国军、虎贲军甚至京营中也有了不少骑兵。
  而且这些还多是精锐骑兵,不仅装备精良,大多还都上过战场。
  至于宣大就更不用说了,宣大的骑兵数量已经接近十万之巨,不过十万铁骑却是用来对付察哈尔部的。
  再加上两面作战,这是非常不妙的,如果孙传庭能够扛住还好,一旦扛不住了,让蒙古人由贺兰山脉入关。
  到时候宁夏陕甘在蒙古人的眼中,将是如履平地。
  看来,要调派一些将领和骑兵才行。
  至于放弃河套,这个问题在崇祯心中思索了很多次。
  却是如二人所说,放弃河套地区,大明的压力就会少很多,依据九关这险,再加大明如今的国力,抗住区区蒙古,不过是轻而易举。
  可是,崇祯却不愿意放弃,河套地区经营了几年,就这样放弃,朝廷损失太过巨大。
  最主要的是,河套以及内蒙古高原,不过是崇祯向西北新疆一带挺近的铺垫。
  稳住了北方,朝廷在收复吐鲁番等地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
  一旦放弃,也就意味着这个计划要拖延很久。
  不过,崇祯也明白,没有足够的实力,想要在河套与蒙古人决战,一旦战败,后果不堪设想。
  正当崇祯沉思的时候,站在后面的新任兵部侍郎,也就是被崇祯从辽东拽回来的天雄军薛定站了出来。
  “皇上,臣有话说……”
  崇祯将目光看向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爱卿有什么看法尽管说……”
  王洽等人也将目光看向了薛定,对于这个在战场上一步步走上来的薛定,众人对他的好奇心也是非常大的。
  很多人也想看看他到底是不是有这个能力?
  毕竟有些人只适合在战场打仗,根本不适合在朝为官。
  在这些人心中,不过是把薛定这些人当成武夫罢了,心中自然是看不上的。
  当然,经历了血雨腥风的薛定,自然不会在乎这么多。
  抬头看着崇祯,满脸坚毅。“是皇上。皇上,臣以为放弃河套地区实在不是上上之策。
  河套地区历经大明几年的治理,如今必然已经初见成效。可以看出,朝廷在其投入很多。
  但这并不是臣反对的主要原因,臣以为如今蒙古人之所以让这些贼寇出面,而不是他们大军压境。
  就说明这些蒙古人手中的实力是不强的,而且对于我大明也是非常的畏惧。
  臣以为,如果朝廷突然间放弃河套,必会被蒙古人以为我大明虚弱,认为有机可乘,到时候必定会大举进攻我大明边境。
  大明虽然有九关,但是蒙古人以骑兵为主,可以绕道选取我大明最为薄弱的地方入关。
  因此,臣建议择人前往陕甘,协助孙大人先剿灭陕甘内的乱军,然后在北上河套,与蒙古人决战。”
  薛定的话刚刚说完,崇祯就不由的点了点头。
  对于他来说,也是主战的,主要是现在的他有了很大的底气。
  辽东战事已毕,大军又被他调到了京城,就连将领也被他召来了京城。
  现在的崇祯手里有人有粮有武器,怎么可能会怕蒙古人。
  虽然知道河套地区作战会让蒙古人的骑兵优势得到很大的释放,但是明军手中的火枪也不是吃干饭的。
  另外,正如薛定所说的,一旦放弃内蒙古高原就等于是把整个大西北边境再次毫无遮掩的露给了蒙古人。
  蒙古热可以最大的发挥骑兵的优势,不断的袭扰,伺机而动。
  虽然赞同,但是崇祯还是没有说话,这种事情就要商量好了再决定。
  毕竟战事一起,就会葬送很多人的生命,他作为决策者,是要以大局为重的。
  “那敢问薛大人,如果朝廷不放弃内蒙古高原以及河套地区,蒙古人怎么就不会发挥骑兵的优势,绕道攻击我大明的薄弱之处?”王洽这时站了出来,脸色平静的看着薛定问道。
  崇祯也将目光看向了薛定。
  “王大人,下官以为,蒙古人不会不知道,中原府以及宣大府内有我明军二十多万的精锐。
  绕道这里,不仅什么也得不到,一旦被我军的骑兵所伏击,到时候不仅什么也得不到,反而还会受到重击。
  这样,也是我军所需要的,以宣大两府的兵力,足以与漠北蒙古骑兵对抗。”
  薛定面对王洽的提问,对答如流、不卑不亢,让王洽几人都不由赞赏的点了点头。


第570章 草原上的异心
  薛定说完,几人都不再说话,现在就看皇上的决定了。
  “既然如此,就按照薛爱卿所奏,不放弃河套地区。”
  “臣等遵旨,皇上圣明。”
  这时,王洽再次站了出来。
  “皇上,臣以为要在河套地区防卫蒙古人的南下。陕西内的乱军,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剿灭,另外一旦孙传庭率领陕甘军北上,必须要有人来坐镇陕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